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类专业课程的思政改革实践

2023-01-05 15:45李博
化工管理 2022年1期
关键词:化工类专业课程化工

李博

(常州工学院化工与材料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各类课程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化工类专业作为高校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主阵地,必须做好“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历史性转变。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日化需求不断发展,化工科学技术不断提升,社会对高级化工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提高,化工新材料应用于多个国民经济重要领域,对我国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从而提高国家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化工类青年学生而言,大学期间正是其思想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较为严重的教育脱节,使传统文化与化工类专业课程相融合,实现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1]。

因此,深刻认识化工类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关系,重点把握思政元素与化工类专业课程实施的规律,做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至关重要。

1 化工类专业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化工类专业学生特点

大学本科阶段化工类专业类学生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应化化学等专业,为培养具备从事化工、制药、环境和材料工程等相关企业及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目前,当代大学多以00后为主,他们在价值观念上普遍表现出鲜明的特色、特点、特征,反映在价值观上偏向个性与自我,学习观上偏向自主与综合素质、生活观上偏向网络与娱乐,交友观上偏向自由与开放。所以在高考专业选择上,大多为调剂调剂到化工类专业的学生居多,在毕业择业上,考取研究生多选择跨专业报考,或者跨行业就业。

另外,通过就业调研发现,很多化工类学生在入职一年内离职占该专业招聘的50%以上,用人单位表示,“不愿意倒班”“工作环境差”“工厂一线工作” “社会认可度低”是离职的主要原因。这些现象体现出,化工类学生对专业认同感、自我认同感以及社会责任感方面的缺失,因此要加强化工类学生思想政治方面教育,加快化工类课程思政改革步伐,从而提升化工类学生对化工类专业文化认同度,培养吃苦耐劳精神,提高工作的责任心,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1.2 化工类专业课程特点

大学期间主要课程体系以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等课程为核心,配合化工原理课程设计、化工综合设计课程实践环节。专业类课程的培养方案是需要学生满足化学和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发展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具有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分析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同时,在个人思想品德上,要具有良好的道德文化、人文科学素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在工作中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

1.3 化工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学生对专业课程思政的认识度不足,普遍认为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关系度不大,不易被当代大学生接受。课堂上,以教师讲述为主,学生参与度不够,更降低了学生参与学习课程的兴趣,导致课程效果差,没有起到课程思政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是从教师角度来看,由于当前教师科研压力比较重,除较重的课时压力外科研负担也使得专任教师对课程思政的思考度不够,受到专业知识局限,不能找到化工类专业与思政教育很好的结合点。出现专业教授讲专业,思政辅导员做辅导的脱节现象,从而造成专业类学生的专业素养不高。

因此需要高校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并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能源化工类专业学生的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引导学生从思想上重视专业素养的形成并不断对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进行积累与提高[2]。

2 化工类专业课程改革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教师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化工相关授课教师需要做的不仅是传授学生专业知识,同样担负着育人成才的责任,这就是需要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传授关于爱国、责任、安全与价值观等,多方向多学科探索是对化工学科教育的补充,所以化工专业的思政改革是必然趋势与必然选择。另外,化工专业课程内容不仅涉及到碳纤维、航天等高精端领域,同时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搞好化工专业课程思政,能够使学生感受化学之美,让学生更加懂得专业学习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进一步推动化学产业的进步与人才培养。因此,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具有深刻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2.1 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价值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时期,要让学生学习好,同时也要让学生觉悟高,这样才能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形成了结构完整、内涵深厚的文化体系,是被世界所公认的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青年价值观的价值,这对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提升化工类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爱国精神与职业道德

中国优秀传统包含丰富的哲学理念、人文思想、道德观念,教化思想等[3]。针对目前化工类专业学生的主要特点,在学习专业知识过程中:一是要打牢基础,做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增强自身的科学素养;二是要从事有利于社会,有利于环境的行业中去,不能因为一己私欲去破坏环境,危害他人,有基本的职业道德素养。三是要有爱国主义情怀,为化学科学技术、化工新材料、低碳环保行业作应有的贡献。

3 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实践路径

3.1 在课程设计中引入传统文化元素

首先,在化工类专业教学目标制定上,将培育当代青年的文化自信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教学课程实施上,将教育引导当代青年文化自信作为主线,在教学内容选择上,挖掘教学化学知识中的文化要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将文化传承与文化知识传递给当代青年使学。也可结合实际案例,将部分专业课程引入到生态文明、经济市场、环境工程中去,从而形成主体教育与外界环境的相统一,同时融入传统的思政思想,营造出化工课程思政教育的氛围。例如唐朝文学家刘禹锡的“浪淘沙”中提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这就与化工类专业知识中的重力沉降有关,另外也让我们了解到金这种物质,这种元素是相对稳定的,是以游离的形态存在的,属于不活泼金属。

其次,相关授课专业教师要提高认识,化学专业课程旨在学习化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完整的化学专业知识体系,通过各种实际操作、实践教学、实习实训解决实际的化学类问题。在高校的化学专业教育过程中,任课教师的专业素养直接影响到教学水平,但教师的德育能力将对学生专业价值观乃至人生价值观有更加重大的影响。要着重思考优秀传统文化与化工类专业课程的结合点,在知识讲解过程中,挖掘化工类专业课程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子,结合实际案例,向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文化体系靠拢,营造文化思政的化工教学氛围,从而达到提高学术科学精神、爱国精神的效果。

3.2 培养职业精神,做好职业规划引导

化工课程类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工程学科领域,是我国高精产业的基础与前提,不仅需要提高基本专业素养,更需要提高思想正确性。学生通过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需要将其运用到生产实际及生活实践中去。同样,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论知识,而是应该将提高学术思想政治水平与觉悟作为常态化经常性的工作来做。在专业知识学习过程中,作为一名合格的化工类专业大学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爱国情怀、人文道德和职业精神。而科学素养、爱国情怀、人文道德和职业精神正是大学思政教育所凝练出来的可以在专业课堂上深度融合的切入点[4]。化工类专业学生应该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化学工程与工艺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及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要在课程学习与试验中引入绿色中国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化工企业普遍存在污染处理问题,可让学生通过实地调研化工厂要引导学生自我思考,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素养融合起来。学生应在各年级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综合能力对职业有所规划。这些内容都可以融入到课程思政改革实践中去,计划就创业的同学,要重视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积极通过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找到自身的不足。想继续读研的同学,要在课程试验中更加认真,通过与导师沟通加入课题研究,尽早培养自己的科学素养。

3.3 多方协同,建立健全机制

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改革,只依靠化工类专业教师或者辅导员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建立内容管理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一是应整合学校学工系统、教务系统、学院共同决策内容管理和审核机制,通过学校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机结合,对敏感内容与化工类专业知识的严格把关与审核,才能既保持政治性,又保证专业性。二是做好化工类专业课程思政课题研究建设,形成的课程思政小组也可以集各家智慧,通过不断交流与实践更新课程思路,提升课程思政的效果。另外,通过课题研究探讨,对化工类专业优秀课程思政案例进行展示与推广,形成示范引领作用。三是做好课程监督反馈及档案整理工作。要重视与强化对学生的调研与谈话,对试点中的授课教师进行听课并反馈,对优秀思政课程的案例收集与归档,形成更加全面、立体、真实的课程思政体系,从而发现一些隐性的、关键性的问题,提高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力争将化工思政课程改革建设推向更高层次。

3.4 利用网络平台新环境

当代青年学习娱乐的获取方式集中于网络,网络为当代青年传承文化与学习文化也提供了重要平台。目前,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结合宣讲工作已经无法满足当代青年的需求,也无法满足当代青年对专业文化知识的需求。因此,要利用好新媒体网络渠道,做好化学专业课程思政改革,这就要求专业课教师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放弃教学内容固化、死板的现象,了解新媒体中传统文化的新媒体展现形式。在教学上,能够积极用新媒体传播的内容与思想政治理论贯穿到专业课程中去,有针对性地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专业课程中去。例如课程设计中,可以融入名人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对学科的热爱,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去调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新化工类专业的课程思政内容,对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予以指导。在融合了新媒体的教育应用上,将传统课题迁移到日常生活中来,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还要引导学生掌握对新媒体传播过程中针对不良信息的处理方式,引导学生能够采取科学的方式来解决其思想观念形成和发展中遇到的问题,采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些问题,以此提升思想政治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作用[5]。

猜你喜欢
化工类专业课程化工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化工管理》征稿简则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产教融合下高校化工类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培养方式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浅析化工类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