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与创新策略

2023-01-06 20:41郭晓峰
散装水泥 2022年4期
关键词:灌浆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郭晓峰

(冠县建筑工程质量服务中心,山东 聊城 252500)

在我国土木工程领域发展过程中,大部分企业存在技术滞后的问题,缺乏创新精神。企业没有在技术创新中投入较多资源,在土木建设要求不断改变的今天,不能灵活地使用新兴技术,完成建设施工任务。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提高认知水平,意识到技术创新对自身持续发展的意义,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实现发展目标。

1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概述

1.1 基本现状

(1)现阶段,土木工程对施工人员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拥有丰富的经验,并结合施工场地评估施工可能出现的问题,灵活地使用专业知识与技术,完成土木工程施工任务。土木工程施工涉及的工作内容均需要丰富的知识作为支撑,否则无法顺利推进各项工作。目前,我国土木工程建设发展并没有达到预期水平,施工人员没有突破固有的观念局限,无法创造应用性强的施工技术。

(2)工程所用的技术缺少健全、规范的标准,限制施工技术的发展。我国很多工程在运行中都存在前期准备不充分的问题,影响后期基础工作的推进。

(3)创新土木工程技术是完成施工任务的有效方法,管理团队需要发挥自身作用,在施工活动中加强管理与指导工作。目前,我国大部分工程施工单位对管理工作控制不足,存在较多的漏洞,难以按照要求完成施工任务。例如,施工单位在工程项目运行中,因为权责落实不足,无法在施工问题出现后,快速找到责任人,不利于施工质量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降低问题的处理效率;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工作控制不足,容易引发质量方面的问题。

1.2 基本特点

1.2.1 整体性

土木工程各施工段存在较大的联系,如果将项目各工序割裂开,会对其他板块形成不小的影响。土木工程各工序建设要求较高,需要对应的技术配合,才能快速完成施工任务。施工单位承接项目后,需要清楚建设要求,梳理各施工段间的联系,编制科学的流程,并进行控制,以此顺利完成余下的工作任务。

1.2.2 流动性与固定性结合

土木工程的部分工序对施工有一定的要求,为了达到建设要求,一般会选择固定的技术,在实际施工中很少更换技术,不会在后期出现较大的困扰。固定技术主要为钢构施工技术、土木混凝土施工技术等,这些技术经过较长时间发展,已经形成较为成熟的技术体系。流动性是指工作人员根据项目详细信息与实际概况灵活选择相应的技术,并调整技术在施工中的方式方法。土木工程很多工序对施工技术并没有提出较多要求,需要结合施工建设要求调整技术应用方式,以此达到建设要求。

1.2.3 受干扰性与复杂性融合

土木工程项目的规模较大,工程在户外环境下进行,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打乱施工节奏,不利于工程进度控制,会引发质量问题。土木工程本身便具有较大的难度,加上众多不确定性因素,难以保证在工程中有效地应用施工技术。

1.2.4 渐变性

土木工程建设要求较高,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要求调整技术,合理应用资源,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要求完成施工建设任务。土木工程施工技术体系需要随着项目运行进行调整,在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完善施工技术体系,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

2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2.1 技术理论研究达不到建设要求

土木工程施工技术关系到项目施工质量,在我国土木工程项目逐渐增多的过程中,对工程提出了较高的建设要求,现有技术不能满足相关要求,推进技术创新,成为施工单位的必然选择。我国大部分施工人员对知识掌握不足,绝大部分施工人员只掌握了某方面的技术与工作知识,不能在施工阶段基于现场情况创造出可以完成施工任务的技术。还有一部分施工人员专业基础较为扎实,但是,并没有良好的开发与创新能力,不能根据施工需求推进技术创新。

2.2 施工单位管理体制混乱

(1)土木工程在发展中没有推出较为合理、有效的管理体制,在后期出现多头管理的问题。

(2)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存在职责不明、责任不清的问题,难以按照工作标准与内容落实工作,可能在后期因项目前瞻性不足、设计规范不到位等问题,出现质量缺陷,达不到工程质量目标。

(3)施工单位在项目运行中没有妥当管制各环节工作,如在原材料采购、使用环节,出现偷工减料的情况,最终导致工程管理与建筑脱节,引发较大的问题,损害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

2.3 技术规范与验收标准缺失

我国土木工程项目在施工控制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现有的施工技术很难处理较为复杂的现场情况。大部分施工人员思想观念固化,不能跳出技术局限,会在施工中出现较多问题。施工单位在土木施工中,没有基于土木工程特点与项目施工需求,建立一套成熟的施工体系、用户技术使用标准。同时,建筑行业在发展中,没有可以借鉴的标准体系,施工单位在摸索中只能结合调查研究结果,编制适合自身的制度。然而,施工单位编制的技术规范与验收标准体系存在操作性与科学性不足的短板,无法在工程验收中妥当地处理问题。

2.4 施工技术滞后

现阶段,工程建设要求不断提高,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滞后,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很多工程项目技术存在局限性,难以按照建设要求完成施工任务。建筑企业没有为技术研发设置专门的部门,也没有在技术研发方面投入足够的资金,难以在技术创新活动中获得成果。例如,国内很多土木工程项目在地基建设中,没有给出极限状态的区分方法,无法顺利落实极限计算任务,施工单位在计算地基承载力时,也不能立足实际情况选择计算公式,对设计规划不利。如果不能准确地计算地基承载力,难以保证使用技术可靠、合理,容易在后期出现地基沉降不均匀的缺陷,可能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

3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3.1 预应力技术

我国建筑领域预应力技术经过发展出现了新的形式,即体外预应力,其是一种在混凝土截面外布置预应力筋的手段,主要应用于混凝土道桥、特种结构等。其中,应用较为频繁的方式为黏结体外预应力,使管道结构外的摩擦较小,在后期管理与维护等方面较为便捷。体外预应力技术应用在工程中,不会引发较大的施工问题,经济性较高,可以为施工单位带来丰厚的利润。

3.2 深基坑支护技术

土木工程中深基坑支护技术应用较为频繁,可以确保工程稳定运行。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否按照要求应用,直接关系到建筑地基的稳定性和建筑整体质量。在工程建设要求提高后,基坑工程对挖掘深度有较高的要求,从而增加了工程的施工难度。面对此种情况,施工人员必须对项目情况有大致的了解,确定施工区域的地质与水文条件,研究适合施工技术的应用形式,确保施工可以正常进行。对于坑壁密度较低、土质疏松的情况,一般选择预应力锚杆、灌注桩体系等方式,加快施工速度,并达到项目建设要求。深基坑支护的创新技术形式,可以成为工程快速推进的保障,减少资源消耗,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3.3 灌浆施工技术

灌浆施工是在地基岩体或土壤裂缝、孔隙、洞穴等处,利用液压、气压、电气化等注入固化的浆液,浆液进入岩体或土壤后,不断扩散随后固结,填补其中的空洞,达到防渗漏、加固地基的目的,地基承载能力也会因此大幅度提升。灌浆施工技术包括渗透灌浆法、填充灌浆法、劈裂灌浆法、电动化灌浆法、压密灌浆法,在选择土木工程施工技术时,必须考量施工要求、环境等要素,选择最佳的灌浆方法。灌注施工材料有:黏土类灌浆材料、化学类灌浆材料、水泥基灌浆材料,在选择材料时,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满足灌浆注入性、流动性等方面的要求,在既定时间内固结,达到巩固土体的目的。

3.4 混凝土施工技术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不会对施工成本控制造成较大压力,但是,也存在诸如裂缝等问题,会降低工程整体质量。混凝土基础产生裂缝的原因可能为施工行为不规范、受力不均匀、混凝土拌和料与规定要求不符等,在其中一种或几种因素的影响下,混凝土会出现一定数量的裂缝,降低工程整体质量。施工单位在强化自身能力的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技术创新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出新的技术,使混凝土拥有较大的强度与刚度,避免后期出现裂缝等问题,提升混凝土的强度水平。

4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策略

4.1 完善创新理念

土木工程技术创新需要在理念的驱动下进行,应该在创新技术前树立创新理念,将其作为施工技术创新的条件,设计满足施工需求的技术,从而体现技术创新的价值。土木工程企业应该关注技术理念创新,基于高效、简洁原则实施技术。在土木工程管理活动中,施工单位要改变工作人员的固有思想,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基于工程技术创新需求进行定位,设计出适合应用在工程中的技术。

4.2 健全技术创新体制

施工单位在技术创新中,应该从实际层面考量,引入创新理念只是基础,还需要建立管理机制,推进技术创新。应组建人才队伍,保证工作人员拥有扎实的技术储备,可以按照土木施工需求推进技术创新工作。企业需要加大对先进技术的引入力度,基于我国土木工程的建设要求,调整技术形式。另外,施工单位需要建立创新机制管理体系,打造相关的工作平台,为工作人员创新技术提供条件。在创新机制建立后,企业需要关注机制的应用情况,选择科学的方式进行控制,使企业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

5 结语

在我国土木工程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施工强度与规模不断提高,对建设工作要求更高。施工单位需要快速推进技术创新,方可完成建设任务。土木工程技术较为关键,被视为工程任务落实与质量控制的重点,施工单位需要加大技术控制力度,建立完善的技术体系,在施工中发挥技术作用,高效完成建设任务。

猜你喜欢
灌浆施工单位施工人员
谷子灌浆期喷施硫酸锌增产
施工单位工程签证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设备基础二次灌浆
地铁运营期轨行区施工人员安全能力研究
大面积超厚层灌浆料施工工艺
施工单位成本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小满过麦畴有感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关于工程索赔博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