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智慧养老服务典型模式和推广策略研究

2023-01-05 12:12蒋清泉林巧珍林金皇
中国商论 2022年24期
关键词:居家养老老年人

蒋清泉 林巧珍 林金皇

(厦门理工学院 福建厦门 361024)

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动态过程。联合国规定的人口老龄化标准是60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10%或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7%以上。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8.9%。如图1所示,福建省60岁以上人口数总体呈不断增长态势,人口老龄化问题凸显。

图1 2011—2021年福建省60岁以上人口数及其占比

1 智慧养老研究现状

学术界普遍认为“智慧养老”的概念最早来自英国生命信托基金会。当时被称为“全智能化老年系统”(Intelligent Older System)。智慧养老坚持人本、创新、协同、开放和共享的理念,精准对接养老需求和养老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对养老模式进行技术赋能,为老年群体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和定制化的服务[1]。

在智慧健康养老研究领域,已有研究主要围绕科技进步、平台建设、养老模式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展开。

(1)科技进步方面,陆杰华等(2020)从技术角度认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是指利用大数据技术深入挖掘老年人的健康档案、日常习惯和生活爱好,从而更好地为其提供相应服务[2]。吴旭红等(2022)认为单靠技术赋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老龄化加速与数字化转型深化叠加所带来的“银发鸿沟”问题,强调运用现代化使能性技术的同时还要激发需求与供给两方面潜能[3]。

(2)平台建设方面,现有文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智慧健康养老平台构成[4]、构建“互联网+”老年康养系统性体系[5]、智慧健康养老平台数据库与保障系统[6]、智慧健康养老平台促进养老服务创新[7]等。

(3)养老模式方面,基于大数据的智慧养老与传统的养老模式存在的区别在于管理方式不同、技术手段不同、时间限制不同、服务方式不同和商业模式不同[8]。鲁迎春等(2020)认为相对养老服务供给的传统模式而言,技术养老服务供给新模式在管理体制、决策机制和递送原则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转型[9]。周娜(2020)将智慧养老服务模式分为政府平台下大数据对接服务的养老模式、社会机构与互联网联合下的养老模式和依托智慧终端的居家-社区养老模式[10]。

(4)产业发展方面,现有研究主要涉及智慧养老产业发展现状[11]和区域老年智慧康养产业发展路径[12]等,黄剑锋等(2020)从优化政策工具和明确政企角色的角度提出智慧养老产业未来的发展路径[13]。

显然,智慧健康养老仍然面临技术突破存在瓶颈、相关配套政策不足、老年人接受程度偏低、复合型人才缺乏、数据共享不足、产业集聚未形成等诸多困境,探索解决问题的路径主要包括制度政策科学化、技术平台精准化、产品服务适老化、模式设计合理化等。目前,各地区正积极探索多形式的智慧养老服务中心。

2 福建省智慧养老服务模式的典型案例

2.1 福州市——通联支付助力福州市智慧健康养老平台升级

2022年3月,福州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与通联支付合作的“支付+云商通”解决方案成功上线养老服务平台。福州市智慧健康养老平台是全国首个集服务与监管为一体的市县两级、互联互通、分级管理的综合性服务监管平台。围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目标,平台建设涵盖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应用、公众养老服务应用、政务业务及政务管理应用等方面。其中,福州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统管全市智慧养老服务工作,全方位监管全市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政府补贴资金等,并负责全市养老数据综合分析、统计及展示等工作。

2.2 厦门市——居家养老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连锁化

近年来,厦门市民政局通过将中华传统“孝文化”植入一线终端,打造“平台-照料中心-社区服务站-助老员”四级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一体化。通过推进服务理念标准化、社区助老员岗位专业化和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化,先后出台多项行业规范和服务标准。其中,思明区厦港街道党工委以“近邻共建、近邻互助、近邻守护”为切入点,实现党建服务为养老服务赋能;建立“集中配餐中心+就餐点+上门送餐”三级配送;创新探索“1+1+N+Net”健康管理模式,由1位家庭医生+1位健康管理师+各大医院专科医生+社区网格员组成家庭医生团队。

2.3 泉州市——5G+智慧养老模式,打造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惠安县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于2017年7月揭牌启动,并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是泉州市首个“5G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该智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依托968962服务热线(7×24小时)、中心数据平台和11个镇服务站点,围绕居家养老、保健康复、医疗卫生、助残、安全保障、学习分享、娱乐休闲等切入点,通过网络连接设备、信息监测设备和信息化连接设备,为老年人提供适老化改造、居家养老服务、家庭养老床位、养老服务信息咨询、养老产品销售等服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

3 福建省智慧养老面临的问题

3.1 智慧养老服务供给区域性发展不平衡

老年人群体的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思想观念等)、健康状况(如自理能力、慢性病情况等)、家庭情况(如婚姻状况、经济来源、居住条件、存活子女数等)、不同地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等,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需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区域性发展不平衡等特征。同时,农村老年人口基数大,居住较为分散,交通相对不便,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空巢老人逐渐增多,农村养老形势十分严峻。

3.2 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比较匮乏

养老服务产业的人才吸引力不足,养老服务人才队伍整体规模小,日常看护、专业护理等专业人员的缺口比较大,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文化水平偏低,人才培养层次单一、难以实现职业化发展。资金缺位导致人才流失,在智慧养老服务的前、中、后期,专业人员仍旧比较稀缺。

3.3 过度依赖政府购买导致市场活力不足

由于养老服务行业具有投入高、回收周期长等特点,福建省内的智慧养老服务项目主要依靠政府的投资建设,依赖政府购买服务及各方面补贴来实现运营。这样就无法激发社会力量发挥自身优势来盘活养老服务市场,容易导致养老服务市场竞争不足。

3.4 老年人群体中存在“数字鸿沟”问题

当前,很多老年人由于接触网络信息较少、缺少相关的知识培训、学习能力减弱等原因,缺乏对智慧养老概念的认知,对数字化产品及服务理解不到位,易形成“数字鸿沟”。智慧养老服务目前仅是部分老人能享受到优质服务,存在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这与老年人固有认知难以改变以及宣传工作不到位存在很大关系,同时导致智能产品在养老服务中效果发挥不佳。

4 解决福建省智慧养老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4.1 适时因地制宜,根据地区优势开发合适的养老服务

针对农村地区,村(社区)应为居家养老的老人提供更多的帮助,鼓励“邻里间互帮互助型”居家养老模式,让老年人感受温暖。切实为低保、空巢、高龄、病残等特殊困难的居家老人群体开展服务。可以利用成立养老专项基金会等方式,通过个人捐助、集体资产的红利等多种形式筹集养老基金,在一些老年人家中安装“一键呼叫”等物联网系统,方便老年人在紧急情况下第一时间联系到村(社区)获得相应帮助,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性。

针对城镇地区,智慧健康养老服务提供方应该通过实地走访等方式深入了解城镇地区老年人养老现状和现实需要,结合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供包含安全服务、家政服务、社交聊天、休闲娱乐、适老化改造等满足老年人需求的服务。同时,需要坚持和加快对智能设备适老化的探索进程,切实帮助老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更多信息时代红利。

4.2 重视人才培养,通过完善机制输出更多的专业人员

加强复合型人才建设,为产业储备优秀人才。通过与大中专院校、高等院校、专业职教中心等达成校企合作,加强交流学习,建立实习基地,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培养专业医师、护理人员、中医药剂师、心理诊疗师、生活照料人员、社会工作者、数据分析师等专业型人才,输送到智慧健康养老产业中。

4.3 加强政策支持,积极引导企业深入参与来盘活市场

制度政策应体现科学化与系统化,精准政策部署,加大统筹协调,并且建立完备的智慧养老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引导提供智慧养老技术的企业、开发智慧养老服务项目的企业助力养老产业发展,加快完善产业市场准入机制,放宽行业准入,简化细化和规范行政程序。

4.4 加大社会宣传,改变老人传统观念发挥养老自主性

推进社会化养老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宣传工作,在有条件的地区应鼓励和组织老年人到示范性养老社区参观体验,尝试改变老年人固有的居家养老观念,可以结合地区情况选择更多样更贴心的养老服务。养老服务提供商应该通过宣传工作消除老年人对智慧健康养老模式存在的误解,开发符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养老服务项目。子女一代应该关心老年人的生活物质需要和精神文化需求,尊重老人意愿并根据实际情况协助老人切实选择合适的养老方式,发挥老年人自主性。老年人群体可以考虑选址、生活环境、人文关怀、适老化设计、饮食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养老服务项目。

猜你喜欢
居家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养老生活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staycation居家假期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微生高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