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妍
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2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样本,均接受超声检查以及手术治疗,探究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表现。结果 转移性淋巴结共计79例。其中,3枚以上多发淋巴结肿大共计27例、2枚肿大淋巴结28例、1枚肿大淋巴结24例。形态大多为非规则形、圆形,淋巴结的长径为0.8 cm以上,长径和横径比为1.1~2.0。淋巴结中主要为非均匀性低回声,中心消失或者回声模糊;皮质消失或者非均匀性厚度增加,于皮质增厚淋巴结之内,最大厚度在3mm以上。良性肿瘤15例均为单发,形态为半月形,边界清晰,内回声均匀;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混合型21枚、中央血管紊乱型10枚、周边血管型42枚、淋巴结内不存在血管型6枚。在所有转移淋巴结内,共计58例PW能取得动脉血流频谱。结论 在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疾病过程中,应当全面结合转移性淋巴结具体规格、形状、彩超表现内部回声与患者的详细临床体征病史,做出精准诊断。针对受试者实施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分辨良性以及惡性淋巴结。在手术前对患者做好评估工作,有助于选择最适宜的乳腺癌手术方法,促进预后转归。
关键词:彩色超声;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
乳腺恶性肿瘤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倘若患者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行之有效的治疗,极易造成恶性肿瘤细胞扩散、转移,威胁生命安全[1]。在疾病早期,有很多患者并不会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往往单纯表现出乳腺肿块等非典型性特征。由于和乳腺增生早期症状相似,所以应用传统触诊法并不能明确诊断。针对乳腺癌疾病患者来讲,实施CT诊断条件较为严苛,且得出的诊断结果局限性高,诊断疾病精准性不佳[2]。为了全面探讨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表现,结合实际情况,本文对12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样本进行全面探讨,现汇报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 基线资料
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12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样本,年龄均值为(46.28±1.14)岁,均接受超声检查以及手术治疗。
经病理诊断,腋窝淋巴结肿大者共计102例。其中,转移性淋巴结者共计87例。而术前超声提示,存在淋巴结转移者共计79例;慢性炎症以及反应性增生共计15例。
1.2 仪器以及诊断方法
本实验应用飞利浦公司所生产的iu22型彩超诊断显像设备,对受试者开展检查。将探头频率设定为12.50 MHz。患者在接受检查时,应取用仰卧位,上举双臂,有效展露两侧乳房和腋窝。查看淋巴结具体规格、形态、内部回声等资料,实现声像图诊断。之后,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开展检查。工作人员查看受试者淋巴结内部是否存在血流信号以及血管分布状态情况,择取脉冲多普勒实现取样。将血流入射以及声束的夹角调节为60°以下,以取得动脉血流频谱资料。测定动脉血流最高流速和阻力指数水平(RI)。倘若受试者存在多个淋巴结肿大,要连续观察>3枚。所测得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应取用平均值。
2结果
2.1 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情况
2.1.1 转移性淋巴结血流灌注特点
转移淋巴结分布情况有如下几种类型:混合型21枚、中央血管紊乱型10枚、周边血管型42枚、结内不存在血管型6枚。在淋巴结周边和内部均探及了血流信号。转移淋巴结中血管的走形异常、扭曲以及血管发生移位、形态紊乱。具体为断半圆样、半圆样、条状弧样,表现为包绕淋巴结,其随着淋巴结体积增加,表现出血流信号增多的趋势。相较于单发性肿大淋巴结,多发型淋巴结血流更为丰富。在12例融合淋巴结之中,能发现丰富条样血流信号。
在所有非转移淋巴结之内,均表现出中心型征象。8例增生淋巴结门髓质可发现条样以及点样血流信号;7例炎性肿大淋巴结门髓质内发现规则且丰富的树枝样血流信号。
2.1.2 转移淋巴结血流RI和频谱
在所有转移淋巴结内,共计58例PW能取得动脉血流频谱:RI(0.67±0.13);Vmax为(27±12) cm/s。就频谱形态而言,转移性淋巴结属高阻力型;血流于收缩期间迅速朝向上方抵达峰值。S1峰为圆钝样,峰时呈现出延长势态,于舒张末期血流速率降低。
2.2 二维超声诊断详情
经超声检查表明,转移性淋巴结共计79例。3枚以上多发淋巴结肿大共计27例、2枚肿大淋巴结28例、1枚肿大淋巴结24例。转移性淋巴结规格最小者为0.7 cm×0.6 cm;最大者为4.2 cm×2.3 cm。形态大多为非规则形、圆形。淋巴结的长径为0.8 cm以上,长径和横径比为1.1~2.0(其中不含融合状态淋巴结)。淋巴结中主要为非均匀性低回声,中心消失或者回音模糊;皮质消失或者非均匀性厚度增加,于皮质增厚淋巴结之内,最大厚度在3 mm以上。良性肿瘤15例均为单发,形态为半月形,边界清晰,内回声均匀性强。见表1。
3讨论
以前,临床通常对患者应用触诊检查。这种诊断方式除了受到医生主观因素、转移淋巴结部位以及淋巴结规格影响因素外,同时受到受试者皮肤和淋巴结节肌肉与乳房组织厚度水平影响。在浅表位置能够触及淋巴结下限为0.5 cm,而深位置淋巴结可达到1 cm。相关文献指出[3~4]:通过临床触诊法未扪及腋窝淋巴结的患者中,有65%的病患经病理检查发现存在淋巴结转移现象;而在扪及肿大腋淋巴结患者之中,有20%的患者病理无淋巴结转移,触诊假阴性率高达65%。倘若针对所有触诊阴性的患者实施随访检查,一样能够发现少数隐匿性转移淋巴结,导致这些患者错过良好的手术时机。所以,有必要择取一类简单易行的检查方式,以精准判定患者腋窝淋巴结的真实状况[5~6]。
通过本研究发现,二维超声显示转移淋巴结具体表现是L/S比为1.1~2.0,其中剔除融合状态淋巴结;转移性淋巴结形态主要为非规则型以及圆形。本次实验所得出的相关结果和国内文献相似。在本组内,具有3枚以上淋巴结的患者共计27例。多个淋巴结往往连成团块样以及片样,代表多发性淋巴结(尤其是处于融合状态的淋巴结)为乳腺恶性肿瘤腋窝转移淋巴结的重要表现。皮质最高厚度水平是判断淋巴结良恶性的重要指标,而淋巴结局部最高皮质厚度要以3 mm为界限。可见,在对乳腺癌患者实施腋窝超声检查过程中,通过考虑淋巴结的具体规格(0.80 cm)、皮质厚度(≥3 mm)、腋下淋巴结纵横比(2.0)和多发融合状态等指标,能够提升超声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精准性,也可以更好地判定腋窝当时状态,为患者手术之前的临床分期提供有效信息。
本次研究还发现,转移性淋巴结上述种种表现和自身的病理基础相关联。发生转移的淋巴结被癌细胞入侵、分裂增殖,进而体积增大,失去既往正常形态。向内侵犯中间窦以及髓质扩散蔓延,导致整体淋巴结充满了恶性肿瘤细胞组织;向外能够破坏包膜,入侵到淋巴结外结缔组织[7]。而多个此类淋巴结则会相互融合。从非转移性淋巴结特点来看,其尚可维持淋巴结的正常结构。由此看出,针对乳腺癌患者实施高分辨率超声检查,能够区别良性淋巴结以及转移性淋巴结[8]。
本研究就乳腺癌转移性淋巴结血流信号特点来看,在正常情况下,淋巴结自身血液供应动脉自淋巴门进入,后随着小梁实现分支,廣泛分布在淋巴结之中。抵达外皮质,通过彩超检查表明其类似于人体肾脏血管分支。当癌细胞通过患者淋巴管入侵,种植于皮质淋巴窦以后,由于其存在过度增殖的情况,进而导致皮质厚度增加,形成丰富而又扭曲的癌瘤血管。通过彩超检查表明,其大都表现为周边型以及混合样血流。
相关报道证实,相较于RI以及最高流速来讲,分析淋巴结血流分布种类对于疾病诊断更具有现实意义。转移性淋巴结的混合样以及外周样血流信号比例显著比未转移淋巴结要高。从非转移性淋巴结表现来看,其主要自淋巴门位置开始以放射样形态实现血流分布,体现出了人体正常淋巴结的解剖结构。上述征象可轻松辨别良性以及恶性淋巴结,即良恶性淋巴结的内部血流信号分布与丰富水平不尽相同。另外,血流信号丰富水平和淋巴结直径也有一定关联性。直径于0.5~1.0 cm时,在肿大状态淋巴结周边和结内均可探及较少点样血流信号。若直径过大,达到1.2 cm时,在淋巴结内就可探及显著的条样、斑点样、斑片样血流信号;其周边也能发现丰富的血流信号,表现为环样包绕。相比于单发性血流信号来讲,多发性肿大淋巴结的血流信号明显更高。同时,多发性肿大淋巴结也会由于淋巴结之中血管阻塞、坏死以及被肿瘤细胞推移、液化,进而呈现出结内无血流信号的特点。基于此,临床工作人员在分辨肿大淋巴结过程中,应当和二维超声图像全面结合。除了要注重淋巴结质内血流信号丰富水平外,不能忽略淋巴结血流分布的类别以及形状。
总的来讲,在诊断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疾病过程中,应当全面结合转移性淋巴结具体规格、形状、彩超表现内部回声与患者的详细临床体征病史做出精准诊断。针对受试者实施超声检查,能够有效分辨良性以及恶性淋巴结。在手术之前对患者做好评估工作,有助于选择最适宜的乳腺癌手术方法,促进预后转归。
参考文献
[1] 黄哲兰.分析超声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影像学表现的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20,4(21):62-64.
[2] 姜珊珊,张乃千,佟凌霞.乳腺化生性癌的超声表现与临床病理特点[J].中国实验诊断学,2020,24(10):1637-1639.
[3] 李景,石波,徐久东,罗利,杜君,刘家开.超声造影联合美蓝染色诊断乳腺癌腋窝前哨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20,17(10):98-102.
[4] 周瑾瑾,黄梅,杭欣,卢君,张帅,宋晓,王春光.乳腺癌的超声及X线摄影征象与其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J].潍坊医学院学报,2020,42(5):328-330,402.
[5] 丁通,孔祥海,杨迎青.4种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超声特征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1,31(5):24-28
[6] 王云月,阮骊韬.导致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超声诊断假阴性的因素探析[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20,14(5):376-379.
[7] 王畅.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二维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6):4945-4947.
[8] 贾海霞.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及声像特征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17):2790-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