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拾通
(龙岩城发地产有限公司,福建 龙岩 364000)
建筑行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同时也是推动我国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行业,建设单位必须要坚持质量原则,提高建设效益,全力构建质量为本的建筑管理体系。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制度,对建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要求,明确了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真正做到权责相一致,让工程质量责任体系更加科学合理,最大化地激发了建设单位对工程质量管理的动力,从而使建筑工程品质提升,为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动力[1]。
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建设单位的管理责任做出了规定,但是规定的内容不够完善,同时没有形成完整清晰的责任概念,这使得建设单位难以落实质量管理的责任。通过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制度,能够将问题进行明确,在总结相关规定和工程实践要求的基础上,对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的内涵要求进行确定,让作为建设工程牵头单位、质量第一负责人的建设单位能够全面依法承担责任。
针对连续暴露的建设工程质量问题,“高周转”成为最主要的推手。高周转背后是高杠杆的推动。房地产高周转直接影响施工工期,从而对工程质量、管理费用、施工环境和施工安全等造成一系列的影响。随着房市新一轮调整期到来,高库存也如期而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房地产企业在这样的情景下,要将两高作为相关的方向。
建设单位必须要按照基本的建设程序完成工程建设,对于未取得施工许可证的建设单位,不得开工建设。建设单位需要严格执行工程发包承包法规制度,按照要求将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的相关单位,没有资质的单位禁止发包。建设单位不能肢解发包,不得违规指定分包单位,不能将专业工程直接进行发包,不得违规指定施工单位购买制定供应商的建筑材料、设备。建设单位应该按照要求准备和工程建设相关的原始资料,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1]。
建设单位需要科学合理地对工程的造价和工期进行制定,不得在施工中盲目地抢进度,不能让工程中其他参建单位将施工的程序进行简化,以免降低工程质量。对于需要调整工期的情况,建设单位也应该同时将相关的费用进行调整。在建设过程中如果由于不可抗力,例如极端天气、空气污染、活动保障等原因停工,建设单位应该对施工单位进行相应的工期补偿。如果在建设过程中材料、机械等价格发生波动,需要在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的情况下,建设单位应该遵从合同约定,对合同价款进行调整。
建设单位需要保证施工阶段具有足够的资金,同时还应该向施工单位提供相应的工程款支付担保。建设合同当中,需要对施工结算工期以及工程款结算的方式等进行确定,分部工程验收通过的时候,按照要求,应该同步进行工程款的结算,建设单位不能拖延结算。对于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需要按照国家的规定,确保工程资金能够按时到位,以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建设单位需要将工程项目管理质量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配置专职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的责任进行明确,如果建设单位中没有符合要求的人才,可以聘用专业机构的人才。建设单位对按合同内容采购的建筑材料等应该进行管理,对材料质量承担相应责任。建设单位不能通过优化建筑设计的方式,让工程违反工程建设强制标准,同时不得让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违反强制标准。建设单位还应该对质量检测管理进行严格的要求,按时支付相应的检测费用,不得私自减少检测项目的数量,除建设单位之外的其他单位进行委托的检测报告不能用于工程质量验收。
在建设单位收到工程竣工报告之后,应该立即准备组织竣工验收,对于结构复杂、技术难度高的建筑,应该邀请相关的专家参加竣工验收,在验收为合格之前,不得组织交付使用。对于住宅工程的竣工验收,在开始之前,应该先由建设单位组织施工和建设单位进行分户验收工作,未进行分户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情况下不能组织竣工验收。竣工验收应该准备好工程相应的资料,建立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的信息档案,在竣工完成之后,需要在工程上悬挂永久的标牌,让建筑工程质量具有更强的可追溯性[3]。
建设单位在组织交付之前,要先制定质量回访和质量投诉处理的对策,将建筑保修范围内以及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维修,对由于质量问题导致的工程损失进行赔偿。建筑保修期在建设单位将房屋所有权进行移交之日起开始计算,对于经过维修并合格的部位,可以重新对保修期进行约定。房地产开发生需要在建筑买卖合同中明确,在企业注销的情况下,建筑质量问题应该由哪些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具有承接能力的法人继续承担对建筑的保修责任。如果房地产开发企业未对工程质量进行投保,在申请住宅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的时候,需要提供保修责任承接相关的材料。在工程开工之前,建设单位需要将工程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寿命、建筑主要应用材料、建设单位以及项目负责人的信息进行公示。在竣工验收后,还应该将公开质量承诺书、竣工验收报告、工程质量保修负责人以及相关的联系信息等等予以公示。在工程交付的时候,建设单位还应该能够出示全套的工程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建设单位应该全面加强对建设工程的过程管理,全面参与到建设当中,以保证工程质量。如果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违规违法行为、质量安全事故以及重大质量安全问题,需要对工程进行全面的责令停工整改,只有整改合格后批准复工。各地区应该制定政策性保障住房设计规则,对室内面积、建筑高度、建筑装饰、社区绿化等方面进行明确,通过制定相关的规则,让政策性住房按照标准化制度进行建设,让住房的宜居属性得以展现。
建设单位利用信息化管理,围绕建筑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工业流程,改进理念,让流程有效果、让流程有效率,让流程有适应性,在这个过程中围绕着工程的实际情况,设置工程管理综合信息平台。通过相关的制度,展开相关管理,让管理和操作分离,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建设工程单位管理要突出八大要素,围绕着信息化管理、工具、人力资源和外包项目进行针对性的管理,让信息化落实到建设单位的各个环节,通过信息技术规范流程,规范建设的实施流程,同步于监理单位的平行管理,对工程质量安全有效进行动态监管。
建立房地产的产品库,不断优化户型、总平、外立面、功能划分、节点工艺。在当前阶段,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很多房地产行业纷纷将快速开发、规模化复制以及快速扩张作为企业发展战略之一。设计管理是房地产企业价值前列风险控制的核心,决定了整个项目大约75%的成本。因为设计所带来的问题会让后期的采购、工程、成本、管理都处在被动局面,增加项目周期会让整个项目难以控制,产品的品质也无法保障。面对这种情况,要围绕着房地产企业建立多种类、多层次的产品库,在围绕客户的价值展开精确定位,提供给客户满意的产品。将其按照产品标准化展开管控,结合具体的户型总评外立面各功能节点的工艺进行严格的监管,将其落实到制度层面,形成相关的监管体系,这样才能不断强化建筑企业的标准化管理。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日常巡查制度,对不同种类的建设工程采取差别化的监督管理,对于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出现过违法违规现象的建设单位,应该加强对其项目检查的频率和力度,在发现建筑工程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的时候,应该坚决下达停工整改令。住房和城乡建设有关部门应该加快推进行业建设信用体系,将建设单位以及相关的法定达标人、项目负责人的信用信息进行统计,向社会公开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质量抽检结果、投诉处理情况等相关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统合,纳入企业以及个人的信用档案当中,同时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等等引入信用体系,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如果建设单位在建设工程的过程中违反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应该依法进行处理,对工程相关的法定代表人和项目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环节多,周期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贯彻落实建设单位工程管理首要责任制度,是提升工程质量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措施,同时也是建筑行业的共识。
[ID:1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