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琪
(中共绍兴市委党校 哲学与科社教研室,浙江 绍兴 312000)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1]这一重要论断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探索的凝练表达,是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深化运用与丰富发展。回溯百年大党的发展全景,从毛泽东同志提出要“以苏为鉴”思考和探索中国人自己的道路,到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继续探索“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再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回答“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之问,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和伟大成就生动诠释了无论是中国的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既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又深刻反映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道路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必然选择,为共同富裕构建起符合发展规律和人民利益的理论范式和实践逻辑。
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优越性和中国式现代化丰富内涵的生动显现。只有回到中国自身,把共同富裕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视野中加以考察,才能准确把握这一奋斗目标的核心要义和世界范围的广泛意义,才能全面认识中国式现代化对西方现代化的借鉴和扬弃。只有坚持“走自己的路”,在开辟“中国道路”、运用“中国智慧”的基础上,才能牢牢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方法论和实践原则,在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胜利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先进的政治目标唯有依靠先进的政党组织类型才能实现。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没有强有力的政党领导,就难以让中国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更无法成就中国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2]63这是对“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句被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基本结论的丰富和拓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摆在第一位的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摆在第一位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是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深刻启迪。
走自己的路,要求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中理解坚持党的领导的深刻意义,在始终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中实现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是理解当代中国政治的钥匙[3]3。从诞生之初起,中国共产党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成功地把一盘散沙的中国组织、武装起来,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带领全国人民夺取政权后,中国共产党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要求的那样“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4]52,开启了伟大社会革命的艰辛探索。从改革开放之初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物质文化需求,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全面深化改革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从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5]5,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被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从摆脱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6]的科学判断,中国共产党人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追求中,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的使命担当中成功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创造了“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7],未来也必将继续推动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美好追求不断变为现实。历史已经昭示,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客观上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者,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和历史的选择”[8]。坚持党的领导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使中国共产党同时成为了国家战略的推动者和人民利益的维护者,能够谋划全局和长远,确保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均得到保障[9]7,这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的题中之义。实现共同富裕要求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到各领域各环节,确保共同富裕的实现之路得到不偏不倚地持续推进。
走自己的路,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筑牢人民底色,在厚植为民服务情怀、增进民生福祉中实现共同富裕。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五个重大原则”之一。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避免将“人民”概念与西方人性论作出的“人是人的最高本质”等所谓“普世性”“永恒性”的抽象理解相混淆,而要把人放在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中予以考察。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人不是停留在思想观念和理性思辨层面的非现实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0]525。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1]中国共产党在唯物史观视域中准确把握 “人民”概念,从“现实的人”而非“抽象的人”出发,在思想上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群众观点,在实践中始终保持“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实践自觉,形成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自觉把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民生需求作为共同富裕的基本内容,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12],增强共同富裕的针对性。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以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作为衡量尺度,树立“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的政绩观,在更广阔的范围、更丰富的领域中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共同富裕真实可感。共同富裕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目标指向和具体落实,是为人民谋幸福的重要着力点,也是党的党性和人民性有机统一的重要体现。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的重要概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6]共同富裕既内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中,又贯穿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与不断现实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启的现代化道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内在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基本范式和价值取向。我们要站在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深刻理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区别于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在探索后发国家如何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开启现代化的道路中实现共同富裕。
走自己的路,要求坚持做大蛋糕的增量思维,在稳步推进社会整体富裕的基础上实现每位社会成员的富裕。现代化是以生产力的现代化为基础的社会变迁。中国作为后发国家,所处的时空条件完全不同于拥有种种现代化先发优势的西方发达国家。西方现代化道路既是以资本为中心的资本增殖之路,也是资本转嫁劳资矛盾、生态危机、劳动力成本过高等制度性成本之路。反观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是在对内面临一穷二白的现实国情,对外遭遇全球性、普遍性、深层性的现代化危机的国际环境中展开的。历史的教训和现实的国情都要求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跳出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理论框架,道义上决不能重蹈西方覆辙,现实性上亦无法复制西方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一条完全不同于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回答好如何在尚未达到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国家开启现代化建设的问题。破解这一问题的首要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对以往哲学的扬弃和超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科学揭示了人类从贫穷走向共同富裕的最一般基础和前提要求,即物质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达。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必须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这为共同富裕确立了以做大蛋糕为前提的实践路径。实现共同富裕,首先必须从单纯“分蛋糕”的存量思维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增量思维,在实践中把做大做优蛋糕作为工作重点,以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方式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在稳步推进社会整体富裕的基础上实现每位成员的富裕。
走自己的路,要求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将实现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奋斗联系起来,在构建共建共享的治理现代化格局中实现共同富裕。在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富裕,是一项世界范围内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这是一个人口数量规模超过目前发达现代化国家全部人口总和的现代化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将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奇迹,也将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伟大奇迹。达成这一目标,离不开14亿多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换言之,共同富裕不仅是党和政府自上而下的战略推动,更是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责任,“具有非享受性,依靠共同奋斗”[13]。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哲学高度指明了“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10]287,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决定力量。历史已经证明,善于组织动员人民群众和团结社会各界力量是我们党夺取胜利的力量源泉。这也是衡量现代政党“党力”强弱的重要指标[14]152。我们迫切需要把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从“等靠要”、政府大包大揽的惰性思维中解放出来,从“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的错误理解中纠正回来,将共同富裕的实践切入点聚焦到完善社会发展环境与鼓励个人奋斗上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要坚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原则,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6]。人民群众既是共同富裕的受益者,也是共同富裕的参与者和贡献者。要建立健全充分释放社会活力的体制机制,为每个人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提供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要以增强人的自我发展动力为目的,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不竭动力。
走自己的路,要求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充分激活超大规模国家的规模优势和质量优势的基础上为共同富裕注入可持续发展动能。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的。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这些都表明当前中国面临问题的复杂性和挑战的严峻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28这一新目标、新挑战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拿出直面现实、变革创新的魄力,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过程中持续做大、做好、做优蛋糕。具体来讲,就是中国制造必须向中国创造转变,对外开放必须向高水平方向提升,全球分工产业链必须向高端攀升。实现以上内容的关键就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2]33。这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我国通过建立健全以创新贡献为导向的激励和分配机制,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潜能,最终实现创新驱动、人力资本驱动型发展。
制度优势因国家治理效能的不同而产生分殊。实现共同富裕迫切需要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治理水平。我国作为转型经济体,面临的一大挑战是如何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又规避西方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种种负面问题。这里的关键是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统一。通过改革不断提升治理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政治逻辑与市场逻辑的相互适应,实现政府与市场的分权与合作。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这一矛盾运动为我国的制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自觉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自觉通过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符合规律地向前发展。”[12]共同富裕的实践蕴含着全面深刻的制度体系的变革要求,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自觉调适,是发挥制度优势和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体现。
走自己的路,要求高度重视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驾驭、利用和引导资本逻辑的制度创新中实现共同富裕。中国道路最重要的创新之一,就是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将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贡献了主动运用并超越资本逻辑的中国智慧。贯穿其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就是驾驭、利用和引导资本逻辑。资本逻辑是资本主义社会起源与发展的核心逻辑,指的是资本以最本真的方式不断追求自我增殖的过程。马克思指出,资本“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15]927-928。这是对资本和资本主义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进步作用的肯定,即资本有其“文明面”。但是,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资本的“不文明面”。以不断自我增殖作为最高目标的资本,如果不对其发展加以有效规范和引导,将导致生产过剩的危机和两极分化的结果。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一方面要用好资本的“文明面”,始终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在制度层面持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革除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运用国家力量引导更多资本进入到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的领域,服务国家发展和人民需要,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机制,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克服资本的“不文明面”。运用政府的调控力量,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防止资本横冲直撞和无序扩张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
走自己的路,要求坚持共享理念,健全共享发展机制,发挥国家权力在资源配置上的调配优势,确保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与现代化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并重,整体富裕和每个人都富裕并存。马克思恩格斯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探究人类贫困的生成根源,揭示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之下人类社会贫富悬殊的必然趋势,并从发展先进生产关系的根本视角出发,主张消除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制度才是反贫困的根本路径。仅重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起发展成果有利于全体人民共享的先进生产关系。资产阶级尽管像马克思恩格斯评价的那样,“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4]36,但是资本增殖作为资本主义的最高追求,使得创造出来的巨大财富无法通过狭窄的生产关系让绝大多数人共享,其结果必然陷入社会财富越增长,贫富差距越拉大的现实悖论。反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破除了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追求造福全体人民,而非服务资本增殖。这既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区别于资本主义所有制关系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从根本上遏制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共同富裕追求的是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富裕。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必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方面,坚持促进效率提升的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始终突出公平的取向,破除有碍公平正义的制度性因素,“补偿和矫正既有制度性因素对实现共同富裕的制约,使各种发展要素和发展制度与共同富裕的目标相匹配”[16],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更合理的制度安排、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和更坚实的治理基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全球化的进程意味着不同文化和文明之间的碰撞、冲突和激活。塞缪尔·亨廷顿在其代表作《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中断定文明的冲突是影响世界的主要冲突。尽管这一论断引发了诸多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世界的多元发展迫使我们或主动或被动地将目光延伸至更深层、更内在的文化根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仅是一条基于特定时空条件出发确立而成的道路,也是一条深得中华文化浸润、博采世界文明成果而创造性前行的道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1]的重要论断,两个“相结合”的论断凸显了中华文化的显著地位。有学者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生了由“自我辩护”到“中国主体”,再到“影响世界”的历史性转变[17],仅用“特殊”或“特色”已然无法涵盖中国道路所彰显的全部意义。这预示着中国要以一种对人类文明形态的全新理解和现代化理念来建设一个代表着人类文明新高度的现代化国家。这其中,历史悠久且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必将为中国道路注入富有内生性、系统性、稳定性和包容性的文化内涵。实现共同富裕,要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度出发,激活文化的新引擎作用和重要支撑作用,在彰显独特中华文化的巨大优势中铸魂塑形赋能。
走自己的路,要求赓续传统文化中“以民为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等思想精髓,在以人的现代化为根本的现代化道路中实现共同富裕。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视野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永恒主题。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强调将人从手段、要素的定位转变为目的本身,将内容拓展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双富裕,将目标提升至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在发展观上的新发展,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等方向性问题进行了生动诠释,乃“国之大者”的重要体现。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文化孜孜追求“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倡导“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厚植“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为民情怀,而非狭隘的西方人本主义思想。中华文化追求“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大局观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发展之路,而非割裂人与自然关系、轻视自然、破坏自然。中华文化倡导“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东方智慧,强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平等和谐、文明互鉴的局面,而非零和博弈。这些千百年传承下来的智慧,为中国式现代化对人类现代化道路的开拓创新注入了文明之魂。概言之,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共同富裕,不以牺牲其他地方的利益和子孙后代的利益为代价,也不以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它历史辩证、守正创新地回答了后发国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现代化道路中如何实现共同富裕这个世界性难题,为包括发达现代化国家、后发国家在内的全人类应对全球发展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将有力地促进全球包容性发展”[18]。在此意义上说,共同富裕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还具有原创性贡献和世界意义。我们要持续丰富、日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宽共同富裕的文化向度。
走自己的路,要求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思想共识,为实现共同富裕汇聚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理论一经群众掌握,也会变成物质力量。文化自信、思想共识对于道路成功具有根本性、方向性意义。走自己的路,离不开文化这个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19]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孕育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思想品格、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共同富裕不仅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伟大演绎。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就有不懈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景,在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蕴含着大量关于小康、大同社会的思想精华。无论是“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对物质基础和精神富足的强调,还是“自强不息”“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对奋斗精神的价值引导,亦或是“扶危济困”对社会公德的培育,都为共同富裕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必须深入挖掘中华文化蕴含的关于美好社会构想的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拓展中华文化与共同富裕的内在契合点,提高全体人民对共同富裕的理性认知和价值认同,“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不断改善,以敢于创业善于创新的精神状态去干事”[20]。培育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提高人民群众文明观念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源泉,厚植全社会济困扶弱的道德风尚,激发企业、组织、个人在第三次分配中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践行先富带后富、帮后富,让中华文化对共同富裕理想社会的美好想象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开拓创新中成为现实,最终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管齐下的中国式现代化,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齐驱并进的全面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