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巧玲,刘 佳
(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049)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民福祉、民族未来和人类文明进步。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了内涵丰富、逻辑严密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文从生成逻辑、结构逻辑和价值逻辑等三个维度,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进而彰显其思想魅力。
任何一种理论的产生都是历史必然性与现实应然性交织而成的结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有着深刻的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立足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认为“自然—人—社会”构成一个动态的有机体。第一,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自然界。“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1]。第二,人类既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因此,人类必须牢牢记在心中,“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2]。第三,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进而控制人类自身的生产生活,但不能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恩格斯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2]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重要理论渊源。
2.党的十八大之前党历届领导人的生态观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党的历届领导人根据不同时期的时代要求及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需要,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理论探索。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虽然没有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对于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相当重视,主张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要同步进行。比如,在发展林业方面,毛泽东充分认识到林业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强调“天上的空气,地上的森林,地下的宝藏,都是建设社会主义所需要的重要因素”[3],毛泽东还发出了绿化祖国的号召,并且对于农、林、牧三者缺一不可的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邓小平推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入法制化轨道。江泽民立足世纪之交的时代条件,强调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重要性,并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进入21 世纪,胡锦涛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4],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些重要论述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理论积淀。
3.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滋养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关于生态文明的论述颇丰。儒家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从《论语》中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到《荀子》中的“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从孟子的“天人相通”到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再到宋明理学的“天人一体”,无不体现儒家先贤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道家主张“万物皆一”“道生万物”“道法自然”,强调人们要顺应自然,遵循一切万物生长的基本规律,不能打破自然界的平衡。“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表明人、地、天,效法大道,尊重自然。此外,《吕氏春秋》中的“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告诫人们对自然要取之有时、取之有度。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很多重要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等充分体现了对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等思想的守正继承与创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滋养。
1.补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的必由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已成功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传统的经济发展道路不可避免地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入新时代后,我们深刻反思过去的发展模式,全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做到“鱼和熊掌可兼得”。同时也必须认清,生态文明建设仍是负重前行,环境污染、生态退化、资源瓶颈等依然是制约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短板。补齐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短板的现实需要直接指向加快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应时而生,并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提供了科学指引。
2.满足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迫切需要
进入新时代后,对国家而言,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人民群众而言,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升,然而,高质量发展并不能仅局限在经济领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层面。不断满足人民对更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实现“以绿为底”的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正是对人民美好生活期盼的积极回应。
3.顺应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趋势的必然要求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之后,人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逐渐被严重破坏,传统工业的发展在积累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进而导致严重的生态危机。人们普遍意识到,如果继续走工业文明的老路,结果只会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被激化,人类文明进程被终止。因此,实现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根本性变革,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成为人类共同的良好愿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是基于党对生态文明发展规律的准确把握、对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的积极顺应。
立足新时代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大胆创新,逐渐形成了包括总体目标、建设原则、力量源泉在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系,为确保建设美丽中国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思想保证。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成为中华民族追求的生态建设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将“美丽中国”纳入国家五年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美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之中,进一步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明确指出,要“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5]。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6]。在建设指向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一指向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中国的总体目标。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美丽中国”中的“美丽”可以视为一种价值判断,即人民对于美好生态环境的主体需要。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人民至上,坚守为民之心,不断满足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和优质生态产品的需要。从生态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建设“美丽中国”不能简单理解为实现生态领域的发展,“美丽”的价值追求要贯穿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全局与始终,最终交出经济、政治、社会等全方位、多维度、立体化的美丽答卷。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我们党高度重视乡村建设之于美丽中国建设的关键性,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导向,推进乡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改善,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深入推进美丽城镇建设,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持续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建设道路。
在2018 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必须坚持的六大原则进行了深刻阐述。
1.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自然观
人类生存与发展必须面对的基本关系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从历史逻辑来看,人类文明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当前仍处于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交汇过渡阶段。人类文明的历史演进过程同时也是人与自然关系不断发生阶段性质变的过程。
“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7]。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本身就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同时人依赖自然界而存在,维持人类生存发展的空气、水、食物等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劳动创造了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人类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把握自然界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进行改造与利用,但是人对自然的征服、破坏与掠夺终究要以遭受大自然反噬为代价。只有对自然心存敬畏,“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8],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才能实现二者的和谐发展。“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9]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价值旨归。
2.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观
这一重要论断生动阐释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辩证关系,延伸了劳动价值论的生态学意蕴,并为实现发展与保护协同共生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前进方向。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二者关系的探索道路上,资本主义国家掠夺自然、先污染后治理的单向度发展模式已经一次次遭到无情证伪,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与生态危机已经向世界证明,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的保护并不是对立的,而是可以实现统一发展的。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0]。这一独到论断从根本上把握了保护生态与发展经济之间的内在一致性。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资源是构成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的文章,在此基础上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发挥生态环境蕴含的自然价值与经济价值,通过因地制宜与改革创新,积极探索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发展“美丽经济”的路径,实现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的灵活转化与统筹发展。
3.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环境民生观
这一原则彰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11]86的人民情怀。生态文明建设中也存在价值取向的选择问题。与西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严重威胁工人身心健康不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和践行人民立场,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到了关乎人民福祉与执政党使命宗旨的高度,作出“生态环境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这一科学论断。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12]362。这一重要论述从民生的视角彰显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有力回应了在保护环境中增进民生福祉这一时代命题。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越来越强烈,优美的生态环境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集中力量优先解决人民关注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方针,在全社会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提供优质的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天蓝、地绿、水清。
4.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生态系统观
马克思主义系统观认为,我们所面对的整个自然界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中华传统生态哲学强调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万物一体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系统思维和中国生态哲学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思想。
“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12]363。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山水林田湖草等各自然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紧密联系。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打破以前生态治理碎片化的禁锢,树立并坚持系统思维,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与内在规律,推进污染防治与保护生态相结合,多措并举与整体施策相结合,坚持系统规划、系统政策、系统措施统筹兼顾,新发展理念引领与保护、修复、治理格局构建并重。
5.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法治观
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既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完成,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生态文明建设事实上是一场生产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层面的革命性变革,因此“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12]363,在制度与法治协同方面形成有效的合力。在新征程上,我国奋力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步伐,逐步形成以“四梁八柱”为核心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建设美丽中国构建强有力的制度堡垒。制度不执行将失去刚性与权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也相应地逐步建立起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通过发挥制度与法治的合力效应,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制度化、法律化的轨道上行稳致远。
6.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治理观
共谋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向世界提供的一种新型生态发展理念。如今,生态问题是世界各国都需直面的全球性问题,只有各国携手应对、并肩同行,实现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的梦想才成为可能。中国始终胸怀天下,心有国之大者,通过向世界分享生态文明理念、积极履行国际公约、援助发展中国家等实践,真正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地球生命共同体”,中国始终向世界展现彰显可持续性的、超越单个国家狭隘视野的、具有中国大国风范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建设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世界各国共商共建,才能共享全人类生态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驶入快车道。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两个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很多重要论述,而人民主体贯穿于论述的全部内容之中,体现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与民之所好紧密联系的内在逻辑。
人民群众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造福对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12]362这就要求我们要从认识和实践两个方面下功夫。在思想认识层面,要充分认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与全民参与性,在生态治理中谁都无法置身事外;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意义,并不断增强学习的政治自觉与思想自觉。在实践行动层面,勿以善小而不为,主动将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转化为如参加植树、随手关灯、节约粮食、宣传塞罕坝精神等可持续性活动,以身体力行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生态环境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领导核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加强和提升中国共产党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的领导力。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初心使命在生态领域的生动体现,因此,我们党要“坚决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13]。这就要求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统领力、决策推进力、自我建设力。此外,还要通过理论上的创新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引领。
领导干部是生态环境保护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少数。在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重视抓领导干部,指出领导干部是抓好落实的关键者和责任者。生态文明建设是政治责任,是“国之大者”。首先,领导干部要保持高度的生态自觉,以责任在肩、时不我待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坚决扛起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任,不折不扣把各项政策与任务落实到位;其次,纪检监察机关要严肃追责对破坏生态环境负有责任的反面典型;最后,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领悟力执行力,确保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与部署及时落地生根见效。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促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中国共产党人生态观、中华传统生态智慧的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推进全球生态治理、促进人类文明范式转型等方面都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世界价值。
1.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进入新境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作出了多方面原创性贡献,推动其在当代中国发展进入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 年5 月4 日纪念马克思诞辰二百周年大会上明确强调:“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14]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上,秉持“两个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理念、新论断。第一,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这一战略理念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论述的现代化发展;第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生产力学说的创造性转化;第三,从民生的视角提出了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新时代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2.丰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都十分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吸收汲取各代领导人关于生态治理的理论为基础,在复杂多变的生态新形势下不断进行生态治理的新实践过程中形成与发展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中的重要一位,“美丽”成为生态发展的价值追求并被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十四条基本方略之一,绿色理念成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时代发展之需,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进行了伟大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既是党对生态文明发展规律熟练把握与运用的现实彰显,又实现了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继承、丰富与发展。
3.赓续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以中华传统生态智慧为滋养,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与创造性转化的理论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天人合一思想体现出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最佳诠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在继承“天人合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人与自然作为一个协调共进的整体,具有内在统一的属性。“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对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11]11。“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生态实践观念告诫人们要尊重自然规律,顺之以天理,应之以自然。习近平总书记在借鉴“道法自然”思想的基础上,立足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强调要在尊重、顺应和保护自然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既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又实现了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升华与发展。
1.是推动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遵循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作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15]这一重要论断。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12]359这充分体现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价值立场。在2021 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这不仅深刻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双重价值属性,也指明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并进的新方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彰显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特质,为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方向、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与保障。
2.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人民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纳入美好生活的范畴。新时代以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得到满足之后,清新的空气、清洁的环境、干净的水质等日益成为人民群众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6]。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国梦在本质上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不仅体现在对物质和文化的渴望上,更体现在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渴盼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倾听人民的声音,重视人民的评判,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深刻诠释与积极回应。
1.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中国经验
建设绿色家园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破解全球性生态难题提供了理论指导,为建设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提供了中国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国际场合发表重要讲话,呼吁世界各国共同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就国际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中国主张。首先,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生态治理提供借鉴。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产能过剩、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得到了许多国家及组织的肯定。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和实践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提供了新的路径选择。其次,为全球生态治理提供理论指导。保护生态环境是全世界的共同责任与共同事业。在已经超出国界的生态危机面前,没有任何国家或地区能够独善其身、全身而退。中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引领者,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积极推进碳达峰与碳中和工作,积极参与全球生态建设合作,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发挥关键作用。
2.为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中国智慧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尽管人类社会当前仍处于工业文明时代,但走向生态文明时代是顺应历史潮流的必然选择。工业文明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人类是一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面对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不仅要看到生态环境的自然价值,更要重视生态环境蕴含的经济价值,将自然生态系统纳入生产力范畴,赋予生产力以全新的内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实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跨越。从唯物史观视角来看,人类文明形态的演进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之使然。只有坚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才能使生态文明成为引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