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卫生
(云南省罗平县罗雄街道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655800)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引发猪只全身出血,阻碍其正常呼吸,导致其出现神经症状,死亡率可达100%。2018年我国首次出现非洲猪瘟,该病对我国养猪产业造成了严重危害。当前针对非洲猪瘟并无有效的疫苗以及治疗药物,因此,需积极落实非洲猪瘟的预防以及控制工作,以促进养殖产业实现持续发展。
非洲猪瘟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为患病猪、带毒猪以及隐性带毒猪,其器官、组织、分泌物、排泄物、破损皮肤内均携带有该病毒。
丛林传播循环 丛林传播循环仅仅发生于非洲部分地区,具体而言,是指非洲猪瘟通过蜱虫从非洲野生猪科动物传播至家猪。非洲疣猪仅仅于白天活动,其夜晚主要于废弃食蚁兽巢穴或者洞穴内栖息。在巢穴内,若蜱虫叮咬新生疣猪,常导致新生疣猪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但其并未发病,仅仅表现为病毒血症,待其于家猪接触后极容易导致家猪感染。
1.2.1 蜱-猪循环 非洲软蜱在叮咬被非洲猪瘟病毒感染的猪只血液后,非洲猪瘟病毒即进入到软蜱体内,这些软蜱将长期或终生处于带毒状态。蜱虫具备顽强的生命力,可与非洲猪瘟病毒长期共存,待上述蜱虫叮咬未感染猪只后,即会导致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1]。
1.2.2 家猪循环 家猪循环仅仅涉及家猪,与野生猪以及吸血蜱虫无关。家猪一般通过口-鼻途径感染病毒,与被感染猪只排泄分泌物接触、食入被污染的食物或引入等而感染。非洲猪瘟病毒主要通过感染动物、被污染车辆、泔水饲养、被污染的饲料等从一个养殖场传播至另一个养殖场,或者从一个区域传播至相邻区域。上述传播途径需要猪群的大量持续存在,以保证病毒处于循环状态,若不存在感染猪群,非洲猪瘟病毒亦可长期持续存在于冷冻肉品或冷藏肉品内,若以泔水形式为家猪喂食上述肉类,也容易引发非洲猪瘟的再次暴发。
1.2.3 野猪循环 野猪是非洲猪瘟病毒的一个主要宿主,其感染期可以达到21日,对病毒的循环以及跨境传播具有重要的维持作用。在连续地理分布作用下,因非法狩猎,野猪可远距离传播非洲猪瘟病毒,导致不存在疫病的地区发生非洲猪瘟。若野猪群长期生活于人类生活区域周边,主要取食人类生活垃圾,将成为非洲猪瘟的易感群体。
部分地区动物疫病防控部门以及养殖户对非洲猪瘟防控工作有所忽视,仅仅为患病猪只实施治疗,未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部分养殖户对畜禽尸体乱丢乱弃,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养殖户缺乏足够的专业素质,也容易对防疫工作的顺利实施造成严重影响。
在疫病监测中,相关检疫人员需深入到养殖场开展采血工作,部分养殖户对疫病监测工作缺乏配合,阻碍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检疫部门需要一定时间才可出具鉴定报告,常导致病猪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在生猪疫病防治中,因散养户数量较多,很难实现统一管理,同时养殖人员缺乏足够的防疫意识,增加了防疫工作的难度。另外,非洲猪瘟作为一种传染性疫病,传播渠道繁多并且复杂,这些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防控工作的质量。
相关动物疫病防控部门需要对非洲猪瘟相关知识大力宣传,帮助人们深刻认识到非洲猪瘟可能造成的危害。引导人民避免去非洲猪瘟疫区旅游,以防引发非洲猪瘟传播。严厉打击非洲猪瘟疫区猪肉制品,对检疫部门积极配合以开展各项检查工作。在日常养殖中,若发现病死生猪,养殖户必须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各项处理措施,以有效预防并控制非洲猪瘟,尽可能帮助养殖户减少损失[2]。
软蜱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一个重要载体,可能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软蜱主要分布于动物圈舍内,具备较快的攀附速度,可大量繁殖并扩散疫情。在非洲猪瘟防控中,需严格落实养殖场杀虫工作,以尽可能避免软蜱传播疫病。
在基层养殖场内,养殖人员流动性较大,常造成非洲猪瘟的传播,基于此,需对养殖场生物安全严格管控,以帮助养殖户保障经济效益。严格养殖场卫生清理及消毒工作,将圈舍内病毒彻底消灭。待发现病猪后,养殖人员必须对其立即隔离。因运输车辆也可能导致非洲猪瘟的传播,养殖场需制定完善的生猪运输方案,以防非洲猪瘟传播。
在养殖场内,建立一个完善的检疫管理体系,检疫人员需聘请高素质专业人才,组建完善的防疫工作队伍,以强化疫病监管水平。在检疫工作中,需对猪只疫情状况详细记录。同时,还需对防疫责任制度不断完善,积极鼓励防疫人员,若检疫人员工作不认真,需给予其适当处罚。
提升防疫人员待遇,在绩效考核体系内纳入防疫工作业务内容,以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定期组织非洲猪瘟专业知识培训,以提升检疫人员水平。强化资金投入,引入各种先进的监测设备,对实验室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以提升非洲猪瘟监测效果,提高其监测速度,为非洲猪瘟疫病的有效防控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