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肖燕 韩 瑛 吴硕雄
胃肠病是小儿消化内科常见病,临床常通过超声检查辅助诊断,但由于胃肠内容物的影响,常影响诊断结果,胃肠镜的出现有效提高了小儿胃肠疾病的诊断率[1-2]。而传统的胃肠镜检查给患者造成极大程度的痛苦,对于成年患者而言或许还可以忍受,但对于儿童而言,可能无法很好地配合医生诊疗。无痛胃肠镜技术出现在20 世纪90 年代,该项技术有效提高了患者耐受性,可改善不适感[3]。如何在安全、有效前提下提高患者舒适度是麻醉医生关注的重点。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丙泊酚、舒芬太尼、瑞芬太尼等阿片类镇痛剂,但麻醉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仍是迫切需解决的问题[4-5]。羟考酮凭借其不良反应小的优势已在内脏痛治疗及术后镇痛中广泛应用,但目前关于羟考酮应用于小儿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的报道较少。本研究就羟考酮在小儿无痛胃肠镜诊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20 年6 月至2021 年6 月于无锡市儿童医院进行无痛胃肠镜诊疗的儿童86 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进行编号(1~86 号),1~43号纳入对照组,其中男25 例,女18 例,年龄2~11岁,平均(6.35±1.87)岁;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级23 例,Ⅱ级20 例;胃肠镜使用时间8~36 min,平均(20.81±4.35)min。44~86 号设为观察组,其中男21 例,女22 例,年龄2~10 岁,平均(6.31±1.37)岁;ASA 分级Ⅰ级19 例,Ⅱ级24 例;胃肠镜使用时间10~40 min,平均(21.09±5.06)min。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6]中相关标准;ASA 分级Ⅰ~Ⅱ级;无心、肺、肾等疾病;体重指数在18.5~24.0 kg/m2;在患儿监护人知情同意下展开。排除标准:麻醉禁忌证;胃肠镜检查禁忌证;研究前1 个月存在上呼吸道感染疾病;神经肌肉疾病;可能或已证实IDE困难气道者;同期参与其他临床研究。
患者均于胃镜检查前8 h 禁食,3 h 禁饮;进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监测生命体征,均予以盐酸戊乙奎醚(成都力思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606)0.01 mg/kg 静脉注射。对照组另予以丙泊酚2.5 mg/kg 缓慢静脉注射。观察组首先予以盐酸羟考酮注射液(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621)0.05 mg/kg 静脉滴注,然后予以丙泊酚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38)2.5 mg/kg 缓慢静脉推注。静脉给予麻醉药物后面罩吸氧,氧流量3~5 ml。待患儿熟睡且睫毛反射消失后,换成鼻导管吸氧,置入胃/肠镜,若检查时患儿出现躁动、呛咳应追加丙泊酚0.5~1.0 mg/kg;如果患儿出现呼吸抑制、呼吸暂停或血氧饱和度(saturation of peripheral oxygen,SpO2)在90%以下情况时托起下颌,轻揉腹部,若不见好转应实施面罩辅助通气,呼吸平稳后再进行检查。
1)记录麻醉诱导时间、丙泊酚总用量及麻醉苏醒时间。2)观察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T1)、胃/肠镜置入后(T2)以及检查结束时(T3)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心率(heart rate,HR)及SpO2。3)记录不良反应情况。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就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而言,观察组较对照组短,且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以及麻醉苏醒时间比较()
表1 两组患儿麻醉诱导时间、丙泊酚总用量以及麻醉苏醒时间比较()
两组T0、T1时刻MAP、HR 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2、T3时刻,观察组MAP、HR 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MAP、HR 及SpO2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间点MAP、HR 及SpO2比较()
注:1 mmHg=0.133 kPa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及膳食结构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儿童消化道发育不完善,较为脆弱,因此胃肠疾病发生风险更高,且患儿受到的威胁也更大[7]。常规的胃肠镜检查患儿无法配合,最终导致诊疗失败,随着无痛胃肠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这一情况得以改善。无痛胃肠镜作为一种新型技术,需要在麻醉状态下进行,能够避免检查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疼痛等情况[8]。虽然无痛胃肠镜中麻醉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但麻醉也可能产生诸多副作用,且无痛胃肠镜麻醉是在门诊内镜室进行,这也无形增加了麻醉风险,当出现意外事件后抢救失败风险也较高[9]。目前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的麻醉药物较多,但尚未统一标准,应用最多的是舒芬太尼、芬太尼、丙泊酚等,但大量临床实践发现,上述药物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发生率较高[10]。所以,合理麻醉方案及麻醉药物的选取至关重要。
羟考酮是一种半合成的蒂巴因衍生物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其可有效缓解机体疼痛[11]。羟考酮作为一种阿片双受体激动剂,能够特异性结合μ 受体和k 受体,可激动k 受体,从而发挥镇痛作用,并且对内脏痛的镇痛作用较为明显;而对μ 受体亲和力较低,所以发生呼吸抑制的风险较低,所以羟考酮不仅能够很好地缓解疼痛,同时药物安全性也较高[12-13]。该药物静脉给药后可在2~3 min 起效,约5 min 达峰值,其进入血液循环后镇痛效果不受代谢产物的影响[14]。董志军[15]的研究证实,羟考酮用于无痛肠镜中能够有效维持麻醉稳定及循环功能,缩短苏醒时间,让患者操作中及操作后更为舒适。本研究中,就麻醉诱导时间和苏醒时间而言,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短,且观察组丙泊酚总用量明显较对照组少,且两组T0、T1时刻MAP、HR 及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2、T3时刻,观察组MAP、HR 明显低于对照组,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与党博等[16]的研究结果基本吻合。此外,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这可能是由于在丙泊酚基础上加用羟考酮后,明显减少了丙泊酚用量,而丙泊酚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所以,应用羟考酮后可避免因过量应用丙泊酚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羟考酮用于小儿无痛胃肠镜诊疗中,可起到良好的麻醉作用,还可减少其他麻醉药物用量,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但临床实践应尽可能提高操作者操作技能,缩短诊疗时间,尽量减少麻醉药物的使用,从而提高安全性。另外,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之处,如选取病例数较少,另外选取病例仅限于小儿,且仅用于无痛胃肠镜诊疗中,故下一步有待选取更大样本量,展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深入探讨羟考酮用于临床镇痛、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