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鲁边区统战工作实践与启示

2023-01-04 19:44郭华林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边区抗日

郭华林

(山东华宇工学院,山东 德州 253034)

一、冀鲁边区发展简况

冀鲁边区位于河北、山东交界地区,大致为今河北沧州、山东德州滨州等地。其北接京津,南临黄河,东靠渤海,西至津浦铁路,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是抗战时期地跨山东、河北的重要根据地。自抗战爆发后,日军沿津浦铁路南下,先后入侵河北、山东,时任国民政府山东省主席兼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的韩复榘不战而逃,山东全境沦陷。面对国民党的溃退,冀鲁边区共产党人迅速组织民众开展爱国救亡运动,领导和团结社会各界爱国人士反抗日本奴役统治,逐步建立起了冀鲁边抗日根据地。

冀鲁边区的建立最早可追溯至建党初期,1926年共产党员刘格平秘密返回津南地区,筹建基层党组织,次年津南特委成立,逐渐在盐山、庆云、乐陵一带建立党组织,领导工农运动。1934年津南特委和庆云县委领导的马颊河大罢工遭到反动势力镇压,刘格平等人被捕,党组织被破坏。为了恢复津南地区党组织,中共河北省委委派马振华等人重建津南特委,至1937年前,天津以南至济南以北的广大基层地区相继建立起了党组织。

由于国内形势变化和党的发展需要,1937年津南特委划归山东省委领导,并整合盐山、庆云、东光、宁津、南皮、乐陵、无棣、商河、惠民和阳信等地党组织,建立起统一的地跨冀鲁的党组织。据冀鲁边领导人之一杜步舟回忆,“1937年5月的一天,党的重要会议在许家村小学一间破旧的东厢房里召开了……经过讨论大家一致意见……成立冀鲁边区工委……于文斌(彬)任工委书记”[1],冀鲁边区正式建立。

冀鲁边区建立后,为了增强冀鲁边军事力量,支援其与日伪顽固分子的斗争,1938年冀鲁边划归北方局和129师领导。随后,129师津浦支队、115师永兴支队以及115师343旅进驻冀鲁边,与冀鲁边当地武装“第三十一游击支队”会师整编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简称“挺纵”),肖华任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迅速打开了冀鲁边抗日与统战局面,极大推动了根据地的发展。直到1944年冀鲁边与清河两区党委、军委合并为渤海区党委、渤海军区,冀鲁边区共存在7年,为抗战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统一战线理论的提出和发展

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中共中央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日、一致对外,1937年9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中国共产党的统战理论在抗战中不断完善,为包括冀鲁边在内的众多抗日根据地的统战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冀鲁边在中共中央和山东省委的领导下,充分学习和运用党的统战理论,利用各方面有利条件,根据地统战工作不断发展。

1935年党中央进驻陕北后,对统战工作进行组织机构建设,同年设立的陕甘省委、陕北省委中就设有统战部。随着抗战形势变化和国共合作局面的出现,各地方军政部门中开始设置相关统战机构。1938年11月6日党的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各级党委暂行组织机构的决定》,明确在区委以上各级党委之下设立统一战线工作部[2],随后又催促“各局、各省委、各特委还无统一战线部者应赶速成立”[3]。各级统战部的设立为开展统战工作提供了具体的人力物力支持,山东省委统战部对冀鲁边统战工作的开展也给予了大力支持。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党中央对统一战线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为各根据地的统战工作提供了正确科学的指导。首先,党在多年斗争经验基础上,提出了克敌制胜的“三大法宝”,将统一战线视为党的重大战略工作。毛泽东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十八年的经验,已使我们懂得: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4]605-606,使得各根据地对统战工作有了相当的重视。其次,在具体实践中,党中央对中国社会各阶级、阶层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结合中国实际发展了党与资产阶级的关系理论,并将资产阶级内部“一面抗日一面反共的两面派人物”[4]748的亲英美大资产阶级纳入统战对象。再次,针对不同阶级制定出不同的统战政策,以“革命的两面政策去对待”大资产阶级集团,即“对其尚能抗日的方面是加以联合的政策,对其坚决反共的方面是加以孤立的政策”[4]763-764,并提出“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统战策略总方针。最后,中央要求各根据地将统一战线与政权建设相结合,在抗日民主政权建设中推行“三三制”,吸纳“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4]741各界人士加入到民主政权建设中。

三、冀鲁边区统战工作的内容

(一)对抗日救国军的整顿

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冀鲁边地区就有党的活动,并组织工人运动和武装斗争。七七事变后,“山东抗日救国军”和“山东抗日救国会”成立,但由于军事人才和武器弹药不足,特别是缺乏对敌斗争经验和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所以救国军在成立之初内部人员鱼龙混杂,旧习气浓重。如崔吉章、刘景良二人本是土匪,因其掌握武装较多,在救国军内部颇有地位,而邢仁甫原是国民党旧军官,虽已入党,但其政治立场不坚定,秉持右倾错误思想,对崔刘二人放任姑息。随着救国军不断发展壮大,崔刘二人势力亦逐步膨胀,两人为夺取全军领导权互生矛盾,公然从事分裂活动,后投降日伪。

鉴于此,冀鲁边工委召开会议,决定一方面积极寻求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和直接领导,一方面加强对部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部队的政治觉悟和组织纪律性。随着129师津浦支队、115师永兴支队以及343旅进驻冀鲁边,党组织力量更加壮大,使得原来军纪涣散、各自为政的山东抗日救国军完成了从自发的地方武装向八路军正规部队的转变,这是冀鲁边党组织对地方武装统战的杰出范例。

(二)对地主土匪武装的统战

在冀鲁边地区,土匪、会道门、地主豪强等各色武装多如牛毛,一些地方土匪、豪强地主趁战乱之机,建立各自武装,勾连日伪为祸地方;一些村庄出于自保,建立自卫武装;一些封建余孽,妖言惑众,建立红枪会、黄沙会、一贯道等封建组织。这些地方武装除一部分被救国军收编外,还有众多武装投日伪或投国民党,割据一方。

对于周边复杂险峻的局势,冀鲁边领导人遵循统战精神,敏锐观察到曹振东部有部分留日学生,思想较为进步,其余部分地主武装也反感刘景良对其进行兼并。党委积极利用这一矛盾,对曹振东、张子良采取和平政策,对刘景良、孙仲文则进行坚决的打击。自1938年5月始,刘景良联合土匪丁廷杰攻打乐陵和庆云,冀鲁边军民积极抵抗,并随着永兴支队和津浦支队的到来,先后击退刘景良、剿灭刘颜臣、收编宁津地方武装。随后我军又对孙仲文部予以全歼,解放盐山全境。通过对冀鲁边各地主土匪武装进行正确的有区别的统战政策,不仅清剿了危害地方、不利于团结抗战的土匪杂军,打出了八路军的军威,维护了边区民众的根本利益,同时也使得一批思想开明、一心抗日的进步人士加入到八路军的队伍中来,如仉鸿印同志在冀鲁边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三)打击国民党顽固势力

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军在山东节节败退,其军政内部也是派系倾轧。为此北方局采取灵活的统战政策,对沈鸿烈等顽固派,采取“须在自卫原则下坚决消灭之”[5]的办法;对于学忠等抗战派,实行“除对其反共政训人员应加以坚决打击外,对东北军应极力争取至少使之取中立态度”[5]的政策。

沈鸿烈出任山东省主席后,于学忠以战区总司令身份入鲁,沈、于二人在争夺山东军政领导权的问题上矛盾尖锐,逐渐交恶。同时,沈鸿烈也以政令统一为由,在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引导下,开始在冀鲁边区大搞摩擦,与河北省主席鹿钟麟达成 “冀鲁联防”协议,企图夹击冀鲁边挺纵,以期限制根据地发展,实现对山东的完全控制。1938年10月,沈鸿烈与吴化文旅流窜到惠民,敌视冀鲁边抗日挺进纵队,肖华根据八路军总部指示,尽可能采取积极态度争取沈鸿烈抗日,但沈鸿烈坚持“军令统一”的主张,对冀鲁边乐陵抗日民主政权采取敌视态度。为了打击沈鸿烈顽固反共思想,冀鲁边方面一面在谈判中坚决回击关于边区的不实言论,揭露沈鸿烈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面目,列举八路军抗日成果;另一面利用吴化文与沈鸿烈的矛盾,与吴化文“订立了互通情报、互相联络等共同抗日的口头协议”[6]。沈鸿烈所掌握的部队本就不多,而吴化文慑于自身兵力单薄、挺纵兵力充足,不肯受沈鸿烈指挥,对搞反共摩擦一事态度消极,使得沈鸿烈最终无功而返,退居鲁南。

与空有省主席名头的沈鸿烈相比,鹿钟麟、石友三、张荫梧等人手握军权,对冀鲁边方面直接进行军事摩擦。鹿钟麟拉拢、收编盐山地方武装孙仲文部,鼓动其进攻冀鲁边盐山区政府,造成六军分区司令员杨靖远同志牺牲。对孙仲文之辈顽敌,冀鲁边挺纵予以坚决消灭。1938年11月14日,挺纵全歼孙仲文部,收复盐山,并继续北进,击退盘踞在新海(今黄骅)的顽军武装,收复新海。1940年,张荫梧又指使驻吴桥的张国基部进犯冀鲁边区,对人民横征暴敛,对八路军频繁挑衅,破坏抗日大局。冀鲁边区果断出击,迅速围歼张国基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顽固势力。

(四)争取抗战派团结抗日

在冀鲁边活动的国民党军中,亦有部分爱国将领对反共摩擦并不积极。冀鲁边区充分贯彻党中央和山东分局的统战政策与指示,积极团结高树勋等爱国将领,将其与顽固派区分开来,一面教育一面帮助。

1938年11月,高树勋的国民党第10军团第1军进驻冀鲁边,石友三此举意在利用高树勋盐山人的身份,配合鹿钟麟、沈鸿烈等人的反共行动,另一方面也是排挤高树勋,将其架置在冲突最前线充当马前卒。针对高树勋部的特殊情况,冀鲁边区制定了三条方针,即“一、以主动的姿态欢迎高军北上抗日,在可能的条件下,协助高军搞好粮草供应;二、对高军中反共分子挑起的种种摩擦,予以坚决回击,做到有理、有力、有节;三、各级武装都要严阵以待,以防不测,不能轻心大意”[7]。

对于高树勋的统战工作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其一,对高树勋部进行思想宣传与教育,并在军事与后勤上给予帮助。在第1军进入冀鲁边后,肖华同志和纵队领导与高树勋积极联络,发展两军关系,并在第1军中做团结抗战的报告与宣传,取得了较好成果。同时,在边区粮草供应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协助第1军搞好粮草供应。1939年高树勋在宁家寨陷入日军重围,国民党军见死不救,挺纵果断救援高部,使得高树勋真正认识到国民党顽固派的真实面目,认识到八路军和中国共产党才是真正的抗日之师。其二,揭露马皋如等军中顽固分子企图挑起摩擦的阴谋,警醒高树勋认清其内部别有用心之人的挑拨。高树勋第1军内部以马皋如为首的顽固派,勾结宁津县长刘松龄等人,搜罗地方武装进攻宁津县抗日民主政府,枪杀抗日民主人士,并在粮草不济时纵兵抢粮,企图挑起挺纵和高部的正面冲突。面对马皋如顽固派的反共摩擦,挺纵时刻保持冷静,积极同高树勋沟通,并果断在军事上消灭顽固派武装,使得高树勋成功地与顽固派划清界限。

(五)对地主士绅的统战工作

冀鲁边当地部分地主士绅搜刮百姓,作恶多端。如沧县“二政权”县长潘恩沛,依仗石友三撑腰,对百姓巧取豪夺,民怨高涨,经多次教育无果后,挺纵对其予以惩戒或消灭。有的虽不作恶,但思想封闭保守,不认同共产党的抗日方针政策,如沧县鄢四拨村鄢艺青,地主知识分子出身,对减租减息政策带有抵触情绪,对共产党心存芥蒂。这些地主知识分子虽思想顽固,但仍有较大可能争取团结。各级抗日民主政府对其积极进行抗日教育,耐心说明党的政策,从而团结争取了一批地方知识分子参与到抗战中。也有一些爱国地主士绅搜刮百姓,在党的政策指引下,积极主动地团结在抗日救国大旗下,支持当地民主政府抗战举措。特别是乐陵县长牟宜之,具有强烈的爱国思想和进步的政治觉悟,虽身为国民党元老丁惟汾的外甥,却早早向党组织靠拢。并依靠其在国民党中的地位,主动来到乐陵担任县长,任内积极配合冀鲁边区政府工作,反对沈鸿烈反共政策,使得乐陵民主建设蒸蒸日上。

(六)对伪军的统战

由于冀鲁边地区艰苦的抗战条件与形势,特别是进入抗战中后期,部分地方武装或国民党军投靠日伪,加之日军的军事扫荡,使冀鲁边区进入“空前艰苦严重斗争中”[8]。对此,冀鲁边区领导人根据上级统战政策,并结合冀鲁边实际情况,敏锐看到部分投降人士虽为日伪做事,但有可能争取其不与人民作对、对敌人以应付的态度。投敌汉奸中不乏“铁杆汉奸”,处心积虑地替敌人消灭抗日力量。但也存在部分伪军抱着自保的态度对消灭抗日力量并不上心,甚至也有一批伪军愿做内线为抗日立功。为此,冀鲁边区根据北方局指示,将宽大政策和镇压政策结合,一方面喊出 “人在曹营心在汉”[8]的口号,要求伪军做到 “三不”,即“不做铁杆汉奸,不与人民为敌,不破坏抗日工作”[9]。另一方面也主张“伪军组织是汉奸组织,当汉奸是可耻的,中国人不应替日寇作事”[8],采取与伪军家属谈话、记红黑账以及必要坚决的武力剿灭等方式,对伪军讲形势、讲后路、讲情理,争取了部分伪军回到人民的怀抱,为抗日提供情报,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冀鲁边区统战工作的历史启示

团结就是力量,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也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10]。在新的历史时期回顾冀鲁边统战历史,汲取相关历史经验,对推进新时代统战事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必须继续加强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

冀鲁边和全国各抗日根据地的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战胜日本帝国主义,赢得民族解放,中国人民才能够当家作主,建立新中国。纵观冀鲁边发展史,冀鲁边地区工人运动发展较早,但由于对敌斗争经验的缺乏,部分投机分子混入救国军内部,严重腐蚀救国军的先进性和革命性。自山东抗日挺进纵队建立后,八路军、山东省委和北方局加大了对冀鲁边区的领导,不仅在军事上增强了抗日力量,也在政治上带来了先进的思想方针,迅速打开了冀鲁边抗日统战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统战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11],并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特别是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党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作用,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广泛汇聚起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只要全面把握和发挥好党对统战工作的领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统一战线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不断为党领导统战工作提供更加规范科学的制度支撑,就能“不断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全国人民大团结、全体中华儿女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10]。

(二)要在把握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实行精准统战

做好统一战线工作,需要我们看清和利用敌人内部矛盾,在此基础上采取精准到人的统战措施,一人一策,才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作用,寻求最大共识,取得最大效果。冀鲁边区正是根据党中央和上级的指示,准确把握住历史主要矛盾和抗战总体大局,采取有区别的统战措施,积极主动、高效敏锐地发掘可以团结的对象,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精准统战。

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要积极学习冀鲁边区在统战工作中富有成效的工作方法,在把握当今主要矛盾的基础上,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将统战工作开展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方方面面。对各民主党派,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方面积极听取各民主党派的合理建议,认真改进和完善相关工作;另一方面各民主党派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贡献力量。对各少数民族群众,一方面要做好民族团结工作,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和共同繁荣发展,使各族人民树立牢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另一方面要充分保障各少数民族群众切身利益,努力推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经济发展。在宗教事务方面,要充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并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处理阶层关系上,一面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一面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港澳工作、对台工作、侨务工作中,我们一方面要对破坏祖国统一和“一国两制”的顽固分子以及执迷不悟的反华分子予以坚决打击;另一方面要积极团结海内外爱国人士,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而奋斗。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要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全球性问题中贡献中国力量和中国智慧,并对部分国家的反华言论和挑衅举动予以坚决回击。

(三)要在把握形势变化的基础上适时调整统战措施

国内外形势时刻处在风云变化之中,统战工作的开展也要适应形势变化,根据敌我态势的新发展不断进行调整。冀鲁边区统战历史经验表明,我们必须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不断发展中的敌我态势,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统战工作的内涵、重心和方法等,及时掌握各方利益诉求,寻求最大公约数。

当前,我们正处于继续胜利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征途中,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战工作如何适时而动、及时调整思路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值得我们从历史经验中汲取养分并运用于今。放眼国内,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中国实际国情已经发生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指出:“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12]过去几十年间,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社会主要矛盾也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当下及未来几十年间,我国国内社会必定加速转型,各阶层进一步分化,新群体、新思想、新阶层必定不断涌现。放眼世界,一方面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承担越来越重大的国际责任,同时一些国家极力渲染“中国威胁论”,仍旧秉持冷战思维,妄图遏制中国全面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全球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不断加剧,新冠疫情持续变化发展,全球抗疫形势不容乐观。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统战工作必须要随势而动,不仅要坚持大统战工作格局,扩大统战工作覆盖面,也要努力创新工作方法和理念,协调解决社会矛盾,最大程度地发挥统战工作团结联合、凝心聚力的重要作用。

(四)寻求最大公约数既是最广泛的团结,也是最后的底线

从冀鲁边区的统战历史经验以及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可以看出,统一战线既要寻求最广泛的联合,也要坚守底线思维。寻求最大公约数并不是无限的妥协,反而是最后的底线和最基本的要求。在抗战时期,一部分顽固势力坚持与人民为敌,对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始终抱有敌意,无法达到“团结抗日,一致对外”这一最基本的底线,对此,冀鲁边区进行了坚决有力的斗争。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加速,尤其是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如何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是推动新时代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这就需要我们敏锐把握时代发展潮流,捕捉统战工作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要把同心圆的半径画得足够长,要深入不同区域、不同阶层,要跨越不同的体制和不同的国家。然而,同心圆并非无限扩大,最大公约数也并非是一味退让寻求来的。统战工作必须树立起底线思维,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要时刻铭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最广大人民的迫切需求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才不会丢失圆心阵地。只有坚持底线思维,守住统战工作的“极值”和“红线”,维护和发展好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在内的最大公约数和同心圆,才能真正做好统一战线工作,也才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的赶考路上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

猜你喜欢
边区抗日
抗日小英雄杨杨
抗日战争时期的邓宝珊——支撑北线,保护边区
抗日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守望不朽的精神家园
——评《湘鄂渝黔边区少数民族艺术研究》
统一战线:杨得志开辟冀鲁豫边区的『秘密武器』
抗日英雄万全策
抗日英烈马威龙
马锡五:抗战时期边区民主司法战线上的模范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
闽粤赣边区革命历史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