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 楠 许 斌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提要]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服务成为人口老龄化面临的严峻问题。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基础的服务模式,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目前面临的困境主要集中在机制体制尚不健全、专业人才队伍缺失、供需矛盾突出等。因此,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的构建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顶层设计、实施服务全过程监督监管,重视养老服务专业化人才培养等,以期为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构建提供切实可行的思路。
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地区65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5年8月到12月开展了第四次城乡老年人生活质量抽样调查,2016年10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公布了调查结果,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6,402万人,占总人口的18.70%;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9,064万人,占总人口的13.50%;全国老年人口抚养比为19.70%,比2010年提高7.80个百分点。
在我国超过2.6亿的老年人里,失能老人总数超过3,800万人,完全失能老人接近1,180万人。2018年我国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0%,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6.6%,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4倍。随着老年人平均预期寿命的不断增加和“健康老龄化”观念的转变,我国老年人群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将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近年来,“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由于它既强调老年人生活需求的照护,又突出医疗对安全养老的重要性而被广泛关注。
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的养老服务起步相对较早,经过多年的沉淀和改进,其管理体制、法律法规趋向完善,使得养老服务业已经在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中运行。我国的养老服务起步比较晚,为推进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国务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文件。《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的通知》(国发〔2021〕35号),指出“十四五”时期养老服务将达到以下目标: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框架基本建立,老龄事业和产业有效协同、高质量发展,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建立,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医养结合是养老服务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基础的服务模式,医疗是养老的根本保障,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医养结合将成为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最大机遇。
我国目前“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由养加医:目前比较多的是由规模较大的养老机构配置护理部或门诊部,甚至医院,目前国内已经有多家养老机构运行模式为由养加医。截至2021年,全国共有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5,857家,比2017年年底增加了59.4%,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床位数达到158.5万张,超过90%的养老机构都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第二,从医延养:仍然以医院为服务主体,实质上为大型医院的医疗服务向养老服务的延伸,主要针对刚需人群。在医院内设置固定养老服务床位,成立专门承接老年服务的科室,将医疗机构转型,转变成能够提供医疗服务和养老服务的双重功能一体化机构。第三,医养协同:医院与养老机构签署协议,由医院定期安排医护人员到养老中心巡诊并提供医疗服务,而养老机构负责治疗后康复和恢复期的护理。双方业务互相补充,合作共赢。截至2020年底,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建立签约合作关系的有7.2万对,是2017年底的6.1倍。
(一)“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建立,机制体制仍需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目前尚处于探索、试点的阶段,虽然相关部门不断就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加强规范,但总体依然处于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比如稳定可持续的支付机制尚未建立,养老机构的服务费用没有纳入医保系统,现在我国涉及支付养老服务费用时,医疗保险支付的部分主要集中在疾病住院治疗阶段,对于养老护理的支付方式有待完善。
(二)“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供需矛盾突出。首先,当前我国养老资源总体供应不足,资源分布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涌向大城市,中小城市资源相对落后,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严重缺乏。失能与半失能老人在不断增加,康复养老床位相对缺乏。有研究显示,中英两国首都城市北京与伦敦的养老院比较,在总数方面,伦敦市的养老院数量相当于北京市的2倍,而北京市人口约为伦敦市人口的3倍。我国养老机构人均占有量较小,数量严重不足。其次,供需结构矛盾。目前,专业的老年康养与医护机构数量少,康养设施设备相对缺乏,一些老年人在医院治疗后存在无处康养的情况。
(三)养老服务人力资源不足,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缺失。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尚未完善,现有的专业养老服务队伍人数少、流动性强,适合市场需求的高学历高素质养老服务人才严重缺乏。部分大学毕业生由于工作性质、晋升机会、工资待遇等因素不愿意到养老机构工作,造成专业人员数量不能满足老龄化人口日益增长的需求,供求失衡的现状突出,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医养结合”养老事业的发展。
(一)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传播积极老龄化新理念和新知识。养老常常被理解为被动接受服务,进入新时代,应该倡导积极老龄化,让老年人更多地融入社会。树立积极老龄化的理念:老年人不是负担而是社会的财富,可以从探索老年人自身潜力和强化老年人之间的互助着手,尝试突破问题。尝试多种模式,一方面使老年人自主参与社会;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利用老年人力资源。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积极老龄化”是“参与”“健康”和“保障”要尽可能使老年人在较长的时间里保持良好状态。要加强宣传教育,为传统养老模式的转型发展建立良好的社会氛围。通过健康教育,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所谓养老仅仅是提供日常生活照料的观念,宣传老年人是社会中重要成员,应始终融合于社会,自身要树立终身发展理念,始终保持稳定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乐观地面对老年生活,使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理念获得广泛的社会理解与支持。系统宣传国家已出台的促进养老服务的相关政策,推动既有政策的顺利实施,逐步形成全社会树立尊老、爱老与健康养老的社会风尚,建立对老年人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制度顶层设计,建立健全机制体制。目前,国家层面关于“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缺乏相关法律法规的支撑,主要形式体现为由国务院及组成单位包括国务院办公厅、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发布的政策文件、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内容主要包括推动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加快养老服务体系构建及强化机构许可等方面。地方性层面则更多由当地政府聚焦当地社会、经济水平出台贯彻落实《指导意见》、推进医养结合的实施意见文件、发展医养结合服务文件、建设医养结合服务体系文件、争创医养结合示范市文件等。加强标准化工作是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应对中国老龄化加深的严峻挑战,需要完善医养结合政策体系、基于城乡统筹的视角破除制度壁垒,加强市场引导与扶持,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进一步推进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更大范围内的跨地区使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为社会资本流入养老服务业兴办养老机构创造机会,改善养老服务业的基础设备,提升养老服务业服务水平和质量,完善医养结合服务的监督管理机制,对于服务内容、需求评估、质量评价有明确的标准与规范。在原有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深入发掘不同服务群体的诉求,整合资源、因地制宜,创造性地探索不同的服务方式。
(三)实施全周期监管,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服务缺乏统一规范标准、服务质量缺乏有效监督管理。开展此领域的质量检查,全面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确定整改方向和方案,制定有利于养老服务良性发展的法律法规,切实保护实施医疗护理和接受医疗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坚持“医+养”结合服务原则,根据接受医疗护理人员的健康管理结果和养老诉求,提供恰当内容的服务。由国家相关部门卫生健康委、老龄办、人社部、基层老年社会服务中心等机构联合成立全国“医养结合”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借鉴国际标准,根据基本国情,参考发达国家经验,对全流程进行统一规范,确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行业准则,严格全周期监管,正确引导养老服务的发展方向,提高服务质量。
(四)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养老服务人才储备库。为推动养老服务行业持续进步,破解人才队伍建设难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调研了13个省份34所高校的养老服务专业大学生,调研显示养老服务人才女生多、农村学生多、低收入家庭多,并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等职业化教育层次。老年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学、老年护理是目前养老服务高等教育的主要专业。针对我国现阶段养老服务人才现状,立足我国国情,制定人才培养中长期发展规划,各级社保部门加强对养老服务人才的鉴定管理,逐步建立养老服务专职人员从业资格鉴定制度和考核制度。参考国外成功经验,完善养老服务核心能力标准,加强准入与监管机制,开发专业课程体系,深入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复合型养老服务高层次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培养,构建校企合作实践模式,开展临床教学培训示范,让学生愿意报考养老服务专业,让毕业生愿意从事养老服务行业,最终建立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储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