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眉,邓春琴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歧义是语言形式与语义不对称的表现,在中学阶段,中学生辨别歧义的能力并不强,若没有打好坚实的语言基础,将歧义句的问题滞留,那么学生在今后的语言应用以及生活中,容易因为所表达或所接收的句子有歧义而产生不同的理解,最终导致误会、摩擦的发生。
中学语文教材具有以读写能力为主、兼顾学生口语交际能力与综合实践能力的作用,它全面提供语文能力训练的材料、情境、要求和方法。凭借教材,教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但是在教材中,仍有部分选文的句子因缺少课下注释或在同一语境中有多种释义而使得学生对该句句义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进而导致歧义现象(以下简称“歧义”)的产生。据调查,前人暂无对中学语文教材中歧义句现象的研究。基于此,本论文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据笔者详尽统计,在整个中学阶段教材的选文里,共有八篇选文出现因缺少课下注释或因一个词在同一语境中词义不唯一而产生歧义的句子,共计八例。下面作具体分析。
本论文主要从语音、词汇、语法和语义四个方面对中学语文教材选文中的歧义句类型进行研究讨论。
在教材中,语音歧义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多音词
多音词是指一个词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读音。在教材中,因多音词产生歧义的句子共出现两例:
(1)同行老余是在边境地区生活过多年的人。(七下《驿路梨花》)
(2)我是不大和他一同出去的,我实在看得他吃力,因而自己也吃力。(高中选择性必修中册《为了忘却的纪念》)
例句(1)中,因为“行”有“xíng”和“háng”两个读音,这易使学生在理解时产生歧义。例句(2)中,因为“看”有“kān”和“kàn”两个读音,这易使学生在理解时产生歧义。
在口语中,我们可以通过语音和语境来区分多音词中不同音所蕴含的不同意义,但是在书面语中,当在没有对多音词的字音标明注释且多音词的各个音在同一语境中均可被采用的情况下,学生在理解文章时容易混淆多音词的各个音所代表的含义,这就使句子产生了歧义。
2.轻重音
轻音是指四声在一定条件下变成比原调又轻又短的调子;重音是指在语句中念得比较重、听起来特别清晰的音。轻重音的运用,不仅能够起强调作用,还能抒发情感。但在书面语中,未标明轻重音,往往会使学生对句子产生歧义。在教材中,因轻重音不明而产生歧义的句子共出现一例:
(3)大爷今天得空儿,没上戏园子?
大爷今天得空儿,没上戏园子?(九下《天下第一楼》)
例句(3)中,在阅读书面语时,我们无法从人物的发音中听出“爷”字是轻音还是重音,这就使中学生对句意的理解产生了歧义。“爷”如果读轻声,那么就是表示对伯父或者是对年纪比父亲大的男子的尊称;如果是读重音,则是代指好逸恶劳、傲慢任性的人。倘若学生分辨不了文中角色对话的轻重音,那么学生便掌握不好角色所要表达的情感,这往往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困惑,进而减弱中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词汇歧义是指读者对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一般来说,这些词的意义是有联系的。在语文教材中,多义词的使用是产生词汇歧义的主要原因。
一个词语在语境中,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义项,是一词多义的体现,即为“多义词”。多义词的巧用,能够形成隐喻,使句子内涵丰富,但它的存在也是使得句子产生歧义的主要原因[1]。在教材中,因多义词的词义不明而产生歧义的句子共出现一例:
(4)只取一名,可是考了好几十名。(七下《回忆鲁迅先生》)
例句(4)中,若把“名”看做用于人的数量单位,解释为“个”时,则句意为:只录取一个,可是参加考试的考生却有好几十个;若把“名”看做对人在数列中位置的规定,意为“名次”时,则句意为:只录取第一名,但是她却排在了几十名。
中学阶段的学生需要多掌握多义词各个义项的意思及隐含意义,才能在阅读中快速、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才能更巧妙地将其运用在写作中,使自己的文章更加灵活生动。
语法歧义是由于同一语法结构可有两种及以上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2],在语文教材中,语法歧义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结构歧义
结构歧义就是由语句的语法结构引起的歧义现象。在教材中,因结构多样而产生歧义的句子共出现一例:
(5)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
北京的几个国家银行的钞票。(高中必修三《灯下漫笔》)
例句(5)中,若我们将其理解为第一种结构,那么则表明句意为:北京的几个本国的国家银行;若将其理解为第二种结构,那么句意为:北京有几个不同国家的银行。
2.停顿
停顿是指说话或朗读时,段落之间,语句中间、后头出现的声音间歇。适当的停顿,能够使语气更加强烈,使语义更加清晰,让人对其讲话的内容印象更加深刻。在一定的语境中,停顿能够使句子的韵味更加深长,便于听者揣摩其中的意味。在语境中,说话者并没有想表达某种隐晦的含义,但却因为不注重停顿,往往会使听话人感到困惑,甚至对说话人的原意产生误会。
在教材的选文中,如果作者对停顿误用、混用甚至不用,会造成阅读者产生多种理解,进而形成歧义。在教材中,因停顿产生歧义的句子共出现一例:
(6)远远的街灯明了。(七上《天上的街市》)
例句(6)中,当语音在“灯”后停顿时,表达的是在远处的街灯亮了起来这一个意思;当语音在“街”后停顿时,则既可以表达“远处街上的灯亮了起来”这一种意象,也可以表达“远处的街”与“近处的灯”两个意象。当学生在学到此处时,应结合着下文的语境,再配以适当的停顿,来赏析这首诗。
语义歧义是指人们对一个句子中所含的某个词或短语产生不同的理解而使句子产生两种及两种以上含义的现象。在教材中,因语义多样而产生歧义的句子共出现两例:
(7)母亲的回忆。(八上《回忆我的母亲》)①
(8)蓬蓬鼓声掠水越山到了渡船头那里时,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高中选择性必修下册《边城》)
例句(7)中,当把“母亲”看作是施事时,意指为:这是母亲在回想往事;当把“母亲”看作是受事时,则意指为:这是儿女在想念母亲。例句(8)中,我们可以将“黄狗”理解为施事,表示是黄狗最先注意到了情况;我们也可以将“黄狗”理解为受事,表示最先被人注意到的是黄狗。
在这样的句子中,学生需要明确语境,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主体到底是什么,才能够以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章,因而才能减少因为施事受事不明而产生的歧义。
汉语拼音就像是排列组合,汉语的音节是由声母、韵母再加上固定的声调排列组合而成。在现代汉语中,二十二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和三十九个韵母在拼合规律上加上四声,大约能构成一千四百个音节。由此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汉语的语音是有限的。但是,有限的语音却能表达无限的意义,即在汉语中,同音词数量很多。尤其是在语意不明或语境模糊的情况下,歧义就发生了。同时,说话者通过假借、引申等方式,加上语言的经济适用原则,使得一个字有多个读音,即产生了“多音字”。书面表达中,当多音字的各个音所表示的意义在同一语境下均可被理解且并未对其特别标明注释时,歧义也就发生了。
词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随着时代的更迭,词汇也在逐步地变更。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同样的词在不同的时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变化,词义所涵盖的范围可能会发生扩大、缩小或转移等变化;从共时的角度来看,同一时期内,相同的词通过派生等方式而有不同的含义,这就产生出了多义。综上所述,词义反映的对象是大千世界的种种复杂事物,有限的词汇不能满足语义表达的多样性,再加上存在同音词、多义词、兼类词等多种类型的词语,在语言的运用中,歧义便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语法是语言系统中最复杂的。汉语是典型的孤立语,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语言中的词几乎是由词根语素构成[3]。所以当动词、名词、形容词等进入句子时,会因为缺乏形态的变化而产生歧义。
在一个句子中,我们可以使用无限的定语来修饰我们想要表达的事物。在多个定语的使用中,一些定语修饰限定的中心语的范围不同,导致读者不能够准确理解到该定语所修饰的中心语,从而导致歧义的产生。如例(5)中,因中心语“钞票”所受的定语修饰的范围不定,所以使句子产生了两种语义,进而导致歧义的发生。
在一个句子中,动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涉及后面宾语的成分。如果信息接收者对于动词支配的范围与表述者的原意有出入,那么句子将会产生歧义。
在中学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中,考虑到中学生对语句的理解情况,语文教材中并未收录大量含有长难句的篇章,但这并不代表学生不会在课外阅读中见到歧义句。语法方面的歧义在中学语文学习阶段出现得频率较少,但中学生也应了解掌握并且能够辨识语法歧义,为今后的人际交流、发言、写作等奠定基础。
言有尽而意无穷。语音、词汇都是有限的,但是它们所组成的语言却能表达无限的意义。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民族的产物,具有民族性。因此,不同的民族,对语言的使用习惯也就不相同。中华民族的语言讲求含蓄美,中国人并不是用直接表述的方式来表达某些不好的事物或者一些被人们所忌讳的事物,而是采用婉曲的方式间接地表达出来,而中学生们对于这种婉曲、隐晦的表达方式了解得较少,所以导致他们不能完全理解话语中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含义,从而造成误解。
在汉语中,只要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不严谨的结构形式是可以被暂时搁置的。正是因为汉语的这个特点,再加上语言的经济原则,使得话语变得更加简短、轻快。由此,在某些时候句子也就出现了歧义。
在口语交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听到对方的吐字发音,能够通过明确轻重音来表达自己想要强调的部分。但是在教材中,当我们无法通过发音来判断时,我们可以采用脚注的方式来区别、标明语音。
在例句(3)中,揣摩人物角色与体会语言情境之后,我们可以发现王子西所说的“大爷”,重音是落在“爷”上的,表示傲慢、骄纵的那一类人,而并非是有亲属关系的,读为轻音的“大爷”。此时,我们可以为“大爷”标注脚注,注音并解释轻重音所代表的含义。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便能快速掌握“大爷”在文中所表示的含义以及准确把握“大爷”的读音。
了解了轻重音所表示的含义之后,文中人物的形象便跃然出现在我们眼前,通过揣摩对话、神态,人物或奸诈或狡猾或桀骜不驯的形象便被刻画得惟妙惟肖,使人深入情境。
在教材编纂时,编者可以采用添加注释或同义替换的方法来避免产生词汇歧义[4]。
一方面,当不能对文章有所改动时,编者可以在某些有深层含义的词语后,添加注释,解释词义背后的深层含义,使学生能直观地了解词义,进而理解文意。另一方面,当可以对文章稍加改动时,便可以将有歧义的词语用与之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替换,这样既不影响文章意义的表达,也不会使文章产生歧义。
1.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根据语言单位组合层次性的特点,对语言片段的内部结构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这种分析方法需要有一定的专业性,它可以揭示一个句法结构内部的组合层次,揭示每个层次上所含有的直接组成成分并可以说明每个层次上直接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5]。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教授学生一些层次划分的知识,由浅入深,日后再遇到语法歧义句时,学生便可运用层次分析法来明确句子的结构以及含义。
例如例句(5)中,利用层次分析法层层划分,句子的意思便了然于心。
通过这样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句子层次结构的不同,这对歧义的消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层次分析法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它只能揭示句法结构的构造层次和直接组成成分之间明显的语法关系,即语法结构关系,不能揭示句子内部隐含的语义,即语义结构关系。所以这种方法适用于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需要有扎实的语文基础,灵活地分析句子成分,才能够较好地运用层次分析法来剖析句子的层次。
2.变换句式
在教材的编纂中,可以根据语意将原来的一般句式变为“把”字句、“被”字句等多种句式,以使语义唯一[6]。句式的灵活运用,对于中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既可以巩固小学时所学的知识,又可以举一反三,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还可以逐渐掌握有关歧义现象及其消除的方法,一举多得,对学生在今后的阅读、写作方面有很强的促进作用。
采用联系语境的方法来明确语义。语境就是指语言单位出现的环境。不论是语言语境,还是情景语境,当察觉句子有歧义时,应该立即联系语境,将句子带入语境中来分析,这是快速消除歧义的一种有效方法。当一个语义环境不“一定”时,应继续设置语境,使其达到“一定”,从而消除句子的歧义。
在教材的选文中,当文章没有交代清楚背景而引发了歧义时,编者则可以通过明确语境的的方法来告知学生,进而避免歧义的产生。
在例句(8)中,一句“最先注意到的是那只黄狗”,让人产生了歧义。这时,我们可以看看句子出现在什么语境中,联系语境,使语义明了。后文说到“那黄狗汪汪地吠着,受了惊似的绕屋乱走……”由这样的语言语境我们便可知道,“黄狗”是施事,表示是黄狗主动注意到有人来了。
时刻注意联系语境,能够培养学生学习的集中力与专注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断章取义。
歧义现象是包括汉语在内的许多语言中都存在的重要的语言现象。从吕叔湘、朱德熙先生1951年《语法修辞讲话》中谈到歧义问题算起,现代汉语歧义研究已经有71年的历史,目前,歧义研究仍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热点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歧义的研究深度也在发展。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分析研究歧义,在巩固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有新的想法,新的方向。
歧义是语言活动中应极力避免的,因为它对语言的准确表达有着阻碍作用,是交际活动中的一层厚障壁。但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来说,遇到歧义现象并非是一件坏事。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搜集有关歧义现象的句子,从而去了解歧义现象,最后掌握它,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面对新鲜知识的动手能力,让自己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局限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从而提高当代中学生的素质水平,进而为歧义现象的研究注入新鲜血液。
注 释:
①选自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回忆我的母亲》,原标题为《母亲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