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晓,笪 玲
(贵州大学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贵阳 贵州 550025)
随着旅游业发展,人们摆脱了对旅游单一、封闭、静态的认知,空间生产理论逐渐为学者所关注,旅游空间生产整体上不是旅游空间中的个别要素[1]。到目前为止,空间生产理论在旅游领域的文献综述主要以理论分析和研究旅游古镇为主,王凤龙等[2]根据研究对象将现有理论归纳为宏观、微观和一般研究三个方向,刘洋等[3]从旅游空间生产角度总结了旅游城镇的有关研究。这为理解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及在具体场域的应用提供了较好的范例。然而,从旅游空间生产角度来研究场域的主体、主体的利益诉求动机和争取力量、空间生产框架和动力机制等,可以深化对旅游空间生产的认识。本文试图梳理我国旅游空间生产理论研究的演进脉络,以期理解和清晰地把握旅游空间生产在旅游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在具体场域研究的深化和拓展作参考。
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输入“空间生产”和“旅游”进行跨库检索,在所得结果中,再以“旅游空间生产”进行检索,剔除重复文献,共获得文献168篇,如图1(作者依据中国知网CNKI相关数据自绘)所示。1995—2014年,国内关于旅游空间生产研究的论文数量变动不大,年均在10篇以下。从2015年开始,旅游空间生产理论方面的论文数量突飞猛增,可见旅游空间生产作为旅游领域的新兴研究视角,引起国内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2019年至今,相关文献的发文数量有所放缓,但总体上仍呈现较好的发展趋势。
国内最早将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旅游领域并尝试提出“旅游空间生产”这一概念的文献是宗晓莲[4]的《旅游地空间商品化的形式与影响研究——以云南省丽江古城为例》。旅游空间生产的研究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且有着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第一阶段(2005—2014年)主要停留在对旅游空间生产理论的相关概念解读,如解读旅游空间生产内涵和旅游空间生产主体,更多的是直接将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念嫁接到旅游空间生产,或者是在梳理国外对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后进行较为宏观和抽象的定义。旅游空间生产的主体研究由以往的传统势力向隐性主体(旅游规划机构、经营公司)和显性主体(学者专家、民间社团、旅游中介)多维方向发展。第二阶段(2015—2019年)发展到对旅游空间生产框架、动力机制、研究方法等进行深层次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但无论是框架还是动力机制都是在空间三元辩证框架中进行的分析。第三阶段(2020年至今)国内研究将重点放在空间生产理论发展之后的产物——旅游空间生产上,研究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在不同旅游场域(以旅游古镇、民族村落、特色街区、民宿设施为代表)的应用,使旅游空间生产理论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从现有文献来看,旅游空间生产的内涵研究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单一旅游类型的研究和整体旅游类型的研究。单一旅游类型是在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理论概念的基础上直接形成的旅游空间生产概念。如朴松爱[5]扩展了文化空间的生产概念,认为曲阜地区大型遗址的规划建设过程就是文化空间生产的过程;桂榕等[6]则认为开发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的实践是在自然地理景观和民族文化物质载体的空间中进行,并以此提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概念。如果说桂榕等人的研究侧重于民族文化领域,明庆忠等[7]则更侧重于古镇,不仅重新定义了古镇的空间实践、空间表征和表征空间的概念,而且认为古镇的空间实践是以感性体验为主的物质空间生产,古镇的空间表征是社会凝聚和积淀的想象性、概念性和象征性的思想空间,古镇的表征空间是古镇的生活空间,并更深层次地探究其中的内涵关系。而整体旅游类型是在空间生产理论基础上,宏观或抽象地对旅游空间生产概念进行界定。目前,学术界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旅游空间生产是一个集合概念,要素包括旅游空间的生产者、消费者、生产能力和生产关系[8]。在此基础上,郭文等[9]基于旅游场域的背景进一步完善了旅游空间生产的内涵。
空间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不仅产生于空间,也支撑着空间[10]。旅游空间的社会关系主要体现在生产主体上,包括空间生产主体类型、利益诉求动机、不同利益诉求,这给空间关系和空间的物理、社会形态转换带来很大差异。一些文献涉及这方面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研究多是旅游空间主体,以政府、企业、公共群体等为代表。胡志强[11]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分析楚河汉街空间生产中政府、开发商和公众三大主体的利益诉求。桂榕等[6]具体地将政府、开发商、公众三类主体细分为文化持有者、地方政府、企业、专家学者和民间协会五大主体,以此构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主体合作机制,并论述五大主体在空间生产过程中所担任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同时,结合对旅游村落的研究,赋予旅游空间生产主体研究的现实意义。郭凌等[12]以红沙村为例,从宏观角度探讨国家、市场和传统力量三个主体及其在乡村文化走向和乡村旅游发展路径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陈俭明[13]将主体研究与传统村落旅游扶贫联系起来,探讨政府、资本、村民与游客四类主体在传统村落旅游扶贫开发空间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微观层面则偏重于对旅游社区空间主体的研究,探讨政府和景区管理机构两大主体如何让空间再生产和对社区主体进行空间表征,旅游与传统社区空间生产之间存在的某种关系是否为传统社区空间变化最根本因素[14]。韦俊峰等[15]将摄影师、旅游规划机构、商业公司、政府看作空间生产过程中的隐性主体,认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形象是由独立、专业、商业、消费共同建构,更侧重隐性主体在旅游多维空间生产中的作用。张纪娴等[16]分析了苏州市陆巷村的多维空间生产和多主体的认同趋势,并在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三个层面对传统村落的多维空间生产和多主体认同趋势给出对策。
旅游空间生产框架以列斐伏尔的空间三元辩证框架为基础,以旅游空间的地方性、表征和生活为出发点,对旅游空间具体应用场域进行实证研究。郭文等[9]研究了古镇旅游空间的生产过程,构建了旅游场域的多维空间生产框架,即内源自生式本体空间和外源嵌入式构建空间。黄剑锋等[17]研究证明旅游地空间具有涌现性,旅游地空间生产过程遵循“过程-格局-机制”的研究路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的空间研究框架,并详细分析框架的建设背景、理论基础和建构过程。欧阳文婷等[18]在列斐伏尔空间三元辩证框架基础上构建影响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旅游分析框架,通过比较开发商主导模式与村集体主导模式对乡村的不同影响,认为村集体主导模式优于开发商主导模式,能使村民的生存空间得到有效管理,倡导建立乡村社会的经济利益分享机制和社会网络发展模式。有别于文献[18]构建的影响乡村社会空间生产的旅游分析框架,朱晓翔等[19]在对空间生产理论的“三元空间方法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以旅游制度空间、经济空间与社会空间为要素的旅游三元空间分析框架。
对旅游空间生产动力机制概念的界定不同,则影响动力机制的因素归纳也有所不同。郭凌等[20]将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动力机制归纳为旅游的地方依恋之情、现代力量、资本博弈和文化意识四个因素,以此作为研究都江堰西街历史街区空间演化的理论基础。郭凌等[21]也将影响动力机制因素归纳为意识和精神层面的概念。黄剑锋等[17]则更贴近现实,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以市场、政府、内部力量和外部力量四个维度为出发点,分析经济新常态下旅游空间生产与重构的驱动力,探索了要素创造、结构转换、功能转换和规模重组四种途径下的旅游空间的生产与重构。随着古镇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李彪[22]将旅游空间生产动力机制与古镇旅游相结合,提出了将古镇旅游空间生产权力和资本的二维动力转化为权力、资本、社区和市场的四维动力。
在研究方法上,学者主要将空间生产理论应用于具体的案例研究之中,纯粹的理论研究较少,注重用多种分析方法考察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如空间叙事、田野观察、深度访谈、空间分析与表达、批评话语分析、实证定量分析等方法。例如,郭文[8]开创性地提出空间叙事为旅游空间研究的新方法;吴志才[23]使用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法解析潮州古城旅游社区空间生产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吕金桥[24]采用内容分析、扎根理论、批评话语分析、实证定量分析等方法,研究民族旅游社区的空间生产;邵琰[25]运用空间分析与表达方法,通过CAD、GIS、PS等软件可视化地表达玉山镇内各居民点和各旅游项目的空间位置,展示玉山镇的旅游空间生产格局。
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对旅游古镇的研究应用是以古镇的旅游开发、景观建设、空间构建和动态演变为主。通过研究旅游空间生产与当地居民个人体验,发现旅游者凝视与空间生产者实践会使空间的原始物质属性更为社会化,以江南古镇为例可以深层次分析旅游古镇开发所引起的社会变迁和动力机制[8]。明庆忠等[7]以对古镇旅游景观空间生产为视角,把古城旅游景观空间划分为前舞台空间、过渡性空间和后台保护空间三部分,强调以效率、公平、质量为出发点重构古城旅游景观空间。而李彪[22]注重对古镇旅游空间的独特性分析,从旅游空间生产动力机制上提出权力、资本、社区和市场的四维动力更能促进旅游古镇的发展。赵晨昱[26]在李彪研究的基础上,将权利、资本、社区和市场内化为空间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研究古镇旅游空间形态转化与演变过程方面,郭文[27]聚焦惠山古镇旅游空间生产及其形态转化,认为惠山古镇传统空间形态具有物质空间的自然性、文化空间的融洽性和社会空间的地域性三大特征。邵琰[25]则通过分析玉山镇旅游空间生产演变过程来探讨玉山镇旅游空间生产演变的驱动因素和作用机制。
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在民族村落的应用研究,主要集中在保护民族村落传统文化空间、民族村落与传统社区关系、民族村落旅游空间内部建设与地方认同三个方面。在保护民族村落传统文化空间方面,马威等[28]针对那达慕保护区面临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价值理性与市场工具性、主体性与客体性、差异性与均质性三大困境,基于空间理论提出以创造“文化空间”来抵御资本化带来文化碎片化问题的建议。在研究民族村落与传统社区关系方面,孙九霞等[29]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的巴沙村实证研究,认为民族村寨旅游与传统社区空间生产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对研究民族村落与传统社区关系最具代表性。更多学者将目光放在民族村落旅游空间的内部建设与地方认同上。如:谢菲等[30]以龙胜白面瑶寨为研究对象,分析旅游空间景观的生产实践过程,提出了旅游目的地景观的生产路径、策略与逻辑;郭凌等[20]分析泸沽湖社区民族文化的生产过程和空间形态,揭示了民族社区文化空间生产的动力机制;王丽丽等[31]结合谢菲和郭凌的研究,不再停留于民族村落旅游空间的内部建设,而是拓展到民族村落的空间生产与地方认同的关系上,研究深度进一步提高。
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在特色街区的应用研究是以特色街区的空间变化、空间主体研究、空间规划研究、特色街区与其他产业的联动效应为主。这里的特色街区主要指历史街区和艺术街区。对特色街区空间变化及空间主体的研究,苏州山塘历史街区和南锣鼓巷是两个重要案例点,学者更多研究案例街区发展前后的社会结构和空间类型变化过程[32],分析街区在空间生产过程中资本和文化对店铺经营者、消费者、当地居民和政府四大主体空间权利的影响[33]。除历史街区以外,有学者将研究对象转向改革开放后建成的街区。如:诸武毅等[34]以深圳华侨城为例,研究宏观制度和微观结构下中国创意产业的空间生产过程;周宇[35]以田子坊为例,分析在空间演化过程中特色街区隐藏的角色和原因机制,进而揭示空间再生产的现象及过程。在特色街区空间规划方面,孙萌[36]以北京798艺术区为研究对象,探讨空间生产理论对当代中国城市规划实践,尤其是城市文化艺术空间规划的现实意义。空间规划不能仅仅停留在空间所依托的场域,而是要与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相结合,因此,王娟等[37]将空间生产理论运用到城市闲置产业空间的旅游开发中,提出了闲置产业空间利用模式,为旅游开发开辟了新的思路。针对特色街区与其他产业的联动效应,兰洁[38]基于空间生产理论分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城市世博”及其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关系。特色街区旅游空间的建设与发展,或多或少会受到当地传统文化的影响,旅游商业化也会与空间主体产生一定冲突,因此,赵珍琪等[39]以徐凝门大街等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历史街区旅游商业化对当地文化的影响,并根据历史街区传统文化的空间表征与现代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的冲突和旅游商业化空间实践与历史街区空间行为主体之间存在的冲突,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对民宿设施的应用研究起步较晚,现有文献数量也较少。但民宿和民宿空间的搜索量在逐年攀升,经济发展、消费者需求对民宿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宿行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当前有关民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宿经营问题和民宿空间重构两方面。以民宿为载体,分析民宿经营者的生活变化、经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40]。在民宿空间重构方面,学者大多以某个地区的民宿业为研究对象来具体研究,如深圳市较场尾的民宿、安顺屯堡地区的民宿,分析外来精英经营民宿对当地权力、资本、空间关系变化的影响[41],结合地区实际发展情况,在把握民宿发展与农村建设关系的基础上,为推进民宿空间、乡村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的重构出谋划策[42]。也有学者从博客文本分析的角度出发,尝试用质性研究的方法找出民宿空间地方表征与建构的规律,从而对当代社会空间文化的变化发展进行反思与批判[43]。
旅游空间是一种包含自然空间和经济空间的动态化空间,它维系着旅游场域内经济环境与地理条件的客观联系,更是可以反映出场域的旅游空间发展过程以及发展结果的好坏。这不仅为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在旅游领域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也为人们重新认识旅游业、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旅游空间生产的新的切入点。学术界对旅游空间生产的研究大多从空间叙事、田野观察、深度访谈、空间分析与表达、批评话语分析和实证定量分析等定性定量方法入手。但是,由于受到空间社会化和社会关系再生产的影响,当前研究仍被制约在旅游社会与空间辩证分析的视域内。在研究方法上,除上文提及的各学科普遍适用的方法,还可将旅游空间的实践、旅游空间的再现和再现的旅游空间三个维度与政治、历史、地理、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相结合作为旅游空间生产的辩证分析范式。针对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在各个场域的应用,借助空间生产理论有助于了解旅游空间生产理论的内涵、主体、框架、动力机制以及研究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研究方法,厘清不同利益主体在旅游空间生产中的利益诉求动机和作用机制,从不同场域的发展阶段入手,思考场域旅游空间生产的表现形式、运行和动力机制、效果、空间形态与空间关系、空间正义等,从而促进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内容的深化和应用领域的拓展。
未来旅游空间生产研究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第一,通过对参与旅游空间生产的各方主体利益、行为、需求、作用的综合分析,用来指导旅游空间设计,包括旅游空间生产理论的框架、动力机制等内容。第二,旅游空间生产的研究要注重物质空间与社会空间的相辅相成,对场域的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案例的横向对比分析研究,探讨旅游空间生产理论在场域应用中的指导策略。第三,加强文化规划与空间规划的协调研究,空间生产理论在不同地区的应用要做到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讨传统文化与新兴文化在旅游空间生产过程中的融合共生,体现旅游空间生产规划中的当地人文底蕴和传统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