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亮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长春 130000)
美育课程是高校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审美观念和思想情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陶行知认为美育促进了人的情感发展,培养了人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是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与其他教育形态相融合可以实现真善美合一,实现人的完满。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提出要加强大学生美育教育,在高校营造良好的美育氛围,创新美育形式,提高高校育人水平。这为新时代的高校美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也对高校美育提出了新的要求[1]。目前,一些院校不重视美育课程建设,侧重专业课程建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本研究分析了高校美育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对提升高校美育效果具有积极意义。
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经说过:“美育可以陶冶人的情感,使人有高尚纯洁的习惯,使人超越人我之见,渐灭自私自利之心,提高社会道德水平。”人的实践活动受到情感的支配,人的行为源自于内心的情感,一切道德行为只有在成为人的内在需求和信仰后才能付诸行动,心甘情愿去做,才能坚定不移地坚持自己内心的道德信仰,这样的道德信念才能比较长久稳固。要对学生的情感进行开发,用生活中美的事物、情感、形象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美育的目的,实现情感道德的升华。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为例,这部作品展示了作曲家在经历人生磨难、身体和心灵的伤害后依然不向命运屈服,不向现实低头,敢于追求幸福,争取最后的胜利。通过对大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可以激励大学生建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信念,为了达到目标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
美育与其他教育相比,侧重学生精神、情感方面的熏陶,一般通过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帮助学生完善自我,进行自我美化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学生形成一种内在的力量,将这种力量用于学生的精神教育和人格教育。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经说过:“美感教育的作用在于颐养性情,可以帮助我们完善道德基础。”美育通过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展现人的思想情感和思想活动,可以对学生的心理、情感、思想和性格产生积极影响,让学生具有丰富充实的灵魂。
创新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创新创业,形成了社会创新创业热潮,创新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根据生物学相关理论研究,人的左脑负责语言、记忆、逻辑推理等抽象思维,人的右脑负责想象力、图像等形象思维,我国教育侧重学生的智力开发,也就是抽象思维的培养,造成很多学生的左右脑发展不均衡。通过美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右脑的形象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帮助学生打开思路,促进各种思维能力的均衡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校侧重美育课程的理论知识学习,对实践教学的关注度不够。理论知识具有高度概况性、理论性,很多概念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没有充分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导致理论和实践有些脱节。很多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而到了实践课程就可能忘了之前学过的美学相关理论知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2]。目前,还有部分高校未开设美育实践课程,还是以文化讲座、音乐鉴赏讲座等内容为主,审美观念有待提升,缺乏系统的人才培养方案。
部分高校缺乏专业的美育教师,大多数美育教师是艺术类、人文类教师兼任,这些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教学经验开展美育课程教学。美育和艺术教育、人文教育存在一定差异,美育是学生审美教育,艺术教育则注重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式也存在一定差异,教师若采用相同的教学方式会不利于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的发展。此外,我国美育教育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的美育教师人数大于中西部区域。
美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内容广泛,包括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戏剧、园林艺术等方面,但部分高校的美育课程往往与思政课程、文化课程、专业课程独立开来,单独授课,这样无法形成教育合力,会影响美育教学的实施效果[3]。
部分教师缺乏对美育的正确认识,将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侧重于学生艺术知识和艺术技能的培养,忽视了美育对学生人格、性格、心理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美育教学形式和其他专业课程教学形式大同小异,教师在课堂上以艺术通识、作品赏析和艺术技能练习为主,课堂教学形式主要以讲解式、示范练习等方式为主。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对基本的美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不能真正起到塑造心灵、塑造品质、完善人格的作用,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高校美育课程建设涉及美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文艺学等多种学科,综合性较强,教师必须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提高学生对自然、艺术、社会的鉴赏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认识到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健康的美。
美育课程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两部分,理论知识主要学习美学和美育相关课程,实践活动主要是美术、音乐、文学鉴赏等艺术技能训练,有必要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在一起,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后立即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活动作为美育课程实施的重要环节,高校必须开展多种形式的美育实践活动,如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成立学生艺术团体和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艺术兴趣选择相应的社团,支持学生参加各类文化艺术活动,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增长见识,扩展视野,认识到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形式和内容,与其他大学生进行沟通交流。高校还要立足地域文化,结合地方人文风情和历史文化背景挖掘当地的特色艺术文化,建立符合地方特色的美育课程体系。高校可联合地方文化团体、文旅单位、文化企业等企事业单位,深入挖掘地方的地域文化特色,共同编制符合当地的美育课程教材,对优秀的地域文化进行保护与传承[4]。
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对健全大学生人格、培养大学生的高尚道德情操、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具有重要意义。美育教师作为美育工作的实施者,美育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美育课程的建设质量。美育是将艺术、人文、审美、情感教育融为一体的一门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对美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以满足现代美育教学的发展需求。高校可邀请社会美学专家和学者来校对美育教师进行培训,让教师掌握现代美育基础理论知识、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美育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让教师认识到当前美育教学存在的问题,为美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提高美育教师的审美欣赏能力、审美表现力和审美创造力,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美育理论知识和美育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提高美育教学质量。从教育部印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来看,普通高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人数应占在校学生总数的0.15%~0.2%,其中专职教师人数应占艺术教师总数的50%[5]。针对高校缺乏专职美育教师的问题,高校应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一批美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美学人才,由他们来担任高校专职美育教师,为高校美育教师队伍注入新的血液,提高高校美育教师的综合素质。
近年来,高校加快了美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不断丰富美育课程内容,创新美育教育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不仅仅体现在艺术课程上,还要融合其他专业课程,将美育课程的理念渗透到其他专业课程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高校要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在思想上树立“大美育”的概念,不能将美育局限在美育课程里,而是将美育融入到公共艺术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中,通过顶层规划设计将美育融入到各个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形成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育人合力。基于“大美育”发展要求,学校还要和社会、家庭构建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模式,积极与政府部门、文体部门、艺术团体、文化企业等进行合作,为高校营造“大美育”环境助力。
教育部于2019年4月2日印发《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6],要求进一步深化美育教学改革,创新美育教学方法,促进美育与各个专业教学、社会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高校要坚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信息技术,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和审美氛围,让学生去感受美、体验美和理解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积极开展线上教学,将教学视频发布到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线观看教学视频,突破过去美育教学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解决各地区美育教学资源发展不均衡的问题。高校要积极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加省内各类民间艺术活动,如吉林省的树雕、剪纸、乡村民间画、核雕、刺绣、手工彩绘、木雕等民间艺术,反映了东北地区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审美观念。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到了当地优秀的民间艺术形式,感受到了当地民间艺术的魅力,积极投入到当地民间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中,有利于培养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人。
从古代的礼乐相济到近代的生活美育观,我国美育教育发展悠久。美育是高品质教育、全人教育的重要体现,国家将美育列入教育大纲,明确要求学校加强美育教育。在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背景下,高校必须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性,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不断探索高校美育的教育形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营造美育社会的氛围,促进高校美育教学的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