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两个确立”的四个重要维度

2023-01-05 15:11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两个确立权威政党

梁 晓 宇

(中共重庆市涪陵区委党校,重庆 408000)

1945年党的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进一步统一全党意志,增强党内团结作了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充分准备,为我们党赢得解放战争胜利、建立新中国,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提供了重要支撑;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则对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认识,同心同德为实现新的历史任务而奋斗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改革开放的顺利推进,为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提供了重要保证;2021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对于看清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将来我们怎样能够继续成功,如何走好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为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提供了关键保障。同时,第三个历史决议产生了一个重要政治成果,即“两个确立”。对此,我们要准确把握“两个确立”的丰富内涵,自觉拥护并实践“两个确立”。

一、理论维度: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坚持并维护党的领袖的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基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成熟的重要标志。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原则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领导工人运动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始终强调无产阶级政党在工人运动中的领导作用,始终强调维护党中央权威及党的领袖的权威的必要性。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先进的政党来领导,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决定了其能够担负起这样的历史使命,也能够代表无产阶级运动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政党要实现崇高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理想,必须成为一个组织严密、团结统一的整体,而要实现党的团结统一,就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还必须要拥有严密的纪律和高度的权威性,必须要有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和党的领袖。

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党的“领导核心”问题,但他们始终注意发挥领袖的引领作用。对于一个政党为什么要维护党中央权威,为什么要维护领袖的核心地位,恩格斯形象地指出,“每届总委员会的灵魂都是马克思”[1]。之后,由于第一国际的民主原则受到了巴枯宁主义的严重影响,为了打击巴枯宁主义,恩格斯用了将近半年时间写了《论权威》一文,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等问题,深刻论证了维护党的权威的必然性。恩格斯强调:“权威的本质是对意志的服从。”[2]同时,他也指出领袖的核心作用关乎党的前途命运,并用大海中船遭遇风险来说明权威对一个团队、政党的重要性,“在危机关头,大家的生命能否得救,就要看所有的人能否立即服从一个人的意志”[1]。

无产阶级政党需要用党中央的权威来保证每一个支部、每一个党员意志的统一,任何游离于党中央意志之外的个别行动都是决不允许的。在《论权威》一文中,恩格斯认为,权威和自治是相对的,用自治来反对一切权威是荒谬的;巴枯宁反对权威的本质是取消党的领导,而没有党的领导,党就不可能作为一个政治组织而存在,更不可能完成无产阶级解放运动事业。无产阶级运动不仅需要无产阶级政党权威的影响,还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恩格斯通过对英国宪章运动的深入考察和思考,认为以宪章运动当前的组织和理论水平,是无法取得革命胜利的。无产阶级要取得革命胜利,必须组建不同于其他所有政党的一个自觉的政党,对于这个政党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就是要有一个科学的世界观。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性与先进性,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的行动纲领、历史使命、斗争策略、坚持的原则等,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发展,为工人运动的发展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指导。

建党初期,列宁就强调一个职业化的革命家组织对党的重要性,并要求革命家组织必须要以集中化为前提,要建立具有权威的集中制政党。“维护自治制、反对集中制的倾向是组织问题上的机会主义所固有的根本特征。”[3]党的领袖应该由职业革命家中最杰出、最有威信的人担任,因为一个政党“如果推举不出自己的善于组织运动和领导运动的政治领袖和先进代表,就不可能取得统治地位”[3]。列宁关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党的领袖权威的思想,是与俄国当时恶劣的战争环境以及党刚刚成立、力量还不够强大紧密相关的,这对于克服无政府主义、分散主义,保证党对各项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保证党对群众和革命运动的领导具有重要意义。正是由于党中央有权威,以及列宁个人政治领袖的影响,俄共(布)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逐渐成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力量。在创建党的过程中,列宁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同各种错误思想进行激烈的交锋,捍卫了党的纯洁性。

(二)国际共运史发展教训的深刻揭示

1871年建立的巴黎公社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这个政权只存在了72天就宣告失败。马克思、恩格斯在强调中央权威的同时,也特别强调领袖权威对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加强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巴黎公社存在的72天时间里,设立了10个委员会,这些委员会互不隶属,也没有专门的负责人,委员会之间各自为政,缺少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巴黎公社也拒绝设立常任主席团,以至于在公社存续期间相继产生了28位主席。领导人的频繁变动,使得巴黎公社很难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政治权威,其失败也在所难免。巴黎公社失败的深刻教训表明,无产阶级运动的胜利必须依靠团结统一的无产阶级政党来领导,而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团结的核心,是无产阶级战斗的司令部,无产阶级政党必须维护好中央权威。苏共亡党亡国的历史教训是深刻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内因是根本性的。一方面,苏共中央不能做到从严治党管党,致使党中央的权威性、号召力、影响力严重下降;另一方面,苏共一步一步地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让西方敌对势力有了可乘之机。

二、历史维度:百年中共党史的经验总结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历史表明,在实践中形成一个中央领导集体,并且确定这个领导集体的核心,对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向全党明确了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党的最高机关,并要求对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的决议,全体党员和各级组织要不折不扣地执行。遗憾的是,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初期,由于建党经验不足,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和坚强的领导核心,党的主要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这些因素导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失败。从1927年“八七会议”一直到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的七年多时间里,中国共产党主要领导人频繁更换,向忠发、瞿秋白、王明、博古等先后担任了党的总书记或主要负责人,党的领导集体很不稳定。向忠发被捕后立刻叛变,瞿秋白、王明等犯了“左倾”主义错误,尤其是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对党的危害极大。其后,由于博古继续执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思想路线,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采取“御敌于国门之外”战术,让红军与敌人打消耗战、阵地战,导致根据地的面积不断缩小,第五次反围剿最终失败,革命根据地和白区的革命力量损失惨重,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建党初期,我们党的革命事业屡遭挫折和失误,这虽然与处在幼年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经验不足有关,但根本原因在于缺乏一个成熟的领导集体和领导核心,没有产生一个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作指导。

遵义会议是中央红军在长征中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毛泽东被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并协助周恩来负责军事工作,在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此后,中央红军先后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接着翻越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穿越荒无人烟的草地、激战腊子口、取得直罗镇大捷,最终胜利落脚陕北。遵义会议后,党的路线是正确的,成绩也是巨大的,广大党员认真贯彻和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从遵义会议到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党中央对党的错误路线进行了纠正,但由于战争环境的影响,并没有从思想高度对错误思想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刻的总结,全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分歧依然存在,这些分歧在党内的表现主要反映在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方面,一种是实事求是,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另一种则是教条主义式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为了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进一步统一全党思想,党中央决定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延安整风运动从1941年5月开始到1945年4月20日结束,持续了四年时间,以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标志,延安整风运动胜利结束。延安整风运动既是全党范围内的一次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也是破除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等错误倾向的思想解放运动,是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全党思想上的统一,提升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一次伟大创举,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延安整风运动解决了党内历史上的是非问题,提高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认知能力,“为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最终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奠定了重要基础”[4]。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它萌芽于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的开展,进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又继续得到发展。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功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和基本制度。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深入总结了建党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指出了“新的常委会从开始工作的第一天起,就要注意树立和维护这个集体和这个集体中的核心”[5]。这既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党的领导核心重要地位的深刻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在思想路线上冲破了“左”的思想桎梏,发出了改革开放的呐喊,历经40多年的艰苦奋斗,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阐明了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就其质的规定来说是马克思主义的,就其时间维度来说是当代的,就其空间范围来说是中国的,其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对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立足现实、总结历史,前瞻未来,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当代中国,积累了治党治国的新经验,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果。在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基础上,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回应了实践发展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新挑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伟大的历史主动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6],这其中“两个确立”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和发生历史性变革的重要保证。

三、现实维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一方面,“两个确立”服务于民族复兴伟业,为民族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保障;另一方面,“两个确立”使中国共产党拥有了真理的力量,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两个确立”是保证党的团结统一的需要

我们已经开启了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步伐。从国际上看,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全球蔓延,各种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加;从国内看,全面深化改革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潜在的矛盾风险增多,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对各种利益关系和权力格局的重新调整,是一场新的伟大的社会革命,要解决好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面临的各种困难、挑战和深层次的问题,必须维护好执政党的权威;从党内看,我们依然面临“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全面从严治党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船重千钧,掌舵一人”,困难越大、挑战越多,越是需要党内的高度团结和统一,而党内的团结统一需要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全党的思想,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时代之问、实践之问和人民之问作了科学回答,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精神旗帜,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能够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提供理论准备。“两个确立”能够保证党在思想上的统一、政治上的团结和行动上的一致,为我们党创造新的历史业绩提供坚强保证。

(二)“两个确立”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

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复兴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民族独立问题,不解决民族独立,民族复兴就无从谈起。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其既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又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核心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艰苦奋斗,使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我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既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又保持了社会的长期稳定;消除了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如期实现;特别是2020年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以来,我国率先控制住了疫情并恢复了经济增长,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和扩散,不断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助力全球防疫,赢得了人民群众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充分肯定。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的确立,“是在推进新时代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实践中自然生成的”[7]。

(三)“两个确立”是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的需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始终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政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将“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8]作为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扎根于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中,扎根于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斗争中。有了“两个确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干在一起、拼搏在一起,顺利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人民至上理念得到充分彰显;有了“两个确立”,中国共产党才能更好地恪守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增进人民福祉,厚植人民情怀。

(四)“两个确立”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坚持马克思主义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和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武器,是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坚持马克思主义,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并将其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6]。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需要一批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总书记就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对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历史性和世界性贡献,让全世界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两个确立’回答了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方向前进的重大问题”[9],有利于凝聚全党力量、统一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总之,“两个确立”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需要,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需要;“两个确立”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和感情,是民心所向;是进一步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需要,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四、实践维度:对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

深入理解“两个确立”最终需要落脚在实践层面。事实上,落实“两个确立”既是政治责任,也是对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我们需要将“两个确立”融入血液、付诸行动。

(一)思想自觉

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非常详细地描述了党成立后24年的艰难探索历程,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全党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并指出这是这一历史时期党最大的成就,是全党的思想共识;党的第二个历史决议正确地、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这也是全党的思想共识,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深刻阐释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集体和核心如何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历史伟业,论证了“两个确立”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科学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第三个历史决议,正值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刚刚启动的关键时期,在这样一个既关键又重要的历史节点,需要对党的历史经验及理论成果进行及时总结和提炼。“两个确立”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大历史观,体现了历史自觉和思想共识的深刻统一。

“两个确立”作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只有对其从思想深处真正地理解才能做到政治上拥护、实践上执行。广大党员要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深刻内涵、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内心深处拥护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决议。要从思想上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辩证统一关系,明确“两个确立”的内涵是特定的和统一的,不能层层套用和延伸;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同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的辩证统一关系,“两个确立”是全党统一思想和意志的重要保证,是对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核心提出的更高要求,在本质上是维护党的权威和“党领导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形成的党的领袖的权威”[10];此外,还要深刻认识“两个确立”是中国共产党对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探索,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二)政治自觉

保持政治忠诚。政治忠诚是共产党人重要的政治品质,也是党性纯洁的重要标志。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必须做到对党绝对忠诚,做到忠诚于党的组织,忠诚于党的理论和方针路线政策。坚决对党忠诚,必须忠诚于党的组织,只有忠诚于党的组织,才能确保党的团结,保证党的组织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坚决对党忠诚,必须忠诚于党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忠诚于党的最高理想和最高目标。

坚定政治信仰。信仰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每一个政党成员的思想和行动的“总闸门”,正如邓小平所言,“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5]。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只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读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到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广大党员才能真正走进马克思主义、认同马克思主义、形成对马克思主义的自觉信仰,只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学习和研究,才能使广大党员读懂马克思主义,破除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精髓,增强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保持政治定力。从学习和贯彻党章中增强政治定力,自觉学习和遵守党章,将党章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党的政治建设实践中增强政治定力,严格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和载体,提升党员干部的参与度,严格落实双重组织生活制度,烧旺党内历练的“熔炉”。从党的革命精神中增强政治定力,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革命精神谱系,是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筑起的道德高地和精神丰碑,是党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增强政治定力的精神源泉;要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传承红色基因,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增强政治定力的精神动力。

(三)行动自觉

坚决捍卫“两个确立”。捍卫“两个确立”,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需要将“两个确立”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行动自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世界,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确保意识形态安全;坚决同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鼓吹指导思想多元化的错误言论做斗争;坚持把捍卫“两个确立”转化为维护履职尽责、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将落实党中央精神与做好本职工作紧密结合。

坚定实践“两个确立”。两个确立的政治优势与思想优势能否得到充分彰显,取决于能否彻底地为人民服务。“两个确立”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真切的心声,实践“两个确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追求;把坚持和实践“两个确立”贯穿于为人民服务的全过程,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坚持对上级负责与对群众负责紧密结合,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持之以恒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升党的执政形象。

猜你喜欢
两个确立权威政党
巴西主要政党党的标志概观
世界政党与国家治理丛书
深刻领会、准确把握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实践要求
“两个确立”和“两大奇迹”的内在逻辑
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重要意义
各大权威媒体聚焦流翔高钙
跟踪督察:工作干得实 权威立得起
权威发布
权威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