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谦玲 徐楠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一种特殊的脑卒中,年轻人群体发生较多,主要症状是脑静脉回流障碍引起的颅内压升高,该症状在脑卒中中占0.5%~1.0%[1]。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多样,主要有头晕、癫痫发作、进行性头疼和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之间并无规律性[2]。癫痫发作属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预后不良的预测因子之一,发生率为30%~40%[3-5]。此次研究主要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讨论治疗方法对预后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 年4 月~2020 年4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 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6 例,女34 例;症状表现:癫痫发作35 例,头晕17 例,头疼55 例,意识障碍19 例,视力障碍13 例,运动障碍29 例,语言障碍18 例。将患者依据有无合并癫痫发作分为血栓组(25 例)及癫痫组(35 例)。此次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确诊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6];②已接受抗凝或者血管治疗;③临床资料完整。
1.2.2 排除标准 ①存在其他疾病导致的癫痫发作;②有癫痫史;③有其他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④存在偏头痛、丛集性头疼等病史[7];⑤中途退出研究。
1.3 方法
1.3.1 临床资料收集 搜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入院时的一般状况、临床表现、入院时是否重症、血栓形成部位、颅内状况、累及静脉窦状况。
1.3.2 治疗方法 使用介入治疗24 例,其中血栓组10 例,癫痫组14 例;使用单纯抗凝治疗36 例,其中血栓组15 例,癫痫组21 例。①介入治疗:血管内碎栓或者取栓后,使用阿替普酶或者尿激酶接触性溶栓,手术后进行规范抗凝治疗,出院后持续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6 个月。②单纯抗凝治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实施抗凝治疗,出院后持续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6 个月。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 癫痫组患者的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发生率高于血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疼、头晕、发热、视力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比较(n,%)
2.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的单因素分析癫痫组患者入院时颅内出血、重症、血栓形成于上矢状窦、累及单个静脉窦占比高于血栓组,年龄低于血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的单因素分析[ ,n(%)]
表2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的单因素分析[ ,n(%)]
注:与血栓组比较,aP<0.05
2.3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将患者年龄、入院时颅内出血、重症、血栓形成于上矢状窦、累及单个静脉窦作为自变量,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时颅内出血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3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2.4 两组患者预后比较 出院后随访6 个月,癫痫组患者死亡4 例,均为介入治疗;血栓组患者死亡2 例,其中单纯抗凝治疗1 例,介入治疗1 例。癫痫组患者死亡率11.43%(4/35)与血栓组的8.00%(2/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多数为中青年人,女性发病率为男性的3倍,有可能和口服避孕药、妊娠及产褥期等性别特异性危险因素有关[8-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癫痫组患者的意识障碍、运动障碍、语言障碍发生率高于血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疼、头晕、发热、视力障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组患者入院时颅内出血占比57.14%、重症占比54.29%、血栓形成于上矢状窦占比62.86%、累及单个静脉窦占比57.14%高于血栓组的24.00%、28.00%、28.00%、20.00%,年龄(56.77±11.38)岁低于血栓组的(66.83±13.51)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说明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较容易出现意识、运动、语言障碍,且年龄相对较年轻,入院时症状比较重,血栓形成于上矢状窦和累及单个静脉窦比较多见,且颅内出血发生率比较高。本次研究中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颅内出血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原因有可能和脑出血容易引起癫痫的发生有关联[11,12]。
出院后随访6 个月,癫痫组患者死亡4 例,均为介入治疗;血栓组患者死亡2 例,其中单纯抗凝治疗1 例,介入治疗1 例。癫痫组患者死亡率11.43%(4/35)与血栓组的8.00%(2/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或许与此次研究例数较少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的临床表现主要是意识、运动和语言障碍,颅内出血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合并癫痫发作患者死亡率与癫痫是否发作没有关联。及时干预颅内出血,可有效减少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出现癫痫发作情况;对合并癫痫发作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未必可以可以明显改善预后状况。然而本次研究对象例数并不大,想到得到更准确的数据,需要进行更大量样本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