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婷 周大勇
肺结节可分为孤立性与多发性,影像学常表现为直径不大于30 m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但并不伴有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1],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健康知识的普及、高分辨率CT等影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肺结节检出率呈上升趋势[2]。有研究表明,肺癌已成为发病率和病死率俱高的癌症,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其早期常见表现即为肺结节[3],其中41%~51%的肺结节患者存在非钙化结节,约4%的非钙化结节会发生恶变,在新发的肺结节中约9%为恶性[4,5]。因而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对肺结节采取切除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手术前患者常无临床表现及明显不适,但是术后常出现咳嗽、乏力、胸闷、气喘等并发症,常用的西药对于术后咳嗽的改善不明显,而经过坚持不懈的临床实践,诸多中医药研究从事者不断吸取前人经验,结合中医理论,探究术后咳嗽的治疗,成果明显[6],对于肺结节术后咳嗽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周大勇教授现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ICU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内科学科研及教学工作近40年,擅长运用中医理论诊治内科杂病,尤其对肺系疾病的诊治颇有建树。笔者受益颇深,现将周大勇主任治疗肺结节术后咳嗽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以供各位同道参考。
1.1 肺结节术后咳嗽病位在肺 与五脏相关由于古代尚无影像学检查,故而肺结节术后咳嗽在中国古代并无特定的病名,肺结节通常可归属于 “肺积”一类,《杂病源流犀烛》也曾有记载:“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宣通,为痰为食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而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则是将“肺积”二字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来,邪胜正衰,邪积于胸中,积为成块[7]。肺结节术后咳嗽常归于中医“咳嗽”范畴,现代医家张晓梅等[8]认为,肺结节的发病主要包括内外两方面的病因,外邪隐袭犯肺, 病势渐进发展,逐渐侵袭肺部薄弱处,其为外因;“肺为娇脏”其人身体素亏,肺气不足,又或因后天失养而导致,此为内因。刘伟等[9]认为肺结节多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在体检时才发现,对病机的认识常认为与“虚”“痰”“瘀”相关,因而肺结节术后咳嗽的辨证论治就应当与一般性咳嗽区别开来,患者术前常无明显症状,而术后引发迁延性咳嗽,经久不愈,这主要是侵袭性操作对肺部的损伤造成肺气不足,《素问·咳论》有言:“黄帝问曰:肺之令人咳,何也?岐伯对曰: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肺结节术后咳嗽病程长,迁延不愈,病位在肺,与五脏相关,责之气不足,肺位于上焦,肺气受损,无以宣发肃降,导致宗气生成不足,无以滋养脾胃化生水谷精微;脾位于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脾失濡养,易生痰湿,咳嗽迁延不愈。
1.2 肺结节术后咳嗽与肺脾关系密切随着CT技术的普及,肺结节的检测率及治疗率越来越高,对于>8 mm,恶性程度较高(>65%)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8 mm常建议定期复查CT[10],目前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电视胸腔镜和三维CT支气管血管成像技术,对肺叶或是肺段(亚段)进行清除[11]。但是,术后的患者在随访中多存在咳嗽、乏力、上楼时呼吸喘促、胸闷、胸痛、食欲不振等术后表现,咳嗽可达数月甚则迁延不愈。
周大勇主任认为,肺结节的发病外因主要与外感六淫相关,现代科技发展,导致环境状况较以往下降,雾霾的发生导致肺气不清,吸烟是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美国有研究显示,每年约有160万人检出有肺结节,其中56%为吸烟者[12]。另外,周大勇主任还认为在发病的女性中厨房油烟也是一个危险因素。而内因则可分为虚、实两个方面,素人体质多虚,正不胜邪;邪痰蛰伏,外邪引动,日久为积;情志不遂,肝气上逆,无以疏泄,积不得化。研究表明,外科手术会增加术后慢性咳嗽的风险[13],虽为微创手术,但《黄帝内经》言:“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素问·通评虚实论》曰:“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气虚者肺虚也”,手术后肺气受损,肺失宣肃,发为咳嗽,脾为肺之母,子病犯母,脾主运化,而引起食欲不振、纳呆、倦怠乏力等症状,脾主升清,从而导致肺气无以滋养,正气不足,《医学三字经·咳嗽》曰:“肺为脏腑之华盖,呼之则虚,吸之则满……只受得脏腑之清气,受不得脏腑之病气,病气干之,亦呛而咳之”。肺脾相互影响,均导致宗气生成不足,津液输布不调,咳嗽迁延不愈,故肺结节术后咳嗽根本病机在于本虚标实,肺脾气虚。
周大勇主任善用辨证思维,病证统一,从肺脾同治入手,以治本为主,兼顾治标,确立“补肺健脾,祛湿化邪”的治则,自拟方剂健脾养肺汤,拟方思路出自李东垣“土为万物之母”,组方化裁于参苓白术散。组方如下:党参12 g,怀山药12 g,白术9 g,白扁豆12 g,薏苡仁12 g,陈皮9 g,砂仁6 g,法半夏9 g,炙甘草12 g,大枣9 g,桔梗12 g,莲子心9 g,黄芩9 g,连翘9 g,茯苓9 g。方中以党参、山药、白术共为君药,补益肺脾之气,健脾祛湿;茯苓、莲子心、白扁豆、薏苡仁、陈皮、法半夏、黄芩、连翘共为臣药,资健脾补肺除湿之力;砂仁、桔梗为佐药醒脾和胃,开提肺气,肺脾双补;炙甘草、大枣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医宗必读》有云:“虽喘嗽不宁, 但以补脾为急……脾有生肺之能……土旺而金生”。明代吴崑所著《医方考》也有记载:“脾胃虚弱, 不思饮食者, 此方主之。脾胃者, 土也。土为万物之母, 诸脏腑百骸受气于脾胃而后能强。若脾胃一亏, 则众体皆无以受气,日见羸弱矣。故治杂证者, 宜以脾胃为主”。在此基础上,周大勇主任随证加减,若患者咳嗽伴有肺热,加紫菀、款冬花、百部、连翘等;若肺津亏虚,加麦冬、玄参、五味子等;食欲不佳者加鸡内金、神曲、山楂;睡眠不佳者加用茯神、酸枣仁、柏子仁等;若有手术不能清除的散在小结节,加白英、山慈菇、猫爪草。遣方用药,随证化裁。
许某芬,女,64岁。2020年6月22日初诊。主诉:反复咳嗽2年余伴乏力,加重1周。现病史:患者平素咳嗽,少痰,伴有乏力、胸闷、步行稍远则气喘明显,自汗严重,近1周外出遇风遇寒后咳嗽加重,咽痒,食欲欠佳,睡眠一般,大便溏,小便正常,无潮热盗汗,无咽喉肿痛,无口干、口苦。患者2年前曾行右下叶肺结节切除术,术后定期随访中,未行放化疗等治疗。查体:神志清楚,精神软,面色黄,焦虑面容,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双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脏听诊(-),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不肿。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濡。辅助检查:2018-04-23肺部CT示:右肺多发磨玻璃结节,建议随访。2020-06-16肺部CT示:右肺术后表现,建议随访。西医诊断:咳嗽;中医诊断:咳嗽病,肺脾气虚证。治法:健脾补肺,顺气降逆。方药:山药15 g,白术9 g,白扁豆9 g,薏苡仁15 g,陈皮9 g,浙贝母9 g,法半夏9 g,桔梗9 g,紫菀9 g,白前9 g,射干9 g,甘草6 g,连翘9 g,黄芩9 g,猫爪草9 g,山慈菇9 g,白英9 g,黄芪15 g,胆南星9 g。共14剂,内服,每日1剂,每剂煎水2遍,每煎200 ml左右药汁,早晚各1次。另嘱咐患者:①避风寒,注意气候变化,保持空气流通;②注意起居有时,远离二手烟场所及厨房油烟,清淡饮食;③门诊随访,不适随诊。
2020年7月6日二诊。患者自诉咳嗽较前减轻,仍有纳差,乏力,大便溏,近期夜间睡眠不佳,醒后复入睡困难,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脉细濡。调整方药为:上方去白前,加黄精12 g,砂仁(后下)6 g,茯神9 g,酸枣仁12 g。共15剂,内服,每日1剂,每剂煎水2遍,每煎200 ml左右药汁,早晚各1次。
7月20日三诊。患者自诉咳嗽已较前明显缓解,遇风寒等外感刺激时发咳嗽,近期乏力感较前减轻,但进食后自觉胃脘部不适,口干不苦,睡眠尚可,大便偏稀,小便正常,舌质淡红,略有齿痕,苔白腻,脉细。调整方药为:上方去白术、茯神、酸枣仁,加五味子6 g,麦冬12 g,百合12 g。共14剂,内服,每日1剂,每剂煎水2遍,每煎200 ml左右药汁,早晚各1次。
8月24日四诊。患者1个月来自觉不适明显好转,现无咳嗽咳痰,胸闷气喘等明显不适,近期家中琐事忧虑,伤口处自觉疼痛,偶有乏力,特来复诊,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方药调整为:党参12 g,山药30 g,白扁豆9 g,薏苡仁15 g,陈皮9 g,砂仁(后下)6 g,法半夏9 g,桔梗9 g,甘草6 g,山慈菇9 g,黄芪12 g,黄精12 g,五味子9 g,麦冬9 g,百合9 g,太子参12 g,延胡索9 g,乌药9 g,川芎9 g,木香9 g,枳壳9 g。共14剂,内服,每日1剂,每剂煎水2遍,每煎200 ml左右药汁,早晚各1次。服用上述中药3个月后复查,未见异常。
按:周大勇主任根据患者症状、体征、既往史诊断患者为肺结节术后咳嗽,又兼有乏力、胸闷、气喘、大便溏等表现,结合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濡,考虑为肺脾气虚之证,治当健脾补肺,顺气降逆,故用自拟方健脾养肺汤,因此次咳嗽加重是外感风寒导致,在原方基础上加用白前、射干以疏散风寒。大枣滋腻,恐邪未出而闭门留寇故去之。二诊时患者虽仍有咳嗽,但外邪已除,故去白前,加黄精补益脾精,砂仁温脾理气;睡眠不佳,加用茯神、酸枣仁安神助眠。三诊时,患者咳嗽已明显减轻,睡眠正常,故去茯神、酸枣仁,但胃脘部进食不适,考虑胃阴不足,故而去白术,加用麦冬、百合,养阴润胃,助长化生后天水谷精微,五味子味酸,可收敛固涩,益气生津,正是“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四诊时,患者无咳嗽等明显不适,因情志不畅,触动肝火,导致伤口处有疼痛,偶有乏力,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延胡索、乌药、川芎、木香、枳壳顺气降逆,患者现体内外邪已尽,此时应加大健脾补肺之功,故加大山药剂量,加用太子参、黄精等肺脾共补,恢复体质。程国彭《医学心悟》撰:“肺属辛金,生于己土,久咳不已,必须补脾土以生肺金,此诚格致之言也”。又言:“治咳者,宜细加详审。患咳者,宜戒口慎风”。此即久咳补肺健脾之意,同时患者自身也应当注意起居有节,饮食清淡,避风寒邪气,双管齐下,其病乃愈。
肺结节术后咳嗽主要是因为手术对肺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现代医学多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激素等治疗手法,往往疗效一般,研究表明,造成术后咳嗽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2点:①手术对肺组织及相关肺泡神经损害后的自我修复,从而产生慢性炎症反应;②开胸手术过程中,手术切口、缝合线等造成的刺激[14]。因而中医药的干预可以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调理体质,改善机体环境,控制好肺结节术后所引起的咳嗽等一系列不适,降低再发为肺癌的病变率,从而达到已病防变[15]。《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言:“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周大勇主任在治未病方面造诣颇深,从肺脾同治理念出发,不仅可以有效治疗患者术后咳嗽的症状,还可以增强人体体质,谨防疾病的传变。同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有关于顺应自然的描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所以除了药物治疗外,患者自身更应该顺应四时节气发展,注意健康饮食和作息,远离对肺部有害的环境,谨防再发,对于随访的患者,定期复查,注意病变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