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梅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江苏 常州 213147)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化的工作,涉及的内容多样,不仅要做好施工前的管理工作,包括施工人员、技术、材料及设备的准备工作,而且要做好施工过程的全程管理,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程质量管理等,更需要做好竣工阶段的管理工作[1]。因此,要不断提高建筑施工管理的整体性与标准化,更好地以较高的管理水平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建筑施工管理在要素中多样,不仅需要做好施工技术人员的管理,而且需要做好施工用建筑材料、设备的管理,施工流程、施工质量的管理,更需要做好工程验收的管理[2]。可以说,建筑施工管理是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管理性工作,为有效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还要做好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规避多种施工质量风险因素,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以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进行分析,主要体现为:①建筑施工管理能够保障施工现场的秩序与安全性,施工现场在人员流动、建筑用材料及设备运转中,常呈现混乱状态,这不仅造成施工现场安全质量风险,而且可能造成仪器设备或材料的错误运转与使用,是造成建筑工程质量风险的因素之一,但通过建筑施工管理措施的应用,能够在施工现场进行统筹管理,保持施工现场有序性,恢复施工现场秩序,从而更好地展开各环节工作,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②建筑施工管理能够减少工程安全隐患,建筑施工管理是以全程监管为方式展开管理工作,对于各个环节、程序的施工情况需要进行充分掌握,特别是对施工工序与流程进行全面管理,这就能够在施工后及时展开工程质量安全风险的检测,既评估工程质量是否达标,又减少潜在的安全风险,提高工程质量保障;③建筑施工管理能够控制工期与工程成本,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出现工期延误、工程成本不合理支出等情况,这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相关,在建筑施工管理的全过程落实下,能够严格要求施工现场依据施工计划展开施工工作,进而有效控制工期,也避免因工期临近出现“粗制滥造”的情况,较好地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可以说,将建筑施工管理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对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价值,也能够减少施工隐患,保障工程安全性。
建筑施工管理作为一项系统化工作,在实际落实中还存在一定问题,造成建筑施工管理水平难以保障,对施工质量的监管更难以达到实际需求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3]。具体来说,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施工前管理是对施工准备阶段进行管理的措施,而施工前准备阶段包括多种要素,包括技术、设备及材料准备等,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实际施工的工期效益,也影响工程整体施工质量[4]。当前在施工前管理工作中,主要有以下方面存在管理不到位的情况:①对于施工人员技术能力的管理不到位,建筑工程根据施工要求的不同,在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技术要求上也不同,而实际施工前,由于缺乏对技术人员的管理,可能造成技术不对口,或技术不达标的情况,特别是在未进行施工人员培训的情况下,更可能造成施工操作问题,影响施工质量;②对于工程设备的管理不到位,工程设备的应用根据实际需求不同,可能在不同的阶段进行设备调配,因此,施工前准备阶段难以对全部设备进行性能检测,可能造成未检测性能的设备在后期应用中出现运行质量问题,也存在由于未进行设备性能检测,造成施工安全问题的情况,这都直接反映出施工前管理工作不到位;③对于建筑用材料的质量管理不到位,建筑工程的原材料不仅是工程效益的直接影响因素,而且是工程质量的直接影响因素,在原材料的采购、检验与管理中,都存在风险因素,影响原材料的后续使用,所以需要于施工前做好原材料的管理工作,但实际上常出现原材料在使用后方发现质量未达到使用标准、原材料数量不足等情况,反映出施工管理工作中对于原材料的管理存在较多的不足,未能做好原材料质量、数量的管理与控制。
施工现场监管是一项较繁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质量管理,而且要做好施工质量管理,所以在施工现场监管中,需要管理人员发挥管理职能,做好人、物、技术及工序的管理。但当前在施工现场监管中,常存在管理流于形式的情况,监理人员仅完成事后管理,对于事前、事中管理的重视性不足,造成了施工管理工作质量难以保障[5]。例如在某施工工序进行过程中,未结合工程施工流程进行施工技术、质量标准管理,待该工序完成后方发现工程安全隐患或质量问题,则需要进行返工,不仅延误施工工期,而且造成工程成本的不合理支出。另外,施工现场管理中,对于材料配备管理的工作也未达到实际要求,可能出现建筑用材错误配送或使用的情况,也存在部分用材不恰当保存造成质量问题的情况,这都直接影响施工效益与工程质量。其次,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一定不足,由于施工现场人员流动大,未合理规划人员、物料流转途径,可能造成人身安全隐患,也存在安全检查不到位的情况,对于施工现场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并处理,因而造成工程质量风险。
分析建筑施工管理在各个环节存在的不足及问题可知,当前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不仅存在管理人员主观问题,而且存在施工管理制度等客观问题。
当前,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基于管理人员专业能力、综合素养问题而造成的施工管理水平及质量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考虑到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增多,而工程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还需要从人才角度加以改进。另外,基于管理制度引发的问题也需要得到重视,多个环节下出现管理问题,说明在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制度体系上还存在不足,既不能以有效的制度约束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与管理手段,又难以达到科学管理、全面统筹的效果,因此在管理制度上也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
建筑施工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而当前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一定问题,影响着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性,也不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保障[6]。为此,还需要优化建筑施工管理措施,从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人员、管理程序等多个角度入手,有效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管理的落实受到每一位管理人员自身管理理念的影响,对于建筑施工管理有更清晰、深刻认识的管理人员,在管理理念上能够不断更新,以现代化管理思维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提高管理质量。因此,在建筑施工管理中,为提高管理水平,还需要优化管理理念,转变传统粗放化的管理思维,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进行精细化处理,从而以精细化管理理念落实各环节、各程序的管理。同时,在建筑施工管理在理念上的更新可以与技术更新相适宜,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到更多智能化、信息化的设备,施工管理理念也需要适当更新,提高对于新设备与新技术的接收度,从而更好地以新时代的管理理念提高施工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管理是具有系统性、规范性的工作,因此,在施工管理中,需要有标准化的管理制度给予约束,这样才能够避免因制度缺漏而造成的管理漏洞,减少管理问题。当前在建筑施工管理制度体系中,沿用过去的制度条款是无法满足实际施工管理要求的,这不仅是因为施工环节、工程要求的改变,而且受到施工技术与管理理念改变的影响。因此,在施工管理中,还需要以完善管理制度的方式给予基础保障。一方面,建筑施工管理制度的完善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标准、行业制度准则进行优化,补齐制度条款,为施工管理提供各环节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实际施工中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环境、条件进行制度条款的适当改进与补充,以更加满足施工现场实际需求的制度条款展开现场管理,能够更好地达到管理效果,提高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员专业能力与综合素养对施工现场管理的影响较大,专业能力不足的管理人员无法进行全面管理,还可能造成管理漏洞,留下施工安全质量隐患,因此在施工管理中,还需要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一方面,需要以人才引进的方式,引进更多专业性人才,建立高专业性的建筑施工管理团队,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提供更多有效的建议;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人才培训与考核,提高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同时,可通过奖惩制度的同步实施,给予管理人员更多激励,促进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增强其岗位工作职责意识,更好地展开施工管理工作。
建筑施工管理是有一定程序性要求的,例如在工程施工前准备阶段、施工操作阶段与竣工验收阶段,不同阶段的管理需求不同,管理程序及标准也不同。明确施工管理程序及措施能够为施工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流程,从而避免混乱化管理,例如在施工材料的管理中,施工前准备阶段需要做好原材料采购管理、原材料质量标准检查、原材料储存管理等,而在施工阶段,则需要做好原材料流转及运送管理、原材料数量及质量管理等。对于施工技术的管理,在施工前准备阶段核查技术人员的证书以确保每位施工技术人员具备专业能力,在施工过程中,以施工操作中技术应用情况进行管理评估,保障施工技术达到实际标准及要求。所以在施工管理中,通过优化管理程序的方式,能够较好地提高管理水平,也有利于减少工程质量问题及安全隐患。
建筑施工管理中,任一环节出现差错,都有可能造成施工质量问题或留下工程质量隐患,影响建筑工程质量。所以需要提高对于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视性,改进建筑施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从优化建筑施工管理理念、完善施工管理制度、加强管理人员培训、优化建筑施工管理程序等措施入手,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水平,减少施工质量问题,进而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ID:013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