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追求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
——以二十次党代会文献为主要考察对象

2023-01-04 19:43张文羽张远新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发展

张文羽,张远新

(上海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0240)

马克思在对其所处社会进行剖析之后,犀利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运行制度所致使的结果必然是愈演愈烈的两极分化,并认为共同富裕只能在彻底消灭了剥削而建立起普遍公有制的社会里实现,在这个社会里,“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1]322。厚植于“大同思想”(《礼记》)、“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管子·治国》)等中华传统民本思想之中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心念“国之大者”,解民所忧,成民所想,为实现共同富裕,前仆后继,踵事增华。“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2]167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光辉历程中,共同致富,乃是其夙愿。而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党代会”)作为某一时期总结党的斗争经验、分析党的斗争处境、规定党的奋斗目标之关键举措,每次党代会都生动描摹了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而朝乾夕惕的实际意义。因此,梳理党代会文献,可以从中领悟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推进共同富裕所进行的探索,进而提炼出可为今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启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创造条件

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为攫取暴利,填补欲壑,帝国主义列强开始宰割中国。至此,中国便陷入了历史上暗无天日的“流血时期”[3]120,由天朝上国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俎上之肉,而受压迫的劳苦群众——工人、农民、手工业者、小店主、小雇主等无疑是这一切祸患的最终承受者。实现人民解放,熄灭正在灼烧炙烤百姓肌体的恶火,便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目标。彼时,中国共产党虽未提出“共同富裕”概念,但跃然于历次党代会文献资料中却蕴含着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目标、切实举措。

(一)根本前提:消灭私有制,社会共有共用

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及随之而来的阶级不平等是两极分化的源端,到了资本主义时代,贫穷与富裕是一对孪生兄弟,工人阶级在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资本家创造了巨量财富的同时,却为自己生产出无尽的贫穷。故而,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主张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差异。《中国共产党宣言》中将共产主义者消灭私有财产、取消特殊阶级的主张和盘托出、昭告世人[3]486。中共四大通过的《对于妇女运动之决议案》指出,劳动解放以废除私有制为目的[4],而劳动解放是共同富裕得以实现的先决条件和现实基础,共同富裕则是劳动解放的价值旨归。随着革命实践的开展推进,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进而,要想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解决好农民最关切的土地问题。毛泽东认为“土地问题为本党中心问题”[5],中共五大指出土地国有是共产党对于农民问题的基本原则,认为若想解决农民耕地问题势必要土地国有[6]191。中共六大通过的《土地问题决议案》又进一步指出,要在至少是已在关键地区建立起巩固的苏维埃政权后再着手消灭土地私有权,强调土地国有是清除封建残余的最透彻的关键一招[7]423。在消灭土地私有权的基础上实现土地国有,进而实现耕者有其田,乃是中国共产党致力于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理想方案。中国共产党自建立起就坚定地接过马克思主义废除私有制的大旗,以生产资料社会共有共用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而这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

(二)惠及范围:不谋私利,全体人民受益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造福绝大多数人的运动,其所追求的共同富裕是惠泽于多数人的富裕。中国共产党从来不只是为某一团体而斗争,而是将视野投射至中国所有穷苦群众身上,致力于实现人民解放、人民富裕。中共二大就对中国受压迫的劳苦群众进行了擘肌分理的分析,看到工人、农民甚至是小资产阶级在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压迫下日益困苦,便倡导建立民主主义联合战线,引导工农群众参加民主革命,这是促其摆脱压迫的第一步。面对眼中只有阶级私利的国民党对革命的背叛,中共五大强调中国国民革命的发展“不能只按照某一部分人的私利而进展”[6]219,不是为了某个单独阶级的利益,推进耕者有其田也不单使农民获益,全体人民都将受益。经历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枪杆子的重要性,逐渐创建出一支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论联合政府》报告指出,这支缺乏武器的军队在凶险恶劣的环境之下能够饱含力量、战胜强敌的原因在于他们不是谋求狭隘私利,而是“为着全民族的利益”[8]140而战斗的。此外,毛泽东在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无论是在革命年代、还是将来所进行的努力都是利惠全民的。

(三)实现路径:发展生产,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不同历史阶段所需采取的措施不尽相同,需数辈同志接续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外敌侵扰不断、军阀割据混战、自然灾害频发,神州大地陷入啼饥号寒、民生凋敝的凄惨境地,从根本上缺乏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条件。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深察百姓之苦,也力解百姓之忧,认识到自力更生、发展生产的极端重要性,竭力组织生产运动以争取改善民众现实生活。在城市发展合作社,救济失业工人,在农村努力实现耕者有其田,兴起大生产运动,使得所在区域全体人民都有饭吃,有衣穿,有事做,与国民党辖区生活苦痛到极点的民众形成对比。同时,中国共产党在对国内政治经济状况以及百姓悲惨生活的深刻认识的基础上,科学揭示出国人所承受的最大痛苦的根源乃是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认为“惟有彻底的社会主义的革命才能够消灭一切的贫困”[7]423,且农民只有和工人握手革命才能成功地摆脱穷困的环境[3]131。而当时的首要的任务是领导工农群众联合起来进行民主革命,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创造根本社会条件。于是,中国共产党在竭力支持人民改善眼前生活的同时,也时刻保持着革命政党的自觉,积极领导人民群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为真正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奠定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实现共同富裕也就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的落实和实施阶段。1953年12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指出,要“使农民能够逐步完全摆脱贫困的状况而取得共同富裕和普遍繁荣的生活”[9],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首次出现“共同富裕”一词。这一时期,党领导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制度基础和物质基础。

(一)制度基础:巩固集体和全民所有制,坚持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原则

新中国建立初期,百端待举,任务繁重。为了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经济力量,我国坚持国营优先但“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10]45,形成了与我国生产力结构多层次相适应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的所有制结构[11]。很快,创伤遗病得以好转,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我国通过三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出贫富差距的根源即是生产资料私有制,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则在制度层面保障了人民得以平等地占有生产资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必须牢牢坚持。故而,中共八大提出了“巩固和扩大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10]53的要求,中共十一大继续强调要“保卫社会主义公有制”[12]45,“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人民公社集体经济”[12]46。与所有制结构的根本改变相适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12]47。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同生产资料公有制相适应,肯定劳动是创造富裕生活的源泉,确保人人都在劳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报酬,彰显出分配公平。生产关系的此般调整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急切渴望做到经济公平、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认识与实践探索的表现,也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物质保障:合理布置生产力,建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毛泽东便指出在没有工业的基础上,谈国防、人民福利乃至国家富强都是痴人说梦[8]176。在国民经济恢复后,毛泽东就根据形势的变化一更先前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考量,适时将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任务提上日程。中共八大上,刘少奇再次重申必须发展社会主义的工业以建成先进工业国之任务[10]36。为实现这一任务,我国主要是通过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至中共八大,第一个五年计划就已取得硕硕成绩,工业的基本建设成绩更是喜人。为了避免出现“跛脚”问题,我国在进行工业化建设时特别注意生产力的合理布局问题。中共八大指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要有意识地在三门峡周围地区、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建立新的工业基地,同时发挥沿海各省工业优势帮助内地工业发展,着力改变工业发展地区不平衡的畸形现象[10]54。这无疑为缩小新中国成立前所形成的存在于各地区之间的生产力基础差距,进而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物质根基。除注重生产力地域分布的均衡性以外,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也十分关注国民经济体系的完整性,注意统筹工业、农业、商业、科学技术等的发展以提高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中共八大提出用三个“五年计划”建成完整工业体系的目标,并强调第二个五年计划当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推进工业农业手工业的生产,发展运输业和商业,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增强国防力量[10]53。中共十一大再提“建成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12]46的目标。在统筹发展工作总思路以及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在曲折探索中,多次重申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任务,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三)价值旨归:缩小社会差别,坚持一切建设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

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带领人民摆脱贫困、改善生活、全面发展成为此时中国共产党人的最大心愿。中共八大上,周恩来指出“从根本上说,我们国家所进行的一切建设,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10]180,铿锵有力地宣示着中国共产党所从事的奋斗事业的价值取向。周恩来还强调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过程中,要肯定人民是国民收入的创造者,并在对国民收入进行分配和再分配时妥善协调消费与积累的比例以保障人民生活的可持续改善[10]180,即在发展的过程中要改善人民物质生活,提高人民文化生活,增进人民健康。面对因社会分工而产生的工农、城乡、脑体间的差别愈发明显现象,为逐步消除三大差别对社会公平以及社会成员自由全面发展的限制,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系列努力。首先,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为逐步缩小三大差别”准备物质条件[12]45。其次,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引导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在工业反哺农业的过程中推进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工农业并举发展,缩小工农、城乡之间的差别。最后,扫除文盲,开展文化工作,发展教育事业,推进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提高人民文化水平,以缩小脑体之间的差别。这些举措有力地促进了这一时期的人民共同富裕。

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改革创新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沿着从经验与教训中摸索出来的、经实践证明符合中国实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变,全面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在此阶段,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共同富裕置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并独立推进改革创新,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一)兹事体大: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

为了避免陷入前人空想的泥潭,马克思、恩格斯不赞成对未来社会进行抽丝剥茧般的描绘勾勒;在其之后,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苏联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对社会主义进行了波澜壮阔的探索实践,积累了一定的有益认识,但也由于未能实际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产生过不清楚的认识。1978年以后,邓小平逐步纠正了以往“宁要贫穷的社会主义,不要富裕的资本主义”[13]171的诞妄错误,他于1979年11月会见国外友人时指出“我们要发达的、生产力发展的、使国家富强的社会主义”[14],此后其不断深化着对该问题的认识。1985年,邓小平将共同富裕列为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并突破性地指出鼓励先富,是为了达到共同富裕[13]142。这一提法指出社会主义所要实现的共同富裕不是形而上学的绝对的同步富裕,而是动态富裕。1990年,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3]364,直接将共同富裕提升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层面。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则是完整地表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中共十四大将这一论述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即在理论层面上规定了共同富裕的本质性高度。

(二)根本路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指出共同富裕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同时,也提出实现路径。中共十二大指出全面开创新局面的首要任务是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以此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优越性所在。随着对国情认识的深化,中共十三大指出为解决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之主要矛盾,就必须要加快和深化改革,此乃“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15]5,其目的就是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16]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助我们摆正姿态的同时,也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伟大事业指明了历史方位。在此基础上,中共十四大进一步指出现阶段为实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位置”[17]。中共十五大则明确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实现共同富裕直接联系起来,同时指出该阶段是“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18]8,再次指出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性。中共十六大总结了十三年来实践中积累的经验,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并且强调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19]5,从根本上区分了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发展目的与资本主义的不同。

(三)依靠力量:尊重人民群众首创精神,坚持以人为本

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群众史观,并在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群众路线。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经济状况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群众对富裕生活的向往愈发强烈,中国共产党人置信于民,发挥民众的创造力,相信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富裕定能实现。中共十二大借用革命导师列宁所言“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20],强调在全国各族人民奋发图强的努力下定能实现经济发展的宏伟目标。中共十六大指出发展必须置信于人民,博采众议,营造尊重创造、鼓励创新的氛围,充分激发人们创造财富的活力,以造福于全体人民[19]7。共同富裕最基本的标准便是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故而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群众创造历史伟业的同时也始终将发展成果落实到满足提升人民需求之上,加快社会建设,并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当作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18]14,坚持“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16]8。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功劳被充分肯定,创造潜力活力被充分激发,在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建立起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在改变我国生产力相对落后面貌的过程中也提高了自身生活水平。

(四)制度保障:完善所有制结构,深化分配制度改革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资料私有制是导致两极分化的根源,故而共产主义社会一定是确立了普遍公有制的社会,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同时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必然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若非如此,“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21]。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由于未能正确认识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教条化理解马克思主义,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搞平均主义,急于求纯,吃“大锅饭”,最终导致了贫穷的普遍化。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清醒认识到我们尚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追求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强调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着重对生产关系进行了调整。一方面,完善所有制结构,刺激生产力的极大繁荣。中共十二大认识到只有多种经济形式的合理配置和发展,才能繁荣城乡经济[22]。对于这一问题,中共十三大形成了更深认识,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在所有制和分配上并不要求纯而又纯,绝对公平,且限于目前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当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15]11。此后,历次党代会都反复强调要优化所有制结构,以求最大限度地释放生产潜力。同时,深化分配改革,避免两极分化亦是对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的努力。中共十三大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在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以此来克服以往过分强调绝对平均的错误,允许通过勤劳先富的同时,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进行有效调节,防止贫富悬殊[15]7。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以及分配制度的改革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保障。

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期:乘胜前进

中共十八大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3],这是扎实实现全体人共同富裕的新时代。在这个新的历史方位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大力促进共同富裕。中共二十大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全面建成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24]。但我国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居民收入不均衡的问题依然存在,实现共同富裕的任务仍任重道远。为此,党中央将实现共同富裕列入行动部署之中,着力促进共同富裕。

(一)战略安排: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分“两步走”

“小康”一词古已有之,体现了中华民族对安定宽裕生活的神驰,1979年邓小平首次将“小康”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初步内涵,以之强调中国的“四个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不同。尔后,小康社会渐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此后,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朝着该目标迈出坚实步伐,并取得重大进展,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更高要求。为此,举国上下铆足了劲,于2020年摘掉了绝对贫困的帽子,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共十九大对如何乘胜前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了两个阶段的行动部署,其中亦包含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两步走”的行动计划。第一步是从2020年到2035年,经过这一阶段的拼搏,居民间收入差距将显著缩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将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是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五位一体”全方位推进,届时共同富裕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中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但绝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实现的,需要全体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统筹全方位的建设,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方可实现。习近平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分阶段推进共同富裕,并将这一任务的实现进一步具体化为三个阶段[2]168。“分阶段”取胜是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赢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实践中所总结出的经验,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来,邓小平先是提出“两步走”战略来概括中国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在1987年又首次提出更具体的“三步走”战略,中共十五大对邓小平的“三步走”战略进行了创新性发展。这些分步走战略将纷繁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细化为某一历史阶段可以实现的具体目标,可以让我们明晰方向,汇聚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两个阶段的团结拼搏,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之时将计日程功。

(二)思想指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解决过程是逐步向共同富裕迈进的过程。由此,中共十九大指出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23],在健康发展的经济中实现共同富裕。创新发展当以满足人民的现实欲求、解决人民的生活难题为指向,用创新为实现共同富裕助力;协调推进城乡、区域间的发展平衡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绿色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必要指标,是真正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开放发展,主动参与和推进全球化进程,为人民提供更多选择;共享发展激励人民群众共建美好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坚持创新发展为经济发展注入动力源泉,坚持协调发展为经济发展续航添能,坚持绿色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坚持开放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潜在空间,坚持共享发展为经济发展指明价值旨归,改变现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弊端,实现经济发展的新飞跃。中共二十大指出,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关注人民的所盼,解决人民的难题,回应人民的喜好,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三)制度支持:优化分配机制,确保“两个同步”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集体和全民所有制以及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原则成为新中国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主要内容。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从经验教训中认清我国生产力发展实际状况,遂对生产关系层面进行了调整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深化对所有制结构的调整,完善分配制度,在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有效地遏制了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制度支持。进入新时代,面对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的问题,中共十八大明确提出必须走共同富裕道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共二十大则指明了分配制度完善的方向,提出“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24]。首先,为缩小现存的收入差距问题,中共十八大突出公平的重要性,明确指出初次和再次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并且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25]17。不同于中共十三大提出的效率提高是前提,也不同于中共十六大所提出的初次分配重效率,再分配重公平,而是将公平提高到目前分配政策中的第一位,致力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其次,中共十八大提出要实现“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25]17,中共十九大对此重申,其意在保证全体人民作为党一切奋斗的价值旨归能够真正获益。最后,从分配层次上看,中共二十大强调了以社会机制为主导的第三次分配的调节作用,发挥慈善事业的作用,以道德、价值、文化等来规范调节高收入的同时促进人民的精神富裕[24]。

(四)帮扶原则: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近代以来,饱受帝国主义欺凌、陷入深渊的中华民族就面对着求得独立解放、富强富裕的两大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自诞生起就开始了这种追求,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已经带领人民实现了第一个历史任务,现正全力以赴地走在实现第二个历史任务的康庄大道上。新时代,党中央将实现共同富裕摆在突出位置[2]167,解决扶贫“三难题”,尽力而为反贫困,走出特色脱贫路。首先,扶持谁,勇创精准扶贫新途径,科学制定贫困认证标准,搭建全覆盖的扶困信息云平台,精准落实扶贫对象。其次,谁来扶,中央统筹地方落实,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用脱贫实绩考察干部。最后,怎么扶,以人民为中心;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总号召并于中共十九大上将精准脱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进行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乡村发展难题;提出“五个一批”工程为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目标以及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保驾护航。为避免陷入“福利主义”陷阱,中共十九大与中共二十大报告中皆指出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我国还通过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国民素质,为每一个人提供实现发展的机会,鼓励劳动脱贫致富,相信人民群众改变自身的能力,依靠人民群众自身力量实现共同富裕。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为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中华儿女夙愿劈波斩浪、负芒披苇,铲除了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各种障碍,找到了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思想路线、依靠力量、制度安排以及战略步骤等,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人民直面贫困痼疾,上下同心,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宣告,都彰显着新时代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现在我们已经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阶段,要从中国共产党百年探索中汲取经验,解放发展生产力;坚持与时俱进,适时优化调整策略;端正价值取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握帮扶原则,尽力不忘量力,奋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都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有强烈意愿且有绝对能力带领人民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进展并获得最终胜利。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发展
论中国式共同富裕的基本特征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