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金
(首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48)
中国科学家精神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活动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它既具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思想,践行科学报国、兴国、强国的不改初心,又融合了当代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科技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科学家精神”一词迅速成为中国学术界和科技界的热词,学术界尤其关注由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研究①。这标志着它已从科技思想领域上升到国家社会治理层面,延展了学术研究空间。本文试从中国科学家精神实质特征入手,分析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的重要意义、时代要求,提出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现实路径。
“科学”一词源于西方。17世纪西方一些对科学研究有浓厚兴趣且具备一定专长的人,因相同爱好组成学术团体,共同从事某项科学研究。这种组建学术团体从事科学研究的做法后来逐渐被政府所认同和支持。这样,一些早期的职业科研人员和科研机构就诞生了,科学技术成果也通过这些科研机构一代一代往下传承。与中国古代科学家相比,西方科学家职业化程度更高,这一特征加速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在不同制度的国家,科技成果对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效应不同。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在剖析资本主义经济中提出,“把科学从阶级统治的工具变为人民的力量,把科学家本人从阶级偏见的兜售者、追逐名利的国家寄生虫、资本的同盟者,变成自由的思想工作者!只有在劳动共和国里面,科学才能起它的真正的作用”[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制度,通过思想引导和教育,中国科学家们逐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定拥护者和建设者,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推动力量。
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2]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有机统一。
中国科学家精神最本质的特征是热爱祖国与人民至上的有机统一。这种本质特征继承了中国古代科学家爱国济世的情怀和马克思科技解放人类的思想,两者又统一于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②。从本质上来说,两大历史任务决定着科学家爱国、爱人民的历史必然性,同时一代一代科学家们以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为己任接续奋斗。中国科学家们热爱祖国和心怀人民的精神品质是党和国家培育倡导同科学家们坚定信仰双向合力的结晶。一是党对科技人才政治思想引导工作是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重要任务。一方面,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毛泽东曾说:“只要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稍为一放松,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就一定会走到邪路上去。”[3]随后,邓小平提出要加强科技人员的革命性、政治性教育,要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4]104。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明确提出将爱国精神纳入科学工作者思想素质培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是对我国科技人员第一位的要求。”[5]另一方面,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需要正确的意识形态引导,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知识和技术本身应成为一种解放人类的力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却成了社会压迫的工具。为了避免科学技术的负效应,中国共产党始终将解决人民需要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和真理,也要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6]二是科学家们热爱祖国和人民至上的统一性还体现在心怀祖国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大批海外科研人员冲破重重阻挠回国,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巨大贡献。据统计,23位“两弹一星”元勋中,21位有过海外留学或工作的经历。同时,科学家清醒认识到,中国科技发展不单要解决国防建设问题,更要解决人民需求问题,科学技术始终要与社会生产、人民生命健康结合起来。新中国成立以来,许多科学家一生致力于民生建设,深入人民群众生活,运用自己专长去从事抗生素研制、水稻改良、寄生虫防治、农田水利建设等与人民群众利益切身相关的事情。中国科学家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解决人民需求才是他们科学成果的最终归向。
中国科学家精神基本特征也体现在求真务实与批判创新的内在统一,这是科学家突破核心技术的关键方法,也是科学家精神形成和发扬的关键条件。一是科学研究是在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学术氛围中产生的,需要在总结错误中取得成就。1977年,邓小平提出:“我们要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允许争论。”[4]57真理越辩越明,而科学则需要在对比与总结数百次的失败经验中取得突破。为寻找建设FAST选址,南仁东和团队对比了300多张地图,实验了西南地区1000多个洼地,不断总结西南地形寻求FAST远离电磁干扰的最佳地理条件,最终选定贵州平塘作为建设基地,首次实现了对特定目标的跟踪观测。二是科学工作者在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质疑理论,革故鼎新,创造新理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始创新要有创造性思辨的能力、严格求证的方法,不迷信学术权威,不盲从既有学说,敢于大胆质疑,认真实证,不断试验。”[7]同时,科学研究要开拓创新,还必须在做好基础研究上开辟新领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国防和经济建设需要的能源异常短缺,李四光等人创造性地提出“陆相生油”理论,打破了“中国无油”论,一举解决了长期缺油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难题。正如李四光所说:“科学的存在全靠它的新发现,如果没有新发现,科学便死了。”[8]因此,科技创新必须要敢于大胆质疑,有勇攀高峰的决心和信心。我国科技工作者只有不断研究新理论、开辟新领域、实事求是、严谨治学,才能在全球科技发展和竞争的浪潮中占有一席之地。三是科技工作者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始终要有敢于创新的勇气和志气。具体来说,科技工作者突破基础研究不仅取决于其是否具备高超的科研专业能力,更取决于其是否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从来都是九死一生,但我们必须有‘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力量薄弱,中国科学家怀着开拓进取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信念,着眼于国家发展需要和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取得了超级计算机、两弹一星、北斗卫星、探月工程等一系列成就。
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特征还体现在集体协同与个人奉献的统一。一是科学家们必须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问题,做到集体协同与个人奉献相统一。集体协同是合作精神的升华,科学家们始终以团队利益为主,发挥各自优势,加快联合攻关的速度。个人奉献是科学家们在以国家、集体利益为重的前提下,不计较个人得失,朴素求真,始终追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二是集体协同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比较,它的优越性就在于能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证重点。”[10]中国科技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关键原因离不开中国科技人员集体协同的精神。 我国成功研制“两弹一星”正是集体协同精神的典型体现。三是科学家们淡泊个人名利,将自己的人生目标与国家发展需求紧密结合起来。20世纪60年代,“两弹一星”研制者于敏为了国家核事业发展需要转向氢弹理论研究,隐姓埋名28年,投身祖国西部,一次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科学家们这种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来源于对国家的赤子之心,正如一位科学家所说,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只有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奉献给祖国的时候,才会感到最大的荣耀。
科学家们既要肩负科学探索的重任,又要担负科学传承的重任,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使命,也是科学精神薪火相传的关键。科技发展像是一场接力跑,科学家们既要普及科学知识,又要在科研工作中主动发现和培育科技人才,充当科技创新的“铺路人”和“领路人”,实现科研精神和道德责任的统一。一是要把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作为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6]科学家们始终牢记人民群众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创新实践。数学家华罗庚曾对科学家“两个肩膀”做比喻,一肩担负“把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送到工农群众中去”[11]的担子,另一肩搭起“年轻一代搭着我的肩膀攀登科学的更高一层山峰”[11]的人梯。二是老科学家们善于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精于传授知识和经验,这是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大部分年轻科学家在老一代科学家们的指导下茁壮成长,并逐步在中国科学界有所成就。中国水稻之父袁隆平始终重视科学探索与传承,他退休后坚持带研究生探索优质高产水稻育种。1997年,袁隆平在南京考察偶然发现一种杂交水稻品种,希望他的学生能够改变研究方向,回到常规育种方向。这个决定为他的学生及团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奠定了基础,正如他的学生张玉烛描述:“任何时候向袁老师汇报科研进展,无论有没有用、大还是小,他都会认真听你讲,并很快给出往前延伸的思路。”[12]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也多次指出,“希望广大院士关心和爱护青年人才,把发现、培养青年人才作为一项重要责任”[9]。这种言传身教、甘为人梯的精神是中国科学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新时代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仅是增强我党科技领导力的基本途径,更是完善新时代社会治理制度的精神支撑,顺应了中国科技历史方位转变的时代要求和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必然选择。
党的科技领导力是指中国共产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发展科技事业服务于党和国家建设的一种能力。科技领导力包括科技感召力、科技激发力、科技洞察力、科技助推力、科技引领力。[13]实现对科技领域的正确指导、提升党的科技领导力一直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任务,党的科技领导力建设关系着科技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就通过各种教育宣传树立科技工作者的信仰和目标,培养其科学精神,树立其科学自信,追随科技表率,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科技创新的氛围。新时代,中国科技事业虽已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但仍存在核心技术研究短板、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发展体制不完善等问题,这也对中国共产党科技领导力建设提出了新问题和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健全党对科技工作的领导体制,发挥党的领导政治优势,深化对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的认识,抓重大、抓尖端、抓基础,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9]增强党的科技领导力,实现世界科技强国目标,就必须弘扬科学家精神,强化科学家的创新素养。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14]。中国要构建由先进科学技术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人人有责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必须发扬科学家精神,筑牢社会治理的精神支撑。“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目标和新任务,必须强化国家科技战略力量,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加强科技创新在国家安全、新冠疫情防控、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我们要营造弘扬科学家精神的创新氛围,学习科学家们大力协同、勇于奉献的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提升科学治理的社会治理效能。同时,科学技术虽然促进了社会治理效能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进程,但也蕴含着公民信息被窃、危机公共信息安全等问题。因此,在社会治理过程中,我们必须弘扬科学家们热爱祖国和人民至上的精神,坚持科技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统一原则,推动构建健康发展的社会治理体系,强化国家科技战略力量。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始终把科技强国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就将科技事业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地位。1956年,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我国形成了一大批科技成果。1978年,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重要论断,我国迎来“科学的春天”。1995年,江泽民同志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全国上下形成了科教兴国的热潮。2006年,胡锦涛同志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方针,科技创新得到高度重视。随着党和国家政策的实施,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走过了从“科学救国”到“科学报国”再到“科学兴国”的历程,发生了历史性巨变。新时代,中国科技发展进入了量变到质变、点到系统的关键时期,“进入了新的历史方位”,即从“科技兴国”到“科技强国”的飞跃。
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对生活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科技发展的最终目标。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群众需要作为科技发展的衡量尺度,坚持科技发展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中国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15],始终把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当作科技发展的指向标。人民美好生活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它不仅仅是民生问题,更关系科技建设发展方向。中国科技工作者要加强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研究,争做科技特派员,扎根于人民群众生活,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乡村振兴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着中国科技工作者必须要继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作为科技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推动民生领域科技创新作为科学研究的关键点,让科学研究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提高强大助力。
新时代,我们要结合时代背景从多方面继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时曾强调,文化建设要做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16]。其实,我们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升国家科技文化软实力,也要坚持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另外还要深化人才体制创新。
理念创新,指我们在弘扬科学家精神过程中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在坚持党性和人民性原则下,以全球性视野、师道相承的传统来培养新时代勇于担当的科技人才。一是要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科学原则。如何实现对科技工作的科学领导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面临的执政难题。中国共产党构建科技领导力必须坚持弘扬科学家精神、增强科技感召力的作用,将党性和人民性作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科学原则。中国科技工作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指导解决科技工作难题,坚持爱党、爱国、爱人民三者统一。中国科技工作要始终围绕党的路线方针、国家需求、人民需要这三个中心点开展。二是要坚持科技的国际合作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中国科技发展战略方位由“跟跑者”向“领跑者”转变,在继承和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的同时,我们必须拓宽视野、具有全球格局。任何国家的科技发展都不是独立的,我们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开放合作,积极参加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把握时代发展潮流,重点推进中国科技领域的薄弱环节发展。同时,我们必须坚持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核心技术突破最终要靠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全力协作突破,以创新带动发展,以“鼎新”带动“革故”。三是要重视科学家的“传帮带”精神。“传帮带”精神指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特别重视对年轻科技人才的培养,他们不仅传授其科学知识和经验,还特别注重传承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人才是科学技术突破的核心力量,老一辈科技工作者要鼓励年轻科技人员参与到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中去。总之,我们必须结合时代特征继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原则、提升国际科学视野,弘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传帮带”精神,打破传统定势,实现思想飞跃,进行理论创新,推进中国科技事业迈上新征程。
手段创新,指将新媒体新技术与中国老一辈科学家资源相融合,充分利用融媒体优势弘扬科学家精神,发挥其铸魂育人作用。一是建立中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目前,北京理工大学图书馆已建立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馆藏基地,它是集收藏、展示、研究、教育四大功能为一体的国内唯一的科学家主题博物馆。二是运用新媒体技术展示科学家的崇高品格。中国科协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中国科学家精神主题展”全国巡展,通过科学家手稿、信件等实物展品、影像资料及多媒体展项,集中展示了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爱国奉献、求实创新、协同育人的英雄群像和崇高精神。三是创作反映科学家精神的音乐作品、戏剧作品等。比如,清华大学以邓稼先为原型创作的《马兰花开》话剧、浙江大学以竺可桢为原型创作《求是魂》话剧、中国科技大学结合多媒体技术创作了《爱在天际》音乐剧等,都是不错的做法。同时,我们继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不但要重视对老一辈科学家相关资源的挖掘,更要把它们与学生的思政教育相结合。编制科学家精神的儿童绘本,将科学家精神与中学历史教材、中国近现代史纲等课程融合起来,让科学家精神教育走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在青少年中营造学习科学家精神的氛围,发挥科学家精神的铸魂育人作用。
基层工作创新,指科技工作者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扎根基层,进行科技创新,通过科学普及方式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从而形成科技产业化与社会化,推动科技基础研究新突破。它本质上是“把创新的重心放在基层一线,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16]。一方面,科技工作者要加强基础研究,扎根基层,以科技带动扶贫事业发展。同时,进一步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选派科技人才带动农业发展,解决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另一方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重视在人民群众中继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人民群众是科技价值创造、科技成果享有和评价的主体。当前,中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人民群众学习科学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我们必须重视科学普及工作,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创新传播方式,在全社会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
体制创新,指我们要改革不适应科技人才发展的培养、使用和管理的体制机制,推动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双向驱动,构建弘扬科学家精神的保障体系。近年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框架主体已经确立,重要领域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但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一是改革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培养忠诚担当的科学家队伍。国家选拔科技工作者要突出政治标准,要培养科技人才心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精神。二是改革人才使用机制,健全人才评价体系。科技评价标准要动态发展,坚持问题导向,依据科技发展需求完善评价指标,突出以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评价体系。三是改革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体制。国家要提高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项目资金、工资待遇、扩大科研选题自主权。四是完善科技人才竞争制度,优化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科技人才发展必须要有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建立健全申报、审核、公示、反馈、申诉、巡查、举报、回溯等制度。我们必须通过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解决科技领域突出问题,充分发挥社会治理制度优势,为继承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同时中国科技实践丰富了科学家精神的时代内涵。新时代,我们弘扬科学家精神,必须实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体制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提升科技工作者科技创新能力,发扬人民群众首创精神,汇聚力量推动科技核心技术新突破,在全社会形成弘扬科学文化、科学精神的良好风尚,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科技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突破性成就和跨越式发展,是因为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爱国、创新、求实、协同、育人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要跻身世界科技强国行列,必须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新时代,世情、国情、党情的变化对弘扬科学家精神提出了新要求,我们不仅要理念创新、手段创新、体制创新、基层工作创新,更要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一是增强辩证思维。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要把握世界科技发展潮流,保持战略清醒,依据时代变化预判科技发展趋势。二是增强历史思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某种角度上说,就是人类探索自然、征服自然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技发展史。我们不仅要了解中国科技发展的历史,更要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只有如此,我们才能准确把握世界科技发展趋势。三是增强系统思维。中国科技工作者必须要有国际战略眼光,把握好自主创新与国际交流合作的关系。当今,我们必须要讲好科学家故事,创作更多的关于科学家精神的优秀文艺作品,营造全社会尊重科技劳动、尊重科技知识、尊重科技人才、尊重科技创造的社会氛围,提升中国科技的国际影响力。
注释:
①参见朱庄瑞、解永照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社会治理、科技支撑与法制创新》。
②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