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2023-01-07 14:45罗淑雯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马克思发展

罗淑雯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2012年11月15日,在同采访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从此,美好生活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的高频词与关键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11。美好生活成为贯穿党的十九大报告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线,成为解读中国当下与未来的关键词。目前学界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美好生活的样态、内涵及其实践路径等,而忽略了挖掘与梳理美好生活的思想渊源,因此,重新回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挖掘美好生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实制约:马克思美好生活的多重困境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美好生活一直是一个经久不息的话题。美好生活是什么、美好生活如何实现的问题始终困扰人类。马克思恩格斯虽未在其著作中直言“美好生活”一词,但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再到《资本论》以及《共产党宣言》,都对美好生活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索与美好憧憬。这对我们在新时代背景下理解、创造和实践美好生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资本主义时代,美好生活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神圣名词。马克思通过分析工人阶级恶劣的生存境遇,揭示了阻碍美好生活实现的多重桎梏。

(一)私有制阻碍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人的全面发展,在经典马克思主义中,是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发展,即人的肉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却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的桎梏。其一,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使得社会财富两极分化,财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资本家手里,而作为社会大多数的工人却只拥有社会财富的较少部分。生产产品的工人反而没有购买产品的能力,导致工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较低,对物质资料的占有程度较小,使得美好生活缺乏物质基础。物质资料方面的需求不能满足,精神方面需求的满足更是无从谈起。简言之,私有制带来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影响了人的全面发展,进而影响美好生活的实现。其二,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人应当真正以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件工具的身份去发展自身。在私有制条件下,资本作为人的创造物,反过来奴役人,将人作为自身增值的工具。当人成为资本的工具后,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劳动的异化迫使人倒退回所有生命都是为了糊口、生存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堕落成了一种普通的动物,把自己的本质变成仅仅维持自己生存的手段。当人不是以一个独立的人而是以一件工具的身份去发展自身的时候,这种发展就不是全面发展。同时,当人成为工具的时候,就丧失了他的本质,而美好生活也就丧失了它的主体。

(二)异化劳动下生活自由的丧失

劳动是人之为人最基本的存在方式。人的真正本质就在于劳动,劳动不仅创造物质世界,同时也创造精神世界,是美好生活的现实根源以及根本实现路径。但是在十九世纪中叶,马克思发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由于用于社会生产的资本掌握在私人手里,人们被外在的人或者物所支配着,生产力的发展没有给人类带来新的解放与更大范围的活动自由,反而劳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是成为异化劳动,剥夺了人们的生活自由。在《资本论》第一卷的第八章《工作日》中,马克思就清晰地指出了资本家冷酷的本质:作为资本家,他只是人格化的资本,他的灵魂就是资本的灵魂。而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值自身,获取剩余价值,用自己的不变部分即生产资料吮吸尽可能多的剩余劳动。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的时间来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超长的工作时间在当时西方各个资本主义国家基本是常态。长时间的工作不仅导致工人的健康状况堪忧,而且剥夺了工人作为人的本质。人们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睡觉,与机器似乎毫无差别。在美好生活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是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生活、丰富自己在闲暇时间的活动,进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与文化程度。如果人们大部分的时间被工作支配,那么用于自己可支配的闲暇时间就所剩无几,进而人们失去了生活自由,幸福感与安全感缺失。生活自由的丧失使得人们无法感受生活的美好。

(三)资本统治下社会关系的对抗

马克思认为经济关系中的地位不平等是社会冲突的根源。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资产阶级掌握生产资料,所以,一切社会事务按照资产阶级的利益来进行,其他阶级的利益被限制在勉强生存的最低限度,社会冲突与矛盾由此产生。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是社会生活的统治者,剩余价值是社会生活的终极价值取向,资本家对工人随心所欲地剥削剩余价值,工人抵抗剥削,工人和资本家的关系处于一种紧张的对抗状态。社会主要两大阶级的对立,导致美好生活直接从内部终结。一方面,资本家靠着对生产资料的垄断获得了经济优势,工人没有经济地位的平等,也就没有政治权利的平等。由于经济弱势导致的政治弱势,工人实现自身权利的能力受到了资本家的严重侵害。自身基本权利都无法得到保障,也就缺乏了创造美好生活的基本政治条件。另一方面,资本家通过掌握经济优势左右政治,加速社会财富的两极分化,使得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矛盾愈来愈具有强烈对抗的性质。工人阶级的罢工与维权、政府对个人的镇压也越来越普遍,不但造成了政治危机,严重时甚至引起局部性乃至世界性的战争。动荡的社会局势导致美好生活缺乏和平的外部环境保障。

二、理想愿景:马克思美好生活的实现机制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制度下人们片面发展、丧失生活自由、社会关系呈现对抗状态,决定了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工人阶级是不能到达美好生活的彼岸的,必须放弃乌托邦幻想,从现实的人的需要出发去理解美好生活,以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作为美好生活的实现手段,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价值追求。

(一)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美好生活的逻辑起点

社会生活的主体是人,构建美好生活首先就应该回归到人的问题上。马克思指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3]525,人不是作为教条上、精神上的抽象概念而存在的“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是在现实条件下限制活动又创造条件的人。现实的人是具有各种需要的人,所以,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美好生活的逻辑起点。

第一,满足现实的人的自然需要。美好生活的主体是现实的人,而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他不是凭空产生的,需要物质构成的肉体,是有血有肉的有机生命体,因此,人的第一个需要就是维持肉体组织生存的需要,“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531。自然需要是人类维持自身生存的最基本要求,只有当人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需要得到满足后,才能顾及创造美好生活这种更高层次更丰富的需要。

第二,满足现实的人的社会需要。唯物史观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人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而是在复杂的社会中生活。作为社会性动物,必然少不了社会各方面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形成各种各样的社会需要。社会需要是在扬弃自然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更高级的需要。人和动物都有食欲,但人的吃喝不仅是为了充饥,而且包含了饮食文化、社会交往的内涵。趋利避害的自然本能,对人来说,也不仅是为了生存,还包括着法律、伦理、道德的因素。所以,构建美好生活,应该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满足人们的劳动需要、交往需要、成就需要等社会需要,使其产生一种满足的社会心理。

第三,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当最基本的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得到满足后,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更高层次的需要即精神需要,是“旨在提升自身生活质量的需要”[4]。一般来说,人们总是先满足低层次的需要,然后才关注高层次的需要。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更高层次精神文化需要得到人们更多关注,人们由关注求生转向关注求乐。这是一种合理的正当的需要,是近在眼前的现实的需要。美好生活就是要使得精神需要得到满足,给人们带来精神层面的欢愉与充实。

(二)构建自由人联合体——美好生活的实现条件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53。自由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价值,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自由人的联合体不仅是未来共产主义理想社会的基本勾勒,而且是美好生活的实现条件。

“自由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未来理想社会中个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特性的本质规定。“自由人”就是在社会关系、能力素质和个性方面都能全面自主发展的个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描述,任何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从事任何职业,人们有充足的时间和条件去自主选择活动的领域和方式,从而在科学、文化与艺术的广阔天地里纵横驰骋,顺乎本性地挖掘自己的天赋、兴趣和特长,进行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创造活动。“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每一个自由人所组成的共同集体,是最为“真实的集体”。在这种“真实的集体”中,集体利益是建立在自由联合起来的个体共同利益之上的,因而个人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也得到了真正的解决;集体不再是限制个人自由发展的外界力量,而成为个人主动去寻求帮助、实现全面自由发展的条件与手段。在这样的集体中,行业、城乡、体脑劳动之间的对立已经完全消失,一切活动都成为了个人价值的创造和彰显。在自由人的联合体下,人可以自由地进行自我价值的实现与创造活动。这就是美好生活的实现。

但是,只要私有制还存在,任何发展都会变成对劳动者新的剥削。因此,要消除这种令人异化成工具的劳动,就要消除产生这种异化劳动的私有制,就要在发达的生产力支持下,实现自由人的联合。所有生产生活活动应当以自由为价值引领,以实现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根本目的,让每个人都享受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生活。

(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美好生活的价值目标

在人的自然、社会、精神需要都得到满足的前提条件下,人自然而然会面对自身的发展问题。马克思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3]189,人摆脱了对人的依赖关系以及对物的依赖关系,实现了个人充分而自由的发展。自由全面的发展不仅是人的内在需求,而且是美好生活最终的价值指向。

第一,实现劳动的全面发展。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人的全面发展首先体现在劳动的全面发展。在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劳动是一种越劳动越贫困、束缚自我的活动,人的劳动是强制性劳动并且劳动内容单一、乏味。但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可以任意支配自己的自由活动时间,从事活动的动机就是自身的兴趣,是自身能力的发展和提高,人的发展空间不会囿于狭小的活动范围,实现全方位、多领域的发展。在美好生活里,每个人都应该是这种自由发展的状态。

第二,实现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作为人的本质的体现,决定着人的发展程度。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离开个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实现个人的自由将是不现实的。对社会关系的不完全占有以及社会关系的不丰富是阻碍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在生产力极大丰富的共产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往以及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才能够囊括各个层次与领域,人们才能形成并占有极大丰富的社会关系,从而“使孤立片面发展的人变成丰富的人”[5]。

第三,实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随着劳动的全面发展以及对社会关系的全面占有,人的个性也得到全面发展。它消除了以往个性的标准化、单调化、定型化,增加和丰富了个人的独特性,使个人的主体性水平得到全面的提高,人的自觉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得到全面发展,社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总而言之,不管是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还是构建自由人的联合体,最终的落脚点都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美好生活的实现,是人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人不再是片面发展的人,而是自由自觉劳动的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

三、时代之思: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对当代的启示

学习马克思的美好生活思想,不仅要回归文本,更要指向中国的现实问题,用马克思的美好生活思想来指导当下中国的美好生活实践与探索。

(一)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多重期盼

不管是解决私有制、异化劳动还是资本对抗带来的问题,回归到当下的中国实践,都是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的多重性。在新的历史方位下,满足现实的人的需要,就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全方位的美好生活的期盼。为了满足人民全面而丰富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须在党的领导下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多个领域为实现美好生活奠定现实基础。

第一,经济建设为美好生活提供物质基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不意味着人民在物质层面的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短板与不足依旧突出。在新的历史方位下,经济建设仍是我国各项工作的中心。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满足人民不断升级转型的物质需求,为创造美好生活、满足美好生活向往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

第二,政治建设为美好生活提供政治保障。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应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6]。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与政治需求得到满足与保障,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关键政治措施。

第三,文化建设为美好生活提供精神支撑。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文化经济发展,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产品。要坚定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归根到底就是文化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会有创造美好生活的勇气与活力,才会为美好生活构筑更加有力的软环境。

第四,社会建设为美好生活提供民生福祉。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呼声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要加大民生建设的力度,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贯彻健康中国战略,以切实的措施来提高民生福祉,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第五,生态建设为美好生活提供优美环境。美好生活的实现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所以,应该加强生态建设,在整个社会宣传生态文明思想,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兼顾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享受美好生活。

(二)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当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是我国奋力迈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阻碍,也是创造美好生活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为破解我国的发展难题,保障人民美好生活的实现,必须要建设高质量的市场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不是我们所认为的分配范畴,而是发展范畴,共同富裕要放在发展中去谈。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更加平衡与充分的全面发展,能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回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

共同富裕要坚持“富裕”和“共享”两大主题。第一,要实现“富裕”。共同富裕不仅要发展物质财富,还要发展精神财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定义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还包括精神上的丰裕。物质生活的财富是我们生活的基本条件,精神生活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在注重物质生产的同时,也要重视人的精神世界及其精神生活的充裕和满足。物质财富是外在的,而幸福生活的感受是内在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富裕缺一不可。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既要促进人民物质生活共同富裕,也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丰裕,努力实现二者之间的平衡。物质基础与精神文化的共同富裕是美好生活的应有之义。第二,要坚持“共享”。共享发展理念是新发展理念之一,而新发展理念是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必须遵循的理念与道路,为构建美好生活扫清阻碍因素。共享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指向。[7]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其价值引领就是全民共享,发展以人民为中心。共享发展的主体是全体人民,让每一个国民都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经济发展成果,让每个人都有均衡的获得感,并且不仅要全民共享,也要实现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在共享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个人的全面发展,在均衡且充足的获得感的基础上,实现全体国民共享幸福的美好生活。

(三)构建和谐的国际国内关系

在资本至上带来的对抗性环境中,如何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重要的时代命题。美好生活应该有和谐的社会关系,而这种和谐的社会关系,在国家内部就表现为民族关系的团结和谐、政治的稳定,在国际关系上就表现为国家之间的睦邻友好合作。美好生活应该有和谐的国际国内关系作为保障。

第一,积极构建和谐的国内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改革开放使得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但少部分地方还存在民族关系纠纷,对我国民族关系的良性互动有潜在的隐患。在新的历史方位下,如何构建良性的民族关系成为必须思考与探索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40的观点。这不仅总结了过去解决民族问题的历史经验,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而且顺应了新时代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术语,而是紧贴各民族共同的美好心愿,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8]各民族之间应当在文化、经济、社会公共服务等方面共创共享共进,共同迎接美好生活。

第二,积极构建和谐的国际关系。在建立与巩固和谐的国内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同时,也应当建立和维护和谐的国际关系,树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我国各民族不仅要共同享受美好生活,世界各民族也可以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全球化时代,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相互依存,已经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美好生活的实现,不仅要依靠某一国家、地区的努力,还要靠各个国家、地区齐心协力,共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机遇与不稳定因素并存。在此背景下,作为世界大国之一的中国,承担起了应尽的责任与义务,以广阔的胸襟、长远的目光提出了构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为人类未来描绘了美好的前景,为实现全人类的美好生活贡献了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展望,并且中国正在通过实际行动来推动这一美好目标的实现。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新型伙伴关系、推动全球生态治理等,尽全力实现全人类美好生活的最大公约数。人类命运共同体使得各个国家、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共同发展让更多人共享美好生活。

新时代,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解读马克思的美好生活观,为我们理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提供了思路,为当今中国的美好生活实践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在党的领导下加快实现美好生活的步伐,切实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美好生活需要。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马克思发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马克思像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