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职思政课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3-01-04 19:47王建琼
科学咨询 2022年22期
关键词:育人思政院校

王建琼

(重庆市城市建设高级技工学校,重庆 402260)

基于素质教育改革视域下,中职思政教师应承担起为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输送优质人才的教学重任,需积极探寻新颖、有效的教学措施来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效率。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在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学生需求、分析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旨在培育学生的道德素养、政治素养,完善他们的价值体系、认知体系,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民族意识,最终促进他们的全面均衡发展,使其成为各个行业创新发展中所需的人才。由于受到各种现实问题的限制,教师在建设思政课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并且还不利于学生的后续发展。如何基于新时代背景下优化中职思政课建设是当前教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深入探究,以期对思政教学者有所裨益。

一、新时代中职思政课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效果不甚理想

从客观层面分析,当前教师在授课时,多以考试大纲组织教学工作,对应试方面的考虑较多,学生面临较大的考试压力,难以对学生开展针对性的专业教学,整体课堂效果不甚理想。

从主观层面分析,当前教师授课水平多有差异,对先进教学思想、理念的把握不够深入,在落实各类政策时存在偏差。另外,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不高,思政课吸引力较为不足,学生兴趣未能得到有效激发。不仅如此,部分教师对学情把握不准。实际上,中职生认知能力有限,在面对社会问题时,容易出现表面化理解的情况,很少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很容易出现价值观偏差的情况。在授课时,教师对社会热点引入、学生兴趣把握等方面关注不够,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思政课堂育人效果。

(二)教材运用并不到位

现阶段,各中职学校多采用统一的思政教材,其内容经过了教育部审定,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思想性及政治性,更新速度较快,适宜各中职院校参看。但是,从实践角度分析,教材通常只能用作教学依据,其存在较强的理论性特点,教师若不能合理运用,只是简单将其照搬到课堂,学生很难将其理解消化。部分年轻教师,其社会经验相对不足,在授课时,难以将教材与我国国情、政策实践充分结合,对现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认知不够深入、理解不够透彻,这就很容易出现对教材把握不准、处理不到位等情况,难以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从而影响思政课教学效果。

(三)师资力量建设不足

现阶段,中职院校多以专业课教师建设为主,很少对思政课师资队伍建设提起充分重视。在教学中,常会出现思政课教师不足、教师比例不合理等情况,甚至部分中职院校会让非思政专业教师兼任思政课教师。同时,在课时比例方面,专业课配时往往较为充足,思政课常会出现被挤占的情况,这些对思政课建设极为不利。在师资建设方面,中职院校很少对思政教师开展专业性培训,思政教师参与社会实践、企业实践的机会并不多,整体师资力量建设存在较大提升空间。

现阶段,中职院校尚未形成“大思政”理念,在授课时,教师多围绕课程本身开展教学,对创新思维、工匠精神、家国情怀等思政理念的涉及不足,难以形成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合力,不利于思政课程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四)体系建设尚未完善

在思政课教师选聘方面,考核体系尚未建设完成。在选聘教师时,中职院校多以应聘者的学历为主要参考,难以对应聘者的师德素养、思政水平、业务能力进行深入考核。对现有思政教师,多数中职院校缺乏退出机制,当思政教师难以胜任教学工作时,难以及时更新。在考核评价方面,中职院校对思政课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建设并不突出,通常以学生的思政课成绩作为教师授课效果的评价标准,难以对学生思政综合水平产生正确认知,不利于思政课发挥育人实效。

(五)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由于部分教师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思维转变和理念更新,因此,他们仍存在重视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问题。结合笔者调研可知,一些中职学校并未给学生提供思政实践活动平台和机会,例如,传统文化宣传方式单一、陈旧;并未邀请专家进校开展思政讲座;并未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思政理论宣传活动;更未联合企业协同开展思政实践活动等,这样便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无法切实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夯实他们的文化底蕴,使得思政教学成效不佳。

二、新时代中职思政课建设的策略

(一)革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效果

在思政课中,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主动性,对以往的单一、固化的授课模式进行大胆突破,通过引入多媒体视频、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教学辅助手段,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亲和力,以此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提升课堂效果,实现寓教于乐。对思政课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时,教师可对课堂进行充分延伸,通过组织专题校园文化建设、思政社团活动以及大型文艺展演等方式,为学生构建一个知识与文化并存,趣味与知识同在的思政氛围,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养成爱党、乐业的家国情怀。例如,教师可以围绕社会热点话题或事件组织学生开展辩论大会,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从而可以向学生传递主流思想,还能使其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结合学生的需求来调整思想政治教学方案。中职院校应充分发挥“青马”的示范作用,在每年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中,融入相应的思政教育理论,紧抓中职院校学生中的“关键少数”,以他们的行为、举止、言论引导中职院校的思政风气,从而逐渐构造一个思想正确、政治立场坚定的校园环境,促使思政课效果进一步提升。

(二)重视教材开发,深化内容革新

进行思政课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做到去功利化,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在教材使用时,应实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更为规范、高效地利用现有教材,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掌握思政课教材的知识点,并以此为基础引导其参与到社会实践,将知行合一落到实处。

在中职思政教学中,如果说教材是开展高效育人的抓手,那么教法便是育人工作的重要支撑。在授课时,教师首先应对学生现状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相应的思政课标准,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开发,将社会实情、学生体验与思政理论结合,以此提升教材的育人价值。在实践中,教师应重视好三个方面的转化工作:理论体系→教材体系、教材体系→教学体系(知识体系)、教学体系→价值体系。

在第一层转化时,通常由教育专家实现。在进行第二层转化时,多是由学科带头人完成。教师需要对教材体系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然后将其转化为符合学生需求、符合时代特点的课程资源,将理论性为主的教材转化为鲜活、生动的授课内容,降低学生理解难度,为第三层的转化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在对思政课教材内容改革时,教师可结合不同学生情况,对其开展差异化引导,在教材中融入部分身边实际案例、社会感人事件、企业的工匠精神等内容,以此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进一步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起来,提升实际授课效果。

(三)加强师资建设,夯实育人基础

1.加强思想政治建设

若想做好思政课建设,离不开思政教师的参与,而他们的思想素养、政治观念,对思政课教学影响深远。为此,中职院校可定期组织教师接受集中培训,在此期间教师可通过互相交流,对思政理念、教学模式等内容进行深入探讨,这对后续教学水平提升意义重大。同时,学校应引导教师自觉了解时事政治,不断磨炼自身品质、素养,从而逐渐形成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树立为理想奋斗的信念。此外,中职院校可开展“党内帮扶、党外关爱”的活动,学校党委要积极关心教师思想动态,对于部分存在思想问题、生活问题的教师,给予及时、有效、彻底地帮助,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2.重视专业能力培养

在专业能力方面,中职院校可尝试将各类型的优质思想与思政课融合,并将其引入教师培训计划中,以此帮助教师更为及时、高效地更新自身思政知识体系,提升知识储备、完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夯实专业基础。

中职院校党政领导、学科带头人要发挥自身作用,不断完善“老带新”的工作流程、内容。在组织多专业、多学科培训时,思政教师应享有优先地位,并适度提升培训力度,以此促使思政教师授课能力进一步提升。

3.加强社会实践教育

思政课与数学、物理等学科不同,思政教师要经常深入社会,这样方可对思政理论产生更为深入的理解。思政教师可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优势,通过步入企业开展实践调查,借此深入分析社会现状、民生现状以及国家发展趋势。

4.提升教研水平

中职院校可结合思政学科开展教研,还可借助集体备课、知识竞赛等方式,对思政教研力度、范围进行提升,并通过公开示范课、技能教学大赛等模式,促使思政课教师的教研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不仅如此,中职院校可鼓励思政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进行联合,通过一体化的方式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从而在无形中实现学科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教学常态。

(四)强化协同育人,形成教育合力

在开展思政课建设时,教师可尝试将不同专业的教学内容与思政课融合,发掘其他科目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从而实现协同育人,在中职教育中形成合力,促使学生的专业水平、思政素养进一步提升。在此过程中,思政课教师要认清各个专业、各个学科的特点,在深入了解思政课内涵的基础上,促使两者融合,以协同的方式开展教学工作。

例如,在会计类专业与思政课融合时,教师应关注诚信、法治、责任等元素的提取,以此帮助会计专业学生形成遵纪守法、诚信为先的品质。在食品类专业与思政课融合时,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诚信经营、环保意识等素养。通过在思政课中融入不同专业的特色,能有效提升协同育人实效,以教育合力的方式促使中职院校学生的专业水平、职业素养、道德品质得到进一步发展。

(五)借助网络手段,加强学生思想引领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网络教育水平逐渐提升,诸多中职院校都开始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在此背景下,开展思政课程建设时,教师要善于利用网络手段,将更多正能量信息呈现在学生面前,以此加强对他们的思想引领。在开展思政课程教学时,教师可借助互联网丰富的思政育人资源,丰富学生思政课程知识体系,为其将来的思政实践能力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中,教师应对现有思政课程内容进行充分整合,将其与网络资源进行有机融合,以模块化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满足不同学生的异质性需求,提升课程思政在思政课程教学中的利用价值。同时,中职院校可结合实际情况,聘请一些网络安全辅导员,对思政课程资源进行整理、筛选,降低不良信息对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不仅如此,教师可结合本校情况,搭建一个思政课网络平台,定期上传一些思政宣传作品,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强有力引领,在无形中增强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促使其得到更全面发展。

(六)开展实践活动,实现理实教学一体化

教师需要在关注理论基础讲解的同时,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锻炼实践技能。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开展各种内容形式的思政实践活动,从而可以提高学生参与思政课的活跃度和积极性,帮助他们尽快内化和吸纳思政知识,同时,还能深化他们的思想觉悟,提高他们的认知层次。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引进多媒体技来辅助自己开展教学,教师可以依托校园网、公众号发布与思政相关的论文比赛信息、校外实践参观信息等。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论文比赛和朗读比赛时,可以对学生提交的征文内容进行客观、公正地评选,对最终获选的作者进行嘉奖和鼓励。这样,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思政实践活动的机会和平台,还能大幅提升他们的思政素养。例如,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时,可以鼓励学生借助视频、音频以及PPT来参加演讲,让学生在搜集资料、剪辑视频以及表达观点的过程中深化对思政知识的认知和理解,最终切实提升学生思政学习质量。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思政课作为现阶段中职院校最为重要的课程组成部分,其在育人工作中体现的作用毋庸置疑。新时代开展思政课建设时,教师可通过革新教学方式、重视课程开发、强化协同育人、引入信息技术等手段,逐步提升思政课的育人实效,进而逐渐促使中职思政课建设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猜你喜欢
育人思政院校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