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钢
(江苏省老年病医院,江苏南京 210024)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各种疼痛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
最擅长的治疗手段:针、灸。
最推崇的古代中医药学家:张仲景、华佗、杨继洲。
最喜爱的中医药典籍:《黄帝内经》《针灸大成》。
从医格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关键词枕大神经痛;头痛;枕大神经痛针刺方;验方;名医经验;欧阳钢;江苏
取 穴:体针——病灶侧风池、中渚、阿是穴(枕大神经出口处);头皮针——病灶侧枕下旁线。
功 效: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主 治:枕大神经痛(风寒证)。
针 法:阿是穴直刺1.2~1.5寸,泻法,得气后选用10 mm左右的艾炷行温针灸;风池穴向对侧鼻尖方向斜刺,行平补平泻法;中渚穴选用0.30 mm×40 mm针灸针直刺,行泻法;枕下旁线顺着头皮平刺,针尖向下,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 min。
方 解:《灵枢·经脉》载:“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脊痛,腰似折……是主筋所生病者……头囟项痛……”该条文主要描述了太阳头痛,其疼痛部位多为后枕部,与本病证相符。以痛为输,遂取枕下旁线及阿是穴,因本病中医辨证大多属风寒头痛,经云“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遂采用温针灸法以温经通络、散寒止痛。《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是动则病,口苦……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患者头痛放射至头部颞侧,是少阳头痛表现之一,故取足少阳胆经之风池穴,一是取其祛风通络,其二该穴位于阿是穴(枕大神经出口处)旁,属于邻近选穴,可加强对阿是穴的刺激作用。中渚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输穴,与风池穴配合应用,取其近端穴与远端穴相结合、表里经同治之意。
加 减:疼痛至颞部者,加用颔厌透悬厘。
王某,男,40岁。初诊日期:2018年10月18日。
主诉:后枕部疼痛半月余。患者诉半月前因工作疲劳后感受风寒,出现头痛症状,以右后枕部为主,疼痛剧烈时放射至右侧头顶部,未及前额。曾于外院就诊后,查头颅CT无明显异常,口服扶他林等药物及针灸2次,症状仍无明显缓解,后经熟人介绍前来我科求治。刻下:疼痛面容,后枕部局部疼痛,以右侧为主,近风池穴附近有明显压痛、拒按,颈部活动无明显受限,纳可,寐差,二便调。舌淡红、苔白,脉紧。既往有颈椎间盘突出症病史。西医诊断:枕大神经痛;中医诊断:头痛(风寒阻络、气血凝滞证)。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予枕大神经痛针刺方。处方:
右侧风池、阿是穴、中渚、枕下旁线(头皮针)。
嘱患者取坐位,风池穴行平补平泻法,阿是穴、中渚用泻法,阿是穴同时配合用温针灸,枕下旁线采用平刺法,针尖向下,留针30 min。
首次治疗后,患者自觉疼痛有明显减轻,嘱避风寒,充分休息,次日复诊。
2018年10月19日复诊:后枕部疼痛基本缓解,按压右侧风池穴附近,仍有轻微压痛,要求再次针灸。继续治疗2次,方法同上,以进一步巩固疗效。
3 d后来电告知,症状已完全缓解,后未复发。
按语:根据国际头痛学会的定义,枕神经痛是根据枕大神经和/或枕小神经的分布情况,在头皮后部发生的单侧或双侧阵发性射痛或刺痛。疼痛通常伴有相应的皮痛感减退或触痛。患者枕大神经出口处(两乳突连线中点外侧约3 cm外)有痛感,该处疼痛发病的原因主要是颈椎病或颈部肌肉的长期收缩,由于某种因素触发,疼痛通路的持续激活导致三叉神经核的长期增强,使这些神经元对微小的刺激都极度敏感,在极端的情况下,会导致异位痛。这一过程被认为是与枕部神经痛有关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
枕大神经痛是针灸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多为长期伏案,或长期不正确的姿势导致枕项部软组织的慢性损伤、粘连,刺激或者挤压枕大神经所致,属中医学“头痛”范畴,病机分析多与太阳和少阳经有关。
本案患者因感受风寒后导致太阳和少阳经局部经脉阻滞,出现头部疼痛,因感受风寒所得,属中医风寒头痛。取穴以局部穴位为主结合远道穴为原则。风池为祛风散寒之要穴,取之以祛风通络止痛;阿是穴为病灶部位,正所谓“腧穴所在,主治所及”,采用针和灸结合的方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之功;枕下旁线属足太阳膀胱经,有疏通太阳之经气、止痛的作用;中渚穴为手少阳经的输穴,为治疗颈项部疼痛的要穴,与其表里经足少阳经之风池穴配伍应用有疏通头面部经络之经气、止痛功效。诸穴合用,共奏祛风散寒、通络止痛之功,因此在临床上取得明显的效果。在临床诊疗过程中,针对不同原因所致的头痛疾病,如能做到辨证与辨病有机结合,有针对性地进行施治,往往效如桴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