“山居稻作”文化背景下的客家童谣

2023-01-07 16:26温美姬
客家文博 2022年4期
关键词:童谣山区读书

温美姬

客家文化是“山居稻作”文化,这可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看。从纵向看,客家先民未迁出中原地区时,生活空间是平原地带,农业种植以小麦为主。迁入大本营地区后,生活的空间是山区,农业种植以稻子为主。从横向看,虽然南方多山且种植水稻,但南方别的民系几乎都靠近大江、大湖或大海,或处于平原地带,有发达的“江湖文化”“海洋文化”;与客家民系相比,他们的商品经济都较客家地区发达。因此没有任何一个方言区的文化背景像客家方言一样有那么浓郁的“山居稻作”文化特色,尤其是就“山居”文化和“稻作”文化组成的整体而言。[1][2]

客家民系典型的文化事象都与此相关。例如:二次葬(生活贫穷,祈盼好风水);女子天足(便于山间劳动);围龙屋(抱团取暖,防御外在伤害);重农轻商(小农经济);崇文重教(脱离贫穷生活的途径);强烈的母语意识(维系民系团结,利用集体的力量与外族斗争);山歌(生活在山区,民歌叫“山歌”);三山国王(生活在山区,山神是保护神)。

这种文化孕育了宝贵的客家精神,例如:刻苦耐劳;刚强弘毅;辛勤创业;团结奋斗。[3]

这种文化包含在用客家方言创作的、富有客家语言特色和客家地方特色的、深受儿童欢迎的客家童谣中,生生不息,世代相传。

一、客家童谣反映山区水稻种植情景、山区生活及山区物象

客家童谣丰富多彩[4][5],思想内涵丰富。其中不少反映了山区水稻种植情景、山区生活及山区物象,例如:

(一)月光光,照四方。大姐戽水到天光,阿姆开圳坜,阿爷学脱秧。无禾割,爱完粮。唔完粮(唔:无),捉去坐班房。饿得半死还过得,捉去坐监苦难当。(《月光光》其一)

【今按:这首童谣反映了旧社会客家农民的穷苦生活。其间的“戽水”(给农作物、蔬菜等泼水)、“开圳坜”(开沟渠)、“脱秧”(拔秧苗)、“割禾”(割稻子),“完粮”(交公粮给政府),都是稻作文化中的景象。】

(二)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盲打花(盲:未),先生喊你摘冬瓜。冬瓜盲打籽,先生喊你钓 子( 子:青蛙)。 子跳落窿(窿:洞),先生喊你捉禾虫,禾虫嗒嗒跌,先生喊你去打铁。打铁无铁锤,先生喊你去㧡肥(㧡肥:挑肥)。㧡肥无担竿(担竿:扁担),先生喊你去打砖。打砖无砖头,先生喊你赶快走。(《月光光》其二)

【今按:这首童谣,在讲读书的同时,又讲人要学习各种农业生产中的劳动技能。】

(三)月光光,照四方。船来等,轿来扛。一扛扛到河中心,虾公老蟹拜观音。观音脚下一墩禾,打到三担过一箩。大个挑唔起,细个扛去背驼驼。(《月光光》其三)

【今按:这首童谣反映了孩子们对水稻丰收的喜悦。】

(四)月光光,照四方。四方暗,照田坎。田坎乌,照鹧鸪。鹧鸪惊,叫一声。鹧鸪飞呀走,阿爸气透透。(《月光光》其四)

【今按:这首童谣反映了客家地区小孩晚上跟着大人到山上“照”鹧鸪(借助松光等照明物捕捉鹧鸪)的情景。】

(五)月光光,秀才娘。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满地花。棘子花,满地笼。当梨花(当梨:客家地区的野果),满山红。……(《月光光》其五)

【今按:这首童谣反映客家山区遍地的荆棘和满山的当梨。】

(六)月光光,夜夜光。星子落哩天就光,送阿爸过南洋。阿妈出目汁,阿婆开言章:“去到番片爱来信,三年两载爱回唐(唐:唐山,家乡)。”(《月光光》其六)

【今按:这首童谣反映了山居稻作文化背景下的客家地区生活艰辛贫穷,男人为了谋生,不得已离乡背井,到南洋找出路,而离家时母亲和祖母盼望寄信回家,早点返回家乡。】

(七)阿鹊子,尾拖拖,一飞飞到树顶高,打开嘴来唱山歌。大姊老妹树下嫽(嫽:玩),来同阿鹊和山歌,比比瞒人歌过多(瞒人:谁)。(《阿鹊子》)

【今按:这首童谣反映了客家人居住在山区,所以民间歌曲叫做“山歌”,而且客家地区是“山歌之乡”,姑娘们人人都喜唱山歌。】

(八)排排坐,唱山歌。爷打鼓,子押锣。心舅灶背炒田螺(心舅:儿媳妇)。田螺壳,刺到家官脚(家官:公公)。家官喂喂跳,心舅哈哈笑,家娘骂佢无家教(家娘:婆婆;佢:他)。(《排排坐》)

【今按:这首童谣反映了客家儿童从小受山歌熏陶。】

(九)火萤虫(火萤虫:萤火虫),唧唧虫。伙呀伙,割禾。割呀割,番葛(番葛:凉薯)。番呀番,台湾。大家赶走番鬼佬,等台湾转唐山(唐山:家乡,原乡)。(《火萤虫》其一)

【今按:由于客家人住在山区,所以外迁客家人把其原乡叫“唐山”。】

可作比较的是,客家童谣、广府童谣、潮汕童谣同在岭南大地流传,但后两者的文化内涵都与客家童谣体现出的“山”文化内涵不一样:广府童谣体现的是“江河”文化;潮汕童谣体现的是“海滨”文化。

广府童谣如[6]:

(十一)月光光,照地堂,虾仔你乖乖瞓落床,听朝阿爸要捕鱼虾!阿嫲织网要织到天光。虾仔你快高长大,划艇撒网就更在行。(《月光光》)

(十二)猪婆婆,卖菠萝,卖畀地主做老婆。地主唔要佢,一脚将佢踢落河。执翻上嚟晕酡酡。(《猪婆婆》)

潮汕童谣如[7]:

(十三)是谁认得天顶星?是谁认得海中的鱼虾?相伴月华有七星,南辰北斗出秋夜。正月带鱼来看灯,二月春止假金龙。三月黄脊遍身骨,四月巴浪身无鳞。五月好鱼马鲛鲳,六月沙尖上战场。七月赤棕穿红袄,八月红鱼作新娘。九月赤蟹一肚膏,十月冬蛴脚生毛。十一月墨鱼放烟幕,十二月龙虾持战刀。(《是谁认得天顶星》)

(十四)勤捕力捞能荣华,经商买卖目前和;贪花乱酒无有益,千田万地也着垮。大海潮汛有黄金,只恐务渔不用心;天下州府行到透,便是讨海不误人。(《便是讨海不误人》)

二、客家童谣反映客家女子的辛勤劳作和勤俭持家

山居稻作文化背景下的客家人生活条件并不理想,主要表现是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生产技术落后,其结果自然是经济不发达,人们在山区过着贫穷的生活。家中女人既要耐心照顾家庭,勤俭持家,又要奋力参加劳动生产,辛勤耕种。童谣于此有鲜明的反映:

(一)月光圆圆,阿妈耕田(耕田:耕种农田)。莳田插秧(莳田:种植水稻),打谷满仓(打谷:脱粒)。(《月光圆圆》)

【今按:这首童谣反映了孩子们期望水稻丰收,同时反映了客家母亲勤劳、能干,在种田上不亚于男性,这也是生活所迫。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们的付出换来了粮食丰收,创造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因此国学大师郭沫若为此写下了著名的诗句:“健妇把犁同铁汉,山歌入夜唱丰收。灵禽闻有翎五彩,文物由来第一流。”】

(二)火萤虫,唧唧虫,懒尸嫲(懒尸嫲:懒婆娘),无老公。(《火萤虫》其二)

【今按:这首童谣教育女孩必须勤快,不勤快的会被骂做“懒尸嫲”,并警告女孩们,若变成“懒尸嫲”,就找不到男人(老公)。】

(三)勤俭叔娘,鸡啼起床。梳头洗面,先煮茶汤。灶头镬尾,端端光光。煮好早饭,刚刚天光。洒水扫地,担水满缸。食过早饭,洗净衣裳。上山砍柴,急急忙忙。淋蔬种菜,蒸酒熬浆。纺纱织布,不离间房。针头线尾,收拾柜箱。不说是非,不敢荒唐。有鱼有肉,不敢先尝。……子女大了,送进学堂。教育成人,辛苦备尝。此等妇女,正大贤良。人人说好,久久流芳。(《勤俭叔娘》)

【今按:这首童谣颂扬客家妇女的勤俭、贤良,她们是吃苦耐劳的贤妻良母的典范。】

(四)鹧鸪子,翼些些(翼些些:翅膀张开)。踏粄子,转妹家(转:回;妹家:娘家)。阿婆接到,开口就来骂:“过年过节就本分,平时少来转妹家。家头教尾爱打点;田头地尾爱常逻;灶头镬尾爱伶俐(伶俐:干净);针头线尾爱春车(春车:整齐,顺畅);翁姑子女服侍好;外家正好开心花(外家:娘家)。(《鹧鸪子》)

图1 梅州客天下旅游产业园《客家妇女》泥塑

图2 广东中国客家博物馆《客家母亲》雕塑

【今按:这首童谣是客家人教育女儿平时少回娘家,要勤俭,为夫家尽心尽力,娘家才会开心。其间也包含客家妇女日常劳动内涵——“四头四尾”:家头教尾,田头地尾,灶头镬尾,针头线尾,极具概括性。】

实际上,客家妇女勤劳、刻苦和俭朴的品质以及勇于担当的责任感,早就引起人们的关注,历史文献不乏记述。例如《嘉应州志·礼俗卷》载:“州俗土瘠民贫,山多田少,男子谋生,各抱四方之志,而家事多任之妇人。故乡村妇女,耕田、采樵、织麻、缝纫、中馈之事,无不为之。……古乐府所谓‘健妇持门户,亦胜一丈夫’,不啻为吾州之言也。”可以说,在中国,客家妇女是最吃苦耐劳,最自重自立,于家庭、于社会都极有贡献,是最令人敬佩的妇女。因此,晚清政治家、外交家、诗人黄遵宪曾赞叹,客家“妇女之贤劳,竟为天下各种类之所未有”。

三、客家童谣反映客家人对少年儿童的勉励:发奋读书,长知识,考秀才

居住在山区的客家人,靠着数量并不多的薄田种稻生存,生活贫穷,这催生了崇文重教思想和行为,因为通过科举考试可以出人头地,改变生存状况,获得衣食无忧的富裕生活。长辈总是勉励子弟发奋读书,长知识,考秀才,争取脱离山区贫穷。读书成才观念深入人心。客家谚语不乏这样的警句:“耕田爱养猪(爱:要),养子爱读书。”“子弟不读书,好比没眼珠。”“不识字,一条猪。”“不识字,蚯蚓一粪箕。”“不识读书,有目无珠。”客家地区广泛流传的许多童谣,也鲜明地反映了山居稻作文化背景下的崇文重教、发奋读书的思想观念。例如:

(一)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亲家门头一口塘,放条鲤嫲八尺长(鲤嫲:鲤鱼)。鲤嫲头上撑灯盏,鲤嫲肚里做学堂(学堂:学校)。做个学堂四四方,兜张凳子写文章,写得文章马又走,赶得马来天大光。(《月光光》其七)

(二)蟾蜍罗(蟾蜍罗:蟾蜍),咯咯咯,唔读书,无老婆。山鹧鸪,咕咕咕,唔读书,大番薯。(《蟾蜍罗》

(三)大蕃薯(大蕃薯:大红薯,比喻不聪明的人),真糊涂,好食懒做唔读书,唔会算,唔会除,无头无脑无眼珠,倒米较蕃薯(较:换)。(《大蕃薯》)

(四)白饭子,白珍珠,打扮小郎去读书。正月去,二月归,挑担箩夹等嫂归,归来花缸无滴水。鹅挑水,鸭洗菜,鸡公砻谷狗踏碓(鸡公:公鸡),狐狸烧火猫炒菜,猴哥偷食熝到嘴(猴哥:猴子;熝:烫)。(《小郎读书》)

(五)四四方方一张台,年年读书 也来,你读三年不识字, 读三年进秀才。(《一张台》)

(六)爷娘买条大手巾,喊 日日要洗身,身体健康精神好,读起书来会入心。(《沐浴》)

(七)月光华华,点火供猪嫲(供:喂;猪嫲:母猪)。猪嫲唔肯大,抢快扛去卖。……做事做唔赢,唔当转去读书还过赢(还过赢:还更赢,还更好)。(《月光华华》)

(八)胡椒细细辣过姜,秤砣细细压千斤。赖子细细有斤两。书本细细藏知识,簿本细细写文章。谁人读得文章识,送个鸡僆分你做生日(鸡僆:未生蛋的小母鸡;分你:给你)。(《胡椒细细辣过姜》)

发奋读书考秀才的观念自然导致客家文化教育的兴盛。梅州也因此素有“文化之乡”美誉,一直盛行崇尚读书、发展教育的传统。“清代雍正年间,梅州地区设立嘉应州以后,每年应童子试考试的都在万人以上,为岭南各地所罕见。”1清乾隆十三年(1748),嘉应州知州王知正在州衙照壁上题写“人文秀区”四字。

由于历来文风鼎盛,从清末至今,梅州孕育出42名国家级院士、558位梅州籍将军、340位梅州籍大学校长。[8]

四、客家童谣的创新和发展:适当创作新童谣,增补传统民系文化中缺少的价值观念

值得指出的是,山区农业文化下形成了宝贵的客家精神——刻苦耐劳、刚强弘毅、辛勤创业、团结奋斗,但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表现,例如:视野不够开阔,心胸有些狭窄;在意小范围的团结,容易内斗;太过求稳,不敢创新、冒险;太过务实,睿智、改革不够;太过重农,重商有限;太过功利,大作为不够;等等。所以客家人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应该摒弃其消极的负面。[9]

因此,在客家童谣的创新和发展上,可以适当创作客家新童谣,将传统民系文化中缺少的或重视不够的价值观念增补进去,让客家童谣的教育功能更完善更强大。

注释

1.房学嘉等.客家文化导论[J].客家研究辑刊(专辑),2001,(1):324.

猜你喜欢
童谣山区读书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赤脚”——一个山区医生的行走(上)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山区修梯田》
山区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