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男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00)
我国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据较大比重,截至2020年,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万人,占36.11%。农村居民消费对国家经济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近几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全球经济遭受重挫,我国经济在夹缝中求发展,增长速度自然也有所降低,仅靠出口和投资已经不能完全支持经济的复苏,必须依靠扩大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作为我国消费主体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由于自身收入低等原因,消费需求严重不足。为刺激农村消费市场,除了想方设法为农民增收外,完善农村保障制度也是一项尤为关键的措施[1]。通过为农民提供更为全面的社会保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其乐意消费,从而带动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法律法规,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通过收入的二次分配,为公民的基本生活提供多方面保障的制度,它是现代国家最重要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最根本的目的是保证居民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等刚性需求得到满足,尤其是在遇到意外或灾害时,使其不至于食不果腹、颠沛流离。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性质、形式和功能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五险一金”中的“五险”,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社会福利是政府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的可使其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的一系列措施,它往往不需要接受者额外支出,带有福利性质。社会救助则不同,它不具有普惠的性质,而是对特定目标人群(往往以收入水平为标准)给予的能够维持其基本生存的保障。优抚安置是指政府对军属、烈属、复员转业军人、残废军人予以优待抚恤的制度。最后,社会互助是在政府的倡导下,社会成员之间的一种互帮互助,通过各种自发组织的活动给予需要被帮助者以资金等方面的支持。由多个社会保障制度组成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减少了社会问题的发生,客观上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社会公平。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形成于上世纪中期(1949年到1978年),最早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自然灾害救济、五保户供养、合作医疗、抚恤优待等四个方面。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体系更加完备,农民能够切实感受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带来的好处,农民工、失地农民等社会保障问题成了这一时期的热点。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我国正在积极探索与乡村振兴有效联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上推进乡村振兴的突破口。瞄准最弱群体,加强现代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分配的相对均等化,最终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2]。
1.目前农业收入的持续下降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农民的收入多以农业为主,只要不出现自然灾害,收入虽然不高,但相对稳定且差距不大。但是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农民的收入来源也已从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单一渠道转变为农业收入、非农业收入多种收入渠道并存的局面[3]。现如今,农民的总体收入水平较40多年前虽然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较城市居民的收入增长率还是明显偏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仍然居高不下[4]。究其原因,还要从收入来源入手。
近些年,我国吸取西方农场主规模化种植的成功经验,提倡发展集约型农业,这使得原来“粗放农业”的个人种植者收入受到了极大地影响。从投入方面分析,集约型农业要求生产要素的相对集中,合理规划、批量购买更有利于控制生产资料的价格。从产出方面看,集约型农业采用机械化、信息化、科技化的种植方法,有现代化土地经营人才专门管理,科学用地、科学种植,不管是在产量还是质量上都比个人种植者更胜一筹。这些都导致了农业收入对农民收入水平增长的贡献持续下降,制约着务农农民的消费行为。
2.未来非农业收入的难预测性
对于农民来说,非农业收入是以提供劳务换取的工资性收入。非农业收入在农民总收入中占比逐渐增加,增加比例大于农民总收入的增加比例,这充分说明了非农业收入成为中国农民增收的最大贡献因素,贡献率最高。据《农村绿皮书:中国农村经济形式分析与预测(2018-2019)》报告显示,2018年,农民工资性收入5996 元,对农民增收贡献率达到42%,转移净收入2920 元,贡献率为26.8%,这两项的贡献率加起来已经接近70%;而经营净收入5359 元,贡献率仅为27.9%,增长相对缓慢,牧业收入更是出现了下降的态势。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机理来看,非农业收入存在着高度的不稳定性。一方面是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高度市场化的,通俗说就是哪里有活就流动到哪里,农民无法预测自己未来的一个月、一个周甚至一天在哪里工作,收入自然无法确定;另一方面是因为在劳动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远大于需求,并且有大量的同质化劳动力存在,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农民是工资水平的被动接受者,加剧了其收入的不确定性。当农民无法预测自己未来的收入时,他们就会不自觉地攒钱,以储蓄、投资来代替现实消费。
3.消费观念滞后
自古以来,农民就具有勤奋、节俭和简单的生活习惯,他们节衣缩食舍不得花钱。这种简朴的消费观念对那些大手大脚、奢侈浪费的消费行为具有很好地教育、制约作用,但也有消极的一面,就是在收入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支出水平得不到应有的增长。此外,农民更多的精力是放在如何实现丰衣足食,对于一些提高生活质量的消费品并不感兴趣,这就影响了此类产品在农村地区的销售与推广,不利于相关产业的发展,更易于导致不良的宏观经济运行。
一方面,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通过收入的二次分配,有效地缩小城乡差距。这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实现的:一种是直接现金补贴,包括养恤金和其他救济金;另一种是提供使农民间接受益的服务,如基本医疗保障等。农民的收入增加了,自然会有一部分资金流入除了食品支出以外的领域,恩格尔系数就会降低。另一方面,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给农民现在的消费提供强有力的后盾保障,降低农民个人支出风险。农民患病有医疗、贫困有救济、养老有保证,同时,如果发生灾难,社会保障制度可使农民尽快走出困境进行灾后再生产,这不仅对于农民个人,甚至对整个社会都是有利的。
针对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过程中的欠缺,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和对策:
老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农村养老保险为农民人到老年之后的生活提供了基本生活保障,使他们老有所养,只有这样,农民当下才会更放心地消费。因此,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刺激农民心甘情愿消费的前提和保障。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应逐步实现从“老农保”到“新农保”的转变、从试点地区到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当然,养老保险不能仅靠农民的一己之力,有条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应根据被保险人个人缴纳的保险费,根据自身经济实力向参保农民支付一定比例的保险费补贴。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财政实力,为农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提供一定的财政补贴。
把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作为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农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解决因病致贫、返贫的突出问题。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不是两个独立的社会保障子系统,由于我国农村人口规模庞大,新农村合作医疗虽然起步十余年,但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这就需要我国要积极探索如何将医疗保险与医疗救助两种制度进行有效衔接。首先,发挥社区平台作用,鼓励参保农民到社区看病就医,促进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其次,对符合条件的医疗救助对象,首先用医疗保险补偿医疗费用,不足的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按规定比例补助。
现阶段,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保障方式主要由两种:一种是现金救助,另一种是现金和实物救助相结合。此外,各地政府也根据本省(市、自治区)的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如减免税款、医疗费、子女上学的学杂费等等。但是,只给予被保障对象物质救助是远远不够的,只能治表,不能治本,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坚持救济与扶贫相结合的原则,除了“输血”,更重要的是“造血”,即通过政策、科技、服务等多种形式教给有劳动能力的被保障对象谋生的能力,从长远的角度,靠他们自己的双手实现脱贫致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入城市工作。去城市赚钱可能会短时间内改善自己的收入水平,但也伴有一定风险——一旦失去工作的机会,老家的土地早已荒废,农民工将何去何从[5]?我国应依农民工个体经济状况的差异对其进行细分,条件较好且收入较稳定的可首先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条件较好但收入不算稳定的可选择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系,至于那些条件一般且收入不稳定的才是真正需要帮扶的对象,由政府实施对农民养老保险的补贴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