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探索

2023-01-05 21:17李玮玮周瀚醇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百万扩招产教校企

李玮玮,周瀚醇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 经济贸易学院,安徽 合肥 231131)

2019年和2020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分别提出高职扩招100万、200万,教育部专门出台《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高职扩招后,应届高中毕业生和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等不同领域、不同学习背景人群汇集在高职院校,生源质量、生源结构产生变化,要求高职院校主动对接扩招政策,积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在这一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也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原则和改革导向,提升产教融合的广度和深度,构建高质量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

1 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必要性

1.1 适应新业态下的企业人才需求变化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推动学校布局、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对接。[1]从现实看,随着新技术、新手段的嵌入应用,中国金融业发展加速迭代升级,颠覆了传统金融产业发展模式,打破了原有模式下的价值链传递,催生了新业态,吸引和聚集了部分非金融企业,构成了以资本运作为主体、以网络为平台的新型金融产业生态。随着业态转变,金融业从业岗位类型、岗位职责、岗位要求发生重要变化,在催生新岗位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人才培养标准。而这一要求,总体上看是现代金融业与信息产业、服务业的交叉融合,对学历层次、素质、技能等要求比较契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改革提供了产业需求空间和方向指引。扩招后,如何保障这些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接受投资理财专业教育后能够实现充分就业,进一步满足产业发展新需求,是高职院校需要答好的“必答题”,否则难以达到高职扩招的预期目标。因此,深化产教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深化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现实要求。

1.2 高职学生知识储备和实操能力相对不足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行业、产业、专业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人才培养供需在结构、质量、水平上还不能完全匹配、不能完全相适应。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银行、证券、保险、担保公司等。但是,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多元化的投资理财变化,金融业务不断拓宽,金融产品推陈出新,市场对投资理财从业人员要求不断提升。当前,高职投资理财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丰富,实际操作能力欠缺,其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的提高面临较大困境,人才培养并不能较好满足行业及企业发展需求,出现了人才供需矛盾。其中:重要原因之一,高职院校与企业的深度校企合作机制有待完善,协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育人理念有待创新,育人路径有待拓展。扩招后,非传统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教育背景、文化基础、学习能力、技能水平、发展需求与以往的应届毕业生相比有很大区别。构建与新的生源基础、生源结构相匹配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科学完善的多维度运行机制,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1.3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产教融合是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人力资源开发等工作的重要制度设计,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原则。十九大报告提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2]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指出,将产教融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求,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同时,《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进一步要求“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3]。基于高职教育产教融合的办学理念,在现有校企合作办学基础上,开展产教融合构建新型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深化校企合作和扩大毕业生生存空间的使命要求。

2 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明显

从调查情况看,部分高职投资理财专业建设跟不上市场发展变化。比如:消费习惯、金融创新产品、市场规模、电子商务平台,以及专业设置、课程设置与市场实际脱节,影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4]有的学校投资理财专业教学和实训内容侧重关注银行、证券、保险三大传统模块,人才培养方案和目标大多围绕银行柜台人员、证券经纪人、保险代理人等传统就业岗位。传统实训教育下的高职毕业生在面对新岗位时专业知识不够、能力不足,参与实习时需要重新学习,上岗速度慢,工作适应时间比较长。当前,如果不在理念上对扩招后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革新,则脱节现象更为明显。

2.2 教育理念与教学体系较为落后

传统的教学重理论,在理论知识学习结束后安排实习实训,高职学生一般只有两年在校学习时间,在较短的学习时间内快速掌握所学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效结合起来,是高职院校首要考虑的问题。[5]目前,高职投资理财专业课程设计和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就业岗位和技术领域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实际上一些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受到学时、实习实训平台不足、指导教师专业技能不强等因素制约,存在知识更新滞后、教学方法陈旧、实践操作环节薄弱、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等问题,整个教学体系较为落后。

2.3 课程设置与个体需求匹配不高

高职院校投资理财专业课程学制短、定位低,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理论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6]在设置投资理财专业课程时,既要保证该专业课程理论知识的完整性、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又要考虑学生岗位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也就是说,现有的课程设置受到软硬件条件制约,很难满足学生就业岗位能力的实际需要,更无法满足扩招后不同学历基础、学习能力、不同岗位选择等多元化的现实需要。必须坚持因材施教,按照不同学力水平的学生,优化课程设置和课改内容,从教、学、用三个维度推动产业、专业、就业、创业无缝衔接。

3 构建产教融合的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体系

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7]当前,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战略下,不管是面对百万扩展下的学生,还是服务产业转型升级需要,都要求高职投资理财专业进一步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理念,推动完善“思想引领、工学结合、证书导向、模块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

3.1 树牢“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育人理念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必须把德育摆在首位,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突出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坚持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创新,紧密结合扩招学生思想实际、心理实际和生活工作环境实际,做实做细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大力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同向同行,深化“三全育人”改革。针对扩招的特殊学生群体,结合行业发展形势,开展思政教育实践,积极凝练投资理财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加强形势政策教育、专业思想教育,把牢课堂主渠道。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落实“五育并举”要求,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2 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关键发挥好企业作用,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人才培养成果完善产教融合利益链接机制,增强企业主动合作、深度合作的内生动力。要抓住机制这个核心点,坚持育人模式共商、实践平台共建、师资共派、教材共编、育人成果共享,进一步优化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要抓住基地这个关键点,明确投资理财专业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一方面,突出加强银行、证券、保险等现有实习基地建设;另一方面,积极新建一批互联网企业实习实训基地,拓展校企合作载体和平台。要抓住需求着眼点,聚焦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紧贴市场现状、引领市场未来,以高契合度人才培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激发企业兴趣、考虑企业利益、增强企业动力,改变校企合作存在的“校热企冷”现象。要抓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落脚点,以构建校企命运共同体为改革方向,探索完善“企业班”“订单制”以及“校外导师制”“现代学徒制”等,切实增强人才培养能力和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以高质量技能人才支撑行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3.3 优化完善投资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产教融合的优势在于“适销对路”。要强化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设不同生源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与实训教学既要适应企业实际需要,也要适用不同生源需求。就投资理财专业课程体系而言,应开展深度市场调研,以行业企业对人才素质能力综合要求,定位课程内容、教学内容和教材选用,形成多元化知识来源与动态化知识框架结构。日常教学要与企业培训对接,做到学生“双证书”率100%,完成全部企业岗前培训的内容,获得企业对应工作岗位上岗资格证书,达到“1+X”,其中X为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应是国家、行业与权威企业职业资格证书。

3.4 强化学生职业定位和就业观念引导

“百万扩招”进校的高职学生,对职业选择、职业发展有两种相反的倾向。一类是经过一定的社会历练和职场打拼,对人生规划清晰、职业目标明确。另一类是无职业状况下,把高职扩招作为人生新起点、新跳板,对未来发展没有明确想法或者成熟的思路。前者要引导学生通过专业学习,深化职业思想认识,精准纠偏职业航向,坚定对投资理财等相关职业的价值追求。后者更要强化教育引导,帮助学生认识投资理财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形势,帮助学生做好人生职业规划,教育引导学生学有所用、用有所长,真正把专业所学变为人生财富。

3.5 完善教学运行、监控、评价机制

要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质量导向,紧贴人才培养方案落地的实际需要,构建和完善务实管用、创新高效的教学运行机制、过程监控机制、质量评价机制。基于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平台,形成线上与线下、微课、MOOC与翻转课堂相结合的移动互联学习平台和教学评价与反馈系统,强化教与学的互动,深化学与用的联动。创新多元教学评价,根据教学模式注重工学交替的过程性评价和绩效评价,建立社会、企业、学校多方参与、多维度的评价制度,客观评价教师教的效果和学生学的成果。坚持宽进严出、分类管理、因材施教,让“百万扩招”下的不同类型学生都能学习紧起来、忙起来、动起来,杜绝“开闸放水”现象,严把人才培养质量关。

猜你喜欢
百万扩招产教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校企合作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模式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百万扩招”形势下高职院校的改革路径
百万扩招政策下高职教育的应对与转型
高职百万扩招背景下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高职“百万扩招”任务的责任分解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