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鸣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南京 210042)
科技与教育的飞速发展为中职物理教学的创新和改革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全新形势下,想要提升学生的物理综合水平,教师应以全新的眼光审视物理教学,把握学生的培养要求和专业需求,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逻辑能力为目的,促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成功就业;教师应以市场和岗位为导向,整合与拓展物理课堂教学内容,融入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内容和元素,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打造多元、直观、立体的课堂,立足于科技创新,全面创新和优化物理教学方法,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课堂教学,增加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环节,确保物理教学质量和效率得到跨越式提升。积极进行物理课堂教学总结和反思,借鉴和参考较为成功的科技创新、物理课堂教学案例,构建适合学生能力发展、专业发展、职业发展的全新的物理课程教学体系。
与传统教学不同,中职教学更加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思想的限制,实际的课堂教学仍然偏向于理论知识教学,且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自控能力和思维能力较为有限,过多引入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科技创新元素,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影响物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较少主动进行课程拓展和创新。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是相辅相成的,如果教师在中职物理教学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缺乏专业技能的培养,将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素养和学习兴趣,难以真正将科技元素和科学技术的相关内容融入当前教学中,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部分中职教师自身教学经验丰富,但其信息素养和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升,无法有效把握物理课堂教学、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之间的衔接点,难以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进行课堂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不够畅通。部分教师为了活跃物理课堂气氛,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物理教学内容的视频展示,但未结合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科技创新需求,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引导。因此,教师在信息素养的建设过程中,要与时俱进,与新时代的教育需求接轨,创新中职物理教学模式,激发教育活力,提升新时代中职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部分教师没有处理好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关系,物理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缺乏创新和创意。部分教师未考虑学生的层次差异和个体特性,缺乏个性化指导,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发展,还会使中职物理课堂教学出现两极分化的趋势。理论教学是获取知识的基础,还要加强实践教学的比重,使学生真正将物理课程内容内化于心,提升知识应用能力。
中职教师应深入剖析和解读当下的物理教材,掌握其专业特性和中职教学特点,结合市场和岗位的发展趋势进行教材选择,或由学校物理教师和专业人员共同研发校本教材,融入科技创新的相关元素和内容,科学把控教材难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结合自身实际和学校需求,整合相关教育资源,切实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地发挥教育的力量。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以大数据技术为媒介,科学收集与中职物理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源或科技创新内容,筛选与主题相契合的内容。关注物理学科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的关系,提取具有典型性、真实性、生活性的案例和事件,将之渗透和融入到物理课堂中。
例如,在进行“力”的知识点教学时,教师可引入生活中搬动重物或纸箱以及运动员举重的案例,引导学生从物理层面入手进行分析,了解实际生活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很多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难以看到问题的本质,因此在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到本质,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掌握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以及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促使学生真正将物理知识内化于心,并逐渐爱上物理、学习物理、实践物理知识。此外,教师还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发展与思维多样性,引入与物理教学有关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概念、新方法,以及物理学家故事、物理故事、趣味实验、科技研发等内容。通过引入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减少学生对中职物理课程的思维定式,引导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提升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质量。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认知事物,分析相关概念和内容,并在科技创新的指导下有效开展问题探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
中职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动态化特点,能够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逐步形成自己的认知,在掌握物理知识的过程中还能提升物理素养[1]。基于此,为了有效提升物理教学质量,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对静态化的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转化,以更加直观的音频、视频、图片等形式呈现。通过创设情境的教育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多方体验,使学生融入真实的物理情境中,提高课堂的参与度,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提升物理技能和素养。中职物理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引导学生全面、立体地理解和学习物理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也可结合课堂教学主题,创设相应的物理教学情境,在教学视频中增加科技创新内容,设计具有关联性和导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分析、实践。
例如,在开展“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为学生创设物理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动画,或向学生展示高层建筑工人利用绳子和滑轮运送沙袋、汽车刹车后向前行驶一段距离、搬石头搬不动、两人提着装满水的小桶在水平位置移动等视频,使学生将目光聚焦在课堂上,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视频的形式展示生活中的实例,能够有效融入物理教学情境,展示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加强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和了解,明白物理就存在于生活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和意识。结合视频内容提出问题:上述例子中哪些是力做功?哪些是力不做功?有什么特点[2]?如何利用物理的方式描述功?做功的要素是什么?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知识和生活经验,在情境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思考。为了使学生掌握功的大小这一知识点,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构建数据模型,让学生操作模拟的火柴人,运用不同方式推动木块。观察后,分别画出力与位移一致、力与位移不一致的示意简图,利用物理符号进行标示,有效推导出功的计算公式。还可以制作时长在3~5 min的微视频,分别向学生展示正功、负功、求总功等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反复分析、揣摩、学习。学生在分析和探究的过程中,能够更加了解物理的意义和价值,提升物理学习的动力,将科技创新元素融入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利用掌握的知识和方法开展实践。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开展基于合作实践的物理课堂教学。在实践中穿插角色扮演、知识竞赛、物理创新成果展示、科技小发明等环节,动员和组织小组学生积极参与其中[3]。教师应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参与课堂教学,并为学生实践提供理论指导、技术指导、经验指导。合作学习模式不仅是新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物理课堂学习中,提升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钻研能力。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提升了团队协作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高了自身的物理知识素养,让物理知识服务于自己的专业技能,并运用专业技能更好地理解物理课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和需求调整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向,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物理科学素养。
例如,针对机械和建筑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应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着重进行力学知识的讲解,借助信息技术使专业和学科相互融合,开展基于机械基础和建筑力学知识的小组合作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使机械和建筑类专业的学生不仅能够通过物理课堂掌握机械基础的相关知识,同时也对建筑专业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有效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核心素养。在电工和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中,应适当减少力学的理论教学比重,积极开展磁效应、电磁感应等实践活动[4]。创新和改进传统单一的物理实验,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优势和特长,共同完成实验操作,并就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探讨和总结,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不拘泥于课本知识,使理论知识有效指导实践,提升自身专业素养。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实验提出一些猜想和假设,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合作、实践,通过实验进行验证和论证。还可以开展基于科技创新的物理课堂教学活动,结合教学目标确定相关主题,并以小组为单位积极进行策划和组织,勇于创新、大胆创造、积极实践[5],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活动后,展示优秀小组的物理科技创新成果,鼓励其分享自己的经验与心得,使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和假设转化成科技创新成果,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教师应把握当下的中职物理教学发展趋势和方向,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体系,立足物理课堂教学的实际环境和条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创新意识,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了解和关注,充分考虑其就业倾向和职业发展需求,为学生构建基于科技创新的物理课堂教学情境,运用信息技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采取针对性和科学性的方法开展物理教学。开展基于科技创新的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借助团队力量攻克实践难题,拓展知识面,了解学习物理知识的意义和价值,进而不断提升中职物理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