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营改增对工程成本核算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3-01-07 02:54:42田治国
散装水泥 2022年1期
关键词:进项专用发票成本核算

田治国

(甘肃第四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甘肃 兰州 730060)

1 引言

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项目需要进行成本核算,而企业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是将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中产生的成本和费用依次进行归集、汇总、核算等。

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显著提升,其有效性关系到企业的利润和整体税负,而成本核算在会计核算管理中占重要地位。成本核算的质量能反映施工企业在成本核算管理方面的成效和不足之处,通过成本核算施工企业能合理规划资金流,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施工企业在进行工程项目成本核算的过程中,应设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成本,做好监督控制工作,成本核算信息资料要准确完整,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发展先机。

2 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业产生的影响

2.1 规范缴税流程,减轻企业负担

建筑业比其他行业需要更多的工程物资,且一些机械设备都是大中型固定资产。在没有实行营改增政策前,建筑业企业在进行缴税时主要以建筑劳务产生的收入为计算依据。在这种计算方式下,对于施工企业购进的大体积机械设备和重型固定资产不能抵扣增值税,这将出现纳税企业重复纳税的情况,导致企业税负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但自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施工企业发生的许多税负都可以抵扣进项税,如材料购置税、机械设备购置税,这些将大大减轻施工企业的成本负担,企业的流动资金周转率获得显著提升,充足的资金将为施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目前,许多施工企业采用分包的方式将一部分工程量分包给其他施工单位,在这期间将产生纳入计税范围的分包费用 ,这在营改增政策实行之前必然会增加企业的施工成本,但就现在情况而言,施工企业已不需要缴纳分包费用产生的纳税负担。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为施工企业减轻了缴税负担,节约了企业施工成本,为施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充足保障。

2.2 优化税收管理

营改增政策的颁布实施对缴税人缴税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征税方式的变化影响着建筑业施工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纳税地点和扣缴义务人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对建筑业影响较重大的是征税范围的变化。建筑涉及方方面面,从工程勘察、设计到材料供应商,涉及许多行业、企业,通过营改增政策的实施,施工企业可从这些企业中获得能抵扣的增值税发票。总之,这一系列的缴税变化,改变了施工企业的纳税范围,影响着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核算。不仅如此,营改增政策也带来了税率的变化,施工企业不需要再缴纳营业税,只需要缴纳增值税即可。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规避施工企业重复纳税,规范征税流程,为施工企业减轻施工成本。此外,实行营改增政策后,在纳税申报和一些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也得到不断的优化,征税方式的优化为施工企业发展带来好处,降低了纳税成本,也优化了成本核算管理。

2.3 降低总体税负

自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建筑企业要注意的是税款抵扣问题,其主要涉及如何对工程项目的库存材料和机械设备进行抵扣。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为建筑企业的发展繁荣带来了政策福利,施工企业能节约纳税成本,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企业内部建设,如添置设备物资、进行技术升级、提高施工企业的工作效率,以此获取更大的经济利润,避免企业陷入财务困难和危机,充足的资金有助于企业调整完善资产结构,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另外,充足的资金可以进行机械设备更新换代,用机械化工作的方式降低人工成本,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用工和施工成本。建筑工程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其用工成本大概占到总成本的35%,而这笔费用中大部分是用于支付分包费用,只有一小部分用于企业自身产生的用工费用。目前,我国的营改增政策尚未完全普及,还有一部分企业没有实施营改增政策,这就要求建筑企业要积极进行自身改革,积极推动营改增政策在企业内部实施、扎根,努力减轻劳务分包成本,为施工企业节约施工、用工成本。

2.4 改变投标工作

营改增后,对施工企业的投标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特别是对成本核算方面。投标书内容需要做出相应改变,如设计图纸、投标预算等都需要做出调整修改,投标书的内容要与最新税收政策保持一致。施工企业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其投标工作会比以往更加复杂,如投标书中的一些直接成本,施工企业并不能准确预测抵扣进项税成本。投标书中的一些工程价格比较隐蔽,增值税的税额计算与营业税有所不同,施工企业并不能预测出增值税额,导致一些隐蔽的工程价格无法通过招标书体现出来,从而造成企业无法得出实际工程成本。

3 营改增后建筑企业成本核算存在的问题

3.1 项目预算成本的复杂性提升,编制难度加大

在没有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前,需要对采购项目进行进项税额预估,将可以抵扣的进项税不纳入支付金额中作为项目预算成本。而实施营改增政策后,需要对预算成本进行价税分离工作,此时的预算成本变为不包括可抵扣增值税的预算成本,而预算成本编制的计量口径也发生相应变化。施工企业的纳税成本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如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取得和专用发票的税率等。营改增政策增加了预算编制工作的复杂性,在编制预算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方因素,由此也增加了预算编制的难度。

3.2 供应商资格的重要性提升,选择难度加大

建筑企业执行营改增政策以来,企业需要依据销售额乘以相关税率后得出销项税额,然后用销项税额减进项税额得出增值税额,进项税抵扣需要经过认证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因此,企业应优先选择总支出最小的供应商,并能提供增值税专用发票。但目前市场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建筑企业,由于自身规模的限制,使得它们在选择供应商方面处于弱势地位。所以,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税负,降低了企业的最终利润。

3.3 项目成本核算变得复杂,购置成本急剧上升

项目成本核算指的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归纳统计施工中产生的费用成本,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应按照每一个项目进行独立核算工作。项目核算成本主要包括材料费、人工费等直接费用,而材料费是主要核算内容。建筑企业的材料一般品类多、数量大,而供应商规模大小不一样,使得其取得的专用发票上的税额不一。成本核算中的人工费主要指的是工作人员的工资,包括社会保险和公积金等费用。因此,人工费用涉及点比较繁杂,期间也会发生人员流动等情况,所以,企业需要选择合理的分配方法对人工费用进行分配。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属于中小型施工企业,受自身发展限制,大中型设备欠缺,工程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主要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取。而作为独立的建筑企业,通过租赁的方式获取设备,虽然减少了管理和维护成本,但也降低了设备工作带来的利润。营改增政策颁布后,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这将增加施工企业的材料设备购置成本。企业在购置过程中的材料费等采购费无法抵扣进项税,这将导致购置成本增加。在实际采购过程中,一些费用想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难度较大,无法进行进项税抵扣, 无形中增加了企业工程项目成本。在实际成本核算过程中,要区分发票类型,明确进项税额是否可以认证抵扣,对于不能抵扣的进项税要纳入核算成本中,因此,在整个成本核算过程中要秉承认真仔细的工作态度。

4 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工程成本核算的有效应对策略

4.1 及时申报进项税额,健全发票管理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后,需要在一定时限内到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一般而言,纳税申报的时限是六个月以内,对于未按规定时限进行纳税申报的施工企业将无法抵扣进项税额。为了防止出现漏税等问题,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需要强化发票管理,建立相应的发票管理机制,严厉打击滥用发票等不良现象,若发票管理中出现问题且涉及的金额较大时,需要检察机关介入处理,企业负责人要承担相应的责任。

4.2 落实进项税的计算方法

做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预算工作十分重要,其关系到项目招标工作,因此,需要做到准确无误。开展项目成本预算工作要在正式施工之前,根据设计方案和当地价格水平,结合企业成本价格管理体系进行成本预测。项目成本预算应该包括分包工程款、劳务费、设备费、材料费、设施费、税金等几个部分。增值税属于价外税,所谓的价外税指的是在计算税额时不包括增值税本身。增值税计算要实现价税分离原则,因为增值税是根据收入乘以相应税率得出销项税,然后用销项税减去进项税才是最终的增值税额。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人员,需要充分把握营改增的实施对于建筑企业的影响,不断提升自身造价管理能力,营改增政策实施后,针对项目成本核算变化和增值税价税分离制定有效的执行方案。

4.3 正确设置会计科目,完善会计监督体系

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对建筑行业的成本核算产生了巨大影响,一些财务工作人员无法很快适应新的税收方式,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计核算常常与会计准则和基本会计制度相违背。为了防止出现这类不良情况,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准确设置会计科目,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避免重复设置会计科目。要想提升施工企业成本核算成效,财务部门需要做好信息交流工作,加强与专业人士的沟通交流,并认真研究营改增政策内容,做到了然于胸,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成本核算工作,做到成本预算准确有效,进而为企业经营提供参考依据。施工企业应根据自身规模设置相应的内部审计机构,做好成本核算管理监督工作,减少人为失误带来的不必要麻烦,降低企业经济损失,保障施工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

4.4 提升实践操作能力,健全内部培训体系

当前,营改增政策还处于完善普及时期,施工企业要做好相关培训工作,组织培训时要根据企业岗位设置情况,加入新税法、成本核算方法等培训内容,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财务成本核算培训体系。另外,施工企业可以通过举办技能比赛等形式提高财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其实操能力,使得财务工作人员深入掌握营改增政策,强化施工企业整体财务实力。

4.5 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在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需要强化对供应商的管理,制定科学规范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应从供应商的选择入手,注重与优质、规模较大的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在考虑供应商时,不仅要考虑到质量和价格因素,还要选择能提供高抵扣税率的专用发票的供应商,尽可能多地获取进项税额抵扣,为施工企业减轻财务负担,从而合理把控成本。企业要明白合同对于企业经营的重要性,在对外招标活动过程中,要仔细审查签订的相关合同,认真查看供应商的纳税人资格,在采购物资时应采用集中支付的方式,便于进行管理。

5 结语

自营改增政策实施以来,优化了建筑行业纳税流程,规范了纳税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偷税、漏税等不良行为,使得企业管理工作更加有效地为企业发展服务。营改增政策深刻影响了建筑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工作,缩小成本核算范围,为施工企业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建筑企业应把握机会,在依法纳税的同时,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进项专用发票成本核算
浅谈增值税进项管理
财讯(2019年3期)2019-11-12 09:08:59
外购农产品最新抵扣政策的财税处理及申报填列分析
“营改增”后增值税专用发票使用的几点思考
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
浅析我国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有效对策
成本核算与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完善对策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8
谈“营改增”后工程项目的进项税筹划
财会月刊(2018年1期)2018-01-17 19:33:56
“营改增”的必要性和中小企业的现状浅析
专用发票打印
财会学习(2014年2期)2014-08-15 09:15:36
“营改增”纳税人涉及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要承担哪些风险
财会通讯(2014年4期)2014-03-29 00:3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