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廷卿
山东省郯城县郯城畜牧兽医站,山东郯城 276100
羊链球菌病的病原为β 溶血性链球菌,属于革兰氏阳性球菌。在组织涂片中呈双球形,经培养后再进行涂片镜检呈链状[1]。有时也会成对或长链或者短链的形状,这种链的长短和其致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通常能够形成长链的链球菌的致病性较强,而短链的链球菌的致病性也相对较弱。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的链球菌的致病性也有所差异,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的链球菌致病性较低,而在液体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的链球菌有较高的致病性。链球菌可以形成荚膜,具有兼性厌氧性。羊链球菌对环境的抵抗力较强,能够在室温下存活超过3 个月,但当温度升高后,其存活力迅速下降,如在60 ℃的环境中存活不超过30 min。链球菌对消毒药物抵抗力较差,常规消毒剂均可在较短时间内将其杀灭,如甲酚皂液、来苏尔和漂白粉等[2]。
羊链球菌病的传染源为发病羊和隐性感染带菌羊,在病羊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均含有病原菌,尤其是在气管和鼻腔的分泌物中带有的病原菌数量最多。这些病原菌可以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该病的传播途径多为呼吸道感染,也可以通过体表的创伤感染,甚至还可以通过蚊虫叮咬而造成感染,能够传播该病的寄生虫还有蜱和虱子等。该病的易感动物较多,如牛、羊、猪、马、鸡等,也可以感染人,造成人的猩红热。羊对该病的易感性较强,通常绵羊的易感性要强于山羊[3]。
羊链球菌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通常在天气寒冷的季节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每年的冬季和早春季节发病率达到最高[4]。特别是当这些季节出现气温突变时,可造成大量羊只的死亡。在新发生羊链球菌病的区域常呈现出群体发病,而在老疫区更多出现散发发病。
羊链球菌病的临床症状,根据其发病的快慢,可以分为4 种类型,分别是最急性型、急性性、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羊在发病后常不出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通常来不及进行诊断和治疗。即使出现一些临床症状,紧急进行治疗效果也不好,绝大部分病羊在24 h内就出现死亡。
急性发病较最急性型时间稍长,病程稍缓。病羊在发病初期表现为体温上升,甚至可以超过41 ℃,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病羊常卧地不起,持续流泪、结膜处可见有充血和出血情况。常在病羊的鼻孔内有浆液性或黏脓性的鼻液,下颌淋巴结和咽喉部位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造成呼吸不畅,严重时病羊呼吸困难,不断咳嗽;排出的粪便中带有黏液和一些血液,粪便稀软。急性型的病程2~3 d,如果处于妊娠期的母羊在感染本病原后多会出现流产症状。
病羊病程相对较长,常可以超过1 周。病羊表现为体温上升,食欲减退;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喘等;排出的粪便中偶见有血液,粪便稀软,病羊不愿站立和行走,常离群卧地不起,病程较长的病羊还可见有褥疮。
病羊表现为食欲减退、咳嗽和气喘等;发热和不断消瘦,有时可见病羊出现关节炎。病羊的病程通常可以持续1 个月,甚至更长。最终因消耗过大,衰竭而亡。
对发病羊及病死羊进行剖检,可见出现典型的败血症病变,表现为尸僵不全。内脏均有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充血出血,尤其是肺脏表现较为明显,气肿、水肿和大叶性肺炎的病变;肝脏呈现出土黄色,并出现肿大;心脏有不同程度的点状出血;胸壁有粘连,胆囊肿胀充盈,肾脏有出血点,实质变硬,胃肠道萎缩并有结节状物;膀胱也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和出血;病羊周身淋巴结均有肿胀和出血的病变;咽喉和气管等部位有充血和出血的情况。处于妊娠期的母羊在感染该病后身体机能下降,消化功能减退,在子宫黏膜等处有结节。流产羊的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病原体,可以污染环境。
通过对临床症状以及病理变化的观察能够作出初步诊断,但确诊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常见的有病原的分离培养和血清学技术。病原的分离培养是从病料上无菌划线接种于培养基。经过37 ℃恒温培养24 h 后,可见在血清血琼脂平板上生长有露珠样的菌落,无色透明,具有β 溶血。挑取单个菌落进行染色镜检,可在视野中发现有革兰氏阳性球菌,呈链状排列。致病性链球菌,会排列成长的链状[5]。血清学检查主要是应用玻片凝集试验,将病原菌制成悬浮液,与标准的阳性血清进行凝集反应,根据凝集的情况来判断结果,由此来确诊羊链球菌病。
加强饲养管理。在饲养的过程中应保持圈舍的清洁卫生,做到圈舍要勤打扫,勤消毒,并保持圈舍的干燥。及时将圈舍内的有害物质清理出去,尤其是粪便等,在清理后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通常是采用堆肥发酵的方式对粪便进行处理,这样可以利用堆肥将其中的病原微生物杀死。在清扫后,要对舍内进行消毒,使用的消毒药物要轮换和更替使用,不能长期使用同一类的消毒药物,防止病原菌对消毒药物产生耐药性。养殖场还应制定定期消毒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除了对羊的圈舍内外进行消毒外,还要对进入养殖区的一切人员和车辆以及其他器具等进行消毒。对人员消毒通常是通过喷淋消毒或紫外线消毒后更换已经消毒的衣物才可以进入,对车辆通常是通过消毒池将车轮胎消毒,车身内外通过喷洒消毒的方式进行消毒。有的养殖场条件较好,可以在养殖场外设立消杀通道,车进入养殖场前先要在消杀通道内进行消毒,可以起到彻底消毒的效果。对进入养殖场的物品通过喷淋消毒或者浸泡的方式进行消毒,只有这样严格的消毒,才能有效避免病原进入养殖场内。对于放牧的羊群要增加养殖场内的消毒次数和消毒范围,这是由于羊群在放牧的过程中可能接触到本病病原的几率更高。
在养殖过程中应合理调整饲养密度,避免密度过高而造成的拥挤,影响空气质量。羊的圈舍应具有保持相对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的效果,不仅要能在天气寒冷的冬春季节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还要在天气炎热的夏秋季节起到防暑降温的效果。这样能让羊群始终处于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中,减少这些因素对牛群造成应激从而影响体质。还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确保能够及时将舍内的有害气体排放出去,确保舍内空气的质量。羊舍要向阳,能够受到阳光的照射,也可以避免羊圈舍内过于潮湿。在羊饲养场周围要禁止饲养其他动物,尤其是犬科和猫科动物。羊链球菌病的预防还要加强防蚊虫的工作。
预防羊链球菌病可以通过疫苗接种来提升羊群对该病的抵抗力。一般羊链球菌接种所使用的疫苗为氢氧化铝甲醛苗,通常3月龄的羔羊接种疫苗量为每只3 mL,等其生长发育至6月龄时进行第2次接种,6月龄以上的羊只接种疫苗的量为5 mL[5],可有效预防羊链球菌病的发生。羊群接种疫苗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秋季,接种疫苗后可以给羊群提供大于6 个月的保护力。尤其是在该病的疫区,一定要注意疫苗接种,避免该病的发生。
养殖场最好采取自繁自养的原则进行饲养管理。避免从场外引种,否则容易在引种的同时将病原携带入养殖场。如果确实需要从场外引进羊只,则必须对所引进的羊只进行严格的检疫,并对所引进羊只的养殖场所处的地区进行调查是否属于疫区。经检查健康的羊只可以引进,但进入养殖场后必须在隔离舍内进行隔离饲养。在经过30 d 的隔离观察后,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才可以进行混群饲养。
在养殖场一旦发现有病羊,应及时对其进行隔离治疗,并对病羊原来的圈舍进行严格的清扫和消毒。对于初发病的病羊,可以应用磺胺类药物和青霉素类药物进行治疗,磺胺类药物应用较多的是含量为10%的磺胺嘧啶钠,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持续用药5 d,磺胺嘧啶钠还可以通过口服的方式进行用药,口服剂量为6 g,每天早晚各用药1 次,连续使用药物1 周以上。160 万单位的青霉素通过肌注的方式用药,每天注射2 次,连续用药3 d;也可以选用林可霉素进行治疗,肌肉注射时用量为10 mg/kg,每天早晚各用药1 次,连续用药3~5 d,效果良好。同时应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针对体温升高的病羊,可以通过肌肉注射安乃近3 mL(30%),也可以选用氨基比林进行注射退烧,剂量为20 mL,每天用药2次,持续用药5 d,如果在5 d 内体温已不再升高,则可以减少或停止使用。食欲不振的病羊可以采用强心、补液的方式进行治疗,静脉注射安钠咖、葡萄糖盐水和维生素C 等,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6]。还可以采用中药的方法进行治疗,中药治疗应用的方剂为芩连败毒散,将这种方剂中的药物混合研磨碎后拌入饲料中供病羊采食,连续用药5 d,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方剂中的药物为独活30 g、柴胡50 g、前胡40 g、川芎50 g、枳壳35 g、桔梗40 g、黄芩60 g、连翘60 g、甘草25 g[7]。
如果病羊出现死亡,应及时对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病羊原来的圈舍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以防止病原的扩散和传播。
羊链球菌病的发生可给羊养殖场造成严重的危害,不仅能够造成病羊的死亡,还可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羊群感染,使得养殖场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可以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定时进行免疫接种、加强清扫和消毒、减少其他动物的活动等方式来避免其发生。饲养管理人员也需要在养殖过程中提高警惕,及时发现羊群的异常情况,并对有异常的羊进行隔离诊断,否则一旦发病,必然给养殖场造成经济损失[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