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冬枣生产环节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2023-01-06 22:35屈蓉蓉董绒叶李天菊宋宪虎
陕西林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枣农枣园冬枣

屈蓉蓉,董绒叶,李天菊 ,孙 丹,宋宪虎

(1.陕西省林业科技推广与国际项目管理中心,西安 710082;2.大荔县林业技术推广站,陕西 大荔 715100)

大荔县地处关中平原东部,境内黄、渭、洛三河交汇,春季气温回升快,昼夜温差大,具有发展冬枣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冬枣的优生区,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枣乡”“全国冬枣名县”[1]。大荔冬枣个大、皮薄、核小、脆甜,深受消费者青睐。目前,大荔冬枣栽培面积2.8万公顷,年产量可达50万吨,占全国市场三分之一以上。然而,随着山东、山西、河北、云南、新疆等地冬枣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市场竞争压力骤增,唯有通过科学化栽培、精细化管理以提高冬枣品质,在生产环节采用提质增效技术,才能使大荔冬枣在鲜食枣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当前仍有许多枣农过分追求高产,生产管理过程中存在化肥用量超标、设施栽植花期温度过高、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过量、枣园留枝量过大、病虫防治用药频繁、采摘成熟度偏低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冬枣品质,减低产量,扰乱市场销售价格。因此,本文就大荔冬枣如何在生产环节提质增效,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1 科学建园

冬枣建园立地条件要求海拔329~533 m,平均日照时数2 385 h,年平均温度13 ℃以上,年降水量320~514 mm;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层深厚,地下水位不超过3 m,土壤pH值6.8~8.5、含盐量不超过0.3%[2]。应选用优质酸枣实生苗为砧木,嫁接纯正的 “沾化冬枣”或“大荔冬枣2号”等优良品种;选择地径0.6 cm以上、苗高60 cm以上、侧根不少于4条、根长10 cm以上,且具有“两证一签” 的苗木建园。冬枣密植丰产园栽植株行距一般为1.0 m×3.0 m或1.5 m×2.0 m,长方形或品字形配置。若盛产期树冠扩大,可采取隔一除一的间伐方法,变株行距为2.2 m×3.0 m或2.0 m×3.0 m。

2 土肥水管理

2.1 施肥

生产优质冬枣要求园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应达到1.5%以上,随着有机质含量的提高,不但土壤微生物菌群数量呈上升趋势,而且果实中的维生素含量也有所提高[3]。实际生产中,仍有许多枣农少施或不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严重不足,板结严重,枣树毛细根系不旺盛。秋冬季有机肥施入量与目标产量的比例应达到2∶1。按优质果品标准单产 22 500 kg·hm-2计算,每公顷枣园应施入有机肥45.00 t,有机肥可选用鸡粪、羊粪、牛粪等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及油渣、生物菌肥、绿肥等,同时每公顷配施微生物菌肥1 200~1 440 kg,铁肥30~60 kg,钾、硼、锌等微肥各15.0 kg[4]。

2.2 灌水

冬枣园浇水要与施肥相结合,水分管理除冬灌需大水漫灌外,其他需水期提倡采取滴灌、喷灌和沟灌等节水灌溉措施。

越冬水:秋施基肥后到上冻前全园漫灌,浇足封冻水。催芽水:萌芽前灌水,宜隔行灌溉或浅灌,适量补充平衡型肥料。花期水:蕾期采用滴灌追肥灌水,适量补充中微量元素,促进花蕾分化,提高坐果率。促果水:落花后至生理落果前,结合追肥灌溉,适量小灌,促进果实膨大。熟前水:即将进入或开始进入白熟期滴灌,适量加入高钾肥,促进着色,提高果实品质。

3 树体培养

保持树体通风透光是生产优质果品的基本要求。冬枣主要通过整形修剪使枝条分布合理,树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保持平衡。树形培养主要采用开心形和主干形。

3.1 开心形

无中央领导干,定干高度60~70 cm,培养3~4个主枝,每个主枝着生2~3个侧枝,结果枝组以空间大小均匀分布在主、侧枝上,此树形易成形,光照好,便于管理,增产较快。

3.2 主干形

以中心干为主干,树高2.0 m左右,全树从距地面40~50 cm处向上培养二次枝15个左右,呈螺旋状均匀排列,不分层、不重叠,以近似水平状向外伸展,此树形成形快,结果早,但光照相对较弱,需精细管理。6 a以上树龄的枣园要注意更新结果枝组,做到边结果边更新,原则上一个老枝结果年限控制在4 a。

4 抹芽和摘心

枣树萌芽后及时抹除枝条上多余的新生枣头。摘心包括枣头摘心和枣吊摘心,一棵树可留2~4个二次枝适当轻摘心(枣头摘心),用于扩大树冠或更新衰老枝;枣吊摘心一般在12片叶子以上开始摘心,可节约营养,有利于开花坐果。

5 花期管理

5.1 温度及通风管理

温度是影响坐果的重要因素。近几年,设施栽培是大荔冬枣的主要栽培模式,枣农为了冬枣提前上市,采用钢架双模棚、棉被棚、日光温室(温棚)等多种棚体结构进行保温和升温,不断尝试提升棚内温度,促进枣树早开花、早结果。但日间温度过高会产生焦花;夜间温度过高,枣树呼吸作用增强,消耗白天积累的养分增多,使得花蕾吸收积累养分不足,后期出现蕾小、蕾弱、落蕾等不良现象。

为了能够稳坐果,建议花蕾形成期温度控制在昼温(30±2)℃,夜温(10±2 ℃);初花期至盛花期温度控制在昼温(33±2)℃,夜温(13±2)℃。昼夜温差控制在20 ℃,有利于花蕾的形成与发育。通风可调节棚内温度、湿度及空气成分,生产中要灵活掌握通风部位、通风口大小和通风时间。通风要早而及时,通风过大、过猛会造成落花,对边行影响最为严重;通风不足易造成花蕾发霉,即便棚外温度较低或阴雨天气,也要确保适量通风。

5.2 肥水管理及激素使用

冬枣花期营养消耗大、对湿度要求高,受精需要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5],叶面喷水喷肥,能快速补充树体营养并增加枣园湿度。在花开量30%左右时,于早晨9∶00 前或下午4∶00后,可选用0.3%尿素、0.2%磷酸二氢钾及0.3%硼、镁等中微量元素肥进行喷施。因花期相对湿度低于40%会引起焦花,所以花期干旱时一定要注意喷水喷肥相结合。花期喷赤霉素是保证冬枣正常坐果的必要措施,喷施时间应掌握在盛花期(枣吊开花5~8朵时),选用10~15 mg·L-1赤霉素加芸苔素3 000倍液,且喷施后有3~5 d晴好天气,坐果数量就能满足生产需要;若遇降雨降温,喷赤霉素7 d后坐果仍不明显,可根据天气情况再补喷第二次赤霉素加芸苔素。

5.3 适时环剥(开甲)

冬枣花期环剥可阻断养分向下运输,使其集中供应树体上部,促进花芽形成,减少落花落果,进而提高坐果率。但是,仍有许多枣农在环剥中存在环剥宽度不合理等问题。环剥过宽,甲口长期不愈合,树体养分、水分得不到充分吸收、输送而导致树势衰弱,叶片黄化,果实畸形严重,常有黑斑病发生,严重时整株死亡。环剥过窄,甲口愈合过早,易造成落花,需要二次开甲。环剥要看天、看树、看花龄。

小树不环剥或轻环割,树龄3 a以上旺树盛花初期(枣吊开花3~5朵时)环剥,正常树也应在盛花期环剥。开甲前要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力争做到开甲后3~5 d内无降雨降温。要求主干环剥留1个辅养枝,主枝环剥留2~3个二次枝。环剥宽度应控制在环剥部位直径的1/10~1/8,最宽不能超过1.0 cm,愈合时间控制在30~35 d为宜。环剥后可在甲口上下分别缠一圈粘虫胶带防甲口虫,或者环剥后1周,每4~6 d对甲口喷一次25%灭幼脲800倍液防甲口虫;环剥30 d后,愈合慢的伤口可以用50 mg·L-1赤霉素液和泥抹平甲口,再用塑料布包好,促进愈合。

6 疏枝疏吊疏果

疏枝疏吊疏果是保证树体营养平衡,提高冬枣品质的有效措施。疏枝可使树体枝条分布均匀,通风透光良好,果实糖度高、色泽好,依据树体大小和枣园空间确定适宜的留枝量,保证枣园通风透光。枣吊数量一般控制在每个枣股2~3个,多余的疏除;疏果要求保留强树每吊2~4个果,中庸树每吊1~2个果,弱树每吊1个果或者2~3个枣吊1个果,木质化枣吊可留果8~12个。一般保留枣吊中部的2~3个果形好、果个大的枣果,其余全部疏除。

7 科学防治病虫害

目前,枣农在农药使用中存在“多、乱、错”现象,约50%的枣园每隔一周喷农药1次,出现病虫害的枣园更是盲目用药,甚至每隔三天喷一次药,最后造成叶片玻璃化(失去柔韧性),枣果局部药害严重,果面有狗屎黄颜色。病虫害防治,生长季节前期以防虫为主、后期以防病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最重要的是做好清园工作,一是冬季刮老树皮,清除枣园枯枝落叶、病虫果、病虫枝等,集中烧毁;上冻前用涂白剂行涂干,对保护树体和消灭越冬病虫源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枣树萌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树体、地面全面喷到,具有杀菌杀虫杀卵的综合效用,能消灭大多数病菌和越冬害虫及虫卵;虫害防治还提倡采用粘虫胶、粘虫板、杀虫灯、性诱剂和保护与释放天敌等无公害措施。病害一般由高温高湿引起,雨水较多时应注意及时喷施多菌灵、戊唑醇、甲基硫菌灵、中生菌素、春雷霉素等杀菌剂预防炭疽病、枣锈病、褐斑病、霉污病、疮痂病等病害发生。

8 严格控制采收期

鲜食冬枣采收期应在枣果脆熟期,此时果实含糖量较高,果肉脆甜,口感最佳,果皮底色呈黄白色,自梗洼、果肩开始逐渐着色,向阳面呈现点红、片红,外观色度好。目前,许多枣农急于早上市赶高价,盲目采青,采摘的果品无口感,无卖相,无质量,影响了果实品质,扰乱了市场价格,同时也降低了枣园产量。今后应向群众大力宣传倡导适时采收,相关部门联合加大巡查力度,杜绝青枣上市,维护好“大荔冬枣”金字招牌[6]。

猜你喜欢
枣农枣园冬枣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莆田巾帼架起枣农“连心桥”
冬枣深加工 延伸产业链
“圪蹴起”的红枣,富起来的枣农
延安
“智耕牛”指尖“种”冬枣
一种锯齿状冬枣采摘装置
我总想起枣园巷(外一首)
论新郑红枣的产业化
我的冬枣卖了13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