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敏,李晓燕,潘 浩,张梓凡,罗诗玮
(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校长办公室,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淮阴师范学院 传媒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1;3.淮阴师范学院 校园规划处,江苏 淮安 223001;4.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5.南通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通 226000)
中华戏曲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思想精神、情感与理想的表征”[1],也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资源。当前,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和提升中国国际传播力的社会语境下,中国戏曲艺术如何高质量地“走出去”已经成为国家文化与外宣部门以及戏曲院团和戏曲传播机构重点关注的议题。下文对中国戏曲艺术对外传播力的提升问题进行研究,以切实提高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播效能。
传播是“一种整体性力量”[2],它决定着戏曲艺术的流传范围与广度。戏曲作为一门综合性的舞台视听艺术,将对脸谱、服饰、唱腔、戏曲文本和道具等的运用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综合性的视觉与听觉符号系统。通过对戏曲传播发展史的梳理与考察可知,无论是通过剧场展演进行传播,还是利用无线电广播、电视、电影以及互联网等媒介平台进行传播,戏曲艺术都无法脱离传播环境而生存,它与传播媒介有着某种内生性的逻辑关联。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讲,戏曲艺术是一种与媒介共生互存并与之高度关联的艺术形态,戏曲艺术的发展历史就是媒介发展史。从对戏曲发展变迁的分析可知,现代戏曲艺术发展呈现出的式微现状与戏曲传播观念陈旧和传媒形式单一有很大关联。如果不能及时与新媒体相结合,并通过新媒体拓展传播渠道,戏曲传播最终会面临困境,进而影响戏曲艺术的生存境遇。可见,媒介技术影响着戏曲艺术的生存与发展,是决定戏曲艺术生命力是否旺盛的重要因素。当前,新型媒介平台虽然已成为中国戏曲传播的重要平台,但其传播效果并无明显优势。在戏曲艺术的国际传播中,国外受众群体大多与中国民众没有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背景,这就意味着先进的媒介技术平台并非解决中国戏曲艺术对外传播的有效途径。在中国戏曲艺术的国际传播中还需克服文化沟通障碍,使不同文化圈层受众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戏曲文本。因此,如何向不同群体的受众进行有效传播是戏曲艺术传播需重点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传播技术,它将画面、音乐、声音、文字和影像等整合到一个综合性传播系统当中,使文学、绘画和戏曲等艺术形态能以更多元的系统进行传播。但媒介技术的先进并不意味着传播水平的提升,戏曲这种在场性强且参与性和互动性高的艺术形式对传媒技术的依赖性并不像电影或电视等艺术类型那样高。当前,对戏曲艺术国际传播力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戏曲跨文化传播转译当中的语言翻译规则等问题。不少学者认为,戏曲文本的译介是解决跨文化交流的关键性问题,严谨优美的戏曲文本译介可以有效消除戏曲国际传播中的语言与文化障碍。事实上,对戏曲文本的跨文化翻译问题进行研究只局限于对内容方面的审视,而中国戏曲艺术的国际传播涉及更深层次的文化问题。文本翻译解决的是如何让受众更好地理解戏曲语言这类关涉戏曲艺术接受力的浅层次问题,它很难打通不同国家受众之间的知识鸿沟,进而有效地提升传播效果。要想提升中国戏曲艺术的国际传播力,就要进行综合性和多维度的研究。
从媒介视域出发,针对当前中国戏曲艺术在国际传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提升中国戏曲艺术的国际传播力。
纵览中国戏曲艺术传播的历史可以发现,戏曲艺术传播至今,媒介的迭代更新与运用是戏曲艺术传播覆盖面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在当前社会,无线电广播、电视、电影、网络平台、智能手机终端和剧场都可以成为戏曲艺术传播的媒介平台。但不同于国内传播,戏曲艺术的国际传播面临传播语境问题及戏曲艺术的受众问题。众所周知,戏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艺术门类。对中国受众而言,中国戏曲剧种尽管唱腔和方言语调不同,戏曲制作理念和戏曲曲目也存在差异,但受众的基本文化常识与戏曲知识储备却具有普适性。这使他们无论利用何种媒介平台观看或收听戏曲,都可以克服沟通障碍,很好地理解戏曲曲目的文本内涵和深层文化意蕴。但在国际化的传播语境中,不同大洲、国家、地域、文化和宗教背景下的受众虽然面临相同的戏曲文本,但由于所属文化圈层不同,他们对戏曲的基本认知与文本理解也不同,这影响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对外传播效果。因此,中国对外传播机构在推动戏曲艺术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就不能套用国内的媒介习惯来进行单向度的传播。
要想让中国戏曲艺术的国际传播达到良好效果,就要对不同文化圈层的受众进行媒介分层。在传播学的范畴体系中,媒介与受众是不可分割且互相依存的。受众是媒介传递信息的接受终端,其规模不同传播状态也具有差异性。传播者如进行漫无目的地无差别化传播,就会大大减弱传播效度。因此,传播者或传播机构应根据不同传播对象的特质进行匹配传播,以提升传播的准确度与效度。中国戏曲艺术要想高质量地“走出去”,就更需要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圈层和不同地域的受众进行精细化分层,采取一种分众化的传播策略。简而言之,即对受众的国别、性别、民族、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等进行划分,调查不同受众在媒介接触、内容接触以及选择和理解上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精准化传播。例如:如果中国戏曲艺术的对外传播对象是同属于儒家文化圈层的日本或韩国民众,那么只要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克服语言文本的障碍便可以达到良好的传播效果,在媒介技术方面不会有特殊限制。但如果对外传播对象与中国不属于同一文化圈层,那么在戏曲文本信息的理解方面就容易产生“误读”,此时便要考虑对戏曲文本进行跨文化翻译。而对传播媒介的选择也更为审慎,要尽可能制订更为精细化的传播策略。
在中国戏曲艺术国际传播力提升的策略当中,需要重点考虑以语言和身体为媒介的面对面传播方式。以历史的维度来进行审视,20世纪40年代,福建戏曲对外传播采用的便是在场性剧场展演方式,以语言、动作和唱腔等媒介进行直接传播。陈鲤群在其文章中提到,1927年福建闽剧首次赴新加坡演出,其后逐渐将传播范围扩大到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此外,“莆田戏20世纪20、30年代外出演出活动也相当频繁。1920至1923年,莆仙戏紫星楼班首次出国,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演出……高甲戏在这一时期到东南亚演出达到了高潮,所到之处备受欢迎。金福兴、新福顺、吕宋班等戏班,海外演出的足迹遍及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地”[3]。可见,以剧团为单位奔赴国外进行演出是莆田戏、闽剧和高甲戏等福建戏曲在当时能够实现大规模传播的主要原因。20世纪,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梅派京剧的4次海外巡演掀起了中国戏曲艺术海外传播的高潮。梅兰芳在海外巡演中现场展演了《天女散花》《嫦娥奔月》《霓虹关》和《思凡》等京剧优秀剧目,在美国、日本和苏联等国家取得了轰动效应。21世纪,白先勇先生改编的昆曲《牡丹亭》青春版在英国、美国和希腊都进行了大量展演,观众入座率非常高。可见,在目前的中国戏曲国际化传播中,以语言和身体为媒介进行的直接性传播仍是效果良好的一种传播方式,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吸引受众沉浸在对戏曲艺术的欣赏当中,并产生强烈的共鸣。
戏曲的面对面在场性展演最大的弊端在于其传播距离的局限性和传播时间的固定性。戏曲演员的动作、表情、声音、服饰和脸谱等媒介如果距离受众较远的话,就会极大影响戏曲艺术传播的覆盖面和作用力,进而影响中国戏曲艺术国际传播的效度。因此,从扩大对外传播覆盖面的角度来进行考虑,中国戏曲艺术在对外传播中还应采用现代新型媒介。众所周知,自从报纸、书籍、杂志、广播和影视等现代媒介诞生以来,人类传播信息的速度和频率就得到了极大提升,“文艺对外传播的效果”[4]也随之提升。20世纪,电影和电视等新型大众媒介的诞生有效地解决了远距离时空阻隔带来的限制,为戏曲艺术作品的海外传播提供了契机与巨大动力。但这些现代传播媒介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受众很难通过这些大众传播媒介平台与戏曲演出者进行良好互动等。互联网媒介平台的出现有效打破了这种桎梏,受众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很好地实现与戏曲传播者的信息互动。但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媒介只有在被合理运用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更好地实现其媒介功能。因此,要科学地发挥互联网平台的媒介功能,如通过戏曲公众号进行戏曲信息传播等。此外,抖音、快手和哔哩哔哩等文化社区及视频平台流量大、社会关注度高且深受年轻人喜欢,戏曲对外传播机构也应对这些新型媒介平台予以重点关注。戏曲对外传播机构还可以邀请国外戏曲爱好者参与戏曲视频录制,吸引国外受众走近中国戏曲,进一步推广中国戏曲文化。
综上所述,中国戏曲艺术作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要想更好地“走出去”,就要克服传播媒介与受众层面的问题,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更好地弘扬中国传统戏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中国戏曲艺术的传播效能,促进中国海外文化传播能力的提升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