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

2023-01-04 22:25张钰莹文冬妮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22年13期
关键词:遗产文化遗产成果

□文/张钰莹 文冬妮

(南宁师范大学旅游与文化学院 广西·南宁)

[提要] 广西作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主战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禀赋丰富之地,巩固拓展非遗脱贫成果成为其全面致富振兴发展重要路径之一。然而,巩固非遗脱贫成果过程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稳定性未能得以保证。为此,剖析各类因素探明其影响作用,为广西非遗脱贫攻坚成果的后续发展指明方向,也为广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任务取得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是新发展阶段的起点,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仍需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广西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非遗资源已实现了全面脱贫,持续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对非遗脱贫成果巩固和拓展,有利于广西接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脱贫成果巩固拓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纳入“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广西在国家《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关于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指导》等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将巩固非遗脱贫成果放在重要位置,多措并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保证脱贫攻坚成果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学术界亦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主要论述了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衔接,并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障碍与机制构建、巩固脱贫成果动态模式和实现路径等方面进行研究。可见,关于脱贫成果巩固拓展已作出了较多研究,然而关于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研究成果较少,对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影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更是少见。为充分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造血”功能,本文探明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影响因素及优化路径,为助力脱贫成果巩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

一、广西非遗脱贫成果概况

近年来,广西借助非遗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在非遗产业脱贫和非遗旅游脱贫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非遗产业脱贫方面,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扶贫项目,广西已脱贫的450 万人中,有426 万人通过产业帮扶、发展产业实现增收脱贫,占脱贫人口的94.67%。广西致力于非遗资源的挖掘、开发,以非遗工坊为依托,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非遗经济产业,为贫困人口提供学习传统手工艺和就业机会,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例如,广西金壮锦生产基地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自2010 年起,该基地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建立了6 个织绣培训基地,受益妇女1,000 多人次。在非遗旅游脱贫等方面,开展多种形式非遗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如,靖西市新靖镇旧州村现有1,000 多人从事绣球制作,旧州绣球风情街和壮族生态博物馆、靖西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每年接待游客200 万人次以上。广西还大力开发非遗节庆旅游活动,重点打造了“壮族三月三”“京族哈节”“壮族蚂拐节”等传统文化旅游节,有效地带动了当地贫困人口经济提升。可见,非遗作为广西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支撑条件,已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效益。然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受到经济、社会、资源条件等各方因素影响,为持续推进广西全面振兴发展,需明确非遗巩固脱贫成果影响因素。

二、广西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取四大公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依据其内在解释含义,将其命名为产业经济、文化环境、非遗资源、群体合力。(表1)

(一)产业经济。非遗特色产业打造、非遗产业结构优化、非遗产业技术创新、非遗产品竞争力增强、非遗增收能力提升这五个因素与非遗产业发展、非遗产业创造的经济效益有关,因此命名为“产业经济”。在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提升时期,广西巩固非遗脱贫成果,需打造非遗特色产业,深入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重点支持一批传承基础较好、生产规模较大、有发展前景、有助于带动就业的传统工艺项目,完善产业链,优化产业结构。同时,创新非遗产业技术,保证了非遗项目在内容和形式上创新,满足时代发展要求。重要的是,提升非遗产品竞争能力,避免出现雷同化现象,不断提升其独特性,以此提高非遗产业增收能力,巩固非遗脱贫成果。

(二)文化环境。非遗生产利用技能培训、居民文化认知能力培养、非遗文化生存空间优化、巩固非遗脱贫政策完善四个因素对于文化环境营造至关重要,因此将其命名为“文化环境”。文化兴则国兴,非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强国发展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经济资本,更是文化资本,巩固非遗脱贫成果需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通过非遗技能培训增强居民文化认同感,同时能够加强现代文明冲击下非遗文化认知能力。另外,非遗传承发展设施和相关政策完善,保证了非遗脱贫成果稳固发挥效应,优化非遗生存空间。

(三)非遗资源。非遗资源创新性发展、非遗资源创造性转换、非遗资源利用效率提升、非遗帮扶长效机制建立、非遗脱贫成果动态监测这五个因素是从非遗资源本身出发,因此将其命名为“非遗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强化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推动非遗的创造与创新,有助于进一步强化非遗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作用。此外,非遗资源利用效率也极大影响非遗脱贫成果巩固,提高非遗利用效率能够提升非遗创收保障力。同时,需要对非遗脱贫成果进行监督,保障非遗持续发挥富民作用。目前,缓解相对贫困是我国现阶段工作的重心,并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必要的日常工作,为实现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常态化和持续化发展,应积极探索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长效机制。

(四)群体合力。巩固非遗脱贫成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需群众主体能动性发挥、政府行政力量主导、社会市场力量调动,因此将其命名为“群体合力”。政府在巩固非遗脱贫成果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是强有力保障后盾。同时,社会市场力量是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中提到坚持社会市场协同发力。此外,地方民众是巩固脱贫成果的最终受益群体,占据着主体地位,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持续稳步推进,需提高地方民众的思想认识,发挥群众的主体能动性,积极参与非遗致富事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可有效形成巩固非遗脱贫成果、推进广西全面脱贫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广西巩固非遗脱贫成果优化路径

在对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归纳基础上,提出广西巩固非遗脱贫成果优化路径。

(一)深化利用非遗资源,建立巩固非遗脱贫成果长效机制。巩固非遗脱贫成果,需深化非遗资源利用,建立巩固非遗脱贫成果长效机制。广西目前已致力于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 数字技术等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非遗资源,有效拓展非遗开发模式、创新非遗产品。此外,还需利用数字技术,自上而下的对非遗资源进行普查与整合,包括地方资源、专项研究资源等,建设非遗资源档案库,确保非遗资源信息的完整性,且通过整合非遗IP 品牌资源,形成区域文旅IP。再者,对非遗脱贫成果进行动态监督,建立巩固非遗脱贫成果长效机制,尤其重点增强对非遗工作脱贫成效的动态监督。如,广西地方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非遗脱贫工作的统计和汇总,及时掌握非遗工作设立及运行情况,健全非遗工作制度体制,完善具有针对性的非遗工作政策、制度以及加大财政扶持。同时,需适时开展非遗工作建设评估考核,加强成效跟踪与动态管理,使得工作绩效最大化、成效持续稳定化。

(二)完善非遗产业体系,增强脱贫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广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1-2023 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完善产业体系。加大对非遗产业培育和支持力度,有助于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发展后劲。首先,对非遗产业结构进行优化,促进非遗文创产品消费链的延伸,快速调整非遗产业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产业链;调整非遗产业结构,在保证艺术类产业和传统手工艺产业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相对滞后的表演类非遗产业和创新型产业,使得非遗产业结构更加合理化。其次,打造地方特色非遗产业品牌,打造非遗文化产业示范工程、建立非遗产业名录,保证非遗产业的多样化、创新化、特色化。最后,创新非遗产业技术,对非遗产业技术进行创意发展、科技提升,以非遗文化产业升级巩固非遗脱贫成果。

(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脱贫地区传统文化振兴。为保证广西非遗脱贫成果持续深化,需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地方传统文化振兴。广西贫困人口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认知能力相对缺乏。因此,需继续加大“智志”帮扶力度,提高脱贫人口的思想认识,培养其对非遗帮扶作用的认知能力,激发其从业热情,改善民众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还可通过非遗文化产业、项目、活动增强民众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切实发挥非遗文化在巩固脱贫成果中的影响力和带动作用。同时,拓展非遗文化生存空间,《“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指出完善非遗传承体验设施体系,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地方非遗馆、非遗代表性项目特色中小学传承基地。可见,广西应继续加大对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重点完善文化传承和特色旅游村寨配套基础设施项目,不断拓展非遗生存空间,实现广西传统文化振兴。

(四)注入多方力量,形成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强大合力。巩固拓展非遗脱贫成果,需社会各界力量参与。从政府层面讲,其发挥引导监督作用,保障帮扶政策连续性,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三年行动方案”中明确提出多元投入,优先满足脱贫地区要素配置和资金投入。从社会市场来说,市场能够有效激活当地居民内生发展动,强化以企业合作为载体的帮扶协作,继续为脱贫人口提供发展机会和空间,提高非遗市场化发展水平和效率;同时,通过企业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提供资金支持。全区一盘棋,为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助力,与国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标相呼应,与乡村振兴相衔接。

综上,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本文在广西非遗脱贫成果概况基础上,剖析广西巩固非遗脱贫成果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产业经济、非遗资源、文化环境、群体合力是主要影响因素。提出深化利用非遗资源,建立巩固非遗脱贫成果长效机制;完善非遗产业体系,增强脱贫地区经济发展活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脱贫地区传统文化振兴;注入多方力量,形成巩固非遗脱贫成果强大合力等四条优化路径,保障非遗脱贫成果的巩固和拓展,实现广西实现全面发展,接力广西乡村振兴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参考意义。

猜你喜欢
遗产文化遗产成果
与文化遗产相遇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工大成果
千万遗产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