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仙宜
(华南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 广东·广州)
[提要]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以广东自然遗产地丹霞山为案例,分析遗产地转型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与矛盾,提出基于利益相关者的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期为实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遗产地是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类型之一,在遗产地的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协调保护与开发的目标,而遗产地的发展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协调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有助于平衡保护与开发的目标,从而促进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随着遗产地的深入发展,利益相关者处于动态变化之中,也涌现出了各利益主体利益诉求不同、遗产地社区由外来主体主导而当地居民参与不够、乡村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若不能合理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构建利益共同体,任由各利益相关者以自身利益为导向,将不利于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
以往研究较少对遗产地乡村旅游社区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研究,特别是转型过程中的遗产地乡村旅游社区。促进乡村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实现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丹霞山作为目前国内率先发展科普产业的遗产地,相比其他旅游地,丹霞山的利益相关者种类更多,关系更复杂,对乡村旅游社区影响更深远。且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得与遗产地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只有遗产地实现平稳可持续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才能得到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励利益相关者推动遗产地发展的积极性。在此背景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构建促进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丹霞山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等众多头衔,丹霞山景区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在发展旅游之前,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不涉及旅游接待;第二阶段是自1980年丹霞山旅游业发展伊始,旅游消费功能不断强化,特别是2010年申遗成功之后,游客量大大增加,在丹霞山景区内及周边乡村社区,众多本地及外来企业主纷纷投身于民宿或餐饮业的经营;第三阶段则是近几年随着研学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丹霞山管委会大力推动科普研学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名山”向“科学名山”的转型。丹霞山科普产业的发展,带动一大批原居民和经营者转型从事科普研学产业。除此之外,当地政府对科普研学产业的重视以及丹霞山优异的自然资源禀赋也吸引了较多外来科普研学机构入驻,在此开展科普研学活动。在科普研学产业的影响下,传统旅游利益相关者正面临着重构,利益相关者逐渐趋于多元化、复杂化,重构后的多元利益主体共同推动遗产地的发展转型。
(一)遗产地转型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界定。关于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最具代表性的定义是Freeman于1984年提出的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该理论最初源于管理学,此后被引入旅游研究领域,国外学者率先研究旅游利益相关者,国内研究相对滞后,我国旅游学界于21世纪初引入“利益相关者”概念。借鉴已有理论研究,本文将遗产地利益相关者(利益主体)定义为:任何影响遗产地发展目标的实现或受到该目标影响的个人或群体。
在遗产地发展的不同阶段,发展定位与目标可能有所差异,因此利益相关者处于动态演变的过程,利益相关者群体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可能随之变化。目前,丹霞山大力向科普研学产业过渡,在遗产地乡村社区形成了新的科普知识网络,相较传统单一的旅游发展阶段,利益相关者更加趋于多元化,相互之间的互动关系也愈加复杂。
而核心利益相关者则是对遗产地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的利益相关者群体,与遗产地的联系更加紧密,直接影响遗产地的保护、规划开发等活动,实现利益诉求的紧迫度更高。分析发现,丹霞山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丹霞山景区管委会、外来企业主、本地村民、第三方科普研学机构以及消费者这五类群体,其中消费者又包括游客以及研学团。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推动遗产地发展的主体,直接参与并助推丹霞山旅游与科普研学产业的发展,其行为和利益诉求应当优先得到重视。
(二)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1、景区管委会。景区管委会是遗产地发展的主导力量,也是权力的主要行使者,是景区发展目标的制定者与发展方向的引领者。不同于其他利益主体,景区管委会的利益诉求通常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方政府对景区规划开发的意志与态度。在遗产地的发展过程中,景区管委会优先注重生态效益,丹霞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景区管委会在规划开发中认识到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强调以保护丹霞山及其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生态多样性为首要原则。在此基础上,致力于提升遗产地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经济效益上,希望各利益主体能够协同合作,积极发展旅游及科普研学产业,促进遗产地的整体经济提升。在社会效益上,代表地方政府行使权力,从整体层面塑造并维护遗产地的良好形象,并且呼吁外来人才精英带动本地村民发展,培育提升本地村民谋生能力与手段,保障本地村民权益,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2、外来企业主。外来企业主是推动遗产地发展的重要主体,也是主要获益群体。这里的外来企业主是指在遗产地周边乡村旅游社区从事民宿、餐饮经营的旅游小企业主,出于利益驱动展开创业,他们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而由于自然遗产地的特殊性质,其开发与经营活动受到了诸多限制,游客量屡屡下降,仅依靠传统的旅游接待已不足以实现企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多变的环境使得企业主们认识到提升自身能力、开拓其他业务的重要性,因此寻求拓展其他营利渠道,实现多元化发展成为外来企业主们的共识。他们的利益诉求包括希望景区管理部门能提供多种发展机会与平台,帮助宣传营销,并且能够获得政府经营政策的支持和当地创业的利好,以及能够获得稳定高回报收益,提升企业形象和知名度。
3、本地村民。本地村民是指长期居住在遗产地周边乡村社区的原住民,他们是社区的主人,有权利参与遗产地的开发、保护与经营,以及享受遗产地发展带来的效益。本地村民又可以细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与能力相对出众,脱颖于一般村民的乡村能人;另一类则是普通村民。乡村能人相较普通村民文化素质高,见识广,拥有某种专业的技术或技能,能从事相对门槛较高的工作。而普通村民则随着旅游的发展,由传统的以农业种植为生逐渐参与到旅游服务行业中,但由于所具有的知识与技能的限制,且缺乏话语权,多从事层次较低的岗位。近年来,游客量的下降对本就收益不高的村民的生计也造成了一定影响,村民的共同诉求是能够提升生活水平,增加就业机会,获得进一步改善生计的手段与方式。
4、第三方科普研学机构。丹霞山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与国家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科考价值与研究价值,因此吸引了众多本地及外来组织机构聚集于此,不断开拓自身发展的空间。这些组织机构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从事科普推广、自然教育的机构;二是负责开发研学课程和组织研学旅行的机构。这些机构根据各自的专长,充分利用丹霞山的自然资源开展各种科普和研学活动,他们的共同利益诉求是,一方面最大化地利用丹霞山的自然资源,借丹霞山的遗产地效应获得较好的平台支撑和口碑优势,扩展研学市场,提升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希望当地政府和景区管委会能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扩大影响力。
5、游客、研学团。消费者是旅游市场的供需方,丹霞山的消费者有两大群体,即传统游客和研学团。两者的利益诉求又有所不同,游客的核心诉求是观赏独特的旅游景观,体验到更多丰富的旅游活动,获得高质量的旅游体验,以及享受满意的旅游服务。
研学团主要为中小学生群体,其背后代表的是学生与家长对研学目的地的双重诉求,一方面目的地的安全可靠等因素必须纳入考量之中;另一方面追求多样化、差异化、体验深刻、获得感高的研学课程,特别是对于为消费买单的家长,目的地的口碑优势与较高的知名度也是影响决策的重要因素。
(三)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遗产地的发展涉及到多个利益主体,特别是与核心利益主体息息相关,总体来说,丹霞山的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行动更多是基于利益协调,利益冲突较少,整体维持一定的平衡。但各利益主体间由于地位能力的悬殊与利益诉求的差异,也存在着一些矛盾。厘清这些矛盾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利益主体间的关系,促进遗产地的平稳发展。分析存在的主要矛盾如下:
1、景区管委会对遗产地发展科普研学产业的推动与社区原住民理解不到位,参与热情不高,未能充分享受到发展带来的效益的矛盾。景区对原住民关于科普研学的宣传教育尚未普及,较多原住民由于文化水平有限,缺乏一定的知识与技能,对科普尚且停留在不了解、不参与的阶段,经济收入取决于传统的农业种植和旅游接待,面对遗产地的转型发展无所适从。
2、旅游者希望获得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与景区旅游活动与服务不足的矛盾。由于自然遗产地的特殊性质,景区的开发活动受到较多限制,没有更多吸引或延长游客停留时间的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游客在景区的旅游活动仅限于游览山水等自然景观,难以维持新鲜感,也就是旅游产品与服务未能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需求。
3、旅游企业经营者对景区旅游现状的不满与景区管委会及相关政府部门对遗产地开发的限制的矛盾。旅游企业经营者追求自身经济效益最大化,普遍认为由于景区旅游活动与项目不足,以致游客量不甚可观,对经营多持有不满的心理。而相关管理部门则秉承将遗产地的生态效益置于首位的原则。双方由于所处位置的不同,在如何处理好景区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存在一定矛盾。
(一)以景区管委会为主导,建立利益共享与协调机制。遗产地的总体发展目标在贯彻落实过程中应以景区管委会为主导,众多利益相关者相互协作共同实现。首先,要统筹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前提是使各方主体达成利益的一致性共识,即通过推动科普研学产业的发展,使遗产地成功转型为有影响力的科教型旅游目的地,在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同时实现各方主体利益共享。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由景区管委会整合社会各界资源,建立多方沟通平台和渠道,通过信息与资源共享,增进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流,形成遗产地核心利益共同体。其次,明确清晰各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定位,充分了解其利益诉求,切实保障他们的参与权利,建立利益协调机制,引导其进行利益博弈的公开协商。景区管委会要做好调控与监管,坚持遗产地整体利益最大化,引导各利益主体积极承担保护遗产地生态环境的责任,规范约束利益主体的行为。即景区管委会的管理统筹要以融合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和平衡多维目标为根本,促进遗产地的经济水平、自然生态、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二)引导当地村民多渠道参与,实现乡村新内生性发展。当地村民是遗产地发展的原生力量,最大限度地促进村民参与不仅能够塑造良好的目的地形象,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提升村民的生计能力,促进利益公平化与本地化,实现人才就地振兴,促进遗产地乡村旅游社区的新内生性发展。首先,要提高当地村民的认知水平,改变村民的短视化利益追求,向村民宣传普及科普研学的重要性与意义,激发村民对遗产地的责任感与认同感,促进原住民积极自发地参与到保护遗产地、支持旅游和科普产业发展中来。其次,挖掘原住民潜在的乡土知识与技能,通过各种知识转移将本地村民转化为知识型村民,从而吸纳更多村民参与到促进遗产地发展的轨道上来。譬如,可以借助外来精英的力量,带动帮扶村民,将村民的地方性知识与技能转化包装为研学课程,促进村民生计转型。
本地村民作为信息与资源的弱势群体,景区管理部门应当在政策上适当倾斜,予以扶持。着重培育两类乡贤:一类是本土乡村能人,他们本身拥有一定的知识与专业水平,转化扶持成本较低,应给予更多鼓励和支持性政策,使乡村能人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另一类是返乡精英,返乡精英拥有更多资源,且对乡村发展具有更高的责任感与奉献精神,可采取一定的激励机制,吸纳返乡精英投身于乡村建设与发展。
(三)促进外来精英与本地村民之间的广泛协作,形成互补联动效应。本地村民与外来精英在促进遗产地发展方面各具优势,通过加强他们之间的互惠性,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格局,为遗产地的发展创造更多效益。原住民往往拥有一定的场地资源,然而由于自身知识与技能的限制,缺乏利用场地进行知识生产的能力。外来精英通过与本地村民进行合作,将村民的生产生活空间转化为研学空间,设计相对应的研学科普课程,从而实现空间的增值利用。本地村民也可通过后天知识赋能实现自身价值的重塑,在外来精英的带动和帮助下,二者进行知识的联合生产。此外,景区管委会需要提升外来精英的社会责任感,使其自发地对社区居民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和利益回报等,促进利益主体之间的良性合作与互动,为社区居民赋能,提升遗产地发展的社会效益。
(四)兼顾各个消费者群体的利益,促进遗产地多元化发展。消费者是遗产地发展面向的终端人群,其利益诉求影响着遗产地的产品和服务供给,起着至为关键的作用。在传统旅游接待遭遇瓶颈、研学势头高涨的形势下,景区管委会引入外部资源和力量,充分带动社区参与到科普研学中,促进遗产地的转型。然而,相对于现阶段遗产地对科普研学的重视,传统游客的利益诉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了。考虑到遗产地发展的多元化与整体效益的最大化,景区管委会应兼顾各类消费者群体的利益诉求,思考如何在大力发展科普研学产业的基础上,将普通游客融合进科普研学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既能丰富传统游客的旅游体验,也能促进多产业融合发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对旅游者的宣传教育,吸引部分旅游者转化为遗产地的科普志愿者,既能激发其对遗产地的责任感,也能丰富遗产地的人才储备库;另一方面在遗产地的长远发展规划中,完善科普研学体系,使科普研学不只面向中小学生群体,扩大受众是遗产地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