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燕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要以培养学生的认识水平为基础,以学生已有的认识经历为依据。身为教师,唯有在教学之前先摸清学生的原始认识水平和已有的认识经历,并以此为基础,才能合理地组织教学。有效的课前测试与分析,是教师对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摸底的必然途径,也是教师“以学定教”的必然手段。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前测试可以“暴露”出学生思考问题的倾向和理解问题的出发点,再以此为依据,分析前面的测试数据,就可以对课堂设计的思路和目标进行更准确的定位,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科学。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要精准地把握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规律,教师一般都要经过精心设计的前测这一环节。根据信息化手段得到前测数据,通过前测数据分析来了解学生,抓住每个学生的“起点”——原来的认识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了解学生“难点”——通过数据重点分析错误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生长点”。通过“暴露”每个学生的真问题和错误资源呈现,才能科学、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延伸和化解“难点”,把“难点”转化为“生长点”,从而培育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用数据预设,优化教学设计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习者知识发展和现有的认知经历基础上。学生的认知行为是在教师积极组织、指导下的主动建立、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师需要掌握好学生的学习起点,以他们原有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更好的提高,在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明确学生对于这一教学内容的起点和基础在哪儿,其次要弄清学生的困惑点和困难点在哪儿。做好这些就需要借助前测,分析前测数据,为后续优化教学设计、更加精准地定位教学目标做准备。
借班教授四年级《垂直》这一教学内容,对执教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是一种考验。想要了解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表达、原有知识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等内容,借助前测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用数据剖析,突破学生“难点”
课堂上教师究竟要教什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虽然经常挂在嘴边,但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却常常是手把手地教,对于“授渔”这件事却是抛之脑后,一门心思扑在了“授鱼”上。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利用前测数据分析出学生的“难点”并“授之以渔”,实现有效突破,是值得研究的话题。
(三)用数据追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当教师认为大部分学生不了解新知识时,在备课的时候,就会更注重自己怎么教,而忽略了学生需要什么。
在执教五年级《体积单位》时,给学生的前测操作活动是:(出示一个纸盒)估测这个纸盒的体积,你准备怎么估?然后我们再用体积为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将这个纸盒铺好。在铺的过程中一得到结果就请马上举手。
在这一前测活动中,不同层次的学生所表现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对前测数据分析,我们发现,70%左右的学生能从不断的直接测量中“自悟自得”地发现间接测量的方法。学生在寻找快捷的测量方法中,就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意识到,不需要实际去全部摆好。可以激发学生想象铺正方体的过程,将铺正方体的个数与长方体长、宽、高进行主动勾连,只要把长方体的长宽高量出来就可以算出“放满”体积单位的个数。这就使得学生主动思考并意识到,计算或许是最好的方法,为体积计算教学奠定了坚实基础。根据前测活动数据分析,学生的“可塑造性”很强,本节不以教师讲授为主,而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的生本课堂,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高。
(一)预习探究单
高年级学生的数学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还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可以布置预习探究的作业,故前测活动可以以预习探究单的形式呈现。
在执教四年级《小数点移动》时,前测设计如下:
从以上两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前测结果:有99.5%的学生都能用“10个几是几”的语言来表达他们的发现,其中有68.7%的学生发现两幅图的共同点,30.8%的学生能写出相关的算式,10.6%的学生能说出乘法和除法算式。
前测结果分析:由于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导致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性存在着一定的抽象性,学生掌握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预习探究单前测结果显示,所给两幅图能直观形象地表示出1、0.1、0.01和0.001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大部分学生能用数的组成表达,少部分学生发现图中观察的顺序不一定要从左往右、从上往下去观察,也可以是反方向的。从图中抽象出算式是有一定难度的。课中学生通过“发现与猜测—实验与总结—反思与调整”的学习过程,为进一步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所导致小数大小变化”埋下伏笔。教材力求引导知识的类比迁移,注重引导学生利用不完整归纳的方式,进行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的研究过程。教学中也力图通过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并及時讲评和学生间相互补充、修正,培养学生对问题进行严密思考的能力,提高其思维能力与核心素养。
(二)访谈交流
中低年级的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较差,很难用具体的题目去做前测,有时学生不认识字,不理解题目的要求,会造成前测结果的误差,故中低年级学生前测活动以访谈交流的形式较多。
在教学三年级《条形统计图(二)》一课时,教师设计了以下前测:从各个不同差异的学生中选择12名(学优生、学困生、中等生),占全班人数的三分之一。
谈话1:(出示一张条形统计图)有关条形统计图你了解哪些知识?
前测结果:有73.5%的学生能说出横轴纵轴表示什么,简单地读出统计图中一些信息,将近26.5%的学生对于条形统计图的知识已经遗忘,回答不上。
谈话2:(出示一张条形统计图)你认为条形统计图中表示的数量与什么有关?
前测结果:其中33.3%的学生能回答出直条可以表示出事物的数量,只有1人回答是与1格(1刻度)所表示的数量有关。
谈话3:生活中你觉得统计什么时可以运用到条形统计图?
前测结果:有91.7%都可以说出统计班级中喜欢吃的各类水果人数或统计学校运动会上各项项目获奖的人数时可以用到条形统计图,等等。
前测结果分析:从前测数据可以看到,学生对在二年级学习过的“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有些遗忘,于是老师在进行教案设计时,先选择回顾旧知识提升认识,再帮助学生回顾条形统计图的一些知识,然后再根据读图、画图的步骤层层递进。课中再采用具体的试题与案例,让学生明白条形统计图表的数量不但与所画直条的长短相关,而且还与一格(1刻度)所代表的数量相关。
最后一个访谈问题是让学生尝试用数学眼光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了解学生对于条形统计图在生活的应用体验,体现数学的学科育人价值。
(三)题目测试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当建立在学习者的基本知识水平和能力以及现有的学习方法的基础上。基于这一理念,在教学上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前测问题设计要以学生实际为出发点。以二年级《位值图上的游戏》为例。
题目:请把512中移动一个小圆点后的所有情况都用草图画出来。
前测结果:89.9%的学生能写出其中的2~3种,其中65.97%都是错误画法,另5%学生画的是4~6种,但是只有2%学生画法正确,有5%的学生无法画出任何草图。
前测结果分析: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有序地画草图还是很难的。学生的思考程度都是完全不同的。没有规定移动的画法,由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理解来画出移动的过程,可以看出很多学生都可以画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但是在有序思考方面,怎样不遗漏、不重复地罗列出所有情况,这是个难点。同时学生在作画的时候出现的思维过程也不相同的。因此本节课中要重点发挥学优生的作用,让优秀的学生教其他学生,让思维活跃的孩子带动思维滞后的孩子,引发精彩的互动生成,从中暴露学生思维缺陷,高效地进行教学。
利用前测可以检测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并帮助学生进行相应的学习准备工作和相关的经验,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针对课堂教学的实施给出具体对策。但并非所有的授课内容都适用于前测。前测题目和问题设计得太简单,所有学生都会,看不出不同思维层次学生的表现,那么前测也就失去了意义;前测设计得太难,几乎所有学生都回答不上来,那么这个前测的设计可能偏离了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基础。因此,怎么设计好前测是下一阶段需要思考和反思的问题。
对于前测数据的分析,如何挖掘数据背后学生的思维状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每一次的前测后我们都会开展前测数据分析专题研讨。分析什么?如何分析?分析结果是什么?如何进行后续教学设计?这四个问题一直是我们研讨的重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就需要分析不同的情况,这对于教师的要求很高。同时分析学生背后的困惑点和难点时,不同教师对于数据分析的解读也是不同的,这也需要正确面对。
总之,基于前测数据分析学情,再进行教学设计和精准教学,是我们一直以来研讨的课题,学校教研组也多次尝试和开展相关的活动,争取真正做到“以学定教”。根据前测数据分析,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实际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与策略,真正意义上激发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让课堂教學改进从经验教学走向数据分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助力精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