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传思,贾 晓,江 海,袁俪欣,章 文
(华南理工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 科技合作与转化处,广东 广州 510641)
在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产教融合大背景下,高校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而且要为社会发展提供符合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1-3]。校企联合实验室作为高校与企业联合建设的发展平台,可促使高校和企业形成稳固的合作关系,带动知识、人才、技术、资金等创新资源的集聚。企业带入市场亟需的技术需求、资金、研发方向、市场推广等,高校则投入科技成果、创新人才等,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资源汇聚、科技前沿引领等方面优势,以及企业在市场活动中技术商品化的主体优势,既可降低研发投入、缩短研发周期,也可培养团队、集中资源攻关,并实现成果共享;既服务了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又实现了高校新工科建设、应用型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实践和探索[4。
目前,国内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合作模式主要分为“政府引导型”和“校企自主匹配型”两种方式。政府引导型主要是根据政府科技计划项目指南,企业与高校合作共同申报建设,双方对应指南需求投入相应资源,完成建设目标。校企自主匹配型则是学校和企业根据自身优势、需求、基础和条件,以签订协议来进一步约束建设联合实验室双方的责、权、利,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5-7]。
此类型主要是地方政府为加速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托行业、领域具有科技实力的创新型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组建校企联合研究平台,并通过财政资助的方式,让研究平台加速汇聚区域创新资源,独立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工作,期望建设企业在参与市场过程中,依托实验室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实现产品革新,以获得市场竞争优势。高校则在参与研究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获得一定的科研经费。如广东省为提高规模以上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开展的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专项科技计划项目。
此类型实验室主要是企业根据市场方向,在自主研发新产品过程中遇到难题,与相关领域有较强科研实力的高校开展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研发。双方依据建设协议,明确实验室建设方向,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向合作高校提出具体的科研方向,并提供一定的研发经费,充分利用高校的专利技术和大型设备资源,来解决企业自身在自主研发新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难题,逐渐完善自身的研发实力和实验条件。高校通过学科优势和教师科研成果的投入,促进教师与企业合作,通过与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了解市场需求,开阔研究思路,使得教师的研究更加贴近产业发展实际,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4,9-11]。
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可以有效促进校企双方人才、技术和应用等资源的有效流通,通过产业与学科互动,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和创新成果共享,技术需求得到解决、新的知识不断被提出和验证,但在实际校企联合共建实验室工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
大多数校企自主匹配建设的联合实验室,作为高校与企业双方出于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一种合作产物,通常是以企业技术研发需求为主导,联合高校相关科研团队建设[12-14]。企业对联合实验室创新发展规划具有局限性,往往追求短平快的发展模式,期望通过借助高校品牌效应短期内扩大其市场影响力,由于缺乏长远战略合作眼光,存在个别联合实验室建设起于挂牌止于挂牌的现象,未能发挥其在学科、产业互动过程中的桥梁作用。高校往往更重视对科研经费、创新成果、人才培养的关注,对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全过程的管理缺乏统筹规划意识,存在建设规划不明确、过程管理无序化的现象,缺乏新的指导理念、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难以达成共建实验室的最初目标和预期效果[15]。
同时,联合实验室的定位不够清晰,往往被狭隘的认为是科研项目的一种延申,按照合作协议的条款来执行共建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校企双方对其管理比较松散,高校仅仅是考核经费到位情况,企业也只是考核技术需求满足情况。对于政府科技计划项目引导而生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其建设经费主要依赖上级财政拨款,在2~3年的建设周期结束后,会出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缺乏运维资金的现象,从而导致实验室无法正常运转。
广东的主要产业是轻工、电子、机械、化工、家用电器和精细化工等,与华南理工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建筑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设置分布契合度高。学校长期以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来源于国家和广东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成果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20世纪80年代,广东经济快速发展,企业技术力量缺乏,为学校多年积累的科研成果提供了机遇和市场。华南理工大学鼓励教师将技术和科技成果与产业一线结合,通过全国首创的“星期六”工程师实践探索为珠三角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成就了嘉宝莉、科隆威等一大批企业,形成了华南理工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优势和传统。1992年,学校拓展校企合作模式的创新举措,与广东省电力工业局(现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联合成立华南理工大学电力学院,在国内首创了高校与企业联合办学模式。双方通过资源共享、师资互聘、产学研合作等方式,实现科技研发、人才培养、学术交流、学生实习与就业等方面的广泛合作。通过此类合作,广东电网不仅能源源不断地获得学校提供的科研支撑,还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为加速构建与产业深度融合的学科建设体系,加强和深化学科与产业在技术、人才、资金的深度融合,学校支持校内各研究实验平台科研活动研发课题紧跟企业技术前沿,鼓励科研团队与企业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2002年,华南理工大学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奥地利贝加莱自动化公司共建了贝加莱-华南理工大学现代工业装备控制实验室,这也是贝加莱继与上海东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之后成立的第四个联合实验室。贝加莱公司向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提供相关仪器设备,聚合物新型成型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则提供数台塑料加工设备及场地。实验室的建立进一步提升学校在工业装备自动化,尤其是在塑料加工机械自动化方面的研发能力,衍生的相关技术在企业应用,并获得巨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为了在新形势下有力支撑服务区域经济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学校探索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学科发展的新体制,聚焦校企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加大了协同创新和政策的激励力度,重点围绕高端装备、生物与健康、新材料、智慧城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发展,鼓励科研团队与行业企业,特别是规上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上市企业等共建联合实验室或研究中心。“十二五”以来,学校先后与华为、科大讯飞、埃克森美孚、联想集团等企业共建了近150多个聚焦行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校企研发机构,在珠三角核心区域以及长三角江浙一带产出一批应用示范典型和样板工程。2015年,与广东联合电子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智能交通及车联网技术联合实验室,为企业ETC产品研发、车用智能硬件技术研究提供科研支撑。2018年,学校深化校企合作,与联想集团成立了文档图像分析与识别联合实验室,也是联想集团在华南地区与高校共建的第一个联合实验室。2019年,与华为公司共建了天线基础技术创新实验室,开展深层次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深化多学科交叉。华为也围绕上下游产业链需求,先后投入近3 000万元的科研合作专项,与学校在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电池和自动驾驶等方面开展科研合作,实现学校与企业共赢。
为加速打通“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学校实施了“校企合作示范工程”,探索校企联合实验室建设的新模式,希望通过合作模式的创新,依托实验室为投入各方汇聚更多资源,攻克一批行业卡脖子技术难题,加速学校科技成果向区域经济社会产业转移转化,助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撑起学校科技创新发展新格局。2020年,与京华信息、有米科技、欢聚集团联合成立了“数字科学实验室”。实验室采用会员制,建立实验室发展基金,助力企业和学校项目合作,实现社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的相关基础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以数字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研究为核心,积极推进大跨度的学科交叉融合,大力推进大范围的技术与产业、学校与企业融合。2022年,学校逐步完善校企联合实验室运行机制,在双方签订共建协议的基础上,探索实行理事会下领导的主任(院长)负责制,加强了实验室建设各方协调、沟通机制以及实验室的日常运行管理。
校企联合实验室作为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高校科技和经济两张皮问题的重要途径,不仅能提高高校实验室建设水平,还能为高校深化教育领域改革和实施新工科建设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要做好、做实校企联合实验室,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共同努力,通过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合理的组织架构和监管体系,落实好联合实验室主体责任制,分层次、分类别建立实验室内部标准化管理制度,实现实验室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16-18]。其中高校应充分发挥人才和科研资源优势,将实验室纳入学校科研机构创新体系内,规范化、过程化管理,学校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指导,创新联合实验室的激励机制可参照新型研发机构管理,搭建以产业化应用为主导的项目激励制,提高资源的投入使用效率。企业应为实验室科研产业化方向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引,让实验室开展行业前沿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和满足重大国家战略需求,并为实验室建设提供相关保障。政府应在校企共建实验室的后期,通过政策牵引、资源投入,引导实验室向更高规格建设,获得地方相关资源支持,提升实验平台科研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