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诈骗者与时俱进,你能看破吗?

2023-01-05 08:42小琪
奥秘(创新大赛) 2022年11期
关键词:公检法张女士老太

●小琪 编

人都去世了,诈骗电话还在打来

网络时代的老年人确实有许多无奈,不学着上网和使用APP很多事情办不了,寸步难行。可真的努力上了网,却又成了坏人眼中的“肥肉”……

安徽淮南寿县的七旬杨老太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北京某康复中心的“专家林主任”。在电话里,“林主任”对杨老太嘘寒问暖,关心她的身体健康,给她宣传保健知识,一来二往就取得了杨老太的信任。

不久“林主任”又打电话联系杨老太,称国家现在有个扶贫政策,可以免费获得药品及补贴。因为“关系好”,他特意给杨老太留了个名额。

杨老太听闻此事十分高兴,当即同意领取免费药品,并给对方留下了家庭地址,药品通过快递陆续到达后,对方先后以开具困难证明、收取档案费、改名费、审批费、税费等手段从杨老太手里骗取了3万余元。等杨老太发现被骗时,为时已晚。2021年底,杨老太患重病去世。

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在杨老太去世后,骗子竟然又打电话过来!杨老太的老伴接听电话后,对方说有一大笔钱要还给杨老太,但需要先付清之前药品的费用。

杨老太的老伴有点心动,但这时正值子女回家奔丧,听说此事后,马上意识到对方是个骗子,说服父亲报案。侦查后民警发现此案幕后涉及多个犯罪团伙,他们分工密切,实施流水线诈骗。受害人员均系中老年群体,涉及全国20余省市。目前犯罪团伙成员已全被抓获。

套路千千万,中心就一条:骗钱。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年人最容易中招的几大套路吧!

1.投资理财类诈骗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投资理财也越来越热,社会上不少人开始将手中的钱用于投资,希望能够赚到更多的钱,而有钱有闲的老年人也不例外。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渴望借由投资赚钱的心理,又抓住老年人对投资理财并不了解的特点,以“高收益”“零风险”等作为诱饵,博取老人的信任后诱使其购买“产品”。一旦老年人购买了相关“产品”,不仅得不到所谓的“高收益”,且等来的只是人去楼空。

【警方提醒】风险和收益都是并存的,凡是号称无风险、高收益的,都是骗局,无一例外!

2.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冒充“公检法”等国家工作人员,称受害人涉嫌犯罪,吓唬老年人,为了证明清白,老人就根据骗子提示,将自己账户的钱转到所谓的“安全账户”接受调查,结果被骗。

【警方提醒】当接到陌生的电话、短信务必做到“三不”:“不轻信”“不透露个人及家人信息”“不转账”,基本就不会上当受骗!

3.保健品类诈骗

经常有不法分子通过电话、视频向老年人介绍药品或医疗仪器。在电话中不法分子往往将所谓“药品”说得天花乱坠、包治百病,更会打着免费的旗号请老年人进行试用。一旦老年人心动答应试用,不法分子就会以“邮费”“成本费”等各种借口骗取钱财。实际上这些所谓“神药”可能只是一些没有实际功效的保健品,更有甚者还可能是假药。

【警方提醒】治病一定要到正规医疗机构,不可轻信那些所谓的“神医”“神药”。世上没有包治百病的“神药”,如果碰到有人宣称所谓的神药,那就基本可以断定是骗子无疑了!

4.“中奖”类诈骗

骗子冒充节目组、购物平台打电话称受害人“中奖了”,成为了幸运观众,会要求你先缴纳“个人所得税”“公证费”等,实际上就是骗钱!

【警方提醒】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万万不要贪图意外之财,收到此类中奖信息切勿轻信,和子女商量或打110向警方咨询。

小结一下,老年人做到这三点,诈骗远离你:

1.多读书、多看报,增强防骗意识,提高警惕。

2.不贪便宜、不轻信陌生人,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3.遇到无法辨别真伪的事要找人商量,不要盲目自信。

防疫+数字货币冒充“公检法”又有新招

近期全国多地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多座城市陆续开展数字人民币消费补贴活动,骗子们紧扣“时代脉搏”,打出一记“防疫+数字人民币”组合拳。

日前,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接到一位张姓女士报警求助,称自己被假警察骗了,通过数字人民币进行了十几次转账,被骗12万元。

原来,张女士遭遇了冒充“公检法”诈骗升级版。在“疫情防控”的铺垫下,骗子从冒充“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切换至“某地警方”,然后以核实身份为由,谎称受害人“身份信息被冒用、资金异常、涉嫌犯罪”,进而套取其银行卡信息实施诈骗。

事情的开端是张女士接到一个“00”开头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湖北省十堰市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称张女士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核酸检测结果异常,需要集中隔离。张女士表示近期没有去过上海,对方说“需要立刻联系上海市虹口公安局,让警方核实”。

就在张女士感到疑惑之时,对方将电话转接至“上海市虹口公安局”。电话里立马传来一名男子的声音。他自称是杨警官,让张女士下载“Zoom”和“Jus Talk”两个APP进行身份验证。

对方身着警服,出示“经济犯罪侦查局”开具的法律文书,还振振有词地说:“经过核实,你的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在上海办理了招商银行账户,该账户涉嫌一起268万的境外洗钱案件。”视频通话过程中,“杨警官”身旁有大量银行卡、身份证,上面放着“涉案银行卡”的标牌。

张女士有些将信将疑,按照他的要求关闭了“国家反诈中心”APP。“杨警官”又晒出几张照片,其中一张照片上是张女士认识的人。他说此人已涉嫌洗钱犯罪。在大量“确凿证据”面前,张女士的心理防线彻底瓦解,表示一定配合“警方”调查。

第二天,为了洗清“罪名”,张女士按照“杨警官”要求下载了“数字人民币”APP,注册开通了5家不同银行的数字钱包。随后,对方通过视频会议远程“指导”其操作步骤绑定银行卡,并约定明天上午9点继续办理。

第三天一早,张女士发现“杨警官”已经联系不上,自己手机里的所有信息提示被屏蔽,去银行查询发现卡里被转走12万元。她这才意识到被骗。接到报案,得知张女士卡里尚有9万元,民警让她马上把钱取出,避免骗子杀“回马枪”,并对被骗的资金作紧急止付处理。

经民警核查,骗子通过远程操控将张女士银行卡内1 2万元陆续转入“数字人民币”APP,并通过5家银行数字钱包分流至嫌疑人账户。

如今,诈骗手法加速迭代变化。不法分子紧跟社会热点,随时变化诈骗手法和话术,具有很强的迷惑性。诈骗集团利用区块链、虚拟货币、AI、远程操控、共享屏幕等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更新升级犯罪工具。

在这起案件中,骗子利用疫情防控和推行不久的“数字人民币”蹭热度,利用群众对于国家机关的信任和急于澄清事实的焦虑心理,一步步诱导受害人转账。

张女士表示,她从未使用过数字人民币,以为在里面转账只是虚拟交易,资金不会真的转出去。跟骗子通话的过程中,她的手机短信被屏蔽,导致其通过数字人民币转账时收不到任何提醒,无法第一时间察觉钱款被转出。

【套路解析】

第一步,冒充防疫、公检法单位人员打电话。以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可能是密接人员等为由,将当事人的电话转接至“公检法”机关,再谎称其银行卡涉嫌洗钱等罪名,要求配合“警方”调查。

第二步,诱导受害人下载指定APP,实现远程操控其手机的目的。不法分子要求下载各种APP进行交流,是为了实现屏幕共享,进而操控受害人的手机。此时,受害人手机上的银行卡号、密码和短信验证码等信息被骗子一览无余。

第三步,实施转账。不法分子诱导受害人进行转账,若其有所迟疑或发现自己被骗,便通过秘密截获的账户信息,进行转账操作,在受害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将资金转走。

带有“00”或“+”的国际冠字号码,是骗子利用境外改号平台,伪造号码对国内用户拨打的电话。接到此类号码来电,建议大家直接挂断,也可以通过设置进行拦截。

非官方应用市场下载APP存在很大风险,目前数字人民币APP(试点版)在应用市场公开上架,请认准官方数币APP。

打“流调”电话的工作人员不会给你发送二维码和网址链接,也不会将电话转接至公检法单位,更不会索要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信息。

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和网络办案,不会让你进行转账操作,更不会要求关闭“国家反诈中心”APP(相反,总是反复提醒大家一定要下载安装,并打开“来电预警”功能)。

眼见为实?AI变声、换脸诈骗

AI诈骗,你知道吗?“一键换脸,和你的明星小哥哥合影”“大叔秒变萝莉御姐网红音”……AI变声换脸应用玩法多样,你有没有尝试过?需要注意的是,骗子也盯上了AI技术,利用它玩起了“真假美猴王”。以下就是AI诈骗常用手法:

等级1:合成声音

骗子通过骚扰电话录音等来提取某人声音,获取素材后进行声音合成,从而可以用伪造的声音骗过对方。

某公司财务小王接到领导电话,要求立刻给供应商转款2万元,并将转账信息以邮件形式发送,转款理由是避免缴纳滞纳金。由于老板的口音十分逼真,小王信以为真,在1小时内转款完成,后发现被骗。

等级2:AI换脸

骗子首先分析公众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根据所要实施的骗术,通过AI技术筛选目标人群。在视频通话中利用AI换脸,骗取信任。

小李的大学同学通过QQ跟她借钱。对方打过来一段四五秒的视频电话,小李看到确实是本人,便放心转账3000元。然而,她在第二次转账时感觉异常,便再次拨通对方电话,这才得知同学的账号被盗,遂报案。警方判断,那段视频很有可能是被人换了脸。

【警方提醒】面对利用AI人工智能等新型手段的诈骗,我们要牢记以下几点:

1.多重验证,确认身份

目前,AI换脸难以肉眼区分。因此,在涉及钱款时,尽量通过电话询问具体信息,确认对方是否为本人。

2.保护信息,避免诱惑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对于不明平台发来的广告、中奖、交友等链接提高警惕,不随意填写个人信息,以免被骗子“精准围猎”。

3.相互提示,共同预防

做好家人的宣传防范工作。提醒家人在接到电话、短信时,要再次拨打家人电话确认,不要贸然转账。

“羊了个羊”火了,诈骗者乐了

日前,一款名为“羊了个羊”的微信小游戏火爆全网。由于太火,服务器2天崩了3次,很多玩家惊呼,“我只是睡前玩一玩,没想到给我整失眠了!”简单来说,“羊了个羊”是一款升级版消消乐,三个一消,有个排行榜(将玩家按照地域分省排名)。

但是,各位玩家,快乐游戏的同时,这份防骗秘籍请一定要牢记!为了追求“通关”,有的人费尽心思搜索“秘籍”,殊不知“骗局”也在悄悄降临。

给钱买秘籍

骗子在社交平台发布有通关秘籍的广告信息,诱导受害人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微信群或QQ群内进行交易,让受害人支付9.9元等小额金额来换取秘籍或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的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待收到钱后,将受害人联系方式拉黑或者失联。

秘籍在网盘自取

通常骗子通过社交平台与受害人互加好友后,声称索要秘籍的人较多,已经将word文档存在某网盘里,随即发来链接要求受害人自取。接下来,骗子利用发送带有病毒的木马链接,诱骗游戏玩家进行点击,通过远程操纵对其电脑、手机等进行控制。

中奖诱惑玩家付费

凭借诱导性的广告,让玩家在玩游戏时,领取游戏界面弹出的“100元手机话费券”。大量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反馈称,领取了所谓的“100元手机话费券”,但在按网站指示支付了9.9元或19.9元后却发现话费无法兑现,也不能退款。

点击弹窗广告被骗钱

常州严女士在玩“羊了个羊”游戏时,为了获取道具观看广告。有资金需求的她正好看到一个贷款广告,便按指引下载并注册了一款贷款APP。她见贷款APP显示有余额,为了提现就按照客服指引累计转账9万元,之后意识到被骗。

【警方提醒】快乐游戏的同时要谨防诈骗:未知链接不点击,弹窗广告需警惕,陌生来电不轻信,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遇到任何形式的诈骗,请第一时间拨打96110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

猜你喜欢
公检法张女士老太
女子用按摩仪减肥把肾都压扁了
张女士的婚姻困扰哪里来?
我国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和张女士的小日子
公检法对“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应对分析
八旬老太和她的两元“发廊”
花19万想买通“阎王”为女儿续命 “神婆”说“阎王爷”登记错了
求婚
法官办案责任终身制的利与弊
芮凤梅甘当“傻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