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冰雪文化视角的小学美育实践路径研究

2023-01-04 16:56:23颖,张
关键词:冰雪美育育人

丛 颖,张 泽

(1.张家口学院 美术学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2.张家口市永丰堡小学,河北 张家口 07500)

美育是人格养成以及净化心灵的关键,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五育并举人才的重要内涵,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途径,在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都十分重要,不可或缺。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指出“人生本来就是一种广义的艺术”[1],这一论述将美育的作用和美育的特点与人的全面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美学和美育提升到了促进人生艺术化的这一前所未有的高度。冰雪文化的培育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保障之一。以冰雪文化培育和传播为出发点,以朱光潜“人生艺术化”的美学理论、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提出的哲学“主体间性”理论和Goldman & Vignemout提出的“具身认知”心理学理论等为研究基础,研究小学美育建设的价值逻辑和实践策略,构建冰雪特色小学美育发展新路径,对进一步丰富新时代学校美育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一、冰雪文化中的美育价值转向

美育作为一种化育,能使人获得情感的陶冶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最终促进人个性的充分发展和人格的完善。在冰雪文化视阈下,美育的功用将进一步凸显,其时代价值也随着冰雪运动的普及和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呈现出新的转向。

(一)育人转向

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申办、筹办和举办,冰雪文化日益繁荣,美育在其中的作用也越发明显和重要。在当前基础教育阶段,“育分意识”还很强,应试教育的影响还远远未被消除,因此,强化冰雪美育中的“育人意识”至关重要,作为一种独特并且有着很强的实效性的育人模式,冰雪运动和冰雪文化在实践中全面体现了美育独特的内涵特点和十分丰富的育人价值,实现了发现美—体验美—享受美—传播美的转变。

(二)融合转向

Friedrich Schille曾说过,美学是一个思想和情感交织的过程,审美教育是培养道德理性的一种途径[2]。在冰雪文化传播中,冰雪与美育的融合更加鲜明,各类主题活动、冰雪竞赛、冰雪体验、冰雪宣传教育和冰雪文化艺术等层出不穷,在相互融合中体现出“力与美”“雪与美”“冰与美”的美育价值。

(三)共生转向

“共生教育”是对教育与不同主体的关系的一种深入思考,是一种哲学性的反思,是与文化、与自然和与生命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是一种体悟过程,是对生命的体悟,是对人类对自己命运的体悟和关照,是对自然和文化等不同主体之间“主体间性”的思考[3]。它试图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自然“共生”,一个是文化上的“共生”。教育与文化、教育与自然以及美育与生命的关系是冰雪文化美育价值“共生转向”的重要内涵。在冰雪文化传播与美育育人的意义上,“人”“文化”和“冰雪”之间相互和谐共生,都具有“美育”的属性与内涵,都可以借助“冰雪与美育共生”来达成。无论是人类、文化还是冰雪运动,作为不同的主体,都可以和谐共事,美美与共,和而不同。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的特点都体现了美育的特点,具有美育的部分或全部属性和内涵。冰雪美是美育范式转变的一种独特方式,也是一种独特显现。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国内外同类研究主要围绕如美育的价值功能、美育观念和学科美育内涵等主题展开,囊括了政治社会学、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传统文化等研究视角,涉及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等多学科方法。

长期以来,小学美育的研究很不全面,自2016年北京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冰雪运动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与美育的结合与融合性研究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热点,研究文献的数量和类别呈现出总体增长趋势。周宇和王倩玉认为,优秀的美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和丰富的育人功能[4]。宁文晶则认为,在滑雪课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具有塑造学生美的身体形象和提升学生美的人格品质等现实意义[5]。卫艳认为,冰雪美育要始终遵循青少年艺术成长经历的发展规律,鼓励学生深度参与艺术和冰雪活动,通过丰富的图像视觉体验,激发学生创意能力,滋养个体的健康成长[6]。徐焕喆从育体、育德、育美和育智4个维度分析了冰雪运动的育人价值,并提出了深化政策扶持、优化教学体系、强化师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和构建冰雪校园文化等一系列优化策略[7]。闫红认为,冰雪教育与文化传播和美育实践相结合,是从民族血脉出发探索冰雪之美的重要途径[8]。倪闽景认为,冰雪运动为促进世界和平、增进相互了解、实现文化交融以及传递文明友谊搭建了良好学习交流平台,美育的研究要结合区域发展实际,要充分挖掘本地区的乡土文化资源,与冰雪运动和冬奥盛会紧密融合,这样,更加有助于美育的实施,美育的效果也会更好[9]。

通过文献梳理,从整体看同类研究存在以下不足:第一,文献数量少,相关研究亟待加强;第二,缺乏系统的小学美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三,小学美育的研究视角窄化;第四,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发展性研究;第五,基本没有从全局和整体的角度提出符合地区实际的方案和计划。因此,美育教育与美育实践的理论与路径研究还比较单薄,方法比较单一,学校美育的开展还需要进一步丰富。

以往的小学美育实践路径或基于艺术门类,或基于传统文化开展。文章从冰雪文化视角出发,结合2022年冬奥会,对小学美育实践路径进行了扩展,将冰雪文化与审美能力培养相结合,进行系统和全方位的研究,从而实现以冰雪文化为载体推动美育发展的目标。

三、总体思路与具体路径

美育通过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培养人们积极健康的审美趣味,陶冶人的心灵,使人格健全。在冰雪运动视阈下,冰雪应与审美活动互补融合,使学生能够在冰雪审美活动中获得熏陶和感染。

(一)总体思路

在冰雪视阈下创新小学美育实践路径,要采取美育体系创新、课程创新和打造特色品牌等方式。

1.构建美育新体系

结合张家口市地域文化特点,以冰雪文化为切入点,通过探索“冰雪文化+艺术审美”“冰雪文化+人文情怀”“冰雪文化+生命关怀”“冰雪文化+公民教育”和“冰雪文化+创新精神”等美育建设路径,推动“冰雪文化+”的多维立体美育新体系。

2.创新美育类课程开发模式

通过系统全面地梳理冰雪文化,将张家口市筹办2022年冬奥会中表现出来的家国观念、乡土情怀和美美与共等人文精神,纳入美育教育校本课程,进一步创新美育类课程开发模式,拓展“基于体验过程”的美育课程建设思路。

3.倾力打造特色品牌

深入开展校园冰雪美育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实施校园冰雪美育建设“青春四彩”工程,围绕“白、红、绿、金”4色开展校园冰雪美育文化主题活动,倾力打造冰雪美育文化育人、冰雪美育课程育人、冰雪美育实践育人以及冰雪美育活动育人的工作格局,着力形成铸魂、修身、励能、逐梦、青春和奥运等“六个校园”的特色校园冰雪美育文化品牌,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具体路径

要实现冰雪美育的价值,需要在知识和技能获得基础上,突出冰雪运动相关的艺术活动和艺术实践。

1.协同创新,树立学校和社会两种力量共同育人的美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认识是行动的前提。在冰雪视阈下,可以构建以冰雪文化为引领,以美育线上与线下和课内与课外融合为支撑,以冰雪美育实践活动为核心的美育教育新体系。这一体系是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具体策略,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国际奥协主席艾哈迈德亲王时提出的“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软实力”。协同创新开展冰雪美育教育,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是对前人的一种突破,对发展普及冰雪运动、提升当前小学美育质量以及突破美育发展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某种程度讲,这也是美育改革的应然和必然。随着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的推进,在普及和传播美育过程中,学校单一育人状态已经不符合当前教育的发展趋势,教育要更加重视跨界融合、跨类发展和共建共享。要将原来小学美育学校“独角戏”转变为学校社会唱好“大合唱”,将社会美育力量作为冰雪美育传播的重要主体,使社会各界积极主动参与冰雪美育普及,切实增强冰雪美育教育协同育人效果。学校和社会要在思想上不断深入融合,从价值观、文化观和美育观等层面重新认识社会美育力量对学生审美能力提升和学校美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自2018年河北省提出“冰雪运动进学校”以来,张家口市各个小学开展了大量蕴含着丰富美育实践的冰雪活动,可以从活动中归纳出符合奥林匹克教育和体现冰雪特色的张家口市独特的美育元素,积极探索学校社会融合的“冰雪文化+艺术审美”“冰雪文化+人文情怀”“冰雪文化+生命关怀”“冰雪文化+公民教育”以及“冰雪文化+创新精神”等美育建设路径。这条美育发展实践路径是蕴含着冬奥举办地独特元素和独特风格的发展路径,也能够为其他地市探索小学美育途径提供实践借鉴。从学校的层面看,冰雪文化资源的挖掘至关重要,要结合学校自身的特点深入挖掘冰雪运动和冬奥运动的内涵,特别是在运动中体现出来力与美,在不同文化之间展现出来的美美与共,在人与人交往中展现出来的审美情感等。学校应树立美育主体意识,发挥主导作用,将适合自身发展和学生发展的优秀冰雪文化资源与审美相融合。从社会的层面看,社会是推动冰雪美育发展的重要力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支撑作用。培养和培育小学生的审美素养,要在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社会教育的优势,使社会与学校形成合力,帮助学生在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责任意识、合作意识和奉献意识。

2.课程融合,以开发类型多样的美育主题课程为策略路径

冰雪运动是一种实践性技能,冰雪文化是一种实践性知识,而美育则是能够提升人们认识美、理解美、欣赏美和创作美的能力。如何将它们有机融合在一起,使有关课程在整合中发挥美育的潜移默化作用,是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冰雪文化的美育实践更加关注问题解决和创意物化的涉身能力目标,强调审美的现实体验,基于音乐和美术等美育学科,通过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来提升学生审美鉴赏水平,引导受教育者感知美和领悟美。要使冰雪文化与美育相互融合,发挥集聚作用,需要对冰雪运动和冰雪知识以及美育课堂进行一体化布局和一体化推进。学校要将社会中的优秀的师资、运动团队、冰雪资源和场馆优势充分结合起来,全面消除校内与校外的差距,课内与课外的障碍,深入挖掘其中相互关联的美育资源和美学要素,并以此为基础合力开发多种多样的符合美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的美学主题课程和专题课程。例如,针对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可以开设艺术欣赏课。通过美育弘扬中国之美尤其是当代的中国之美,让年轻一代获得更强的文化认同感。通过一朵雪花的故事,使学生体会到冰雪运动要回归于普通,在冰雪运动中践行素朴为美的东方美学风格;“最后一棒火炬就是主火炬”的返璞归真,蕴含着东方的智慧,充分体现了“少就是多”,是当代美学在冰雪运动和奥运史上的一次创新。除此以外,还可以通过开展主题设计课程来丰富冰雪美育实践。例如,利用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来进行美学教育。通过不同场合的可爱的“冰墩墩”形象,特别是在开幕式中“冰墩墩”的形象的展示,加深学生对“冰墩墩”的了解,运用形象生动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欲望。在课堂导语部分,教师可以首先介绍“冰墩墩”的几种绘画形式以及色彩表现,用富有情感力和亲和力的教学语言再现在冬奥期间,艺术作品“冰墩墩”所蕴含的独特思想情感,让学生深入感受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在教学的各个环节,社会美育师资可以与学校教师分工协作共同授课,根据不同学生的心智发展,遵循审美发展规律,共同开发内容丰富、类型多样、适合不同学段且循序渐进的冰雪美育主题课程。这些冰雪美育主题课程既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又能满足学生的审美需要。从课后反馈看,这类主题课程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教学方法新颖独特富有创意,可以全面激发学生学习美育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打下坚实基础,提供难得的机会。

3.立足实践,继续推动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

“立美教育”观点认为,要重视日常生活实践中的立美与审美体验,要活化和拓展对美育乃至教育的理解,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是冰雪运动与审美实践相融合的最佳载体,也是美育价值共生转向的一种实践[10]。张家口市具有独特的冬奥资源,重点开发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是促进冰雪文化视角下小学美育实践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是继续积极打造一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截至2021年,河北省教育厅共公布了3批“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和“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张家口市教育局联合市体育局和市冬奥办也命名了张家口市第二批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共30所,并于11月27日在崇礼区举行了授牌仪式。至此,张家口市冰雪运动特色学校总数达到62所,其数量仅次于北京市,成为全国“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和“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数量最多的地级市。随着2022年冬奥会的成功举办,特色学校和示范学校也将逐步由数量发展转向质量提升,在冬奥运动和冰雪运动中,这两类学校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为全市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多措并举,广泛宣传奥林匹克和冰雪运动相关知识。河北省把“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和在中小学组织开展冰雪活动”作为在全省加快发展大众冰雪运动的重要内容,促使冰雪项目在各级各类学校进一步落地生根。坚持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相结合,室内室外相结合,普及和竞技相结合,硬件建设和软件提升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宜冰则冰,宜雪则雪,通过文化活动、比赛竞赛、运动技能传授和户外趣味体育活动等方式,积极推动冰雪文化发展,丰富学生冰雪运动项目,不断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的意识,冰雪运动进校园工作取得积极成绩。

三是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冰雪运动体验活动。校园冰雪美育文化品牌建设突出“青春四彩”工程和“六个校园”的目标,分不同层面推进实施,做到师生有机结合,突出重点与注重经常的有机融合,“四色青春”与“六个校园”多重组合。其中,“白色青春”注重培育冬奥精神,涵养冬奥文化;“红色青春”注重以培育学生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为主旨的思想和价值观引领;“绿色青春”注重学生体育精神、环保意识养成和志愿精神塑造等文明教育;“金色青春”注重服务学生专业教育、职业素养提升和全面成长成才。“六个校园”中,“铸魂校园”注重学生思想政治引领、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养成;“修身校园”注重学生德育、学生个性素质拓展和能力提升;“励能校园”注重学生智育,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逐梦校园”注重美育和审美水平提升、价值观引领塑造和创新意识培养;“青春校园”侧重加强学生体育锻炼,健康体魄,展示个性风采;“奥运校园”侧重冰雪运动和奥运特色文化的传播和塑造。

美育是冰雪文化和冰雪精神的基本组成形式,冰雪文化和冰雪精神是美育的完美成果。冰雪文化视域下的小学美育,体现了美育与冰雪的贴合、与冬奥的共鸣、与社会的互动和与精神的拥抱,是以美和艺术的理想形象来重新塑造人的人性和人格,这种独特的美育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发现美和创造美的土壤,也使得学生以自己独特的姿态,用中国眼光和中国方式去表达美,将美根植在学生的灵魂里。

猜你喜欢
冰雪美育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逐梦的“冰雪一代”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14
拥抱冰雪向未来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02
点燃“冰雪”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00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学刊(2018年3期)2018-05-16 11:22:11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风采童装(2017年12期)2017-04-27 02:21:42
美育教师
冰雪幽默来袭