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燕
(江苏省如皋市东陈镇畜牧兽医站 226571)
近年来,养禽业迅速发展,规模化的家禽养殖场数量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粪污不规范处理的现象,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自2014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畜禽规模养殖防治条例》、《水污染防治计划》以及《环境保护法》等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畜禽养殖环节中的粪污污染[1]。因此,了解家禽粪污对环境的危害,对粪污进行科学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十分必要。
规模化养鸡场往往养殖密度较大,数量多,蛋鸡每天排出粪便的量约为0.1~0.12kg/只,肉鸡则为0.08~0.1kg/只,当养殖规模较大时粪污的产生量也非常大,如果鸡场的粪污不能及时处理,会发生快速发酵,发酵将会产生大量的硫化氢、二氧化碳、胺类、甲烷以及酚类物质,这些气体不仅有恶臭气味,还会损伤动物和人的呼吸道,引发呼吸道疾病,同时还会引起温室效应。
鸡粪中有大量的有机质、氮、磷、钾等元素,这些物质能够溶于水中,使水发生“水体富营养化”[2],长久以来会造成鱼类数量和种类的减少,危害渔业发展,同时也破坏了水质和环境。这些被污染的水可能会流至其他水域,污染的范围就会更大,还有可能影响地下水的质量,危害人们的正常生活。
在进行粪污处理时,部分养鸡场直接将粪污堆放在院内,与土壤直接接触,但鸡饲料内有丰富的饲料添加剂,部分没有消化的添加剂会随着粪便排出体外,且鸡舍的带鸡消毒也是规模化养鸡场常用的消毒方式,消毒用的化学药品残留也会在粪污中蓄积,这些物质中含有较多的砷、铜等元素,这些元素对土壤的结构会造成破坏,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当养鸡场的粪污处理不当时,会有很多蚊虫聚集,而鸡粪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这些病原微生物能够被蚊虫携带,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动物甚至会传播给人,且蚊虫的活动范围较广,威胁范围也比较大,后果严重。
由于鸡粪中有较多量的氮、磷、钾元素,而这些元素能够给农作物提供所需的营养,鸡粪既能够提升土壤肥力,又减少了化肥在农作物中的残留,所以鸡粪是较为理想的有机肥料,但新鲜的鸡粪不能够直接应用于农业,而是需要进行干燥脱水,目前较为常用的脱水方法包括火力烘干和自然晾晒,火力烘干需要借助机械才能完成,需要一定的成本,而自然晾晒则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当光照强度不够或处于降水期时很难完成晾晒,所以有学者针对这一现状进行了研究,建设鸡粪阳光棚舍能够很好的解决自然晾晒过程所受的制约,还能解决恶臭的问题,值得推广[3]。除阳光棚舍外,也可以使用罐式发酵技术对鸡粪进行发酵,这一技术主要是依靠设备对鸡粪进行高温灭菌、杀灭虫卵、除臭后制成肥料,这一方法的出肥速度较快,经过处理的肥料能够达到国家有机肥的相应标准,可以应用于实践中。
鸡的消化系统比较短,对饲料中的营养物质不能完全的消化利用,鸡粪中有很多没有消化的营养成分,干燥的鸡粪中粗蛋白占比27.5%,粗脂肪占1.85%,赖氨酸含量约为0.5%,蛋氨酸为0.26%,此外还有较为丰富的B族维生素。基于此,鸡粪可以经过青贮技术、干燥技术、膨化技术或发酵等处理后作为反刍动物或鱼虾等水产动物的饲料。鸡粪用作饲料不仅能够保护环境,还能够变废为宝,降低反刍动物饲料成本,一举多得。
鸡舍在清理粪污时可以将冲洗水进行过滤后进入沼气池完成厌氧发酵过程,生产沼气,并将沼液和沼渣进行还田。目前在养鸡场中较为常见的两种沼气发酵方式包括:干粪沼气干发酵以及沼气常规浓度湿发酵,但由于鸡粪中有较多的氮元素,在沼气发酵过程中容易产生氨抑制,所以发酵后的沼气、沼液和沼渣中氮的含量仍旧很高,这些产物最好的利用方式是用作肥料。也有学者研究了鸡粪和猪粪混合后进行沼气发酵,这样混合后的粪污产出的沼气更多,在有条件的养殖场也可以尝试两种粪污混合后制作沼气,效益更好。
规模化养鸡场的粪污对环境的危害较大,不仅对空气、水源和土壤有着严重威胁,还能够作为疾病的传染源造成其他动物和人类的发病。各个养鸡场在养殖过程中都应当充分重视粪污处理工作,将鸡场的粪污通过用作肥料、用作饲料或沼气发酵等多种形式降低粪污对环境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