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下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分析

2023-01-05 12:59张潇杨河南博物院
环球首映 2022年8期
关键词:中华中华民族群体

张潇杨 河南博物院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不仅彰显了文化自觉,还体现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放眼全球人类发展史,中华文明始终未曾中断,其中,结晶的思想智慧、凝聚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强大支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中国最深厚、坚固的文化软实力。然而,中华传统文化发展至近现代,曾遭受到诸多挑战,每一次艰难的挑战背后也是发展机遇——正因为机遇和挑战并存,所以才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开始走向新生。因此,我们要了解青少年在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冲突面前易被文化认同打击的原因,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转变原因以及增强青少年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方案[1]。

一、新媒体语境下培养青少年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一)中华民族自信危机的存在

放眼全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深受认可,但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知识呈爆炸式增长状态;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民俗民风的学习相比,青少年更青睐于西方的快餐式文化,主要是因为外来文化形式的感官性强、冲击力大。同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一系列的学习危机、继承危机、发扬危机以及创新危机。此种危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网络化和立体化以及碎片化的新媒体传播,使传统文化的历史性、整体性以及连续性在一定程度上分解;第二,包括青少年群体在内的社会大众,普遍没有树立起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未能用正确的态度去了解传统文化[2]。若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视为一座丰富的宝藏,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掘进,此时文化自信不仅仅是原因,更是一种途径。

(二)青少年自身存在的问题

青少年是新媒体的重点发展对象,然而,该群体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期,面对良莠不齐的传统文化内容,青少年难免会产生“选择困惑症”。当新媒体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时,它的一般内容和变现形式均被重点筛选,为文化内核披上“新衣”,对于广大青少年来说,极易使其内心产生盲目信任感,进而无法甄别内容质量。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青少年更倾向在虚拟空间交流观点,不免有一些网友发表的言论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容易盲目追捧他人言论、漠视传统文化所提倡的正确价值观。部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持漠视态度,容易在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表现在缺少艺术情趣、道德素质下降等方面。此外,对于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少年来说,自身文化基础普遍较弱,对中国历史脉络不够熟悉,为维护中华文化自信带来了挑战[3]。

(三)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部分学校在对11-18岁青少年的教育上,注重“智育”、忽略“德育”,一味迎合考试型人才的需求,忽视对青少年进行文化情感和民族意识的培养,导致“知、行”分离。随着素质教育在社会的呼声越来越高,传授知识早已不再是教师的唯一职责所在,青少年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都应得到着重培养。第二,课程内容及形式有待创新。因为新媒体的蓬勃发展,青少年可以通过更多渠道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教师队伍的主体地位遭受挑战,进而,严重影响广大教师对传统文化的教育主动性。由此,对当前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也提出了较为严苛的要求——结合青少年自身的特点,教师应该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平台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授课方式,结合当下青少年感兴趣的话题,由浅及深讲授知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创新性,从而提高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的学习兴趣[4]。

二、新媒体语境下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

(一)对新媒体语言讲述传统文化故事的认同

在新时期全球化的背景下,青少年群体对西方文化有了多渠道、更深入的了解,与此同时,我国优秀的节目作品不断涌现,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创新叙事方式,用现代的方式讲好传统文化故事,增强了青少年群体对本民族文化精神内核和时代价值的尊重度与认同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新媒体之间的融合发展,有利于形成传统优秀文化的新媒体化发展格局。在新媒体化的影响之下,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本质内容没有出现变化,但形式却有所改变,各种新媒体分别呈现出不同形式和特点,其主要目的就是竭尽所能的拓宽受众群、增加用户粘性以及提升影响力[5]。5G网络及云计算技术全面普及后,微信、微博、b站、抖音等拥有时间碎片化特点的应用,改变了大众日常生活,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传播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加强与青少年的交流与互动,触发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情感共鸣和民族认同,传递文化自信的力量。用新媒体信息的传播形式,不仅迎合了青少年的需求,更提高了传统文化自身的魅力、增强了时代感召力,进而,既保留了主流文化的地位又保持了青少年所认同的独立与个性,最终,传统文化用新媒体语言实现了与青少年群体的平等对话[6]。

创新意识愈渐浓厚的今天,《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典籍里的中国》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等各大文化类节目采取灵活、新颖的形式破壁出圈,制作方主动了解青少年群体的偏好以及当下深受青少年欢迎的热议话题,运用数字技术在节目制作、演绎手法、传播手段等多方面探索与实践,为青少年提供了传统文化的现代表现方式和新奇感官体验,同时,也提高了该群体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的高度认同。新媒体下的中国传统文化具备强大感召力和情感共鸣,被活化的中华历史传统故事能够得到青少年的认可,不仅因为故事场景是历史与现实的完美交汇,还因为制作方找到了适用的新媒体语言,在青少年与文化之间形成了有效连接,并用其建立起了与青少年的共生关系[7]。现代化的展演方式一改传统文化在大众心中正统的叙事风格,用幽默诙谐的呈现取代以往严肃的形象,用年轻化、趣味化的表达方式贴合青少年群体的审美偏好;把传统文化背景与现代场景相融合,用现代的视角重现历史的风貌;利用新媒体语言和数字技术创新传统文化叙事方式等,这些行为都引领了新潮的表现形式,把久远的传统文化变得鲜活,高频刷新了青少年对文化类节目的惯有认知。此外,新媒体时代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的深度挖掘,加上行之有效的创意包装手法,也加快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走近大众的步伐,推动传统文化成为青少年群体心中的“顶流”,获得了青少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高度认同。

(二)对新媒体平台传播传统文化方式的认同

新媒体语境下,数字人文与社会媒介多元融合,传统文化作为主流意识形态吸引了各大新媒体平台的眼球,微博、微信、B站、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主动与文化产业机构寻求合作,关注打造传统文化、人文历史相关的热门话题;同时,由于新媒体具备数字化、互动性、个性化、超时空性等特点,主流文化也倾向与新媒体社交平台协商合作,借助其传播力的广度和深度触碰更多青少年群体,积极吸纳青少年用户原创内容中的创新元素,结合青少年的语言与新媒体平台的调性,把传统文化包装成具有高分享性、娱乐性、互动性的内容,形成新媒体传播的良好生态环境[8]。此外,手持设备的阅读模式深受青少年喜爱,在青少年群体中,手机不仅是简单的通讯工具,更是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基于青少年群体强烈的求知欲、好奇心,充分的休闲时间和良好的阅读能力,手机成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最佳工具。当下,官方政务平台在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时,越来越多地将互联网思维运用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媒体行业领域竞争中蓬勃发展并占有一席之地,主要是由于新媒体类型的多样性,这和现如今国内青少年的多样化、复杂化以及个性化的特点相契合[9]。

在手持设备高渗透率的今天,微博、微信、哔哩哔哩、快手、抖音等APP平台均拥有着独特的平台调性和传播优势。以微博为例,用户年龄段在10-39岁的占比约为81.68%,拥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占比约为74%,微博的传播具有强大的即时性和互动性特点[10],比起流量明星和娱乐新闻,更多的“国潮”、文化类节目登上微博头条热搜,直接拓宽了青少年了解传统文化的途径、促进了青少年群体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交流与讨论、拉进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群体的距离、增强了传统文化与青少年的情感共鸣[11]。哔哩哔哩平台(b站)作为年轻用户喜爱的视频内容网站,月活跃用户超过1.72亿,该平台用户的求知欲强烈,对有价值、信息量高的知识类内容有很强的需求,因此,成了对青少年群体接受传统文化的主场地之一。例如,河南卫视2021年推出的“中国节日”系列文化类节目在哔哩哔哩平台因高播放量、互动量火速出圈,青少年群体在该平台自发制作“二创”视频,除夕夜当晚“河南卫视春晚”便发酵为b站话题词第一名,随后,由中国节日IP引发的二创活动“唐宫夜宴手绘大赛”在微博平台也登上热搜榜单,这一系列的链式传播实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新媒体平台的全面走红[12]。此外,新媒体平台对传统文化的传播具备持久性,河南卫视借助这波文化热度在随后的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继续推出创新的文化类节目,成功打造了文化IP,全国青少年网友在各大新媒体平台为河南点赞,为传统文化遗产点赞,为中华民族精神点赞。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规律实现了节目的个性化传播,国潮与国风成为青少年群体争相追捧的对象,他们自发地“打榜”“转发”,文化自信的热度不断提升,推广范围不断扩大,青少年群体在用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体系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认同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13]。

猜你喜欢
中华中华民族群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