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殷勤 洪道毅
在日常体育教学中,笔者发现教师往往停留在教会学生某个技术动作,学生也止步在学会动作这一阶段。而一堂高效的体育课,除了要达到七个基本要求外,更要注重学生“知识、能力、行为、健康”全面发展。本文笔者将“SMART”原则融入到课堂教学设计中,分析其作用和内涵,并依据五原则提供教学策略,为创设高效体育课堂提供相关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SMART”原则是由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提出的工作目标设定的法则:即Specific、Measurable、Attainable、Relevant、Time-bound五原则,强调目标应当是具体的、可衡量的、能够达到的、相关的、有时限的[1]。现阶段针对“SMART”原则已有的研究多出现在企业管理、医学研究、高校教学中,将五原则运用到目标管理中均有深入的研究,但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运用较少。
“SMART”原则同样适合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目标,可以直观地判断课堂教学的完成情况和学生的掌握程度。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判断更有针对性、直观性,同时为下一步教学环节的开展和推进提供依据,从而达到高效管理课堂的目的,这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主要的关注点。因此,“SMART”原则也成为学科教学设计的一大依据。
在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的引领下,体育课堂转型进入全新的时期,如何使课堂更加高效,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技能,成为体育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条件。结合“SMART”五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时,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为目标,教师的备课能够更加充分,教学过程更加具体,教学内容更贴合学生,教学方法更加多样化,从而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能,保障40分钟体育课堂的质量和效果。
1.课堂教学目标具体
高效的课堂,首先要设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具体的教学目标主要包含四要素:内容、行为、条件和标准[2],即在设定的环境中,能做出指定动作,并能做到一定程度。
以“篮球运球技术及运用”一课的技能目标为例:在“组合练习、面对防守、比赛”等难度不断递增的情境中,根据攻、防的站位来选择“运球急停急起、体前变向换手运球、背后运球、转身运球”等运球技术进行突破,并根据周围环境选择最佳的运传路线和出手时机,并利用合理的位置及身体姿势有效保护球。
在具体目标的指引下,教师能够清楚地判断课堂教学的效果,评价学生的学练情况。上课者、听课者看到这个教学目标就能够清晰地知道学生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
2.课堂教学内容具体
课堂教学内容即“教什么”,通过内容标准来体现,同一个教材内容在不同的年段、单元和课时中,呈现出不同的标准和要求。
以“篮球运球技术及运用”一课的教学内容为例: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就通过创设不同的情境和模拟比赛,让学生能够将运球技术运用起来。这样具体且有一定自主选择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朝着“会学、会用”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才能更高效。
将方法作为教学内容,改变了教教材的弊端,使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从而提高教师对教学内容整体性的认知和把握,更好地判断学生课堂内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1.课堂学练标准可衡量
设计可衡量的学练标准,预设学生在练习中能做到什么程度,是学生课堂练习质量的基本保证。细化和量化的学练标准,可通过方向、距离、人数、次数等外部环境和要求来设置。
在“篮球运球技术及运用”课堂中,一人运球一人抢球的单一身体练习的学练标准为“在规定的时间内进攻方成功运球突破3次,防守方成功抢断3次,抢断即转换攻防”;一打一组合练习的学练标准为“进攻方边运球边观察,根据防守者的位置选择不同的突破方法,并进行投篮”;半场三打三比赛的学练标准为“观察防守者位置后,合理选择运、传等方式进行突破,防守方抢到球后直接攻篮”。
课堂中经常通过“学练三个一”来落实,从动作、环境、任务三个要素出发,提出具体的要求和量化的标准,逐渐加大难度,使学生在练习中更有方向,教师在指导时更有依据。
2.课堂评价标准可衡量
可衡量的评价标准应体现核心素养,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还需体现学生个体差异。《指导纲要》提出:注重对学生语言表达、动作表现、能力体现等多方面进行评价检验[3]。
以“篮球运球技术及运用”课堂评价标准为例:考察学生多种方式运球的能力,做到运球稳定;在不同环境下,运用运球等技术成功突破防守。A.在面对防守时,合理选择运、传球,跟同伴默契配合地完成一次突破并成功上篮。B.在面对防守时,能有效地进行一次运球突破,并衔接下一动作。C.在面对防守时,能进行一次运球突破。
可衡量的评价标准可以直接反映出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判断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课堂效果提供操作依据。
1.课堂教学重难点可达到
教学重难点是设计一堂课所有练习环节的出发点,学练标准紧紧围绕突破、达到教学重难点而创设,可见准确定位可达到的教学重点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以“一足蹬地翻身上技术方法”一课为例:教学重点为蹬地摆腿方向明确,难点为蹬地摆腿与屈臂引体配合,依据课堂教学目标“能在低难度的蹬地摆腿练习中,找到正确的蹬地位置,做出摆腿并腿动作,顺势屈臂引体保持平衡”,从学生肌肉力量还不够强大且该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这一学情等多方面角度考虑,而设置的在第一课次需要达到的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的设置应以实现教学目标及在目标实现过程中预判到的问题作为教学重难点,从课堂教学目标及学生掌握的技能基础、运动能力着手,科学定位可达到的教学重难点。
2.课堂教学任务可达到
教学任务是将教学目标细分成若干个容易达到的小目标后,落实到每个练习中,教学任务应呈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阶梯型,将小目标逐个突破,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一足蹬地翻身上技术方法”一课中的教学任务为例:蹬地摆腿练习—蹬地摆腿并腿—蹬地摆腿+屈臂引体腹部贴杠—上一练习+并腿—蹬地摆腿+屈臂引体单脚触踢球—蹬地摆腿+屈臂引体双脚触踢球—低难度一足蹬地翻身上,在完成每个任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一足蹬地翻身上”的技术动作,在成功的体验中喜欢上单杠这项运动。
设计具有不同梯度的任务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在操作性强、可达到的任务驱动下,学生会主动探索办法、相互合作、研究结果,提高了课堂学练效果。
1.与主教材相关的课堂准备活动
一堂课的设计从准备活动到基本部分再到整理放松,都应从本堂课的主教材出发,将教学重难点融入到每个环节中,使所有教学环节呈现整体性、关联性。
以“篮球同侧步持球突破”一课的导入部分为例:采用“躲闪”的热身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向前跨一步,踩同伴的脚,拍同伴肩膀。等熟悉上步动作后,再进行踩同伴异侧脚的练习,则需要做出跨步转体探肩的动作。在游戏中引导学生,建立跨步转体探肩的动作概念,在热身环节就对本堂课主教材的技术动作进行预热。
教师在准备活动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到热身的效果,还要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起到新课导入的作用,在准备活动设计时要体现与主教材的关联性及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性、整体性[4]。
2.与项目特征相关的课堂教学载体
借用载体进行迁移学练的前提,就是要找到项目之间的关联点。通过采用学生喜爱的项目,去促进不同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才是学生乐于接受的。
例如,利用篮球快攻技术发展学生快速跑能力,以篮球快攻技术为载体,寻找与快速跑的关联点,结合项目特征,设置丰富的练习方法,让学生在快攻练习中无痕地发展速度素质。
进行迁移教学的设计时,必须充分研究项目的特征,判断两个内容是否符合迁移教学。在合适的节点点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运用能力。
1.学生课堂评价与反馈的时限
一堂“篮球简单战术二打一的运用方法”的研讨课上,在“二传一抢”的练习时,同学A紧盯着球防守,不停地跑动,几轮下来,没有一次防守成功。这时,教师来到同学A面前问他:“你防守时的站位,应该贴近有球者,还是无球者,还是在两个人的中间?”然后引导其将三种情景进行模拟,最终同学A在实践中自己摸索出了答案。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双向的活动,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给予反馈;同样,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的指导反馈,帮助其不断改正提高学练质量。及时有效地进行课堂反馈,发挥其评价促进的效果,可以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使教育教学活动发挥更大的作用。
2.教师课后反思与总结的时限
教师的总结反思再实践具有时限性,教师要注意时间节点,即时性反思才能更加深刻。反思与总结的立足点是课堂事实,是建立在自己刚经历的教学行为的基础上。
在一次常规的发展跳跃能力的练习方法课堂中,笔者设置了跪跳起、跳高过小栏架、跳远过平放的垫子、收腿跳至高处等练习,采用分组轮换的形式。一节课下来效果不尽如人意,进行反思总结得出,铺开的练习太多,学生练习的明确性不强。在第二个班级的教学时笔者进行了调整:跪跳起+连续跳过小栏架+收腿跳至高处等组合练习,四人一组进行练习,学生在相互比拼中高效地完成了本节课的内容。
教师要及时回顾课堂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反思学生的学练情况为何与自己的预设不同,吸取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是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结合“SMART”五原则开展体育课堂,使得教学目标和内容更加具体,学练和评价标准更具有可衡量性,学生能更好地达成教学重难点和任务,教学载体和各环节更加密切,学生评价和教师反思更有实效性。同时能将“教会、勤练、常赛” 渗透到每节课堂中,学生能明确所学技能的作用,教师能更好地衡量学生的掌握程度,从而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
一切教学设计源于学生,回归于学生。故在依据“SMART”原则开展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因势利导、循序渐进,不可一味地追寻高效而忽略学生的学练能力和接受情况。在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道路上,教师要始终以综合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发挥体育学科育体、育智、育心的作用,也是对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等核心素养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