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悦凡
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文化强国建设理念,深刻影响着我国的城市文化建设。“人文城市”逐步成为我国城市文化建设的新目标,这一理念通过中央和地方政策文件不断深化。2014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首次提出“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将人文城市与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并列为三类新型城市。①刘士林、何睿敏:《人文城市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发展》,《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10期。2018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提出,上海未来致力于建设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2021年颁布的《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指出:“加快建设成为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从“人文城市”概念的提出,到概念内涵不断拓展深化,上海将人文城市建设纳入未来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上海的“一江一河”贯通了上海文脉,流经了上海的重要城市景观和文化风貌地带,是彰显城市人文精神的天然载体。《黄浦江、苏州河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在政策层面,正式将“一江一河”发展纳入上海市未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上海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必须“优化‘一江一河’生态空间布局,打造世界级滨水区”。基于城市历史考察和当代调研分析,提出打造“一江一河”的文化品牌,对于以自然江河为基础缔造人文景观与城市精神,具有显著意义。然而,在串联沿岸文化亮点、联动两岸文化空间、辐射内陆文化风貌区等方面,或许还能从多个方面拓展“一江一河”的文化意涵,从而更为深刻地助力上海建成具有海派底蕴、江南风韵、江河气概的富有文化魅力的人文城市。
城市的人文精神,本质上体现为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是对城市文化性的彰显,拥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的城市,更能凸显超越物质层面的精神文化追求;另一方面反映了对人文价值理念的重视,注重以人的发展需求和人文关怀为城市建设的导向,为城市发展赋予足够的“温度”。城市通常具有依水而建的特质,江河在助力城市凝聚人文精神方面同样发挥了绝妙作用。巴黎塞纳河、英国泰晤士河以及纽约哈德逊河的滨河地带都营造了浓厚的人文氛围,从河流到水岸包含了一系列文化地标、文化场所、文化场景、文化功能区,激活了滨水地带的文化活力,从多个方面塑造了不同城市独特的人文底蕴。如法国塞纳河左岸因众多著名美术馆、咖啡馆、画廊和书店而形成了“左岸文化”;右岸则云集了历史文化建筑,如凯旋门、卢浮宫、戴高乐广场等历史文化地标,同时塞纳河上各种具有雕塑风格和象征意义的桥梁也成为巴黎人文精神的缩影。当古典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经典与流行共同汇聚于塞纳河流域,咖啡馆前的舞者、看书的年轻人、牵手散步的情侣、河边聚餐的亲友、拍照的游客等与景色互动交融,巴黎因塞纳河而形成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滨河城市文化,共同构成了充满人文气息的河畔都会景象。
上海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城市,由江河衍生的滨水文化经过历史沉淀、产业更迭、文化更新,形成新时代的城市江河文化,或许正能够成为上海打造文化品牌和提升城市软实力的发力点。江河文化由有形的自然景观和无形的文化象征意义构成,两者相融相依,成为凸显城市特色的江河文化符号。
上海这座城市的文明发展依托于江河水网密布的地理格局。苏州河与黄浦江见证了上海从小渔村成长为国际大都市的发展历程。“一江一河”沿岸的变迁深深打上了上海演化发展的烙印,江河沿岸的设施、功能和产业伴随着上海城市发展,实现了一次次飞跃。“一江一河”见证了上海开启工业时代、步入金融时代,今天正目睹上海迈向更有人文气韵的时代。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海形成了以外滩为中心、沿苏州河向西发展的格局。苏州河是上海城市发展的中轴线,当时的上海形成了“西城东乡”的格局。黄浦江在这一阶段还未进行大规模开发,上海处于以苏州河为轴心的工业时代。199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浦东肩负着为国际大都市的发展目标服务的使命,主要承担上海在经济、金融、贸易以及交通枢纽等方面的功能。上海的发展重心逐步转向浦东,“浦江两岸”成为上海新的指代。从战略规划和发展实践来看,在浦东崛起的背景下,黄浦江两岸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仍具有相当的潜力值得挖掘。2010年上海世博会亦可视作一次重要的转折,浦江沿岸的世博会场馆使得浦江两岸的文化形象得以重塑,也使得上海进入了开发滨江文化空间的新时代。与此同时,苏州河两岸经历了从工业空间向文化空间的转型,在一些艺术家的倡导下,苏州河畔大量厂房被改造为创意园区,城市功能形态也逐渐从生产型转向消费型。①美国新芝加哥学派提出了“场景理论”:随着后工业社会来临,大批制造业从城市中心撤离,取而代之的是文化创意、休闲娱乐、高新技术和金融服务等新兴产业,城市形态开始由生产型向消费型转变。参见克拉克、西尔:《场景:空间品质如何塑造社会生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黄浦江与苏州河两岸的变迁,展现了滨江、滨河空间由工业场景向文化场景的演变,场景的演变带动了这一区域的文化由工业生产的实用主义气息向人文主义氛围转型,标志着“一江一河”随城市发展进程进入了更具人文色彩的时代。
“一江一河”见证了上海的变迁,是上海城市文明之生命线,其文化符号意义与其地理意义一样显著。然而,时至今日,在依江、依河而存的人文景观和城市精神的缔造方面,还有较大的空间——如何将文化场景、文化设施、文化地标等转化为以江河为纽带的人文精神,并营造出一种富有城市温度的人文关怀,或许将成为“一江一河”未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文化天然带有精神的属性,而人文景观的缔造更强调对人民精神需求的满足,需要将挖掘和提炼人文景观的文化价值同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结合起来,使景观的文化内涵与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之间发生深刻联结。
在这一点上,“一江一河”对于构筑城市文化的吸引力——使自然景观与人民现实生活形成有意义且富有生机的互动,进而凝聚起人们更深层次的归属感、认同感等——已经体现出相当的贡献和价值。“一江一河”开发的理念经历了从局部到整体、从宏观到微观、从自然到人文的升级,在不断探索和发展的过程中,“一江一河”之于上海的意义理应随时代而变。笔者根据实地调研情况,认为“一江一河”在人文精神的塑造、文化形象的打造和文化功能的跃升等方面仍然有值得提升、优化的空间。
首先,“一江一河”文化影响力不够强大,江河两岸的文化景点之间缺乏广泛的联动。黄浦江与苏州河流经地区的自然禀赋、沿岸风貌、文化资源不尽相同,需要精准定位江河沿岸的功能分区。当前,人们对“一江一河”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媒体宣传较多的几段“网红”滨江、滨河地区,对其他流域的特色和功能宣传不足。当被问及了解哪些沿岸公共空间,多数受访者提到“徐汇滨江”“杨浦滨江”“苏州河华东政法大学段打卡地”等“网红”地段,而对于“世博文化公园”“世界会客厅”等之后开发的文化空间则不甚熟悉。而“一江一河”现有的文化旅游项目如游船游览等,也因为与其他城市太过雷同而感受不到上海特色。
其次,“一江一河”的文化形象和文化内涵不甚鲜明,与其相关的特色文化品牌尚未打响。“一江一河”文化品牌是一个大概念,既具有地理层面的文化形象内涵,也具有精神层面的人文象征内涵。包括江河风景、江河游览的江河水域文化,包括文化功能、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等在内的滨水公共空间文化,以及容纳滨水空间在内的、具有延伸性的文化场馆、文化街区等江河沿岸文化,共同搭建起丰富多元、内涵丰厚的“一江一河”文化形象。由江河的历史文脉、文化精髓、文化记忆所组成的文化底蕴,由文化背后的人文精神、人类共同价值、城市精神品格所堆积而成的人文价值,由江河本身的文化符号、江河沿岸文化带以及江河沿岸文化地标所构成的多面象征意义,共同构建出一套具有江河水域特色的人文意义综合体。但是,当前人们对“一江一河”的认识相对比较狭隘,缺乏对“一江一河”大文化概念的全面认识。大多数受访者说不出所谓“一江一河”到底包含哪些文化,有哪些特色和亮点。在这个意义上,构建文化场景和文化地标以增强市民的文化归属感,将是建立“一江一河”文化品牌的重要使命。
最后,“一江一河”跨越多个行政区,沿岸公共空间功能未能统筹规划。从风貌景观来看,上海市各区的滨水文化各有特色,如徐汇滨江、黄浦滨江、杨浦滨江等足以展现不同的滨江文化特色。然而,不同行政区滨水空间的特色和功能之间是什么关系,却缺乏统筹规划和论证。同时,由于滨水空间再造涉及多行政区和多部门的协调沟通,容易导致空间衔接断裂、碎片化治理、管理权属不明、人文内涵注入断层等问题,进而导致再造后的滨水空间质量参差不齐。
基于前文所述,“一江一河”的文化理念、人文内涵仍需进一步塑造和宣传,其文化内核与上海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关系、与上海“三大文化”的关系,仍需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塑造。“一江一河”流经的地理风貌、文化景观、文化地标,也应当拓展多元化渠道、采用创意化表达进行宣传,从而提升“一江一河”文化品牌知名度,让“一江一河”充分“参与”市民的生产生活,拉近滨水空间与人民生活之间的距离。塑造富有人文气质的“一江一河”,也将更好地契合时代发展和上海市民对于美好生活的精神需要。
城市所能容纳的人文气质和精神品格,需要具体的文化符号、文化空间、文化地标、文化活动来承载,在这个意义上,“一江一河”所独有的滨水景观特质,主要可以发挥融合物质/景观及文化特质、会聚城市核心文化与价值观、激活城市滨水沿岸空间以及通达市民、产生城市精神共鸣等多方面的功能。对“一江一河”的文化意涵进行建构与重构,让其成为市民安顿精神需求的栖息地——这不仅是在新时代领会、贯通上海文化和上海城市精神的一次契机。
一方面,“一江一河”需要充分从物质和文化两方面进行开发。以江河塑造人文精神,巴黎塞纳河和伦敦泰晤士河始终是值得借鉴的例子。即便精神是虚无缥缈的,具体的水上设施仍可以用寓情于景、借物言情的方式将精神承载起来。巴黎塞纳河上有36座风格各异的桥梁,历史文化沉淀于桥梁的设计和造型。桥梁上精美的雕塑既彰显了巴黎的艺术品位,又向人们传递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或者一段记忆。通过桥梁编织城市的人文意象,能够让建筑艺术、雕塑艺术、城市文化融为一体,建立能够穿透时代、更具城市特色的桥梁文化地标。让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在江河两岸同时积淀,更能勾勒出城市独特的滨水文化脉络。伦敦泰晤士河的游船停靠码头的位置,经过了伦敦的一些主要景点,包括威斯敏斯特港、国会大厦、大本钟、伦敦眼、伦敦塔桥等,通过与沿岸景点合作售卖套票,既给游客带来实惠,又增强了水陆文旅联动。这些案例让人联想到上海的桥梁、船舶对于疏通“一江一河”在景观和文化构造上的别样意义。桥梁同样见证了上海的城市发展史,从黄浦江、苏州河的先后开发到“一江一河”概念的提出,本身也体现出对上海江河资源开发认知的深化。坐落于上海北外滩的“世界会客厅”正好处在黄浦江与苏州河的交汇处,应以此为起点,梳理黄浦江与苏州河两岸的文化景点,以实现水陆文化旅游的联动发展。
另一方面,江河沿岸的公共空间是文化存在和延续的场所,满足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的江河沿岸,将更大程度地辐射最广大的社会群体。上海“一江一河”区域内的世博文化公园包含了多种文化和娱乐设施,包括园林景观、儿童乐园和遛狗区等,同时也对毗邻的码头资源加以利用开发,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滨河文化景观。①这一点与纽约哈德逊河岸的开发形态颇为类似。参见姚朋:《纽约滨水工业地带更新中的开放空间实践与启示——以哈德逊河公园为例》,《中国园林》2014年第2期。而“一江一河”的文化活力也需要在人与人的互动中激活,使得江河文化与人们的精神生活建立实在的联系,推动江河沿岸的开发从有形资源(历史建筑、博物馆、纪念物、海滩等)向无形资源(形象、符号、生活方式、氛围、故事叙事、创意和媒介等)转换,进一步满足人们对无形文化资源的更高层次需求。更值得一提的是,从现在已有的开发状况看,依托城市独特的资源禀赋与个性气质,城市的核心文化和价值正在不断与江河景观区域的文化规划相协调。或许,未来滨水区域还可以成为传播和展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的空间。上海近期举办了一系列以“一江一河”为主题的文化节庆、水上体育赛事、滨水文化活动,也引起了一阵热潮。以江河人文精神为纽带营造文化氛围及生活方式,最终是为了让人们对“一江一河”文化产生更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