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审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品种审定情况及特征特性分析

2023-01-04 09:08韩琳琳侯传伟王振云孙文鑫鲁海华陈永波
种业导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冬麦区叶锈病黄淮

韩琳琳,侯传伟,高 伟,王振云,孙文鑫,鲁海华,陈永波

(河南秋乐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2)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黄淮冬麦区南片是我国小麦的主产区和高产区,包括河南省除信阳市(淮河以南稻茬麦区)和南阳市南部部分地区外的平原灌区,陕西省西安市、渭南市、咸阳市、铜川市和宝鸡市灌区,江苏省淮河、苏北灌溉总渠以北地区,安徽省沿淮及淮河以北地区。该区常年小麦播种面积866.7万hm2,面积和总产量均占全国的40%以上[1]。分析该区域小麦品种的审定情况及审定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性、品质状况等,了解该区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对促进该区乃至全国小麦新品种选育、生产及推广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及数据来源

试验材料为2020年国审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品种,数据资料来源于当年的审定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95号》。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数据为3 a多点试验结果的平均值;抗病性数据和品质数据均由全国农技中心指定测试机构提供,小麦田间病害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品质性状主要包括容重、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稳定时间等。统计审定品种的审定单位、审定渠道、农艺性状(生育期、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抗病性及品质性状指标并进行比较。

1.2 数据分析

利用Excel进行数据整理,利用SPSS 26.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2020年国审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品种概况

2020年第四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主任委员会会议审定通过的106个小麦品种中,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种植的有66个(表1)。其中,冬性品种4个,占比6.06%;半冬性品种58个,占比87.88%;弱春性品种4个,占比6.06%。

表1 66个小麦品种审定概况

从申请单位来看,审定品种中有26个新品种的申请单位是科研单位,占比39.39%;32个新品种的申请单位是种子企业,占比48.49%;此外,还有8个新品种是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共同申报的,占比12.12%。

从审定渠道来看,审定品种中有18个新品种是通过国家各级试验审定的,占比27.27%;48个新品种是通过各联合体试验审定的,占比72.73%。

2.2 2020年国审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品种的产量、农艺及品质性状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66个审定品种生产试验的产量介于6 726~9 177 kg/hm2,平均为8 782 kg/hm2;生育期介于214.8~228.1 d,平均为221.9 d;穗数介于549.0万~700.5万穗/hm2,平均为597.7万穗/hm2;穗粒数介于28.6~37.7粒,平均为34.1粒;千粒质量介于34.8~50.1 g,平均为43.6 g;株高介于71.4~85.8 cm,平均为78.2 cm;容重介于766.0~840.0 g/L,平均为800.2 g/L;蛋白质含量介于12.3%~16.0%,平均为14.3%;湿面筋含量介于27.5%~39.3%,平均为32.5%;稳定时间介于1.6~18.0 min,平均为5.6 min。

表2 2020年国审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品种的产量、农艺及品质性状

2.3 2020年国审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66个审定品种条锈病抗性情况为近免疫条锈病品种1个,占比1.5%;高抗条锈病品种3个,占比4.5%;中抗条锈病品种4个,占比6.1%;抗条锈病品种1个,占比1.5%;慢条锈病品种38个,占比57.6%;感条锈病品种2个,占比3.0%;中感条锈病品种9个,占比13.6%;高感条锈病品种8个,占比12.1%。叶锈病抗性情况为高抗叶锈病品种4个,占比6.1%;中抗叶锈病品种8个,占比12.1%;慢叶锈病品种8个,占比12.1%;中感叶锈病品种23个,占比34.8%;高感叶锈病品种23个,占比34.8%。

表3 2020年国审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品种条锈病和叶锈病抗性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66个审定品种白粉病抗性情况为高感白粉病品种61个,占比92.42%;中感白粉病品种3个,占比4.55%;中抗白粉病品种2个,占比3.03%。赤霉病抗性情况为高感赤霉病品种56个,占比84.85%;中感赤霉病品种10个,占比15.15%。纹枯病抗性情况为高感纹枯病品种45个,占比68.18%;中感纹枯病品种21个,占比31.82%。

表4 2020年国审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品种白粉病、赤霉病和纹枯病抗性情况

2.4 2020年国审黄淮冬麦区南片中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分析

在审定的品种中,品质达到中强筋以上的共12个(表5),占比18.18%。其中6个为强筋小麦,6个为中强筋小麦。在12个品种中,万丰269的籽粒容重最高,为817 g/L;西农20的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最高,分别为16.0%和35.9%;周麦33的稳定时间最长,能达到18.0 min。

表5 通过审定的中强筋小麦品种及其主要品质指标

3 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2020年通过国家黄淮冬麦区南片审定的66个小麦品种中,申请单位是种子企业的品种占比最高,为48.49%,说明我国种子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不断增强。长期以来,我国种子企业出现“小、全、散”和“育、繁、推、销”脱节的状况[2],原始创新和品种创新是企业的短板,为了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现代种业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民族种业发展的政策法规[3],使得民族种业迅速发展,创新能力持续提升。在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中,48个品种是通过各种联合体试验进行申报审定的,18个品种是通过国家主持的试验进行审定的,这得益于我们国家品种审定制度的逐步完善。2016年农业农村部(原农业部)修订了《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在完善绿色通道试验基础上,建立了联合体试验通道制度[4],大大提高了试验容量,在政府的指导下,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联合开展试验,极大满足了市场的需求,加快了作物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进程。

从抗病性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审定品种对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抗性较差,其中,66个品种对赤霉病和纹枯病的抗性均为中感以上,64个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为中感以上。这也是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品种抗病性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黄淮冬麦区南片小麦主栽品种以百农系列、周麦系列、郑麦系列为主,但这些品种对赤霉病菌基本没有抗病性,大部分高感赤霉病,选育抗赤霉病、纹枯病和白粉病的小麦新品种迫在眉睫。

此外,本研究还表明,66个品种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4.3%,变幅为12.3%~16.0%;平均湿面筋含量为32.5%,变幅为27.5%~39.3%;面团稳定时间平均值为5.6 min,变幅为1.6~18.0 min。进一步分析发现,面团稳定时间的变异系数较大,高达69.3%,说明面团稳定时间的改良空间相对较大,而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分别为4.7%和7.0%,是易受环境影响的指标,因此,在选育小麦品种时要多利用面团稳定时间较长的种质资源,同时,应研究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改善容易受环境影响的一些指标因素。同时,在66个品种中,品质达到中强筋小麦标准以上的品种共12个,占比18.18%。而根据相关报道,近些年我国小麦进口量在126万~551万t,平均327.8万t,美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是我国小麦的主要进口国,进口的小麦主要是硬粒强筋小麦[5],说明目前优质小麦的推广应用远远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因此要大力培育适应各种生产生活需要的优质小麦。

猜你喜欢
冬麦区叶锈病黄淮
矮败小麦技术体系在黄淮冬麦区南片抗赤霉病育种中的应用
黄淮麦区Fhb1基因的育种应用
河南省55个冬小麦品种叶锈病抗性鉴定及评价
赋予谷类作物叶锈病抗性
杨树叶锈病发病症状、规律及防治策略
《仰望星空》黄淮自律体新诗英译研究
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室内设计作品选登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 及其聚类分析*
国内外301份小麦品种(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浅析不同杀菌剂对小麦叶锈病的防治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