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氏菌病在畜禽养殖中的危害及净化防控技术

2023-01-05 09:57孟媛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布鲁氏菌患病疫苗

孟媛

(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青云区域畜牧兽医工作站,陕西榆林 719000)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感染导致的一种传染性疾病,不仅可导致动物患病,也可导致人类感染,严重威胁人类健康。该病已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B类传染病。随着规模化养殖越来越常见,养殖中的疾病问题也逐渐凸显。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牛羊养殖中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对于动物的机体健康状况,产业的科学发展以及人类的健康均会造成威胁[1]。本文将对现阶段畜牧养殖中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疾病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疾病的净化和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1 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病学特征

1.1 布鲁氏菌病的概况

布鲁氏菌感染是导致动物出现布鲁氏菌病的关键原因,现阶段将布鲁氏菌感染的不同动物分为不同的布鲁氏菌病种类,例如羊布鲁氏菌病、牛布鲁氏菌病、猪布鲁氏菌病、鼠布鲁氏菌病等,共分为20 多种不同的感染类型,目前已知的可感染患病的动物品种高达200 多种。我国布鲁氏菌感染主要出现在牛、羊、猪养殖中。布鲁氏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对环境的耐受能力较强,自然条件下也容易出现变异,变异之后其毒性和抗原均会改变,导致布鲁氏菌病难以净化。布鲁氏菌潜伏时间长,传染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容易出现大面积动物群体感染患病的情况[2]。

1.2 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和传播方式

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或者携带布鲁氏菌病原的动物,实际畜牧生产中,传染源还包括患病动物的分泌物、乳汁、粪便、精液、尿液等,患病动物生活过的环境,接触过的饲养管理用具等。研究发现布鲁氏菌病在成年动物中更为常见,反而幼龄动物感染的概率相对较低,雌性动物感染率比雄性动物更高。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机体的皮肤组织、黏膜组织等,包括动物的消化道和眼结膜等,动物的交配以及环境中蚊虫叮咬等也会导致感染[3]。动物感染布鲁氏菌病后大部分会出现生殖系统病变和关节炎症状等,如常见的子宫炎、睾丸炎、睾丸肿大、妊娠动物流产等。目前对于布鲁氏菌病的诊断措施主要是通过细菌学和血清学的方式进行诊断,其中细菌学是通过将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或病变组织进行切片制作,随后使用沙黄亚甲蓝燃料进行染色处理在油镜下观察,可发现红色的布鲁氏菌。通常实际生产中还会通过临床症状、血清学诊断等方式对疾病进行准确诊断。

2 布鲁氏菌病的危害

2.1 布鲁氏菌病对动物的危害

动物养殖中一旦出现布鲁氏菌感染,首先会破坏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容易诱发继发性感染,提高动物病死率。动物感染后主要出现繁殖系统障碍,雌性动物感染后若处于妊娠阶段将导致流产或死胎,同时伴随子宫炎症,显著降低动物的繁殖性能。雄性动物感染布鲁氏菌后会导致睾丸出现炎症,显著降低精子的活力和精子量,并导致精子畸形量提高,降低动物配种的成功率。雌性动物感染布鲁氏菌后繁殖系统的病变主要集中在子宫、卵巢等处,子宫内膜出现充血水肿,部分患病动物的子宫内膜上出现坏死灶。处于哺乳阶段的雌性动物会出现乳房明显肿胀,泌乳量和乳汁品质显著下降的情况,同时母畜的外阴红肿,分泌大量黏液,影响母畜的繁殖交配功能。雄性动物感染后同样也会导致生殖系统的病理变化,主要集中在睾丸部位,表现为睾丸出现炎症、疼痛。动物布鲁氏菌感染后均会导致繁殖性能的显著降低,严重者导致不孕不育,即便是后续获得良好治疗,对于繁殖系统的损伤也是不可逆的,不能再作为种畜使用,对动物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4]。

2.2 布鲁氏菌病对人类的危害

布鲁氏菌不仅会感染动物,也会感染人,并导致类似的疾病症状。人类感染布鲁氏菌后通常存在一定的潜伏期,一般在14~21d。感染初期体温升高,全身乏力,并伴随多汗的症状。随着感染时间的推移,逐渐出现食欲减退、精神萎靡,并且出现关节疼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早期部分感染患者还会出现泌尿系统、肝脏、脾脏和淋巴系统紊乱。与患病动物相似,人类感染布鲁氏菌后也会出现繁殖系统问题,女性感染患者将出现月经紊乱,白带增加,孕妇会出现流产。男性感染患者会出现睾丸炎症问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布鲁氏菌出现人类感染的情况曾在我国出现几例,均导致严重后果,这也警示我们在动物养殖和试验中需要严格注意布鲁氏菌感染的问题。2010 年12月,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8 名师生由于接触没有经过严格检疫的山羊,在进行试验教学的过程中导致全部感染布鲁氏菌,最终机体健康出现严重损伤。2019年7 月中牧兰州生物制药公司由于操作疏忽导致布鲁氏菌感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相关资料显示,截止到2020 年年底,我国布鲁氏菌病阳性人员达到10528人,对人类的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

3 布鲁氏菌病的净化及防控措施

3.1 动物养殖中的消毒工作

动物养殖过程中的消毒灭菌工作是预防动物疾病的有效措施,消毒过程不仅包括对养殖场内区域、饲养管理用具、设备设施、饲养工作人员的消毒处理,还包括对动物养殖场中的水源、饲料等物质也需要妥善的消毒处理。通常对于养殖场的地面,栏舍以及饲养管理用具等可以通过使用2%的氢氧化钠碱性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饲养管理人员使用的用具和防护用品使用含氯的消毒药剂浸泡或者熏蒸消毒。对于动物养殖场中排出的废弃物、污染物等通过堆积发酵、深埋、焚烧和消毒药剂喷洒的方式进行消毒处理,其中深埋处理也需要配合使用生石灰进行消毒杀菌。对于动物养殖中水源的消毒使用漂白粉。对于患病死亡的动物、排泄物等传染源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降低二次感染的风险[5]。

3.2 布鲁氏菌病疫苗的接种

目前布鲁氏菌预防疫苗有很多种类,包括弱毒性布鲁氏菌疫苗、灭活疫苗、亚单位疫苗以及新开发的DNA 基因疫苗、合成肽疫苗等,疫苗的注射对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发挥关键作用,尤其是现阶段病原菌耐药性不断增强,以及饲料全面禁抗的背景下,疫苗的作用受到更广泛的重视。我国畜牧养殖中常用的布鲁氏菌病疫苗有三种,均属于弱毒性疫苗,分别为猪2 号布鲁氏菌疫苗、牛19 号布鲁氏菌疫苗、羊5 号布鲁氏菌疫苗,疫苗的接种方式主要有3 种,分别为肌肉注射、口服和喷雾疫苗,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疫苗应用过程中需注意,弱毒性疫苗对于疾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弱毒疫苗还具有少量的病毒活性,给妊娠动物注射弱毒疫苗后容易导致流产,所以说对于妊娠阶段的动物,禁止使用弱毒疫苗,以免造成损伤。布鲁氏菌灭活疫苗通过对布鲁氏菌进行裂解处理,目前比较成熟的羊布鲁氏菌灭活疫苗是将RE0198 菌株上5 种抗原进行处理后制作的灭活苗,在羊养殖中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灭活疫苗安全性高,但是部分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不佳,例如GI24 裂解布鲁氏菌制作的灭活疫苗在山羊中的免疫效果仅为60%左右,保护效率相对较低。

由于基因分子技术的快速进步,亚单位疫苗和DNA 疫苗受到行业广泛关注,例如使用布鲁氏菌中的相关毒力因子配合超氧化物歧化酶制作的重组蛋白疫苗,对布鲁氏菌的预防和治疗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合成肽疫苗是通过将人工制作的短肽作为免疫成分,结合载体或者部分免疫佐剂制作的合成疫苗。合成肽疫苗在布鲁氏菌病的防控上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很多已知和未知的问题。

3.3 提高动物养殖中布鲁氏菌病的防控意识

动物养殖中感染布鲁氏菌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即便是后续获得良好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动物生产性能下降以及治疗所花费的经济成本均会降低养殖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布鲁氏菌要秉承防大于治的方针,提高防控意识。首先需对引进动物的健康水平进行细致、详尽考察。如牛羊养殖中外源动物的引进需要严格的隔离饲养,确定引进动物没有携带致病菌才能进行混群养殖。其次,养殖场需及时制定、更新和完善疫病防治技术和防治规章,同时根据当地疫病状况更新防疫制度,避免物资运输过程中出现感染。政府部门需提供相关的技术支撑。基层人员发现疫病后及时上报,不可隐瞒疫情,同时人员自身需做好消毒措施。若人员出现发热、四肢无力或长时间肌肉酸痛的情况时,需要及时上报并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6]。

4 小结

布鲁氏菌病不仅在动物养殖中会出现,人类也会感染,而且病原菌具有潜伏时间长,传染能力强,传染范围广等特点,通过完善消毒管理制度并执行,落实疫苗注射等方式可有效降低布鲁氏菌出现的概率,促进动物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布鲁氏菌患病疫苗
辽中区患病草鱼体内嗜水气单胞菌分离、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完形填空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