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雨乔 刘舒靖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桂林)
[提要]为厘清特色小镇建设的功能定位,本文以恭城莲花特色小镇为例,通过梳理恭城莲花特色小镇的发展优势及成效,探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终提出完善建议,以便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特色小镇建设正是在实现乡村振兴道路上不断探索的结晶。因此,立足于广西地区的基础和实情,借鉴发展较好特色小镇的经验,加快提升特色小镇发展水平,对广西更好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更快达成乡村振兴目标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基本概念界定。特色小镇建设是以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为核心在结合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资源等具体条件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创新型发展模式。它需要以特色产业作为发展动力,融入特色文化增添发展内涵,围绕环境和谐宜居这一发展目标,将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起来。
(二)乡村振兴与特色小镇建设的内在逻辑。特色小镇建设正是在实现乡村振兴道路上的探索之一,我国特色小镇建设的浪潮起源于浙江省,2014年杭州云栖小镇首次尝试这一发展模式,便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成果。这一重要创新之举能够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内在动力,这一发展模式不仅能够突出特色民俗文化,而且能够有力地推动产业融合,进而更好地落实乡村振兴战略。
(三)乡村振兴视角下特色小镇建设的功能定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特色小镇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和生态优化等多种功能。特色小镇建设中各类主体的广泛参与,加速了资金、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汇聚,促进了产业快速发展。特色小镇建设重点考虑文化特色,对当地文化进行深入地挖掘,通过文化景观、文物展览等方式让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特色小镇主动开展生态建设,力争打造出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
“恭城模式”是一种由农民自发进行创业推动生态农业发展,进而推动工业和旅游业共同发展的农村经济发展新模式。恭城县莲花镇自2016年成为全国第一批特色小镇建设单位以来,坚持因地制宜、融合共进的发展方向,秉承“以人为本”、保持淳朴的发展原则,营造敢于挑战、鼓励创新的发展氛围,实现了镇容镇貌大改变、产城融合可持续发展,小镇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一)依仗优势资源,产业特色鲜明
1、特色产品产销好。莲花镇以月柿为主导产业,囊括了生产、加工、销售、研发等多个环节,富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作为全国月柿产量最大的乡镇,月柿贸易往来非常活跃,月柿销售在国内各地及东南亚各国均负有盛誉。莲花镇还顺势推出了柿饼、脆柿、果脯、柿叶茶、柿果酒等一系列衍生产品,有力地促进了产业整合与市场融合。更是有效借助“互联网+”等技术,带动了一批月柿冷链物流加工企业的发展。
2、特色旅游旺盛。莲花特色小镇辖区内的红岩新村作为文化生态旅游名村,先后获得“全国十大魅力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AAAA级景区等称号,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成为广西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红岩新村不仅注重水果生产,也追求养殖业发展,还强调农旅融合发展。凭借其独特优势,协同发展生态农业与旅游观光,已经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二)注重文化传承,彰显“三性”结合。莲花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古建筑资源,通过进行村庄风貌设计上的乡土化改造,彰显了“莲花九甲”乡村特色,融入月柿文化的骑楼,尽显古镇风情。通过在房屋风貌设计上融合桂北民居风格与瑶族建筑特色,实现了将地域性、民族性、现代性三者结合。长鼓舞、恭城油茶、舞龙、舞狮等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也都得到了很好传承。莲花镇以月柿节作为宣传媒介,以月柿作为待客之道,以鲜明的月柿文化作为特色,有力推动了莲花镇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三)因地制宜,政策机制灵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培育广西特色小镇的实施意见》指出要将产业、生态、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等要素融合开展“五位一体”规划建设。通过建设用地、资金补助、财税优惠等激励措施支持特色小镇建设顺利进行。在这充满活力的政策机制引导下,莲花镇全面推进乡镇规划试点工作,深化乡镇行政体制改革。全镇以月柿产业为核心,通过组合产业链,建立起了近100家上下游企业共同参与的“柿业联盟”。
(一)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公共配套服务仍有待完善。莲花特色小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处于进行时,环境美化、城镇绿化等方面还仍有不足,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仍不完善,小镇建设还需在交通便利、餐饮娱乐、购物住宿等方面做出努力;参与小镇发展的动力有待挖掘,如缺乏集月柿加工、销售、研发等环节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入驻,而且由于自身产品性质的原因,月柿产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等。
2、资源整合有待加强,推广工作有待改进。莲花镇的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分布较为分散,没有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乘数效应。政府统筹规划能力有待加强,在产业融合、文化推广、景区服务等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改进。深度挖掘文化内涵、纵向延伸产业联系,争取打造出莲花镇的品牌文化与特色产业。
3、产业链建设需重视,深化创新助推发展。莲花镇未能做到城乡产业协调发展,在产品深加工、营销策划、打造品牌、配套服务一体化、产业链延伸方面仍有欠缺。由于小镇建设会受经济发展水平及基础设施的限制,吸收高新技术企业困难、传统产业缺乏关联互动,所以进一步提升莲花镇产业形态创新、进一步推进相关企业良性运转和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深化加工链、服务链、物流链等协调发展急需得到重视。
(二)原因剖析
1、同质化现象严重,文化挖掘仍欠缺。莲花镇特色小镇的特色元素不够突出,易被视为同质发展;现有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挖掘浮于表面,不足以培育特色小镇,缺乏深入的探究。文化创意型企业的严重匮乏,也很难推动当地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由于缺少建设经验,前期对特色小镇建设的统一规划不足,缺乏建设性的创新思考,与其他特色小镇未产生实质性的差别,造成特色品牌的打造不清晰、特色产业的延伸不充分。
2、产业规模较小,生产技术较差。受生产技术、资金积累和人力资源等因素的限制,莲花镇的产业规模都较小,产业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对于人才引进、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视不够,经营理念老旧,生产技术落后,主导产业的带动效应未能完全发挥出来,产业融合的规模效应也没有完全体现出来,限制了莲花镇特色小镇的进一步发展。
3、群众对特色小镇建设认知度低。当地群众仍然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不愿在旅游、住宿等相关服务业投入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这就造成了建设过程发展滞缓,实际带来的集聚效益所得有限。同时,居民思想较为保守,缺少对国家特色小镇建设的正确理解,对旅游带动经济发展认识度低,对于产业协调发展的意识不强,对于特色小镇建设的发展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特色产业、文化传承、政策灵活等方面是恭城莲花特色小镇发展至今的优势所在,而基础设施水平、资源整合力度、产业链建设等方面的不足是恭城莲花特色小镇进一步发展的限制条件。为更好推动莲花特色小镇发展,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做出努力:
(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小镇通信物流、污染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莲花镇特色小镇道路交通、餐饮住宿等配套公共服务体系,合理布局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厕所和停车场等设施,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打造优质旅游氛围和消费环境,实现游、购、娱、住协同发展,提升特色小镇功能。
(二)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借用新态势。充分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化技术,为小镇创业者提供信贷、融资等便利服务。抓住大数据趋势,利用诸多网络平台,推动“产业+网络”创新宣传模式,形成特色产业品牌。充分整合线上平台资源,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活动,开拓月柿相关产品销售的新渠道,为助推当地经济发展打造新动力。
(三)突出特色产业,打造文化品牌。政府部门要根据本地区的资源禀赋确定相应的比较优势,深度挖掘莲花镇的文化内涵,并与特色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提高“月柿小镇”知名度和核心竞争力。同时需要进一步明确特色小镇旨在打造的品牌目标,立足文化、生态等固有优势,树立绿色环保理念,突显其鲜明的特色,重点发展“特色小镇+休闲旅游”“特色小镇+生态养老”和“民族特色小镇+文化创意”等模式。
(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创新理念,夯实产业基础,依托多元主体参与,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的带动作用,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的建设、运营与管理,扩大市场有效投资。鼓励龙头企业参考成功经验引领发展,创新运营管理方式,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同时,政府应做到因势利导,做好政策保障,营造良好的招商环境。
(五)增强群众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主动性。特色小镇的建设不仅仅要依靠政府财政支持、外部金融扶助,更要注意唤起民众的重视,凝聚民众的共同智慧。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后期的经营管理,都应该有民众的参与,吸收在生产经营中发家致富的经验,听取有建设性意义的想法,增强他们在特色小镇建设中的参与度。
总之,进行特色小镇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尊重客观规律规范发展,目光长远统筹规划发展,脚踏实地因地制宜发展,才能打造出产业特色鲜明、发展势头强劲、文化特色突出而且与时俱进、能够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小镇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