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 岩
(黑龙江省大庆市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四家子林场,黑龙江 大庆 166200)
黑龙江省主要山脉有大小兴安岭、张广才岭、老爷岭和完达山脉,森林面积2 145亿亩,森林覆盖率47.21%,森林蓄积20.52亿m3。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得黑龙江省成为林业发展大省。
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大力实施国土绿化美化行动,推进现代林业发展,应加强林业管理。高质量的林业育苗可以有效为区域生态环境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保障,可促进区域生态环境高质量建设。林业育苗最为关键的是科学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想要提升林业育苗质量,应有针对性地实施病虫害防治,更好地促进林业育苗事业的稳定发展。
高质量的林业育苗技术可以培育出抗病性更强、更适宜本地环境种植的苗木种类,促进苗林与地方林地环境的科学合理适应,有效强化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契合当地林业生态、林业经济的稳定发展。我国大力推进人工造林技术,人工造林技术可以辅助区域林业生态稳定发展。各个地区非常重视林业育苗工作,为了增强林木生长质量,须优化林业育苗技术,在科学统筹的基础上,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适当提高林木生长质量,优化林业体系,为构建出可持续、稳定的森林生态环境做出贡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林业育苗中使用的无公害防治技术可称为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主要作用是借助生物技术手段来实现林业育苗的病虫害防治,减少病虫害对林业育苗的影响。结合我国当前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来看,在林业育苗当中最为常见的技术手段包括昆虫防治技术、微生物防治技术、益鸟防治技术。昆虫防治技术主要是对林业育苗中的苗木种类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林业育苗中常见的虫害类型,引入这些病虫害天敌昆虫,实现病虫害防治目的。微生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是借助微生物的繁殖,有效抑制病虫害发生概率,既可以实现病虫害防治目的,也可以确保林业育苗中的生态平衡。例如,林业育苗中较为常见的马尾松虫害,可以利用微生物防治技术手段,通过培养和繁殖白僵菌素来达到防治目的。还可以引入一些益鸟对林业育苗中的虫害进行捕捉,有效减少害虫数量,实现病虫害防治目标。
化学防治技术是最为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可以解决一些大范围、扩散性强的病虫害问题,防治效果非常明显。化学防治技术一般有农药、杀虫剂等,虽然化学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效率较高,效果明显,但是其造价成本较高,不具备可持续发展特点,应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化学病虫害防治技术不具备生态环保性,很容易对周边的动植物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使环境受到影响。例如,化学药品在空气媒介中传播,很容易对环境造成影响,杀虫剂、农药进入水系统、土壤系统中,会对林场土壤、周边空气质量和气候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甚至杀死一些益虫,导致周边生态平衡被破坏,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林业育苗工作目标。为了避免发生此类问题,降低化学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造成的生态环境危害,必须要结合林场自身实际情况,严格把控潜在的安全隐患,杜绝杀虫剂滥用情况。科学合理开展实地考察,做好化学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实现高质量的病虫害管理规划。
物理病虫害防治是林业育苗中较常见的技术手段之一,在进行物理病虫害防治时,一般会用一些较为简单的机械设备和物理技术进行病虫害防治。将树木涂白来驱散害虫,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树木御寒效果,还能给害虫造成一定的错觉,实现病虫害预防。
结合大庆地区的林业育苗工作实际情况来看,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一般是在事后进行,缺少事前预防、事前预测技术。在出现病虫害情况之后,林业育苗工作人员才能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病虫害预防措施,但即使事后病虫害防治技术应用得当,也会对苗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若出现大规模病虫害侵蚀时,只能使用大面积的化学防治技术进行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林业苗木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应用成本,会对林业可持续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技术相对落后,已无法满足林业育苗工作的实际需求。
我国林业育苗工作呈现出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趋势,为了适应林业育苗整体发展趋势,必须要提升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林业育苗人才作为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着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与实施质量。部分技术人员专业水平不足,病虫害防治意识较为落后,这限制了林业育苗工作的稳定发展,想要改善这种情况,要提高技术标准要求,确保病虫害防治技术高质量实施,促进林业事业的稳定发展。
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必须要注重林业育苗事前、事中、事后的连续监督管控,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完善的病虫害防治机制,要科学合理构建林业病虫害监测系统。结合大庆地区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大林场在进行林业育苗时,主要是在病虫害爆发后,才能对病虫害进行集中治理,缺乏系统性的监控意识,对病虫害发生原因、变化趋势、防治手段无法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一些潜在的病虫害无法及时发现,整个林业育苗工作过程中缺乏全面、完善的监督监控机制,容易造成病虫害大规模爆发。
为了有效强化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水平,必须要从林业育苗管理人员入手,不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对病虫害防治的认识,提升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预测能力,对一些潜在的病虫害危机进行快速处理。应强化林区病虫害防治管控能力,及时发现病虫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选择科学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手段,对林区病虫害进行预防。定期对林业育苗人员开展知识培训,强化其专业水平。要加强培养林区管理人员,提升管理人员病虫害防治知识水平,积累病虫害防治管理经验,提升对林区病虫害的反应能力和处理能力。定期组织林区管理人员学习病虫害相关知识,掌握病虫害表现特征、防控措施、发生规律等。要使管理人员树立起事前预测分析意识,对林业育苗区进行全面跟踪。吸收具备专业素质、较高水平的林业管理人才,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奖惩制度,提升从业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确保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顺利实施。
结合大庆地区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实际情况来看,一般是以事后治理为主,为了契合林业育苗的大规模、集约化发展趋势,必须要构建一个完善的监测系统。林业育苗工作人员必须要强化自身的病虫害防治管控水平,结合林区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进行考察,及时发现病虫害,有效管控病虫害,提升林业育苗质量。构建完善的日常病虫害巡查机制,做好病虫害防治事前管控,一旦发现潜在的病虫害问题,应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对已经处理完毕的林区病虫害情况开展动态化监督巡查,杜绝病虫害问题反扑,杜绝潜在的病虫害扩散情况。构建林业育苗事前、事中、事后病虫害防治监督机制,切实将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作落实到各个管理队伍,将病虫害防治落实到个人,确保病虫害防治质量。
发展抗病虫害较强的苗木。想要有效提升林业育苗水平,应大力培养具备抗病虫害能力的苗木类型。20世纪,我国开展病虫害防治,当时最为主要的技术是在苗木上喷洒农药,但这种方法很容易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增强苗木的抗药性,甚至造成水土污染。害虫的繁殖能力较强,随着外来生物入侵,很多害虫会选择低抵抗力宿主。在进行林业育苗时,必须要培养具备抗病虫害的苗木种类,借助营林技术手段来增强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病概率。
打造林业育苗混交林。林业育苗过程中,应打造混交林,这是最科学、高效的林业育苗技术手段之一,具有极大的实践优势。混交林的地表植被非常复杂,虫子种类相对较多,生态环境更加复杂,有利于益虫的寄生率,便于害虫天敌栖息。若林业育苗中大面积培育同一种苗木,如果病虫害扩散规模较大,将直接导致大规模苗木受到病虫害侵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林业育苗中引入混交林,不同苗木的抗病虫害能力、害虫宿主存在差异,这样病虫害传播的速度会降低,可为林业育苗病虫害管理人员争取更多的病虫害治理时间,植被覆盖率也较高,可实现害虫与益虫之间的相互制约,降低虫害出现概率。
清除病虫害根源。清除病虫害根源是一种高效的林业育苗病虫害治理方式,直接清除被病虫害侵蚀的树木,对病虫害根源实施大规模清理,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危害,更有利于祛除害虫。此种方法是最直接、最高效的林业育苗病虫害治理方式。几十年来,我国各个地区都使用此种方式,致力于从根源上祛除害虫,其作为预防和治理病虫害的有效方式之一,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可以结合林业育苗的实际情况来设置隔离带,虽然此种病虫害预防治理成本相对较高,但是隔离带可以有效针对特定品种苗木进行应用。尤其是针对一些食性单一的害虫,如落叶松叶蜂、油松毛虫等幼虫转移隔绝具有一定优势。
林业育苗中,应用病虫害防治技术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有效强化区域林业发展水平,还能促进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为了积极践行区域林业发展政策,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稳定发展,必须注重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工作。
针对大庆地区的实际情况,对林业育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可行的林业育苗病虫害防治措施,以保障林业育苗工作的顺利高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