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发展现状及经验总结

2023-01-06 06:29单彩虹罗文雯孙宇晴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环球市场 2022年5期
关键词:普惠金融服务金融

单彩虹 罗文雯 孙宇晴 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推动全球普惠金融发展是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之前在北京就曾说明过这一问题。在之前举办的G20峰会上,普惠金融就有被列为重要议题,并且峰会讨论了3个与普惠金融相关的重要文件,一是《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文件中包含了8项原则和66条行动建议,这份文件是国际社会首次在该领域推出高级别的指引性文件;二是《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升级版,增加了数字普惠金融领域的新指标;三是《G20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这份文件中提出了三项优先改革措施,分别是改善中小企业征信体系、鼓励动产抵押融资和改革中小企业破产制度。普惠金融发展的意义非常广泛,不仅是促进金融业可持续均衡发展,还有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且有利于助推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增进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一、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2000年亚洲开发银行定义普惠金融是面向贫困人群、低收入家庭及微型企业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包括存款、贷款、汇款、支付及保险。

2005年联合国定义普惠金融体系(Inclusive Financialsector)的基本含义是:一个能有效地、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尤其是贫困、低收入人口,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其主要内容就是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

中国《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5)定义普惠金融为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综上,普惠金融(Financial inclusion)是一种公平发展的理念,是指在立足机会平等要求和商业可持续原则的基础上,其核心内容是金融的包容性,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是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此类特殊群体,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

二、普惠金融对城乡发展影响分析

(一)普惠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1.小额信贷的产生

15世纪小额信贷:在意大利国家就有此类先例,由部分慈善机构人员提供给大众小额信贷业务,机构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方式给贫困人员提供帮助,降低贫困人员获得金融帮助的难度,这种方式不断发展,逐渐在日常生活中形成一些储蓄和结算的手段。

18世纪“贷款基金”:在爱尔兰地区,收入较低的人群主要是通过接受社会捐赠的途径来获取资金得到帮助,这就是小额贷款的资金来源。为保证贷款者能够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归还全部贷款以及利息,社会只是选择了互相监督的方式来保证结果。

18世纪德国社区银行:随着首个储蓄协会在汉堡的成立,第一个公共储蓄基金也随即被设立。首先是人们通过接受银行发放的贷款提高自己的收入,当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后又将自己多余的款项放在银行里面进行存储,存款在金融机构和低收入群体之间不断流动往复,有效地给更多的人提供了金融方面上的帮助。小额信贷不仅慢慢替代了高利贷,也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银行金融服务的不足。

2.微型金融的产生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信贷机构逐渐开始变得商业化。小额信贷商业化的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给大多数低收入家庭的金融服务提供了有效保证。随着这种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目前金融服务的发展水平,远远无法满足需求。随着需求的影响不断加大,全面性的微型金融也逐渐替代了小额信贷并逐渐发展完善。

之后到了1990年期间,小额信贷的发展逐渐体现在服务对象范围,产品范围以及提供者范围几个方面。这不仅使微型金融的发展逐渐有了完整的形状,并且微型金融的业务也不断扩大,包括了储蓄,保险和汇兑的微型金融服务的发展,也逐渐形成了常见金融服务和不常见金融服务两种类型。

3.普惠金融代替微型金融

微型金融发展的不断完善,在2005年的时候,出现了普惠金融的明确概念。普惠金融概念的出现是金融服务的理念形成和延伸,也标志着普惠金融逐渐开始代替微型金融,这是微型金融和普遍的金融体制的一种结合发展。不同的金融机构提供不同种类的金融服务,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和金融服务的延伸将极大地有利于改善低收入群体的贫困生活,同时金融机构可以在自己的基础上借助本身具有的优势发展普惠金融。由此可见,金融机构是普惠金融发展的良好载体。

(二)普惠金融的发展意义

1.金融权利逐渐公平合理

2.“普惠”范围扩大

范围扩大是指普惠金融的容纳更广泛,这里也包括了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民。理解他们的需求,并用公平合理的价格让他们接受。这也是对普惠金融范围扩大提高的一种展现。

3.金融服务更全面

只有在金融服务更全面的时候,能更广泛的普惠到更多人群。这就需要有一个非常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在有完善的金融服务体系之后,还需要有较好的普惠金融基础设施为之配套。被普惠金融服务的所有人群一致认为是相对较好的、安全的平台。随着金融的不断发展,将为所有人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

4.可持续发展

普惠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是在他本身的发展基础上自然而然出现的。这是因为普惠金融的服务人群广泛,有利于普惠金融服务范围和空间扩大。并且不同于以往的传统,普惠金融有效资配置资源,并且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相互参与。通过这几点,普惠金融不仅有利于本身发展,也有利于他的可持续发展。

5.体系建设完善

普惠金融的发展涉及了政府以及普通人群。这说明了普惠金融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服务的产品。包含了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综合这三方的力量,且在这三方的监管下,普惠金融可以发展建设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

三、普惠金融发展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一)成果

目前来看,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成果还是非常明显的。一方面表现是在不断发展扩大的基础金融服务覆盖范围,另一方面表现是不断提升的薄弱领域金融可得性,提高的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以及成效显著的金融扶贫攻坚和金融基础设施的不断改善几个方面。这得益于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和有力部署,及相关部门的认真贯彻和实施。部门一方面坚持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多措并举,为普惠金融发展质量上做出了很大贡献。方便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保证工人的稳定就业。这是对打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巨大帮助。有效地提升了民生领域内普惠金融服务的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在货币政策上,政府分层次的有梯度的出台政策,提供了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并引导政策利率下行,这些措施创造了非常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为金融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条件。在针对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上,政府加大了对他们的金融资源倾斜力度,并根据不同的贫困地区,采取了不同的金融扶贫做法。还有紧跟时代的数字化普惠金融发展,移动支付,便民工程等相关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向县域、乡村、贫困地区实施,促使金融机构不断发展和创新。在征信体系建设上,降低征信成本,更好地发挥征信平台和征信机构的作用,强化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开展多样化的活动以及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有效保护金融消费者利益。

在李淑荣心里,诚信不仅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外闯市场14年,让李淑荣深知,要想在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而且要有勇于担当、有诺必践的决心和勇气。

(二)普惠金融发展的风险

1.信用风险

主要是在服务对象即普惠金融客户上。当普惠金融的服务对象出现“长时间缺乏创业基金”或“资金具有普遍性特点”情况且无法提供抵押品时,那就需要更换信贷模式并且新的信贷模式要更有针对性即使是高风险。除此之外,可获得信息准备不足,贷款人群的基本信息收集不全,大部分人信用理念意识低以及征信体系不健全,甚至征信报告不完善(存在缺少记录的违约行为),失信惩罚力度低,这些都是产生信用风险的因素。

2.市场风险

从宏观环境角度来说,大环境下的经济发展变化也与普惠金融发展的风险息息相关。经济发展不再像过去一样快,同时产品结构不断变化,必然会给传统行业发展带来各种挑战,因此也会不断增加普惠金融的客户经营的压力和成本。相关机构如果轻视经营模式或者忽视投融资方式重要性,那么这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风险,违约风险也在逐渐增加。

3.操作风险

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需求,普惠金融的发展要把重点放在升级产品和服务上,但是由于缺乏经验且没有先例可以借鉴,银行无法保证新升级的产品和服务是没有风险的,那么产品流入市场就可能会带来坏的结果。

4.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问题也非常严重。资金周转方面,一些存在道德问题的客户可能就会产生不正当的想法,通过一些不正常的手段,或做假账以及签订虚假合同等一些把手段来骗取银行贷款,或者是金融服务人员在贪图利润的同时接受贿赂。对金融服务的客户信息隐私的侵犯,将对普惠金融,银行贷款带来极大的威胁。

四、优化建议

(一)坚决实现目标和解决问题

根据2020年发展普惠金融的总目标,首先从扩大金融服务覆盖范围、提高服务对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几个方面入手,在金融服务发展薄弱的地区、人群和融资、储蓄、支付、保险等各类业务领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厘清到时间节点必须完成的任务,明确责任分工,抓好督导落实,强化督察问效。再抓住亟需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从当前发展普惠金融遇见的障碍和推进普惠金融工作面临的挑战入手,厘清问题根源,并找到解决的途径和办法,发挥钉钉子精神,逐一改进突破,最终完成各项问题的解决。

(二)坚持市场主导地位

市场在社会生产领域的资源配置中处于主体地位,发展普惠金融也与金融资源配置息息相关。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市场,尊重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顺应市场发展规律,在此前提下明确普惠金融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自己的发展建立一个可衡量的、可控制的和可持续的服务模式。

(三)薄弱方面重点抓

普惠金融的发展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从全局的角度统筹推进,上下级协调发展、层层落实,也需要政府、市场、市场个体、社会公众等多方联动,加强协调配合和信息共享。还需要紧紧抓住普惠金融的重点领域,用有限的资源努力解决金融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厘清主要矛盾,分析薄弱领域融资难、融资贵的原因,致力于让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贫困人群和残疾人、老年人等得到应有的合适的和满意的金融服务,让广大人民群众守好财富。

(四)尽量避免发展风险

伴随技术进步和市场发展,普惠金融应时而变创造了很多受人们欢迎、给人们带来福利的金融服务,同时亦出现许多借着普惠金融招牌却违背普惠金融初心违法违规的逐利活动等乱象,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污蔑了普惠金融的名声。在普惠金融发展的过程中,要有发现乱象的敏锐意识并有整治处理乱象的能力,正本清源,这是普惠金融发展应当遵循的操作。在普惠金融发展过程中平衡好发展和防范风险的关系,加强风险预测,提高危机意识,提升普惠金融服务产品质量,努力维持其可持续的发展态势。

(五)做好创新和改革示范

我国这些年体制机制等各方面的改革创新有力促进了普惠金融的发展。因此在寻找合适的改革创新模范时,同时用好试点工具方法,发挥试点示范的榜样模范作用。通过试点探索发展模式,及时评估试点效果,总结经验、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有利于为后期全面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六)协调利用好各种政策

政府当前出台了许多有利政策,例如货币信贷政策、财税政策和监管政策等,协调运用各种政策,提升政策精准度,将各种政策的作用最大化,从商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引导金融机构支持普惠金融的发展。同时完善相关政策评价制度,针对政策实施结果采取量化评价。普惠金融发展是一个大工程,需要长期、持续的关注和投入精力。各个相关部门要做好协同工作,统筹战略管理,促进发展。

(七)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我们要将普惠金融发展也纳入进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促进普惠金融发展,做好统筹规划并优化公共资源配置,重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领域。总体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各个部门,利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基层党组织和金融机构相关工作人员要克服困难,在信息、人员、信用和风控等做好对接和合作,加快双方融合,扩大基层金融服务覆盖面,解决基层金融服务发展问题,满足基层人民金融服务需求,提升基层服务质量。

(八)大力发展数字普惠金融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紧跟时代潮流,将互联网和普惠金融结合起来,就要发展数字普惠金融。灵活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提高普惠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夸大普惠金融服务范围并降低服务成本和门槛。在提升服务的同时我们要构建完善的普惠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对目标客户实施更精确化的分类管理以便提供更精确化的服务,灵活运用数字技术解决普惠金融服务领域出现的各种信用、信息和动力问题,并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有力应对面临的挑战。

猜你喜欢
普惠金融服务金融
“三农”和普惠金融服务再上新台阶
让金融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协力推进金融服务乡村振兴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日照银行普惠金融的乡村探索
农村普惠金融重在“为民所用”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