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楚
(北京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海淀 100875)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百年以来,不仅为民族复兴的远大追求不懈奋斗,也始终担负着推动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责任,从未停止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和发展,期间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遭遇过迷茫和挫折,终于获得了对传统文化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
工业革命后的西方国家发动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带来深重的灾难,为挽救危机,中国近代各阶级纷纷发动爱国救亡运动,却都流于破产。以陈独秀为代表的近代知识分子开始审视并批判传统文化,掀起了一场以思想解放和启蒙为目标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领导人、民主革命先驱们普遍认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落后的文化传统造就了蒙昧的国民和保守陈腐的文化心理,只有借鉴西方的进步文明,改造中国封建宗法的家族文化,引起国民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刻变化,才能使国家摆脱任人欺侮的困境。
陈独秀号召启封建之蒙,大力宣传欧美文明进化之理论观念。他反对旧文学,认为国粹论者是“守缺抱残”“以沙为金”,做学术“必守三戒:勿尊圣,勿尊古,勿尊国”①陈独秀.学术与国粹[J].新青年,1918(04).。也反对旧道德,认为古代中国的忠孝节义是“野蛮半开化时代之道德”,理应被西方国家的平等、博爱和公共心等“文明大进时代之道德”①陈独秀.答淮山选民[J].新青年,1917(03).代替。陈独秀将儒学孔教看作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根源,批判三纲五常对国民伦理道德的扭曲,主张恢复独立自主之人格,并精辟指出“孔教与帝制,有不可离散之因缘”②陈独秀.一九一六年[J].新青年,1916(05).。李大钊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采取了较为辩证的态度,指出古代中华文明与西洋文明相比,存在八大弱点③李大钊在1918年《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一文中指出东方文明的弱点有:(一)厌世的人生观,不适于宇宙进化之理法;(二)惰性太重;(三)不尊重个性之权威与势力;(四)阶级的精神视个人仅为一较大单位中不完全之部分,部分之生存价值全为单位所吞没;(五)对于妇人之轻侮;(六)同情心之缺乏;(七)神权之偏重;(八)专制主义之盛行。(节选自李大钊.李大钊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560.)而处于屈败之势,挽救民族危难,实现社会进步务必应进行文化改革。他主张吸收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批判改造有违时代的内容,提出“融汇”和“调和”中西方文化,以改造中国文化主体结构,实现文化创新。瞿秋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入的思考,认为要基于辩证的态度考量文化,因为东西方文化根植于不同的物质文明发展水平,所以全盘中化或全盘西化都是错误的,应兼收东西方文化之所长,通过融合创新创造出无产阶级新文化。
综合来看,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考量,兼有“打倒孔家店”的反传统激情和调适互补的理性设计,这一特点的成因主要在于,早期领导人对新引入的马克思主义学有不精,尚不能充分运用唯物史观来分析问题。此外,他们身处充满动荡和危机的中国,难免产生过度的文化焦虑和忧患意识,因此面对极具中国传统特色的伦理型政治制度时,会产生激进的态度和观点,但又亲身体会到文化传统和伦理政治相纠缠对于思想文化自由发展的钳制,所以在字里行间也表露出对文化现代化的理性思考。对传统文化的这一认知取向,直至1937年,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的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爆发,中国共产党人开始重新思考中国文化的发展方向。
这一阶段的中国共产党摒弃掉过多的感情因素和激进观点,开始尝试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但受反传统精神遗风留存、文化建设经验不足、身处以计划为突出特征的社会模式等因素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政策在理性和失误之间摆动,中国的传统文化也经历着寒暑交替的历练。
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就思考过对传统文化“宜有以条理之,挈其瑰宝,而绝其缁磷焉”④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湖南省委《毛泽东早期文稿》编辑组.毛泽东早期文稿[M].湖南出版社.1990:333-334.。1938年10月,毛泽东在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学习我们的历史遗产,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给以批判的总结,是我们学习的另一任务”,“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⑤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3-534.。1940年1月,时任中央干部教育部部长的张闻天明确提出批判接受旧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新文化”的命题,认为旧中国占统治地位的文化是“买办性的封建主义的文化”,而那些“反抗统治者、压迫者、剥削者,拥护被统治者、被压迫者、被剥削者,拥护真理与进步的、民族的、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因素”⑥张闻天.张闻天文集(第3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2001:26-27.理应得到改造和继承。随后,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了发展“民族新文化”的必要条件在于“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①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7.。
抗日战争空前加剧了民族危机,自40年代始,冯友兰、贺麟、钱穆等人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思想界发起了一场颇有影响的新儒学运动,该群体以促进儒学转型,复兴民族文化为己任,他们精心构建新的哲学及史学理论体系,积极创办书院和报刊进行讲学,并热衷于政治活动。新儒学运动在复兴传统文化和重建民族精神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因在政治上否定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之间产生了根本分歧,受到了胡绳、杜国庠等学者的及时批驳和纠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着手国内思想文化建设任务时,十分重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和继承。1951年5月,全国掀起一场针对电影《武训传》的大批判,随即,在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上,毛泽东指出对知识分子进行思想改造“是我国在各方面彻底实现民主改革和逐步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条件”②毛泽东.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2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482-483.,于是一场遍及全国的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和批判运动搬上了新中国的舞台。历时一年的思想改造运动和几场声势浩大的思想批判运动,对于迅速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新中国文化建设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构建新中国的文化和学术转型,以及使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进一步了解马克思主义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的立场、观点、方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把文化建设和学术探讨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用政治批判代替或至少是主导学术批评的做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1956年,中国迈入社会主义之初,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建设方针,随后,周恩来在接见国外文化使团时表示:“在新文化运动初期,我们批判孔子,因为要反对封建文化。现在新文化已占住了阵地,我们就有必要回过头来肯定历史文化中一些积极的东西。”③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上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482-483.1956年10月起,《人民日报》相继刊登了朱伯昆、冯友兰、贺麟、张岱年等人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其继承问题的文章,1957年1月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以中国哲学史为主题的座谈会,此外,医学药理、文学艺术、文物古迹等诸多方面的文化遗产和宝贵成果都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重视关注,“双百方针”极大地鼓舞了科学家和艺术工作者的独立思考和批判精神,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存延续和繁荣发展。
自1957年反右派运动起,社会普遍认为在此之前进行的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运动和批判运动并不彻底,马克思主义并没有在知识分子中站稳脚跟,传统文化研究领域仍被所谓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把控着。1958年3月,陈伯达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厚今薄古,边干边学》的报告,毛泽东对此加以赞赏和推崇,随即“厚今薄古”论便在理论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厚今薄古”论的初衷在于贯彻“古为今用”,使传统文化更好服务于现实社会,但在解读和贯彻过程中却被扭曲和庸俗化,造成传统文化研究的严重失范,尤以历史学和文学领域为甚。比如,关于如何理解“厚今薄古”论中的“厚”“薄”,有的理解是课程安排中近现代史和古代史的比例要有多和少的区别,有的理解则是历史学科的授课应颠倒顺序,先现代后古代,这类简单片面的解读,导致“厚今”就一定要“薄古”,甚至“非古”和“废古”。不仅如此,有的理解更为夸张,以为把古今进行简单类比就是继承了优秀文化,“好像我们今天推行的任何一种政策,今天提出来的任何一种号召和口号,在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都已经推行过或提出过,比如,用万隆会议的五项原则来描写封建王朝的国际关系,把古代农村公社和我们现在的人民公社类比,把明代在朝鲜进行的抗击倭寇的战争和解放后的抗美援朝类比”①李方祥.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249.。还在学术研究领域采用阶级分析方法,把“厚今薄古”和“厚古薄今”的类比作“兴无灭资”和“兴资灭无”。
60年代爆发的“文化大革命”使传统文化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毁害,“文革”的十年是文化专制主义横行的十年,是大批判的文化范式泛滥的十年,尤以70年代初期“批儒评法”“批林批孔”和70年中期评《水浒》运动为典型,这几场运动的初衷是要通过对历史文化经典的整理和批判,以肃清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内,可能存在着的和无产阶级思想对立的旧思想旧文化,从而达到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目的。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严重的误断、歪曲、臆造,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被彻底否定、抛弃,这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工作上的一次严重阙失。
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内思想文化界终于度过了“寒冰期”,迎来了春的曙光。1977年邓小平复出并主抓科教工作,多次重提“双百方针”②1977年8月,邓小平在《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中指出:“培养好的风气,最主要的是走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这两条。……我们要坚持百家争鸣,允许争论。”(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7.);1978年3月,邓小平于《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学术上的不同意见,必须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展开自由的讨论。”(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8.);1979年10月,《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中,邓小平再次强调了坚持“双百方针”的重要意义,“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10.),特别强调要恢复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作风,为反对党内教条主义而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扫清思想障碍,“‘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既是一场始于学术争鸣的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一场始于以学术讨论为手段的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政治斗争”③杨凤城.20世纪的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思想文化卷1949—200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26.。
在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宽松环境下,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与发展。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指出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在于“借鉴和学习一切进步的和优秀的东西”,对待传统文化的关键在于“钻研、吸收、融化和发展”,目标在于“创造出具有民族风格和时代特色的完美艺术形式”④中共中央组织部.知识分子问题文献选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89-91.。基于对“文革”的反思,1980年8月,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要划清文化遗产中民主性精华同封建性糟粕的界限”⑤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35.,要求对封建主义残余进行彻底的批判和清理,而不至于使传统文化被抉瑕掩瑜。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小康社会”等提法都是合理转化传统文化并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伟大理论创造。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称为“中国文明的复兴”,并指出这一复兴“将创造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批判继承历史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这样一种高度发达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156.。
90年代后,国内外态势复杂动荡,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党凝心聚气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发扬爱国主义的宝贵理论资源,也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必须要承认“离开了对本民族历史和建基其上且构成核心的民族文化的尊重,爱国主义便有成为浮萍的危险”②杨风城.中国共产党对待传统文化的历史考察[J].教学与研究,2014(04).。1990年1月,中宣部和文化部召开了全国文化艺术工作情况交流座谈会,江泽民在会见与会代表时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注重民族形式、民族风格,同时吸收外国的优秀文化,向人民群众奉献出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③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江泽民论社主义精神文明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217.。李瑞环作了题为《关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若干问题》的讲话,首次围绕民族优秀文化问题发表讲话,在中共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充分说明了党对传统文化的空前重视。这次讲话不仅廓清了对待传统文化的原则,要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坚持“双百方针”,而且将贯彻落实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方法措施具体到很多方面。此后,在庆祝建党七十周年大会、中共十五大、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仅立足于建设先进文化的战略高度,不断提升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而且立足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历史性课题,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精辟概括了民族传统中关于治国安邦的丰富经验。同时注重文化创新,大胆探索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完美结合,“传统文化的精华经过批判继承,有机地融入‘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之中”④李方祥.中国共产党的传统文化观研究[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8:127.。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弘扬培育民族精神、以人为本和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都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自20世纪末以来,全球化进程加快,异质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冲击和渗透有增无减,因此提升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显得格外紧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7.,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所带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比拟的,国学发展的蒸蒸日上、孔子学院遍及世界、传统文化类节目持续火热,都传递出传统文化在现今时代继续生长繁衍的不竭活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梦”引申自古代民本思想,有着深厚的传统根基,它的实现更需要中国共产党正确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这关系到中国梦在何种意义上是‘中华民族的’或‘中国的’的复兴,也即关系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构中华民族独特的共有精神家园的问题”⑥王梅琳,张英魁.中国共产党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的研究进路[J].探索,2020(01).,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为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继续发展提出的方向和任务,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十九大报告上升为党的主张和原则。习近平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有关“两个结合”的论述,更是表明党以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认识到,在其百年奋斗历程中,不仅马克思主义有着根本指导地位,中国自身历史文化传统的基础性地位同样不容忽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遵循。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论为指导,以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心工作和所处的客观环境为依据,注意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批判落后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共产党人独特、科学的传统文化观。
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建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过程,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生成过程。人类在从事实践活动时,一方面改造自然,使其“人化”,另一方面也不断提升自身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建立在人类现实生活本质即实践之上,紧紧围绕实践展开。所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有着多种形态,本质则是人类在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精神产品,“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是人的标识”①张筱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04).。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起,我们的共产党人便十分注重其中国化、本土化和民族化,这是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必然要求,也是每一个信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谋求发展的必由之路。传统文化是不可磨灭的宝贵遗产,是历史存续的勾连沉淀,共产党人自觉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传统文化进行指导和改造,是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科学作为。同样,传统文化蕴含的诸多与马克思主义相通相似的精神内容促进了二者的融会补充,比如《荀子》主张的“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易经》的太极八卦,《道德经》中福祸倚伏思想,《礼记》所崇尚的“大同”理想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以及共产主义学说可谓同工异曲,为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相结合提供了逻辑可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践行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在认识和运用传统文化的百年实践中有过偏颇和失误,也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它们共同谱就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中国化进程,形成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丰硕成果。毛泽东文化观由新民主主义文化观和社会主义文化观构成,其中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科学回答了近代中国文化的纲领、方针和政策的问题,为救亡启蒙运动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提供了思想文化指导。社会主义文化观则是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与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由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指导,在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时逐渐形成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化观,社会主义文化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开篇之作。邓小平吸收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理论,高屋建瓴地提出“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制度要求;江泽民进一步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观点,“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体现出党中央对新时期文化工作的深刻洞察和准确把握,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提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构想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在新世纪新阶段持续发展。习近平围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主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和培育文化自信,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新境界。
从中国共产党创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发动并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也就成为党和人民在这一时期的中心工作。出于反帝反封建的需要,传统文化遭到否定和误读,除了早期共产党人缺乏经验外,这与近代以来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自身往往被政治上保守或反动势力所利用不无关系,因此尽管早期共产党人的否定立场造成传统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低迷和失落,但这种阵痛却为解决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所必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敌对残余势力尚存,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为了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党带领人民不仅进行了“一化三改”的经济政策,而且注意肃清旧文化中的封建的买办成分,保留其具有民族性和科学性的内容,以促进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断定社会主要矛盾已从阶级斗争转向经济文化建设,毛泽东先后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方针,为传统文化的重建和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空间,但随后因党中央对社会矛盾的严重误判,致使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标志,党和国家步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54.,与此相适应,党重新定位传统文化,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继续贯彻“双百方针”,不仅使传统文化得以存续和发展,而且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运用于治国理政实践当中,创造性提出“小康社会”“一国两制”“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等极具民族特色的理论命题。当今,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关键历史方位下,党中央以大历史观审视和对待传统文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和根基魂魄的重要高位,秉持“两创”方针,树立文化自信,极大提升了传统文化的世界影响力,真正做到了在批判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
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社会主要矛盾,主要矛盾的演变意味着党工作重心的转移,也必然会促使党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政策改变,这符合马克思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原则。分析不同时期下社会主要矛盾及党的传统文化观,会发现传统文化从最初紧紧攀附政治,到与政治分离并获得相对独立发展,党的文化建设工作从着重凸显文化的阶级性和工具性,到注重挖掘其人民性和时代性,生动说明我们的党已经成为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意识和先进文化建设能力的政党。
总的来说,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建构始终秉持着批判和继承相结合的原则。批判和继承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面对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或糟粕部分,要立场明确地进行保留和剔除,另一方面要在批判中有所继承,在继承中加以改造,因为批判不是盲目地全盘否定,批判的同时要有所吸收,继承也不等于直接照搬,总要经过加工改造才能使之适应当代。批判和继承是对待传统文化的不二法则,也是党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的重要使命。
中国共产党在执政过程中不断提升认识、把握、发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能力,尽管受各种客观复杂因素制约,对传统文化曾产生过一些误判,但是无数的文化因子已经嵌刻在我们的思维方式,浸透在我们的精神禀赋之中,那种认为传统文化依赖的封建经济基础已经消失,那么根据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传统文化也理应寿终正寝的观点,皆是无稽之谈。中国传统文化自身是一个十分庞杂的思想体系,它既是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产物,是历代统治阶级维持统治秩序的工具,有着鲜明的阶级性,也是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认识自然和身处人类社会中累积起来的智慧结晶,其中许多内容都有着普遍和永恒的意义,体现着文化的民族性。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百年演变过程,也就是对传统文化独特性质的认识由浅及深的过程,是始终坚持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者和人民群众的领路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始终保持对中国文化发展使命的清醒认识,回望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观的百年嬗变,要以史为鉴,继续坚定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开拓传统文化新境界,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进军。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相融合,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客观礼敬的态度对待传统文化,做好传统文化的分析、鉴别与提炼工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合理因素和符号体系进行转化和改造,使其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其次,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优秀传统文化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发展于人民,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与转型,更要以人民为中心,符合和推动人的发展,实现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最后,推动马克思主义和传统文化深度融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传统文化能保持存续并历久弥新,便是因为它始终没有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土壤。扎根于实践,一方面能够大浪淘金,持续有效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使其最大限度地服务于当下的社会历史实践;另一方面,通过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先进的价值体系和其独特的符号表达,使传统文化成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一支。
首先要研究梳理,激浊扬清,萃取儒家思想精华。通过厘清传统文化的“前世今生”来唤醒民族文化记忆,勾勒传统文化的“明日图景”,其中的关键一步,是以时代目标和文化发展任务为依据,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并肃清一切束缚传统文化发展的思想观念、做法规定和体制机制性障碍,保证在分清良莠,激浊扬清的同时为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宽松有序的发展空间。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内容繁多,不妨选取儒家思想文化作为切入点。儒家文化有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伦理价值和表达方式,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此切入,萃取思想精华,弃其糟粕,古为今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其次,要创新形式,融于当下,赋予传统文化生机活力。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内容囿于自身落后的表达方式,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这就需要将它们从旧形式的牢笼里解脱出来,赋予新的形式,拓宽表达渠道,同时还应在基本精神之上增添新的内容,激活传统文化价值基因,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也要善用新媒体、新技术,丰富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最后,要面向世界,兼收并蓄,推动传统文化对外进行文明对话。文化多元化是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大趋势,顺利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发展,更需敞开国门,切实贯彻“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中西方文化的激荡碰撞之中,勇立潮头,坚定主义,兼容并包,兼收并蓄,将人类文明中最精华、最进步、最优秀的因子注入我国传统文化之中,推动民族文化的新发展,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党的历史已经证明学术与政治切忌一体化,一味模糊学术研究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将造成的是传统文化的蒙尘,文艺事业的迫害,甚至民族历史的阻滞。学术和政治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学术主知,政治主行”,学术研究在于明理致用,需要独立自由的氛围,政治活动强调秩序整合,谋求稳定服从的权威,二者有着各自的运作轨道;另一方面,学术和政治无法脱节,学术要贡献于政治,政治也需学术的补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区分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要把一般的学术问题当成政治问题,也不要把政治问题当作一般的学术问题。”①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28.政治要为学术研究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要尊重学术创造的内在规律,不可过度干预压制,还要注意给予知识分子以充分的信任和较自由的政治环境;同样,学者在维持学术尊严时,关键在学术研究的自身上努力,不在于对政治抱以轻蔑虚骄的态度,更不可打着学术的幌子以追求学术研究的“去政治化”。明晰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边界,使二者产生良性互动,良好的学术生态可以给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可靠保障,才有可能让文化更加繁荣并真正建立起文化自信。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作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全新重大论断,充分说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水乳交融的密切关系。习近平传统文化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内含的共产党人对待中华文化的正确方针、态度和方法,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机制,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则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基因。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奋斗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便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最独特的精神标识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将文化自信作为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努力开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关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成果,树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光辉典范,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