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传军
(亳州市谯城区农业农村局 安徽亳州 236800)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皖北地区结合自身的强项,加快了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为了更好地推进皖北地区朝天椒规模种植,本文作者总结了皖北地区多年来朝天椒栽培管理的实践经验,集成朝天椒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以供皖北地区发展朝天椒生产种植参考。
根据当地自身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栽培模式。
朝天椒可以净地栽培,也可以与小麦、大蒜或者白芍、牡丹等中药材套种栽培。春季朝天椒一般在2月中旬育苗,4月移栽,如种植单生型朝天椒,7月可以陆续采摘上市;如种植一次性成熟簇生型朝天椒,在9月中旬可以采摘上市。
朝天椒4月上旬育苗,小麦收获后,6月上旬移栽,9月下旬就可以开始采收。朝天椒收获后可以继续种植小麦。
朝天椒一般3月中旬育苗,5月大蒜收获后移栽。如种植单生型朝天椒,8月可以陆续采摘上市;如种植一次性成熟簇生型朝天椒,在9月中旬可以采摘上市。朝天椒收获后可以继续种植大蒜。
品种选择上最好根据种植习惯和市场需求选择效益高、当地认可的、适销对路的品种,有生产订单农业的应根据订单农业要求选择适宜品种。目前皖北地区种植效益较好、种植面积较广的朝天椒品种有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司选育的簇生椒红秀品种、单生椒星艳品种等,以及河南省椒都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簇生椒鑫杂10号、天佑10号、华椒505等品种。订单回收的朝天椒有保银系列单生椒849、011等品种。
育种前把种子充分晾晒,提高发芽率。用55℃温水浸种15 min,或者用50%多菌灵300倍液浸种20 min,也可用0.9%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 min进行消毒杀菌,防止种子带菌传播病害,消毒后清洗3~4次即可进行浸种催芽。
选择地势宽敞、排水方便、背风、向阳、干燥的田块作苗床。苗床如不背风,要在苗床北面设立风障挡风。一般苗床深20~23 cm,宽130 cm,长度适宜,营养土厚度10 cm。
营养土一般要求有机质含量达到15%~20%,全氮含量0.5%~1.0%,速效性氮含量大于60~100 mg/kg,速效磷含量大于100~150 mg/kg,速效钾含量大于100 mg/kg,pH 6.0~6.5,达到疏松、肥沃、保水、透水、通气、无病菌虫卵及杂草种子等。
配制营养土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营养土配方中菜园土、有机肥、草木灰的比例为 5∶2∶3,为提高肥效,每1 m3营养土需加钙镁磷肥7.5 kg或复合肥3 kg。营养土用福尔马林(40%甲醛)消毒,一般100 kg营养土用药0.2~0.3 kg加水30 kg,边喷边拌,拌匀后起堆,盖一层薄膜闷2~3 d后揭开膜,再经5~7 d待药气散尽即可使用。
有条件的也可以采用基质育苗。
用硫酸铜50 g兑水10 kg,或用50%多菌灵30 g兑水10 kg喷洒床坑和床框,苗床消毒后即填充营养土,准备播种。
春季栽培一般2月中旬播种,4月移栽。大蒜套种一般3月中育苗,5月移栽。麦茬种植一般4月上旬育苗,6月上旬移栽。播种前一天苗床浇足底水,播种时先将营养土疏松,然后将催好芽的种子均匀撒播于床土上,播后覆盖0.5~1.0 cm厚的营养土,并洒一层薄水,盖上地膜和棚膜,以提高保温保湿效果,有利于出苗。
播种至出苗7 d左右,要保持较高的温度、湿度,白天温度25~30℃,夜晚16~20℃,土壤湿度80%左右,促使出苗齐,不“带帽”。出苗至发真叶7 d左右,要降温、降湿、增光,白天温度控制在18~20℃,夜间14~16℃,加强光照,防止‘徒长’和猝倒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的发生。发真叶至移栽30 d左右,为幼苗基本营养生长期,要由“控”转为“促”,适当控制床温,实行变温管理,白天 21~23℃,夜间 16~18℃,苗床湿度要保持半干半湿状态,结合喷水浇施1~2次营养液,促进壮苗。移栽前7~10 d进行炼苗,要降低温度、控制浇水提高幼苗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逐步进行露地管理。
在4月初,待苗高5 cm左右,地温要稳定在15℃以上,露地断霜后进行定植。簇生朝天椒单株栽培,行距 35~40 cm,株距 20~25 cm,每亩栽培 8 000株左右。麦茬栽培夏椒,行距30 cm,株距15~20 cm,每亩栽培10 000株左右。移栽前一天,如果是实生苗,苗床内要浇透水,以便起苗时多带土少伤根。栽植垄要覆盖地膜,膜上按行株距打孔,深度以不埋子叶为宜,定植后及时浇灌缓苗水,并把苗子周围地膜用土压实。田间可以每6行辣椒套种1行玉米等高秆作物,调节田间小气候,减少日灼病的发生。艳红、泡椒等单生椒,按行距55~60 cm、株距35~40 cm定植,每亩定植3 500~4 000株。注意定植不要过浅,过浅易倒伏。
一般每亩底施N、P、K为45%的复合肥60 kg。对保肥差的田块,在摘心和开花结果期,每亩追施N、P、K为16%的复合肥15 kg。在生长期内,干旱及时浇水,高温时浇水应在早上或傍晚进行,防止生理性病害发生。雨季时要及时排水,防止发生涝灾。
移栽前用氟乐灵进行封闭除草,或出草后用盖草能对禾本科杂草进行防除。
辣椒移栽大田返苗后,在开花前及时摘心打顶,促进侧枝生长,使侧枝结果多、成熟一致。在植株长到6~10 cm,具有6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摘心,留3~4片叶,促进侧枝的生长。在30 d左右,侧枝长到6~8片叶时进行第2次摘心,再次促进分枝。
辣椒猝倒病俗称歪脖子病,主要发生在苗期,如播种过密、浇水时大水漫灌、保温放风不当等都容易发病。可选用72.2%的霜霉威400倍液或50%的甲霜铜800倍液或95%的霜霉威1 500倍液叶面喷施,3~5 d喷 1次,连喷 2~3次。
主要发生在苗期,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等易发生立枯病。该病还易通过寄主、水流、农具等传播。可选用40%的甲基硫菌灵500倍液或5%的井冈霉素1 500倍液或95%的霜霉威1 5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
疫病是辣椒的灭生性病害,在辣椒的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发生,初期可用25%的甲霜灵750倍液或50%的甲霜铜600倍液或77%的氢氧化铜700倍液叶面喷施防治。
病毒病主要是接触传播,传毒媒介主要是蚜虫、飞虱。用20%的病毒A 400倍液或2%的宁南霉素500倍液或0.9%的高锰酸钾液叶面喷施防治。防治病毒病时可加施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等药剂。
炭疽病发生的条件是高温多雨天气,生长瘦弱的植株及将近成熟的果实易受害,主要为害果实和叶片,引起腐烂,因其病源不同可分为黑色、红色和黑色多毛炭疽病。可选用50%的腐霉利800倍液或50%的异菌尿800倍液或25%的嘧菌酯600倍液叶面喷施。
上述病害预防时每10~15 d喷1次,发病后每3 d喷1次,连续喷施2~3次。多种病害同时防治时可以根据药剂的性质进行混合喷施。
朝天椒充分变红后,要及时采收。如出售干椒,采收后有条件的进行烘干,没有烘干设备的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应避免太阳暴晒,以防出现花皮影响辣椒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