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桥梁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技术应用

2023-01-07 18:29:06
四川建材 2022年4期
关键词:钢护筒清孔钻机

李 莉

(山西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1 工程概况

某桥梁工程总长约10.136 km,按双向八车道标准进行设计,基础采用大直径钻孔桩,南、北岸分别为20根和130根。其中,北岸钻孔桩的桩径为3.8 m,在B13#~B47#墩与B53#~B82#墩分布,桩长分为3种,分别为105、108、111 m,均为摩擦桩,桩顶标高相同,为-3.0 m。考虑到该桥梁钻孔桩的桩径与桩长都很大,故需要采用大扭矩钻机,此次采用的是KTY-4000动力头钻机,其技术性能为:①钻孔直径:在强度低于120 MPa的岩层中,钻孔直径为2.0~4.0 m,在强度低于200 MPa的岩层中,钻孔直径为2.0~3.5 m;②最大钻孔深度可达130 m;③动力头钻速在0~15 rpm;④动力头扭矩为300 kN·m;⑤钻杆直径和长度分别为300、3 000 mm;⑥总功率为285 kW;⑦外形尺寸为7 380 mm×7 470 mm×8 160 mm;⑧主机重量为44 t;⑨钻具系统重量为130 t。现以该桥梁工程为例,对其大直径钻孔桩施工技术进行以下分析。

2 施工工艺

2.1 钢护筒埋设

为起到防腐的作用,从-35.0 m标高处开始向上设置钢护筒,此次设置的钢护筒为永久钢护筒,其内径比桩径大0.3 m,即4.1 m,采用Q345C型钢板,板厚分为两种,分别为32.0 mm和27.0 mm,到平台的顶端钢护筒的总长度为45 m。将整个钢护筒分成3节均在施工现场制造,制造完成后运输到施工位置进行焊接接长与埋设。各节护筒的起吊借助200 t履带吊进行,埋设采用2台振动打桩机进行联合振动插打,期间采用平台的钢管桩作为导向,这样能起到降低起吊高度的作用。因钢护筒的接长对接焊引入了自动焊,且每个工序所使用的施工方法均合理得当,所以钢护筒埋设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为各墩埋设2根钢护筒只需要36 h左右的时间,而且所有技术指标都能达到要求。

2.2 钻机摆放

对于钻机现场摆放,需要充分考虑以下两点:①钻机的受力要和平台结构良好匹配,使底座的支点尽可能处在钢管桩处,同时要与钻机的移位、拆除及后续灌注施工相统筹,以尽可能地为施工提供方便;②将钻机组装到位以后,钻机底座应达到稳定并保持水平,同时钻架的中心、钻机动力头回转中心与钻头、钻杆及桩径的中心必须处于同一条铅垂线,这是确保孔位准确无误且保持顺直的基础。一般情况下,偏位不能超过50 mm,倾斜度不能超过1/200。

2.3 泥浆配制与技术指标控制

泥浆利用淡水进行配制,通过按照适当的比例对PHP、膨润土与CMC进行混合而成,为适应该桥梁所在地区的地质条件,泥浆性能指标需达到以下要求:①基浆(由膨润土和碱混合而成):比重应小于1.05 g/cm3,粘度在20~22 Pa·s,含砂率应小于0.3%,胶体率应大于98%,失水率应小于15 mL/30 min,泥皮厚度为1.5 mm/30 min,pH值为9~10,静切力为2~4 Pa;②新浆(通过在基浆中添加PHP制成):比重应小于1.065 g/cm3,粘度在25~30 Pa·s,含砂率应小于0.3%,胶体率为100%,失水率应小于10 mL/30 min,泥皮厚度不超过1.0 mm/30 min,pH值为10~12,静切力为4~6 Pa;③钻进泥浆(由新浆和钻屑混合而成):比重应小于1.20 g/cm3,粘度在25~30 Pa·s,含砂率应小于10.0%,胶体率为96%,失水率应小于18 mL/30 min,泥皮厚度为2.0 mm/30 min,pH值为7.5~9,静切力为3~5 Pa;④回流泥浆(即钻进泥浆通过净化或补充新浆后得到的泥浆):比重应小于1.15 g/cm3,粘度在19~25 Pa·s,含砂率为0.5%~2.0%,胶体率为98%,失水率应小于15 mL/30 min,泥皮厚度为1.5 mm/30 min,pH值为7.5~9,静切力为3~5 Pa;⑤清孔泥浆(即回流泥浆和新浆的混合):比重在1.06~1.13 g/cm3,粘度在17~22 Pa·s,含砂率不超过0.50%,胶体率为98%,失水率应小于10 mL/30 min,泥皮厚度应小于1.0 mm/30 min,pH值为7.5~9,静切力为3~5 Pa;⑥当泥浆达到以下指标时,需弃用:比重大于1.3 g/cm3,粘度超过42 Pa·s,含砂率超过10%,胶体率小于90%,失水率大于25 mL/30 min,泥皮厚度超过5 mm/30 min,pH值小于7或大于14,静切力小于1 Pa。

2.4 钻进成孔

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为每台钻机均配备了笼式刮刀钻头,并准备滚刀牙轮钻作为备用,钻进参数由于地层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具体为:在砂层时,钻压按150~200 kN控制,转数为3~4 rpm,进尺速度为2~3 m/h;在砾砂层时,钻压按200~300 kN控制,转数为4~5 rpm,进度速度为0.5~1.5 m/h;对于钢护筒底部端口处的地层,钻压应小于150 kN,转数为3~4 rpm,进尺速度为0.5~1.0 m/h;在黏土层时,钻压应小于250 kN,转数为5~7 rpm,进尺速度为0.15~0.40 m/h;在风化岩层时,钻压按400~600 kN控制,转数为5~6 rpm,进尺速度为0.10~0.25 m/h。钻进成孔时必须严格按照以上参数进行控制。经施工实践可知,以上钻进参数和所有技术指标都与工程实际情况相符,在15~18 d周期内完成成孔。钻孔完成且经检验确认合格后,应尽快开始清孔,清孔的方法为换浆法,并借助弯头细泥泞机,使孔底沉渣厚度达到要求。

2.5 钢筋笼制安

钢筋笼的安装应达到钻孔底部,其总重量为82 t,为了使钢筋笼保持稳定,在钢筋笼制作过程中需按照3 m的间隔距离设置环形加强箍,采用角钢通过弯制而成,并为每个钢筋笼均配备足够的压浆管与探测管。所有钢筋笼均在现场通过台座的设置进行生产,由于长度过大,所以按12.0 m长进行分节,并采用直螺纹进行连接。将钢筋笼吊放到孔内后,于孔口处采用型钢平台将其拉住,以免钢筋笼在后续的施工中发生下沉或上浮。

2.6 混凝土灌注

桩身采用强度等级为C30的混凝土,掺加适量防腐外加剂,考虑到基桩的桩径与桩长都很大,单根基桩的灌注量就可以达到1 300 m3,故必须做好混凝土拌和工作,本次采用2个生产能力不低于180 m3/h的拌和站,以满足桩身连续灌注要求。在拌和站拌和完成的混凝土采用搅拌车通过栈桥尽快运输到现场,然后卸料至输送泵当中,经由漏斗及溜槽连续输送至导管中进行灌注。采用这样的方式,可满足首灌不低于40 m3的要求。灌注时使用的导管在第一次埋设过程中,埋深需达到3.0 m,中间则可以按照6~10 m控制。导管在每次使用之前都要进行严格的试验,包括压力试验与水密试验。混凝土的灌注时间应严格控制在13 h以内。

3 问题防范与处理

考虑到本次大直径钻孔桩的施工环境比较恶劣,且地质条件复杂,故在施工开始前应针对所有可能产生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然后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实际施工中,通过科学的调度与严格的防控,发生了以下几个问题,但都得到了有效解决。

1)包钻。在旋转钻进过程中,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发生包钻。对此,施工中应适当增加泥浆的实际循环量,并使用比重相对较低且粘度较小的泥浆,同时借助吸泥机及时将大块黏土吸出;若黏土将钻头完全包死,则需要将钻头从钻孔中提出,将包裹在钻头上的土块彻底清除,然后再继续下钻。

2)漏浆。这一问题多产生于护筒底部端口-35.0 m附近,当漏浆情况严重时,钻孔中的泥浆会伴随江水的起落而大幅起伏。针对这一问题,可通过对钢护筒进行接高并回填黄黏土的方法来解决。

3)堵管。桩身灌注过程中导致堵管的原因包括:导管损坏、导管和孔底之间的距离过小、二次清孔结束后等待时间过长、隔水栓的设置不合理、混凝土存在质量问题或灌注时导管埋深过大。为防止堵管现象的发生,施工中注意以下几点:导管安装前由专人进行检查,确定是否存在损伤与破裂;外观检查合格的导管,在使用前还要进行各类试验,如抗拉拔试验与水密承压试验。在水密试验过程中,水压应达到孔内水压1.3倍以上;导管底部和钻孔底部之间的距离应控制在300~500 mm,当出灌量足够时,可取较大值;严格按照要求制作和安装隔水栓,隔水栓的椭圆度与直径都应达到要求,同时长度不能超过200 mm;在二次清孔结束后,尽快开始灌注,若因故无法立即施工,需在施工前再次清孔。

4)钢筋笼上浮。桩身灌注过程中导致钢筋笼上浮的原因包括:混凝土初凝或终凝时间过短,导致孔内混凝土提前硬化结块,伴随孔内混凝土液面不断上升,将钢筋笼托起;清孔过程中孔内存在大量悬浮砂粒,导致灌注时砂粒发生回沉,形成砂层,伴随混凝土液面不断升高,导致钢筋笼的底部被托起;将混凝土灌注到钢筋笼的底部时,因灌注的速度过快,导致钢筋笼发生上浮。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不仅要保证灌注用混凝土的质量和做好清孔,在将混凝土灌注到与钢筋骨架底部还有1 m的距离时,需减慢灌注速度;同时在混凝土液面到达钢筋笼底部上方4 m的位置后,开始适当提升导管,使导管的底部比钢筋笼的底部高至少2 m,之后方可将灌注速度恢复至正常值。

5)桩身强度不足或离析。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原因包括:施工时对混合料配合比没有进行严格的控制、混凝土搅拌不充分或水泥存在质量问题。对此,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首先要严格把关水泥质量,并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严格控制,按照要求的时间进行搅拌,保证混凝土和易性。

6)桩身夹渣或断桩。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原因包括:混凝土的初灌数量不足,导致导管埋深较浅或根本无法进入到初灌的混凝土当中;灌注时对导管提升长度的控制不准确,将导管从混凝土中拔出;灌注所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终凝时间过短,或灌注持续了太长的时间,导致上部混凝土硬化结块;清孔过程中孔内存在大量砂粒,灌注时这些砂粒发生回沉,产生砂层,不仅影响混凝土液面上升,而且如果混凝土将砂层冲破,则砂粒或浮渣将进入到混凝土当中,导致混凝土硬化后产生断桩。对此,首先要对导管埋深予以严格控制,一般不能超过2~6 m,同时根据理论灌入量通过计算确定孔内混凝土液面高度,由此对导管提升长度进行控制,保证导管埋深始终不低于2 m。另外,灌注施工持续时间不能超过初凝时间的1.5倍。

7)桩顶不密实或强度无法达到要求。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主要原因为超灌高度不足、浮浆过多或对孔内混凝土液面高度的测定不准确。因此,当桩径小于1 000 mm时,超灌高度要达到桩长4%以上;而当桩径大于1 000 mm时,超灌高度需达到桩长5%以上。另外,在桩顶10 m范围内灌注的混凝土,需对其配合比做适当的调整,如通过增加碎石的含量来控制浮浆数量。在桩身灌注到达最后阶段时,应采用硬杆筒式取样法对孔内混凝土液面的实际高度进行测定,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8)灌注因故中断。导致灌注中断的原因有很多,若采取应急措施后依然无法恢复,则需采取下列方法处理:刚开灌不久时,因孔内的混凝土数量还比较少,所以可将导管去除,并吊起钢筋笼,再通过重新钻孔到达原孔底,吊放钢筋笼并清孔,重新开始灌注施工;将导管快速取出,并清理导管中残留的混凝土,对导管进行检查,经检查确认无误后,重新对导管与隔水栓进行安装,然后按照标准方法开始灌注;拔除钢筋笼,在灌注的混凝土实际强度不低于C15时,用同等级别的钻头重新进行钻孔,同时将之前灌注时产生的浮浆清理干净,之后用500 mm钻头沿桩中心垂直向下钻进300~500 mm深,以此完成接口处理,最后按照标准程序继续灌注即可。

4 结 论

该桥梁大直径钻孔桩施工现已完成70根,其中对65根进行了无损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均达到I类桩标准。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基桩施工进展十分顺利,印证了以上施工工艺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然而,大直径钻孔桩仍存在临时设施数量较多、安全风险大和施工难度高的特点,还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来进一步总结相关经验,从而为今后其他工程的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ID:013067]

猜你喜欢
钢护筒清孔钻机
邻近既有建筑物全套管回转钻机拔桩技术
圆形钢护筒临时存放受力性能研究
国内地勘行业首台5000米多功能变频电动钻机
安徽地质(2019年2期)2019-10-30 08:11:28
浅析小浪底库区黄河特大桥永久钢护筒沉设工艺
浅谈旋挖机成孔水下混凝土灌注桩中二次清孔的重要性
钻孔灌注桩泥浆上返流速对清孔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建筑科技(2018年6期)2018-08-30 03:41:08
黄河不通航水域钢护筒施工技术
山西建筑(2018年7期)2018-03-31 02:28:02
浅薄覆盖层倾斜岩面大直径钢护筒施工方案比选及应用
钻孔灌注桩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运用分析
大直径潜孔锤钻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