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钧珂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应以立德树人为核心,在高校教育事业全过程、全阶段、全方位中进行思政教育的贯穿与渗透。高校专业课教师通过进行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根据所授专业课程特点,积极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资源,并将其有机融入课程教学中,通过对专业课程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教育,可彰显专业教育中蕴含的思政功能,并引导学生从多维度进行思政的感悟与内化[1]。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人才后备军。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三观”确立和道德意识形成、发展和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时期形成的思想道德观念对人的一生影响尤为重要。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还面临很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学生思想状况难如人意,学校思政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如高校专职思政人员配备不足,思政课程学时有限等问题。要想真正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局面,必须将各门课程与思政教育实现有机融合,充分发掘各门课程中思政教育元素,构建高校大思政工作体系,才能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才能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奠定思想和人才基础。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理论课之一,较其他课程而言,所占学时和学分较多,掌握牢固的运动生理学知识对其日后从事体育相关工作有较大裨益,并且本课程也是考研的重要科目之一,因此学生对此课程重视程度较高,和任课教师交流也较多。运动生理学教师应以此为契机,在“授业”“解惑”的同时,牢记“传道”的责任和使命,想方设法在运动生理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贡献一份力量。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会影响到所教育的学生,因此课程思政要从教育者先受教育开始,只有教师相信,才真正能做到一棵树推动另一棵树,一片云影响另一片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作为教师要有道德情操,能明辨大是大非,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能意识到所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因此,教师应注重自身修养和思想政治学习,坚定理想信念。只有教师具有过硬的思政能力,才能给学生以正确的思想引导,使学生的三观和思维方法建立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础上,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建设输出人才[2]。因此,学校要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把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摆在首要位置,保证教师做到言传身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学生树立典范。
在实际教学中,多数运动生理学教师能圆满完成理论知识的教学,但对于课程思政却做得不够。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不足。运动生理学课程教学内容多且难学,课时紧张,不少教师觉得在有限的课时内讲透彻课程知识点都很紧张,根本没时间考虑课程思政的问题,况且思政教育是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责任,没必要花时间在自己的课堂上,从而忽略课堂教学的思政作用。另一方面是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能力不足。由于运动生理学教师都是理科专业出身,多数教师在社会人文科学方面基础较为薄弱,政治理论水平也一般,缺乏在课程中合理植入思政的能力。因此,学校应针对这些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段和措施,除在平时强调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端正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之外,更应多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方面的培训及研讨,切实帮助教师提升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
实施课程思政教育,必须尊重生理学自身特点,找到契合点,这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与德育目标,重新设计教学内容,制订合适的、系统性的教学方案和计划[3]。教学大纲是专门人才培养规格在课程中的具体体现,包括教学目的和目标。传统的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侧重的是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在课程思政方面未有体现,而教师制订教学目标是以大纲为依据,因此完善和优化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就势在必行。在修订教学大纲的过程中,教师应依据运动生理学课程特点,设置本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因思政元素在运动生理学课程中的不同章节有不同的体现,所以应对课程章节内容认真梳理和分析,合理设立思政教学目标,日后在执行中才能真正地将课程思政落实到课堂中去。
课程思政理念淡化了学科、专业界限,超越、打破课程单一的知识观,立足于课程的理论知识、价值引领、教育树人功能,将课程资源进行整合、转化、提取、映射和渗透,以课程为载体,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协调统一,以培养价值、能力、知识协调统一的人为核心内涵[4]。运动生理学隶属于自然科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起源于解剖学和生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运动生理学主要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的影响,科学地指导体育锻炼和训练。根据课程的这些特点,思政教学目标可设置为:注重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健康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职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注重培养学生钻研、探索、热爱科学的精神等。通过以上目标的设置,实现课程与思政的有机融合,为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方向、较强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奠定基础。
运动生理学中蕴含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具有很强的挖掘、映射、引领思政教育功效。任课教师要对运动生理学课程内容、思政元素等方面进行研究、挖掘,找出课程思政的融合点,将理论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教育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学生接受和认同程度,因此寻找使学生认同和感动的素材,是课程思政是否成功的关键一步。有效的素材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在选取素材时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素材支撑的观点必须与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在运用时才不显得突兀;观点不能离开材料(即课程内容和素材),材料也不能成为观点的附属品,而是要从材料中总结概括观点,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教学目的[5]。二是素材要贴近学生生活和社会热点,与时俱进,更容易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例如在免疫与运动这一章中,通过讲解病毒的传播途径、疫苗的接种及人体的免疫过程,向学生介绍国家预防为主的大健康理念,倡导积极、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三是素材要具有情感,能感染和打动学生,使学生受到触动和震撼。例如,讲解运动传出的最后公路——脊髓运动神经元时,介绍感动中国人物——糖丸爷爷顾方舟的事迹,他在研制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疫苗时,不顾危险让自己的刚满月的孩子参加临床实验,这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奉献精神使学生深受感动。通过这些好的素材,增加课程的人文性、引领性、时代性,达到育人目的。
好的课程思政教育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如果授课时生硬地将思政素材引入,不免说教意味浓厚,不仅起不到教育学生的目的,还容易引起学生反感。因此,如何将素材不显山不露水地融入课堂就显得非常重要,需要教师认真分析教学内容和思政素材,找好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在适当的时间合理地呈现素材,启发和教育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引领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肌肉类型时可引入苏炳添东京奥运会上9′33″创亚洲记录事例,从遗传角度讲解黄种人体内快肌纤维少,短跑项目先天不具备优势,因此苏炳添的成绩取得不易,虽未获得金牌但依然是一名伟大的运动员。讲解在半决赛时苏炳添摆出“一厘米”的手势的含义——进步一点点就好,这一点点的进步是突破极限的挑战,是建立在严格的自律之上,是经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始终如一的坚持才获得的,教育学生要立长志,在学习和工作中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再如,在讲解氧离曲线时(氧饱和度的大小和氧分压有密切关系——海拔高时氧分压低,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就少,机体处于缺氧状态)引入1960年的中国登山队员克服缺氧、极寒等恶劣因素,甚至以付出生命为代价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事例。这次荣耀而悲壮的珠峰登顶是“为国登顶”,北坡登顶成功为中国与尼泊尔两国政府的边界谈判,争得了一个非常硬核的砝码——1961年《中尼边界条约》正式签署,条约规定珠穆朗玛峰北坡是中国领土,南坡为尼泊尔领土。电影《攀登者》也是以此为背景改编的。通过引入此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
高校承担着为国家为社会培养人才的重担,立德树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和使命,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与责任》中说:“没有使命感的教育是盲目的,没有责任担当的教育是轻薄的。”因此,每一位教师都要有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融为一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等思政内容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